特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31例临床特点分析
常见肾小球疾病的光镜和免疫荧光特点

IgG
C3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光镜: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表现为受累节段的硬化 免疫病理:IgM和C3在肾小球受累节段呈团块状沉积 电镜: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足突与GBM分离及
裸露的GBM节段。
FSGS
FSGS
IgM
C3
FSGS
病理分型
2003年D’ Agati等提出的哥伦比亚病理分型: 经典型(not otherwise specified, NOS) 门周型( perihilar) 顶部型( tip lesion) 细胞型( cellular) 塌陷型( collapsing)
与特发性FSGS相比, 继发性FSGS足突融合更 轻、更局限。
病理分型
细胞型
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表现为节段毛细血管 内增生,常伴有泡沫细 胞及不同程度的肾小球 上皮细胞增生。 细胞型可能是节段硬 化的早期表现。
大部分病例都是特段 病变在顶部(外周袢最靠 近近端小管起点的部位), 即细胞外基质或足细胞 与顶部壁层上皮细胞或 小管腔小管上皮细胞粘 连, 有的甚至突入小管 腔中。
肾小球轻微病变伴系膜增殖
IgA肾病
节段坏死病变伴小新月体形成 局灶或球性硬化伴透明样变
光镜改变呈多样性,
膜增殖性或弥漫增殖性病变
包罗了肾炎的各种病理学改变。
缺乏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确诊依赖免 疫荧光/组化检查,证实IgA沉积。
常伴肾小管-间质损害 血管病变
动脉玻璃样变性 硬化性改变 血管炎/坏死性病变
V级:病变性质类似IV级,但更严 重,新月体>45%,间质-小管病变 更重。
IgA肾病的牛津分型
系膜增生:按肾小球系膜平均积分, ≤015 (M0) , > 015 或>50%肾小球出现系膜细胞增生(M1)
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

白茅根3g 0 、茜草 1g 5。蛋白尿者加牛膝2g 0、旱 莲草 1g 5。贫血者加当归
6、熟地 1 ,lJ ,煎3 ,分3 g 5  ̄/ g d 次 服。疗程3 个月。 1 . 4观察指标 通 过 尿常 规 、2 h 4 尿蛋 白 定量 、血 浆 白蛋 白 ( L A B)、血 肌酐 (c)、尿素氮 (U Sr B N)。 2结 果
参考 文 献
[] 叶任高, 1 陆再英. 内科学 口 6 . : 民卫生 出版社, 0: 4 0. . 北京 人 版 2 4 0- 5 0 5 5
21本组共10 ,经治疗3 . 3例 个月后各项指标 明显 好转 ,见表 1 。
9 ・临床研究 ・ 4
[ 中华 中医药学 肾病分 会 . 2 】 慢性 肾小球 肾炎 的诊 断 、辩 证分 型及 疗效 评定 ( 行方 案) ] 试 [. J上海 中医药杂 志,06 06: 2 0, () . 4 8 【】 许 勇 芝, 德 焱, 华锋 . 3 唐 刘 肾脏疾 病 患 者 12 例 肾活检 的临 床与 67
呼 吸,以患儿生命体 征平稳为调节依据 。根据二氧化碳分压量调 、手
术刺 激强度和R R、H 、B 、SO 、PT O' R P p: E 2 C 隋况调整 吸入 麻醉药的浓 度 、麻醉深度 , 手术 结束前5 n mi 停药 。
1 - 3评价 指标
耐受性 好 、血流 动力学 平稳 、并 发症少 ,近 年来 被广泛 用于 全身麻 醉…。婴 幼儿 年龄 小 ,体质量 低 ,对麻 醉 的要 求较 高 ,且 又由于 其
2 8 ,平均病程6 年 ;患者人 院后均进行常规辅助检查 ,确 定各项 M 年 . 5 观察指标 。部分患者做 尿蛋白定量及血尿定位 ,排 除结核 、肿瘤 等。 1 . 2分型标准
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PPT演示课件

4
诊断要点
成人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确诊有赖于肾活检病理诊断。
以下几点有助FSGS 诊断: ①早期存在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起病就存在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尤其成年患者更突出; ②镜下血尿发生率高。约2/3 的FSGS患者见镜下血尿; ③尿蛋白的选择性差。尽管一些患者早期也可出现选择性蛋白尿,但 多数FSGS 患者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微小病变患者则以选择性蛋白尿多 见); ④肾小管功能受损。FSGS 患者尿中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尿溶菌酶水平升高,尿渗透压降低; ⑤血清IgG 水平。血清IgG水平明显降低,其下降幅度超过尿中IgG 的丢失量; ⑥对激素治疗的反应差。一些FSGS 患者早期激素治疗敏感,晚期激 素治疗抵抗。
Li Fan,et al. Int Urol Nephrol. 2012 Jun 9. [Epub ahead of print]
成人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D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治疗FSGS 都获得良好的效果,其机制是: ①减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速度; ②降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使蛋白尿在1~3g/d 的患者发生肾 功能不全的危险性(血肌酐值倍增)下降>50%,蛋白尿超过3g/d 者危险 性下降>65%; ③降低蛋白尿,减少尿蛋白>45%; ④降低血压,避免高血压带来肾脏进一步损害。
CNI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0.4~0.5mg/kg.d)较激素单药治疗更可 能获得临床缓解。对于糖皮质激素依赖或抵抗患者,CNI较CTX可更快达到 缓解并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完全缓解率。
他克莫司作为新型的CNI,曾有研究显示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FSGS 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FSGS,而不良反应少于后者。而 有小规模研究,与环孢素A对比,其免疫活性更强,起效更快,可有效降 低尿蛋白,临床缓解率高,缩短治疗时间,增加治疗信心,减少并发症, 改善治疗效果,可有效治疗环孢素A抵抗或依赖型FSGS患者。
淀粉样变性肾病3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淀粉样变性肾病3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隋燕霞;蒋娜;解立怡;赵东利【摘要】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amyloid nephropath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in 31 cases of amyloidosis nephropathy. The clinical data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of kidney biopsy were analyzed. Re-sults 31 cases of amyloid degeneration accounted for 1. 19% (31/2 603) in all patients of kidney biopsy in the same period. 15 pa-tients were female, and 16 males. Patients’ age ranged from 36 to 77 years old, with mean age of (61. 28 ± 10. 95) years. Clinical staging showed that simple proteinuria were 4 cases (12. 90%), nephrotic syndrome, 21 cases (67. 74%), and renal failure, 6 cases (19. 35%). Under microscope, amyloid deposits were observed in the glomerular mesangial area, capillary basement membrane and small arteries, and those also deposited between renal interstitial and tubular basement membrane in severe cases. Potassium permanga-nate oxidation Congo red staining showed that AL type were 27 cases and AA 4 cases. Immunofluorescence study in some cases showed some degree of weak immunoglobulin and complement deposition, but some cases were nega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different expression of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κ and λ light chains. Under ele ctron microscope, amyloid fibrils were noted in the mesangial area and capillary walls. Conclusion Amyloidosis nephropathy occurs in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 some-times lack of specif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Renal biopsy is the only approach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For suspicious patients, renal biopsy should be done as early as possible.%目的:探讨淀粉样变性肾病( amyloid nephropathy, AN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肾脏病理学分型

肾脏病理学分型肾脏病理学分型是指根据肾脏组织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将肾脏疾病分为不同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
通过病理学分型,可以更好地了解肾脏疾病的发展过程和预后,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肾脏病理学分型。
一、肾小球肾炎分型肾小球肾炎是指发生在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的炎症反应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
根据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表现和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膜性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特征,常见于成年人。
2.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导致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间质损害。
3. IgA肾病:以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为主要特征,是成年人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
4. 膜增生性肾炎:以肾小球内增生性病变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5. 肾小球局灶节段性肾炎:以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病变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二、肾小管间质肾炎分型肾小管间质肾炎是指发生在肾小管和间质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和损害。
根据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肾小管间质肾炎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急性间质性肾炎: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炎症为主要特征,常见于感染后肾炎和药物过敏性肾炎。
2. 慢性间质性肾炎:以慢性间质炎症和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特征,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
3. 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是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生素等)导致的间质性肾炎。
三、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分型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是指累及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的一组疾病,其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根据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特征,病情进展迅速。
2.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要特征,病情进展较缓慢。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习题与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2.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又称A.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膜性肾小球肾炎4.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是A.抗原、补体B.抗原C.抗体D.细菌、抗体、补体E.抗体、补体5.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内皮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B.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C.系膜硬化D.肾小管内脂质沉积 E .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6.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B.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C.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D.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E.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7.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毛细血管基膜呈梳齿状改变B.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大量增生C.系膜区增宽,常有嗜酸粒细胞浸润D.银染色见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E.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基膜致密层内8.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B.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C.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滤过率降低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通透性增加9.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A.高脂血症B.严重水肿C .低蛋白血症D.大量蛋白尿E.以上都是10.光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均匀增厚、而无明显炎反应,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脂性肾病11.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原因是A.肾小管重吸收增加B.全身小动脉痉挛C.肾小球滤过率减少D.肾小管坏死E.肾小动脉透明变性12.脂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蛋白沉积B.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驼峰状沉积物C.肾小球内皮细胞内脂质沉积D.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细胞内Golgi 体和内质网增多,并可见脂滴,细胞表面常有多数微绒毛形成E.临床表现为血尿和高血压1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特点是A.多见于中、老年人B.极少出现血尿和高血压C.激素治疗效果好D.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E.以上都是14.IgA肾病的最显著特点是A.血清IgA水平增高 B .复发性血尿C.弥漫性系膜增多D.系膜内IgA沉积 E .以上都不是15.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是A.可形成原发性固缩肾 B.均有肾炎的病史C.贫血、持续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是常见的临床表现D.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进行性加重E.高血压是常见的死亡原因16.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主要取决于A.性别、年龄B.机体的抵抗力C.治疗方法D.新月体的数量和病变的广泛程度E.以上都是17.引起肾盂肾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A.葡萄球菌B.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链球菌18.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以肾盂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C.以肾间质为主的非化脓性炎B.以肾间质为主的化脓性炎和肾小管坏死D.单发性肾脓肿E.以上都是19.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确诊主要靠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B.肉眼观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C.均由急性肾盂肾炎转变而来D.小血管常有纤维蛋白样坏死E.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20.颗粒性肾固缩是下列哪项疾病的肉眼形态?A.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肾盂肾炎C.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E.膜性肾小球肾炎21.肾盂积水的病变属于A.肾囊肿B.废用性萎缩C .营养不良性萎缩D.压迫性萎缩E.以上都是22.肾细胞癌的常见扩散途径是A.淋巴管B.种植C.输尿管D.肾动脉E.肾静脉23.肾细胞癌的最常见转移部位是A.肾上腺B.局部淋巴结C.肺D.骨E.肝24.泌尿道最常见的恶性瘤是A.肾透明细胞癌B.前尿道移行细胞癌C.输尿管移行细胞癌D.肾母细胞瘤E.膀胱移行细胞癌25.决定膀胱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A.组织学类型B.性别,年龄C.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范围D.是否合并结石 E .以上都不是26.膀胱癌的最常见转移部位是A.肝B.种植到卵巢C .局部淋巴结D.子宫旁、髂动脉旁和主动脉旁淋巴结E.肺27.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多尿,夜尿,低密度尿,常表明已严重损害A.肾小球B.肾小管C.基膜D.肾间质 E .以上都不是28.以新月体形成为特征的肾脏疾病是A.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E.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9.一侧肾脏体积缩小,且有疤痕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A.肾压迫性萎缩B.原发性肾固缩C.慢性肾盂肾炎D.肾动脉粥样硬化E.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0.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是A.原发性肾固缩B.马鞍肾C.大白肾D.大红肾E .颗粒性肾固缩31.肾小球的基膜呈“虫蚀状”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Ⅰ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Ⅱ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E.膜性肾小球肾炎32.肾小球的基膜致密层内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B.Ⅰ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Ⅱ型膜性增生性肾小D.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球肾炎E.膜性肾小球肾炎33.肾体积缩小,颜色苍白,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脂性肾病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肾盂积水D.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4.“蚤咬肾”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急性肾盂积水B.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脂性肾病35.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A.无痛性血尿B.多尿、夜尿、低密度尿C.脓尿D.少尿、水肿、高血压E.肾病综合征36.早期膀胱癌的临床主要表现为A.少尿、水肿、高血压 B.脓尿C.无痛性血尿D.肾病综合征E .多尿、夜尿、低密度尿37.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是引起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B.是一种以增生为主的炎C.年龄越小,预后越差D.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E.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二、X型题38.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包括A.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B.系膜细胞增生C.少数病例肾球囊的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可增生D.大量淋巴细胞浸润E.内皮细胞增生39.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肾炎有A.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IgA 肾病E.膜性肾小球肾炎40.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包括A.高血压B.高脂血症C.高度水肿D.低蛋白血症E.高度蛋白尿41.电镜观察膜性肾小球肾炎之肾小球的常见病变是A.上皮细胞下驼峰状沉积物B.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C.上皮细胞下小丘状致密物沉积D.基膜钉状突起E.基膜呈虫蚀状42.关于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多见于青少年B.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C.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D.主要病变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E.晚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43.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包括A.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蛋白样坏死B.单核细胞浸润C.肾小球内皮细胞轻度增生D.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大量增生E.肾小球系膜增多44.肾体积明显增大的肾脏病变包括A.先天性多囊肾B.肾癌C .慢性肾盂肾炎D.急性肾盂肾炎E.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45.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有A.大白肾B.毛细血管壁增厚C.肾小球炎细胞浸润明显D.系膜硬化,最后肾小球透明变性E.晚期随肾小球病变加重,肾小管萎缩46.脂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有A.光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B.电镜下见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C.免疫荧光检查常有lgG 、C3 沉积D.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E.病变可完全恢复47.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变特点包括A.免疫荧光检查主要为lgM 、C3 沉积B.毛细血管丛的部分毛细血管萎缩C.上皮细胞足突消失D.系膜内脂质沉积 E.系膜增宽、硬化、透明变性48.LgA 肾病的病变特点有A.主要症状为复发性血尿B.肾小球系膜增多C.系膜内lgG 沉积D.可出现肾功能不全E.多呈急性过程,预后好49.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镜下的主要改变有A.肾小球透明变性,相互靠近、集中B.部分肾小球肥大、肾小管扩张C.肾间质有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D.肾血管硬化E.肾间质纤维化50.尿路结石可引起A.癌变B.尿路结石局部黏膜溃疡和出血C.剧烈的绞痛D.肾盂积水E.感染51.肾细胞癌常可转移到A.主动脉旁淋巴结B.盆腔C.肝D.脾E .肺52.膜性肾小球肾炎可有下列哪些临床病理特点?A.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B.肉眼观肾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C.光镜下见基膜均匀,弥漫性增厚D.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基膜E.银染色见基膜呈双轨状5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有A.临床表现均为肾病综合征B.肉眼观肾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C.新月体形成多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可行成血栓E.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可发生节段性坏死、破裂出血三、名词解释54.新月体(crescents)55.大红肾(1argeredkidney)56.大白肾(1argewhitekidney)57.肾病综合征(nephriticsyndrome)58.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nephriticsyndrome)59.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secondarygranularandcontractedkidney)60.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61.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四、问答题62.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疗规范

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疗规范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蛋白尿,其中70%的成人患者表现为肾病性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发生高血压。
FSGS自然病程短,预后较差,一般在发病5—10年后约20%-30%的患者可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由于FSGS患者肾小球病变表现多样,因此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也不完全相同。
目前认为细胞型、顶端型一般对治疗反应好,非其他型、门周型和塌陷型治疗效果不佳。
1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常为肾病性蛋白尿,可伴有镜下血尿,肾功能下降,30%-45%的患者可发生高血压。
2 病理光镜:硬化性病变仅累及部分肾小球(<50%)和部分毛细血管襻(<50%),早期病变仅累及皮髓交界处肾小球。
免疫荧光:可见IgM,伴或不伴有C3在肾小球系膜区或血管袢呈团块状沉积。
光镜下将FSGS分为五型,包括非其他型(not otherwise specified,NOS型,或经典型)、门周型(脐部型)、细胞型、顶端型和塌陷型。
具体表现见下表。
3 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确诊FSGS依赖肾活检。
另需除外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FSGS:如足细胞相关蛋白异常(α肌动蛋白4突变、podocin突变等),HIV感染,药物中毒(海洛因、干扰素、锂等),肾发育不全,肾脏手术,孤立肾,寡肾小球巨大症,肥胖,糖尿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等。
4 治疗原则4.1 非肾病综合征的治疗(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CEI或ARB具有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因此被广泛使用。
建议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ACEI 或ARB剂量,使蛋白尿<1g/d。
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咳嗽、高血钾及肾功能的改变等。
(2)血压控制:在ACEI、ARB治疗的基础上,可同时给予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控制血压。
节段性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nephritis)的病变特点为局灶性和节段性,仅累及部分肾小球,而受累肾小球的病变仅限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的一部分。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有些为原发性,原因不明。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为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增生,病变轻者可自行消退,有些病变严重毛细血管袢可发生节段性坏死、破裂、出血,有纤维蛋白沉积,并可引起血栓形成。
肾球囊内的红细胞和纤维蛋白可引起新月体形成。
病变部分修复愈合,纤维化后形成节段性瘢痕。
【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症状为镜下或肉眼血尿,有时可出现蛋白尿,偶然可出现肾病综合征,但一般程度较轻。
由于病变为局灶性、节段性,故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多数可自行消退,或修复痊愈。
有些病人有复发倾向。
少数病变广泛者可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肾功能不全。
继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与原发疾病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 4周 , 解 。② 环 磷 酰 胺 ( g k ,2 或 3n /g 8 缓 2n /g 1 周 a a k , g
1 资 料 与 方 法
FG S S大 多 临床 表 现 为 蛋 白 尿 、 蛋 白血 症 、 肿 、 胆 低 水 高
固 醇血 症 。 除 了 蛋 白 质 的丢 失 , 果 没 有 先 天 性 的 问 题 或 如
者 在 糖 皮 质 激 素 治疗 之 前 , S F GS的 尿 检 中 如 果 出 现 红 细 胞
综 合 征 , 成 人 中 的 比 例 会 稍 低 一 些 。在 近 期 的 一 项 研 究 而
收 集 资 料 包 括 病 史 、 床 表 现 、 液 检 查 和 肾脏 活 检 检 查 。 临 血
3 例 患 者 完 成 随 访 。所 有 患 者 接 受 泼 尼 松 或 者 泼 尼 松 龙 2 1 mg・ g1・ ~ , k- d 口服 4周 ; 后 2m / g隔 日 口服 4周 , 然 gk 然 后 在 3 6个 月 逐 渐 减 量 。1 例 患 者 在 开 始 治 疗 之 前 接 受 ~ 1
s n it c e t y w t i h nma c a g ie s/ o a i :adsi t n i i n t emii l h n eds a e f c l o n t h
s gme t lg o r l s lr s s s e t u e n a l me u o c e o i p c r m. Ki n y I , 0 , 5: d e nt 2 04 6
本 组 资 料 显 示 对 环 磷 酰 胺 敏 感 的 患 者 3 达 到 了 缓 7 解 。3 1例 患 者 中 有 8个 环 磷 酰 胺 敏 感 的 。P i r 认 为 a k等 5 病 初 的 蛋 白尿 , 重 的 节 段 硬 化 , 重 的 小 管 间质 病 变 , 严 严 病
用 泼 尼松 0 1 . / g 隔 日服 。 对 于 环 磷 酰 胺 耐 药 或 . ~0 5mg k ,
合征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高血压 、 肌酐水平增 高及血尿 。 血
高 血 压 和 氮 质 血 症 则 更 容 易 在 成 人 出 现 _ 。以 上 临 床 表 现 2 ] 的 特 点 尽 管 对 于 不 同 年 龄 组 的 区 分 有 一 定 的 意 义 , 是 但
初 没 有 反 应 性 和 不 能 缓 解 是 预 后 不 良 的指 征 。
3 患 儿 ,男 性 1 1例 7例 ,女 性 1 4例 。其 中≤ 6岁 的 患
儿有 2 O例 , 占 6 ( o 3 ) 4 2 / 1 ,> 6岁 的 患 儿 1 1例 , 占 3 6 (1 3 ) 1/ 1 。平 均 随 访 时 间 64年 ( . 4个 月 至 1 . 1 3岁 ) 。
12 缓 解 标 准 : 蛋 白阴 性 , 3d测 定 。慢 性 肾病 定 义 为 . 尿 分 肾功 能 异 常 持 续 3个 月 以上 。 13 激 素敏 感类 型 : 泼 尼松 或 泼 尼松 龙 2ng・ g ・ - , . ① a k d
中 , 部 受 损 伤 部 位 有 IM 和 c 局 g 3的 沉 积 。本 项 研 究 在 于 预 测 局 灶 性 节 段 性 肾小 球 肾炎 的临 床 、 验 室 、 织 病 理 和 实 组
s nd o n c id e y r mei h lrn.Pe it p r l2 0 1 da rNe h o , 0 4, 9:6 36 7 3—3 .
・
8 ・ 4
山西 医 药 杂 志 2 1 0 2年 1月 第 4 1卷 第 1期 上 半 月 S a x Me ,a ur 0 2 Vo.4 , . h is hn i dJJn ay2 1 , 1 1No 1t eFrt
和 葡 萄 糖 , 就 意 味 着 肾小 管 间质 的损 伤 。 那
一
1 1 临 床 资 料 : 集 我 院 自 19 - 2 0 . 收 9 8 0 9年 6 5例 确 诊 特 发
性局灶性节段 性肾小 球 。 患者 的 临床资 料并 进行 随访 , 肾炎
项 研 究 中 提 示 有 8 的 F GS儿 童 患 者 表 现 为 肾病 O S
3 讨 论
[ ] Osas aNo caD,Z cwi aJ 3 tlk— wi k ah e ,Mai e k J t 1 j c jws i ,e .Th e a e
pr g os i a ue of l me u a i o n tc v l g o r lr mma u iy i t e e h o i t示 5 成 人 表 现 为 肾 病 综 合 征 , 儿 童 则 有 7 表 现 5 而 6
为 肾 病 综 合 征 ] 1。但 是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现 为 急 性 肾 炎 表
综 合 征 的 比例 会 逐 渐 增 加 。对 于 表 现 为 急性 肾 炎 综 合 征 的
患 者 , 们 更 容 易 发 展 为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 表 现 为 肾 病 综 他
1 9 一 7 2 6 O10 .
l 中 有 2例 对 环 孢 素 A 敏 感 , 1例 经 检 验 提 示 发 病 年 龄 、
性 别 、 否 有 血 尿 或 者 高 血压 之 间 没 有 相 关 性 ( > 0 0 ) 是 P .5 。 组织 切 片 显 示 节 段 性 肾小 球 硬 化 , 间质 纤 维 化 , 管 萎 小 缩 和 局灶 性 节 段 性 肾小 球 肾 炎 。 特 发 性 F GS光 镜 病 理 表 S 现有 6 : 典型 、 端型 、 缘 型 、 胞 型 、 陷型 、 种 经 尖 周 细 塌 系膜 型 。本 组 2 5例 患 者 进 行 肾 脏 活 检 , 中 经 典 型 4例 、 端 其 尖
1 激 素 敏 感 , 5 % ( 8 3 ) 其余 的 均 为 激 素 耐 药 。 8例 占 8 1/ 1 ,
环磷 酰 胺 治 疗 组 , 5例 随 访 肾 功 能 正 常 6 ( / ) 环 3 58 ;
孢 A 治 疗 组 3例 随 访 肾 功 能 正 常 6 ( / ) 环 磷 酰 胺 + O 35, 环孢 A 治 疗 组 , 部 发 展 为 慢 性 肾 病 10 ( / ) 单 纯 激 全 0 4 4 ,
FG S S的 确诊 最 终 还 是 要 依 靠 肾 脏 穿 刺 及 活 检 。
局灶性节断性 肾小球 肾炎 的诊断依 赖于 光镜 的检查 , 包 括 肾 小 球 的硬 化 和 一 部 分 毛 细 血 管 袢 。 在 免 疫 荧 光 镜 检
者 复 发 的 患 者 ( 磷 酰 胺 撤 药 后 ) 用 环 孢 素 A。 环 使
素 治疗 组 全 部 发 展 为 慢 性 肾病 10 ( 4 1 ) 0 1 /4 。 3 1例 患 儿 中有 8例 对 环 磷 酰 胺 敏 感 , 2 ( / 1 ; 占 6 8 3 )
在 我 们 的研 究 中 , 磷 酰 胺 治 疗 组 , 环 5例 随访 肾 功 能 正 常 , 到 6 ( / ) 环 孢 素 A 治 疗 组 3例 随 访 肾 功 能 正 占 3 58 ;
常, 占到 6 ( / ) 从 本 项 研 究 结 果 来 看 , 疗 效 果 满 意 O 35 ; 治 ( 激 素 和对 环磷 酰胺 敏感 者 ) 助 于提 高 远 期 预 后 。 对 有
参 考 文 献
E 3 tk sM B 1 So e ,Mak wi ,LnJ e a. Go rlrt e ro t GS i ,t 1 lmeua i l— z p
山 西 医药 杂 志 2 1 0 2年 1月 第 4 卷 第 1期 上 半 月 S a x Me ,a u r 0 2Vo.4 , . h i t 1 hn i dJ Jn ay2 1 , 1 1 No 1teFr s
・
83 ・
特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3 例临床特点分析 1
1 O . O 1
型 4例 、 缘 型 9例 、 胞 型 2例 、 陷 型 3例 、 膜 型 3 周 细 塌 系 例 。对 于 进 展 为 慢 性 肾病 的 患 者 我 们 发 现 有 严 重 的 间 质 纤 维 化 。激 素 耐 药 或 者 对 环 磷 酰胺 不 敏 感 的 患 者 很 容 易 发 展 成 为 肾功 能 衰 竭 ( < O 0 ) P .5。
[ ] GisnD ,C i , rse P, ta.Df rniliko — 4 po S hnH P el T e 1 iee t s f e r f ar r
mi so n s i n a d ESRD n c i ho d FS i h l o GS.Pe i t p r l 2 0 d d a rNe h o , 0 6,
E 3 Ho eAJ a k us 2 wi ,P n h rtT,S r guS e a.E ouino e ai l ,t 1 v lt fD — o o
ph o i- s 0 it d f c ls g e t l l m e u o ce o i n e a r tca s ca e o a e m n a o r l s l r ss a d r l — g to o t l m e u a i e i n Ki n y I t 2 0 6 i n t he g o r l r tp l so . d e n , 0 5, 7:9 7 8—
柳 林 县 人 民 医 院 (3 3 0 刘奶 花 030) 李 彦
局 灶 性 节 断 性 肾 小 球 肾炎 ( S S 在 任 何 年 龄 都 可 以 FG ) 发 病 , 儿 童 的 发 病 高 发 年 龄 在 2 3岁 。 慢 性 肾 功 能 衰 竭 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