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绘就的新兴工业城市
闪烁在卫水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记迅速崛起的工业重镇孟庄

经 过 多年 的 努 力 该 镇 先后 荣 获 全 国
,
“
了 多 方面 探索
并取 得 了
一
定 的成绩 农
理 , 实 行 村 务 公 开 ;在 村 级换 届 选 举 中 ,
一
32
显 著地成绩。
獗 推豫 獭 球
注重 选拨能人 强 人 治村
、
(
位
。
一
)建管并重
,
,
不 断提 升城 镇 品
“
一
2007
、
年 以 来 孟 庄 镇 实施 了
、
个
”
广场 两 个游 园
“
三
”
个小区
,
、
四
条道路
等 十 大 重 点 工 程 建 设 着 力打 造 宜 居
生 态 的 新城 镇 。 近 几 年 来 先 后 建 成 了
,
孟 庄 三 角地 游 园 李 固 三 角地 游 园 及 孟
、
庄 奥 运 文化 广 场 。 目 前 孟 电花 园 小 区
,
、
涧 头 小 区 和 孟 庄 小 区 完成 了
中 国 移 动信 息镇
”
“
全 国 村务 公 开 民
。
生 产 的 雪 米饼 蛋黄派 方便面 系列产
、
通 十 分 便 利 。 全 镇 辖 2 7 个行 政 村 总 人
,
主 管 理 先 进 单 位 等 荣誉 称 号
品 辐 射 全 国 远 销 韩 国 。 全 镇 以此 为 龙
,
口 6
万 人 , 区 域 面 积 3 5 5 平 方 公 里 ,耕
一
期工 程
。
中兴 路北 延 和 孟 庄 大道 两 条道 路 已 完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

南京5G+智慧医疗项目商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加快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通信设备、垂直行业、信息技术、互联网等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5G融合应用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服务创新和数据应用创新。
深化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打好技术“组合拳”,不断培育5G应用新蓝海。
打造一批既懂5G又懂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录,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芯片模组规模化发展,促进上下游跨界协同联动。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576.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74.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90%;建设期利息570.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5%;流动资金7930.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35%。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8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3325.36万元,净利润11110.3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32%,财务净现值18947.48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3年。
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
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 ............................................................10一、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10二、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11三、 项目承办单位 ...........................................................12四、 项目建设选址 ...........................................................13五、 项目生产规模 ...........................................................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 .........................................................1313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 .........................................................13八、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九、 资金筹措方案 ...........................................................1414十、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十一、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1515十二、 项目综合评价 .........................................................1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公司基本情况 .......................................................17一、 公司基本信息 ...........................................................17二、 公司简介 ................................................................18三、 公司竞争优势 ...........................................................20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20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1五、 核心人员介绍 ...........................................................22六、 经营宗旨 ................................................................23七、 公司发展规划 ...........................................................第三章 市场分析 ............................................................28一、 总体目标 ................................................................29二、 5G产业基础强化行动 .....................................................第四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31一、 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 ..................................................二、 5G应用安全能力锻造工程 .................................................3435三、 提振发展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现代产业体系 ..................................40四、 基本原则 ................................................................40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1六、 5G应用安全提升行动 .....................................................42七、 面向行业需求的5G产品攻坚工程 .........................................第五章 发展规划 ............................................................44一、 公司发展规划 ...........................................................48二、 任务及思路 .............................................................第六章 运营管理模式 .......................................................51一、 公司经营宗旨 ...........................................................5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52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55四、 财务会计制度 ...........................................................61五、 5G应用创新生态培育示范工程 ............................................63六、 5G应用标准体系构建及推广工程 ..........................................63七、 5G应用生态融通行动 .....................................................65八、 保障措施 ................................................................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 .....................................................一、 优势分析(S) .........................................................6769二、 劣势分析(W) ........................................................69三、 机会分析(O) .........................................................四、 威胁分析(T) ..........................................................70第八章 创新驱动 ............................................................74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名城建设的全球影响力 ............................78二、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79三、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81四、 质量管理 ................................................................五、 创新发展总结 ...........................................................82第九章 法人治理 ............................................................83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二、 董事 ..................................................................8589三、 高级管理人员 ...........................................................92四、 监事 ..................................................................第十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9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949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评估 .....................................................一、 项目风险分析 ...........................................................9698二、 项目风险对策 ...........................................................第十二章 进度实施计划 .....................................................一、 项目进度安排 ...........................................................101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02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三章 建筑物技术方案 ....................................................10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03二、 建设方案 ................................................................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107107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 .....................................................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109110二、 建设投资估算 ...........................................................112建设投资估算表.............................................................112三、 建设期利息 .............................................................11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13四、 流动资金 ................................................................114流动资金估算表.............................................................五、 总投资 ................................................................11511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1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16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 .....................................................11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1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1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2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2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2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2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2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26三、 偿债能力分析 ...........................................................12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 .........................................................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30131建设投资估算表.............................................................13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33133流动资金估算表.............................................................13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3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3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3813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3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4014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4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4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14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144能耗分析一览表.............................................................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提升面向公众的5G网络覆盖水平。
绥化简介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地处东经124°13'至128°30',北纬45°3'至48°02',南连省会城市哈尔滨、西街油城大庆,北依对俄口岸黑河、东临林城伊春,下辖肇东、安达、海伦3市,庆安、绥棱、兰西、望奎、青冈、明水6县和北林区,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586万,是距省城最近的地级市和黑龙江省区域性中心城市。
绥化市自然资源富集,地貌特征“二山一水七分田”,耕地2500万亩,宜牧草原900万亩,林木蓄积量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7.82亿立方米,地下储藏石油、铁矿、煤炭、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
绥化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草食畜牧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2010年生产粮食134.5亿公斤,占全省四分之一强,可为全国人均提供粮食近10公斤,是我国可靠的大粮仓。
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唯一的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中国寒地黑土绿色农业示范市、全国牛奶生产十强市、中国奶牛之乡、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瘦肉型生猪之乡、中国绿色水稻之乡、中国亚麻之乡、中国玉米之乡……一顶顶惹人艳羡的桂冠,尽情炫耀着这座绿色田园城市的瑰丽与神奇……绥化、肇东、安达、望奎四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庆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兰西亚麻工业城、青冈玉米工业城、明水三精工业园等17个经济园区竞相争辉。
市本级食品医药、机械电子、商贸物流、新型材料、光伏产业“一区五园”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
中粮集团、伊利集团、双汇集团、雨润集团、山东诸城外贸集团、杭州贝因美集团、温州环宇集团等50多家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绥化。
喷涌着大变革时代的激情,绥化正在华丽转身,浓墨重彩地绘就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底色……。
正在崛起的湖南怀化工业园区 宣传片解说词

正在崛起的湖南怀化工业园区宣传片解说词正在崛起的湖南怀化工业园区宣传片解说词原文地址:正在崛起的湖南怀化工业园区(宣传片解说词)作者:新彩摄影大背景大手笔大发展新起点新跨越新辉煌工业突破放飞梦想--正在崛起的湖南怀化工业园区这是一个年轻的工业园区,2003年7月,在国家对开发区的规范中脱颖而出。
因为年轻,就有创业的无限激情,更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无畏精神。
这是一个承载希望的工业园区,工业的突破,财源的增长,赋予了工业园区艰巨的使命。
因为承载希望,就时时沐浴着各级领导的关怀,牵动着怀化500万人民的心脉。
这是一个迎逢机遇的工业园区,中部崛起的伟大战略,西部开发的宏伟举措,为园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因为迎逢机遇,使园区开发风正船疾、如虎添翼。
这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工业园区,三年的拼搏,工业园人不辱使命,成绩斐然,特别是怀化40万吨纸浆厂和20万吨完全降解塑料项目这两个世界级项目的入园,奏响了怀化"工业突破"的新乐章。
2005年7月,工业园区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优秀开发园区"称号,同年12月,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这里,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怀化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8万。
自古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发挥着"承东启西,南引北联"的重要作用。
她处于贵阳、重庆、宜昌、长沙、柳州这半径500公里大中城市网络中心点,经济辐射面达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44个县市、10万平方公里、1500多万人口的广大区域。
湖南怀化工业园区地处怀化市南郊中方镇,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面积7.86平方公里。
工业园区距怀化市区15公里,距建设中的中方县城3公里,距洪江市25公里。
工业园北靠湘黔、渝怀铁路,东临枝柳铁路和209国道路段的怀黔高等级公路,西傍包茂高速,南接上瑞高速,沿着上瑞高速西行30公里,将到达曾誉为"远东第一机场"的芷江飞机场。
江敦涛在第三届潍坊发展大会上发出号召 齐心协力把潍坊发展推向新高度

江敦涛在第三届潍坊发展大会上发出号召齐心协力把潍坊发展推向新高度作者:夏德娟来源:《走向世界》2022年第39期第三届潍坊发展大会现场。
图/王晓光The 3rd Weifang Development Conference.秋高气爽,硕果满园。
9月8日,富华国际会议中心黄河厅内,灯光璀璨、华彩纷呈,第三届潍坊发展大会主旨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海内外300余位精英翘楚、专家学者、业内大咖云集潍坊,共话桑梓情谊、共商发展大计、共谋美好未来。
开幕式现场乡音缭绕,气氛热烈,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大屏幕上播放的《家在潍坊》城市宣传片,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热情洋溢的场景,向归乡的游子们诉说着故乡底蕴深厚的悠长文脉、岱青海蓝的秀美风景、通达开放的奋进姿态、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激荡起了游子心底依依的乡愁。
潍坊白浪河畔。
图/吴玉玲Riverside of Bailang River in Weifang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江汀到会祝贺并致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惠新安,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孙传尚出席大会;中共潍坊市委书记江敦涛作主旨演讲,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运主持,市政协主席李树民等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张江汀在致辞时说,今年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迎难而上,拼搏进取,着力做好“优存量”“扩增量”两篇文章,新动能持续释放,城市能级不断跃升,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潍坊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衷心希望各界朋友利用好潍坊发展大会这一乡情的纽带、合作的桥梁、交流的平台,多回家走走看看,介绍更多的朋友来潍坊考察交流,寻求合作、投资兴业,同享机遇、共创辉煌。
开幕式上,中共潍坊市委书记江敦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主旨演讲,引发与会嘉宾强烈共鸣。
—过去的潍坊积淀了厚重绵延的文脉印记。
齐鲁文化相融共济,历史人文熠熠生辉。
在这里,文祖仓颉造字,奠定中华文明之根基;上古名君虞舜倡导“仁孝德政”,开创中华道德之先河;农圣贾思勰著就《齐民要术》,尽显中华农学之华彩。
以灰之木,深入不弃之舟,问入平生。工业黄州、惠州、丹州名句

以灰之木,深入不弃之舟,问入平生。
工业黄州、惠州、丹州名句1.以灰之木,握有灿烂的火焰,点亮未来的道路。
2.深入不弃之舟,扬帆追逐梦想的浩荡波涛。
3.问入平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4.工业黄州,锻造灵魂的熔炉,创造美好未来的工场。
5.惠州,汇聚智慧和友爱,共筑美好家园。
6.丹州,红红火火,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彩色世界。
7.青山绿水间,工业强国之路正扬帆起航。
8.锻铁重炉,滚滚热浪中铸就辉煌。
9.努力拼搏,与时俱进,让产业蓬勃发展。
10.水天一色,造福百姓,共享繁荣。
11.创意无限,成就非凡,工业黄州,引领未来。
12.工匠精神,铸就完美,惠州,璀璨辉煌。
13.青山白云,丹州风光正好,万达之城,梦想起航。
14.创造奇迹,丹州骄傲,开创辉煌。
15.奋斗不止,披荆斩棘,共同铸就辉煌华章。
16.工业之光,照亮前行,助推城市崛起。
17.智慧工业,智造未来,谱写新时代的产业乐章。
18.奋发向前,开拓进取,以工业之力拓宽发展之路。
19.锐意创新,智能科技,构建现代化工业新格局。
20.争创辉煌,引领时代,丹州工匠正勇往直前。
21.不问前程,只因方寸心安。
22.黄州多故事,一一深入我的灵魂。
23.惠州,满山碧草萦绕,尘世扰动皆成虚话。
24.丹州潇湘水,流淌出浩渺人生。
25.木梗矗立,不弃坚毅之志。
26.深入不弃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
27.问入平生,觅寻真我之路。
28.黄州工业如铁塔般耸立,铸就梦想的坚实基石。
29.惠州之美充满绿意,心灵得以释放。
30.丹州山川如画,激发灵感的源泉。
31.黄州的工业长河,滚滚向前无惧岁月洪流。
32.惠州的静谧如诗,魂牵梦绕不舍描写。
33.丹州流水萦绕着人生的挣扎与奋斗。
34.黄州怀揣梦想之人,总能找到前进的道路。
35.在惠州的怀抱中,心灵得到一片宁静。
36.丹州的山川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37.工业的黄州,蓬勃发展迈向辉煌的未来。
38.惠州的绿意悠然,心境舒畅回归本真。
39.丹州的山峦初露,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验做法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验做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在这两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
本文将探讨我国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一些关键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新型工业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现代化手段推动传统工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过程。
我国在这方面的关键经验之一是制定和实施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
通过精准识别和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实现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的全面升级。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序推进,促进城市化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我国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探索和推广城市群发展模式。
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群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和互动融合,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享和增效。
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市智能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成功实践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发挥。
我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市场活力,推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不断提升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未来我国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方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多元化需求和差异化发展趋势。
风从海上来(电视宣传片解说词)

风从海上来——临海市实施“南北协作工程”五年纪实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
台州——长三角黄金海岸线一座年轻的新兴城市。
临海——长三角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诞生地。
(画面台州府古城墙江南长城桃渚古城紫阳古街戚公祠东湖等快闪。
首家合作制企业营业执照。
定格)公元2004年9月,台州市“南北协作”战略决策做出,这座面朝大海的古城,用激情实现了跨越,以创业书写了奇迹。
(出片名——风从海上来)当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洒向这里,临海,正在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中寻求突破。
蓬勃发展的台州南边县市,让这座曾经千年的台州府城,直面经济总量不足,区域发展失衡,整体竞争力减弱的尴尬。
流淌千年的灵江,澎湃着奋起直追的期待。
依托资源优势,扬长避短,借力发展,成为临海全市上下的共识。
当台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南北协作”的战略决策,地处台州南北交汇之地的临海,被列入承接台州南面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临海——由此占据台州北部资源环境优势与南部资金技术优势汇合的制高点,成为实现台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破,绘就区域全方位一体化发展新蓝图的桥头堡。
古城临海,风生水起。
临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建设长三角最具竞争力城市”为战略目标,临海经济开发区、临海东部区块、西部道口经济区、沿灵江产业带“三区一带”建设为依托,“港口引领、陆海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的开发大格局,在古城临海拉开序幕。
五年弹指一挥间。
得益于“南北协作”战略的实施,临海实现了工业经济产业升级、培育中小企业、招商引资、破解要素制约和优化服务环境五大“新的突破”。
千年古城重焕新颜。
(字幕: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79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无核蜜橘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2007年以来——共引进外商投资企业42家总投资4.45亿美元新引进企业179家市外内资投入(包括续建项目)109.05亿元参加南北协作签约项目共76项总投资70.74亿元出片花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只有十平方公里的“试验田”——临海经济开发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情绘就的新兴工业城市淮北市政府研究室淮北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
1960年,为加快闸河煤田的开发而建市,原名濉溪市,1971年更名为淮北市。
现辖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和濉溪县,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108公里,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
总人口21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3万人,占总人口的43.2%。
淮北市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相山脚下,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臵县。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相山显通寺世代相传,香火鼎盛,清朝乾隆皇帝御题“惠我南黎”匾额。
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发掘被列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临涣古城墙、汉画像石,传递着凝重、久远的文化信息;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烈士陵园,展示着革命战争年代的辉煌。
蹇叔、桓谭、嵇康与刘伶等先贤圣哲,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皆生于此或长于斯,为淮北文化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等一批革命家,在这块土地上演绎出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描绘了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的悲壮历史画卷。
淮北市自然资源富集,现代气息浓郁。
淮北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6种,在查明储量的16种矿产中,煤、铁、铜、金、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储量分别居全省第2、4、6、2、6、1位。
优势矿产为煤、铁、铜、金、高岭土、水泥灰岩等,尤其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保有资源储量达42亿吨;铁矿石、铜金属资源储量均在亿吨左右,水泥灰岩2.6亿吨。
硬质高岭土潜在资源量约2.9亿吨,天然焦1.5亿吨,煤层气3200亿平方米。
淮北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
淮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卧淮海经济区之腹心,是安徽省东向发展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淮北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距江苏省连云港仅200公里,是安徽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6条国道、省道以及连霍、京福、正在建设的泗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符夹、青芦、青阜铁路东接京沪、北连陇海、西通京九,淮北火车站改造建成之后,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
邮电通信设施齐备,可联通全国和世界各地。
50年来,随着闸河煤田的大规模开发,与之相关的电力、机械、化工、建材、酿酒等工业相继得到发展。
到197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文产值类同),财政收入达9189万元,建成矿井11对及淮北选煤厂、焦化厂、水泥厂、矿机厂、淮北电厂等企业,市政设施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淮北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
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349.1亿元,比1978年增长45.5倍,年均递增13.6%;财政收入43亿元,增长46倍,年均递增13.4%。
1978--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4多亿元,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主,煤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筑陶瓷等门类齐全、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
煤炭工业规模宏大,年产原煤达4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五位。
电力工业平稳发展,总装机容量达197万千瓦,年发电量居华东第三位,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大唐虎山电厂正在建设中。
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投资19.6亿元建设的国内最大煤焦化基地建设项目——临涣煤焦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省861重点项目南坪煤化工项目正式启动。
轻纺工业实力雄厚,形成了针织、纺织、印染、服装等多元化的新格局,综合经济指标连续7年居全省同行业前列,成为安徽省纺织行业一面旗,全国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基地。
“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口子酒,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
食品、建材、机械制造也呈现出跨跃发展的态势。
目前,淮北市已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食品、机械制造、纺织品、建材等生产基地。
淮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座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正在淮北大地迅速崛起。
企业规模扩大,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建国初期,市域工业几乎空白。
全市仅有一家全民企业和一些零星的民间小作坊,工业总产值300多万元。
经过50年的发展,工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1960年建市时,人们戏称淮北市“除了煤电酒,什么都没有”。
随着煤炭、电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相继建成轻工、纺织、食品、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一大批工业企业。
1978年,全市工业企业128家,工业总产值60486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淮北市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工业经济跨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8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63亿元,工业增加值184亿元。
技术进步加快推进。
“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43.7亿元。
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中意”胶带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口子”牌口子酒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34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
企业活力日益增强。
2002年以来,全市以国有资本退出和职工身份转换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到2007年底,全市工业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开出售、关闭破产等形式,全面完成了产权改革,改制面达100%。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81.9亿元,利润总额38亿元,初步构建了煤电、煤化工和非煤产业“三足鼎立”的新型工业格局。
煤电产业1958年,随着国家对淮北煤田的大规模开发,淮北煤炭工业得以迅猛发展。
2008年,生产原煤4086.6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34.3 %,工业总产值227.7亿元。
1958年以来,累计生产原煤8亿多吨,成为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
1960年建市时,淮北市电力工业仅有一台0.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
到1978年,拥有装机容量3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千瓦时。
改革开放以来,淮北市电力工业持续增长。
到1998年,装机容量达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53亿千瓦时,当年电力工业产值4.79亿元,比1978年增长2.7倍,年均递增6.8%。
到2008年,总装机容量达197万千瓦,年发电量99亿千瓦时,当年电力工业实现增加值13.89亿元。
1978年以来,累计发电1817.5亿千瓦时,成为华东和全国重要的电力工业基地。
淮北市煤炭工业由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和地方煤炭构成。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原淮北矿务局始建于1958年,直属煤炭部,1998年8月下放省管。
淮北矿业集团现拥有资产330亿元,员工9万多人;生产矿井17对,在建和筹建矿井5对,核定年生产能力3149万吨;有精煤洗选厂6座,年入洗能力2000万吨,年产冶炼精煤1200万吨,是华东最大的冶炼精煤生产基地;动力煤选煤厂4座,年入选能力630万吨。
控股年产440万吨焦炭、联产40万吨甲醇焦化公司和4×300MW煤泥矸石电厂——中利发电公司。
2002年以来,淮北矿业集团连续6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008年名列第297位,全国煤炭工业100强第17位。
2008年,原煤产量近2800万吨,集团销售收入222.5亿元,首破200亿元大关。
50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共生产原煤6.3亿吨,实现利税135亿元,创汇6.4亿美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皖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原皖北矿务局始建于1984年5月,直属省煤炭厅,1998年9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煤炭生产加工为主,兼营建材、机械、化工、轻工、种植养殖、商饮服务等业务的省属重点企业集团之一。
有配套的四个大型洗煤厂,煤炭产品多样,有混煤、洗煤、洗块、末精煤等。
产品主销华东地区,并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目前,集团拥有16家子公司和7家分公司,其中,恒源煤电公司于2004年8月17日挂牌上市,成为安徽省首家煤炭题材的上市公司。
2004年集团公司原煤产量实现100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跨入了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行列。
2005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位列中国煤炭工业百强第25名。
2008年,该集团生产原煤1280万吨,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21亿元,比2003年的19.5亿元增加了101.5亿元。
地方煤炭工业主要是开采国有煤矿采剩的以及不能开采的零星边角煤炭。
1982年以前,只有少量乡镇小煤窑,年产原煤仅10多万吨。
随着地方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到2008年末,共有地方矿井22对,年产量281万吨,产值19亿元。
大唐(淮北)发电厂是一座大型坑口电站。
1970年动工兴建,到1982年三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装机容量75万千瓦,是安徽省当时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居华东第三位。
受近年来“上大压小”宏观政策影响,2008年,发电31.9亿千瓦时,完成工业产值7.4亿元。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淮北地方电力工业快速发展。
到1998年,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
近年来,淮北市加快推进一批重大电源点建设项目。
到2008年底,临涣煤矸石电厂一期工程2×30万千瓦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建设规模均为2×60万千瓦燃煤机组的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平山电厂一期和国安电力二期3个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项目建成后,电力工业将为淮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淮北电网是安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输变电线路总长度923.1公里,比1978年增长1.02倍;总变电容量270.3万千伏安。
输电线路北与徐州电网相连,南与华东电网相并,成为华东地区高压输电线路枢纽。
输送电区域涵盖宿州市、阜阳市及河南、江苏毗邻地区16个县市。
全市乡(镇)、行政村通电率100%。
全年售电27. 6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3.9倍;上交税金5504.4万元,增长7.6倍。
人均用电量及用电密度均居省辖市前列。
煤化工产业淮北煤化工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过去只有淮北焦化厂和濉溪化肥厂两家规模较小的传统煤化工企业。
2004年以来,淮北市利用特有的优质炼焦煤,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2005年临涣煤化工产业园被省委、省政府列为“振兴皖北经济一号工程”开始启动建设,随着临涣煤焦化项目一期及联产项目的相继投产,淮北市以煤焦化副产回收加工为主线的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煤化工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日渐凸显。
2006年12月,投资19.6亿元建设的国内最大煤焦化基地建设项目——临涣煤焦化项目一期工程220万吨焦炭联产20万吨甲醇建成投产,一号锅炉正式出焦投产,产品迅速打入长三角地区。
2007年3月,省861重点工程淮北绿园化工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投产,主要生产粗笨精制产品,延长了煤化工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