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1.必修1 第一章 第1讲 考点1 经纬网

纬线
二.
经线与纬线
定义 同赤道平行的圆圈
形状 自成圆圈
长度 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两极成点
关系 相互平行 作用 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
二
经线与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A. 都位于东半球 B. 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 C. 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 D. 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000千米
1.画图。 2.用具体例子更简单。 (设A点为(40°N,120°E)
思考总结:涉及到需要空间想 象的问题——尽量转化成平面, 尽量画出示意图来。
定位置考法2:根据经纬度判断具体、实际的地理位置
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 )
A. 东北—西南走向 B. 东西走向
19题:数形结合。
C. 西北—东南走向 D. 南北走向
20.该半岛是( C )
①将复杂的图转换成我们熟悉的简单的图 ②将多幅图尽量转换到一幅图上
A. 勘察加半岛
B. 拉布拉多半岛 20题:寻找周边熟悉的区域辅助推理定位
(2013四川文综,14)材料一:下图是甲国地图。 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 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 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①半球位置: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②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
③海陆位置:地处北美洲南部,东临加勒比 海,西濒太平洋;
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D )
第一章_命题逻辑1-4节

q” )称为 p 与 q 的合取式,记作 p∧q,∧称作合取联结词,
并规定 p∧q 为真当且仅当 p 与 q 同时为真. 使用合取联结词时要注意两点: (1) 描述合取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2) 分清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例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1)吴颖既用功又聪明. (2)吴颖不仅用功而且聪明. (3)吴颖虽然聪明,但不用功. 2. (1)张辉与王丽都是三好生. (2)张辉与王丽是同学. 1 题说明描述合取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2 题要求分清联结词“与”联结的复合命题与简单命题 将各命题符号化
4. 蕴涵式与蕴涵联结词“→” 定义 1.4 设 p, q 为二命题,复合命题“如果 p, 则 q”称作 p 与 q 的 蕴涵式,记作 p→q,并称 p 是蕴涵式的前件,q 为蕴涵式的后件, →称作蕴涵联结词,并规定,p→q 为假当且仅当 p 为真 q 为假. 说明: (1)p→q 的逻辑关系:q 为 p 的必要条件 (2) “如果 p, 则 q 的不同表述法很多: 若 p,就 q 只要 p,就 q p 仅当 q 只有 q 才 p (如果 p,则有 q) 除非 q, 才 p 或除非 q,否则非 p,…. (¬q→¬p) (3)当 p 为假时,p→q 为真,可称为空证明 (4) 常出现的错误:不分充分与必要条件
解:1. 设 p:吴颖用功;q:吴颖聪明 则 (1)、(2)p∧ q;(3) p∧ (¬ q) 2.p:张辉是三好生;q:王丽是三好生 (1)p∧ q (2)p:张辉与王丽是同学
3. 析取式与析取联结词“∨” 定义 1.3 设 p, q 为二命题,复合命题“p 或 q”称作 p 与 q 的析 取式,记作 p∨q,∨称作析取联结词,并规定 p∨q 为假当且仅 当 p 与 q 同时为假. 例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2 或 4 是素数. (2)2 或 3 是素数. (3)4 或 6 是素数. (4)小元元只能拿一个苹果或一个梨. (5)王小红生于 1975 年或 1976 年. (1)—(3)为相容或 (4)—(5)为排斥或
第一章 走近细胞1

第一章 走近细胞
5. 艾滋病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它的生存是 . 艾滋病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否可以离开细胞独立生存? 否可以离开细胞独立生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出龟和草履虫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按从小到 . 说出龟和草履虫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按从小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生 命系 统的结构层次中 ,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是 . 最基本的 生命系统 ________。 。
人 教 版 生 物
第一章 走近细胞
人 教 版 生 物
第一章 走近细胞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 人体是由很多个细胞构成的, 人体是由很多个细胞构成的,但人的生命开始于一个 细胞——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 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 细胞 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 胞分裂,形成大量细胞组成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胞分裂,形成大量细胞组成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胎儿出生后继续发育, 胎儿出生后继续发育,最后形成具有与父母相似性状的成 年个体。很显然,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与细胞的增殖分化 年个体。很显然, 密切相关。 密切相关。 人最初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人最初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而这个细胞是由来自父 方的精子和来自母方的卵细胞融合而成的, 方的精子和来自母方的卵细胞融合而成的,所以受精卵中 的遗传物质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的遗传物质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就充当 了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 因此, 了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因此,生物 体的遗传和变异与细胞关系也非常密切。 体的遗传和变异与细胞关系也非常密切。
大学线性代数课件 第一章 第1节

四、n阶行列式的定义
三阶行列式
a11 D = a 21 a 31
说明
a12 a 22 a 32
a13 = a11a22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a 23 a13a22a31 a11a23a32 a12a21a33 a 33
(1)三阶行列式共有 6 项,即 3! 项. ) (2)每项都是位于不同行不同列的三个元素的 ) 乘积. 乘积.
τ
对于D中任意一项 对于 中任意一项
( 1)τ a1 p a2 p
1
2
anpn ,
总有且仅有 D1 中的某一项 ( 1) aq1 1aq2 2 aqnn ,
s
与之对应并相等; 反之, 与之对应并相等 反之 对于 D1 中任意一项
( 1) a p 1a p 2 a p n ,
τ
1 2 n
也总有且仅有D中的某一项 也总有且仅有 中的某一项 从而 D = D1 .
a11a23 a32 a12 a21a33 a13 a22 a31
为一个三阶行列式。 可用下面的对角线法则记忆
a11 a21 a31
a12 a22 a32
a13 a23 a33
= a11a22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a13a22a31 a12a21a33 a11a23a32.
(3)当每一项行指标排列均为123时,这一项的正负 当每一项行指标排列均为123时 123 号取决于列指标排列的奇偶性,偶排列带正号, 号取决于列指标排列的奇偶性,偶排列带正号,奇排 列带负号。 列带负号。
例如
a13a21a32
列标排列的逆序数为 偶排列
+ 正号
第一章 第1节 机械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2.大力士比赛在国外比较盛行,首次世界大
力士比赛始于 1977 年,如图 1-1-3 所示为
某选手将 20 多吨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拖行
了 2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做了正功
B.汽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做了负功
C.汽车受到的拉力不做功
D.汽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做了正功
()
A.凡是受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B.凡是发生了位移的物体,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C.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D.只要物体受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
物体做功 解析: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也就是说,只有力或只有位移,是不符合做功条件的,故选项 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多选)如图 1-1-4 所示,在匀加速运动的车厢内,
一个人用力向前推车厢,若人与车厢始终保持
相对静止,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人对车厢的推力不做功
( ) 图 1-1-4
B.人对车厢的摩擦力做负功
C.人对车厢的作用力不做功
D.人对车厢的作用力做负功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末页
结束
3.总功的计算 (1)方法一: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发生位移时, 这几个力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 代数和 ,即 W 总=W1+W2+W3+W4+…。 (2)方法二:在计算几个力的总功时,也可先求合力,再根 据功的公式 W 总= F 合 scos α 求解。
首页
上一页
第一章 第1课 世界古代政治文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代时期)

自然经济相对分散; 社会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走向崩溃; 制度弊端; 血缘疏远; 王室衰微; 诸侯争战; 异族进扰。 ……
——分封制崩溃
7、纽带:土地和义务 8、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血缘纽带;家国合一 9、性质:奴隶社会的国家构成形式和地方管理制度。 10、评价
加强王权,巩固统治;凝聚宗族,稳定秩序; 扩展文化,开拓疆域;发展交通,开发边疆。 (前期积极为主)
夏朝兴衰: 禹建启继( 400余年,亡于商汤) 政治特征:
1、国家私有; 2、王位世袭; 3、宗族治国; 4、氏族色彩。
戴冠冕的夏禹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 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领袖。 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思考:这两种最高领袖的继承方式有何不同?
传贤
传子
1.通过以上信息,你能发现商朝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决策). 2.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生产力低下,限制认识能力; 2、统治者借迷信崇拜,神化王权,加强统治。
归 纳 ︓ 远 古 到 夏 商 的 政 治 形 式
禅让制(尧舜时期)
含义:部落联盟内部推举首领的民主选举制度。 标准:贤能 实质:部落内部推选家长的军事民主制度。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问题探究1
有人说,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 现出的是独裁,禅让制是选贤任能,体现的是民主, 因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否认同 此观点?
答:观点:不同意。这应该是历史的进步。 理由:(1)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私有制发展的结果;(3) 阶级对立的产物;(4)标志着我国氏族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 立;(4)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历经近四千年时间,中国大一统政 治秩序相对稳定。
高等数学-01第一章 第1节 函数

七、复合函数 初等函数
1.复合函数 设 y u, u 1 x2,
y 1 x2
定义: 设函数 y f (u) 的定义域D f , 而函数 u ( x)的值域为Z , 若D f Z , 则称 函数 y f [( x)]为x 的复合函数.
y
sgn
x
0
当x 0
1 当x 0
定义域 D (, ), 值域 W {1,0,1}
图形:
y
1
o
x
-1
x sgn x x 15
(2) 取整函数: y=[x] [x]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
如 [3] 0, [ 3] 1, [8] 8, [3.8] 4.
5
定义域 D (, ), 值域 W Z
(3)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 广泛和重要。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 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1
二、《高等数学》研究的对象:
主要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内容:
(1)一元函数微积分; (2)多元函数微积分;
(3) 无穷级数;
(4)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三、映射
1、映射的定义
定义1、 设X、Y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
法则f,使得对X中每个元素 x,按照法则 f ,
在Y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与之对应,则称 f为
从X到Y的映射,记作 f : X Y,
其中 y称为元素x(在映射f下)的像,并记作 f (x),即
y f (x),
x称为元素 y(在映射 f下)的一个原像; 集合X称为映射 f的定义域,记作 Df ,即Df X ;
a
38
4.三角函数
第1部分 第一章 § 1 从普查到抽样

[例3]
某校高中学生有3 000人,校医务室想对全校
高中学生的身高情况作一次调查,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 活动,准备抽取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校医务室若从高 一年级中选出50名学生的身高来估计全校高中学生的身高, 你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可靠吗? [思路点拨] 看抽样调查的个体是否具有代表性,若
有代表性,则结论可靠,否则不可靠.
[一点通]
要弄明白概念的实质,并注意样本与样本容量的不同,其
中样本容量为数目,无单位.
返回
1.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
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在这个调查中, 样本是 A.某产品 B.某人买的100件商品 ( )
C.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的中奖率
D.100件商品的中奖率 解析:因为调查对象是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的中奖率, 故这个调查中,样本是某人所买的100件商品的中奖率. 答案:D 返回
当调查的对象很少时,普查无疑是一项非
常好的调查方式.当调查的对象很多时,普查的工作量就
很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并且组织工作繁
重、时间长.另外,有些考察活动具有破坏性.更值得注 意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普查工作难以实现.因此,在通 常情况下,总是通过抽样调查来代替普查.
返回
3.下列调查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c.市区内每个外来务工人员都要统计到位,但时间与资
金投入都比较大. 返回
问题1:如果你是方案的决定者,你将选择哪一方案? 提示:c. 问题2: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提示:所得数据全面、系统、准确.
返回
1.普查的定义
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 全面调查 模的
国力. 2.普查的优点 (1)所取得的资料更加 全面、系统 ; ,目的是为了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绝对值(一)
★目标预设
一、知识与能力:
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含义
难点:绝对值化简
★教学准备: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到达A、B两处,它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线段OA、OB的长度)相同吗?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由(一)中问题,引入绝对值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②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0的绝对值是0
3、如果a是正数,则a>0;a为负数,则a<0.则绝对值的意义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为:
如果a>0,则∣a∣=a
如果a<0,则∣a∣=-a;
如果a=0,则∣a∣=0.
由此可知,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数,即∣a∣0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师生互动,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例1、求8、-8、、-、0、6-π、π-5的绝对值.
教师示范一题的解题格式,其余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
例2、计算:∣3 ∣+∣-4 ∣-∣-2 ∣-∣-3 ∣
例3、写出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
例4、当a>0时,∣2a∣=,
当a>1时,∣a-1∣=,
当a<1时,∣a-1∣=.
学生练习:书本P14,P15练习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引导同学们一起看书P16页内容.得到: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如:10,0-1,1-1,-1-2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点评)
学生练习:
①= ,= ②③④⑧
②当a=时,∣a∣=a;当=a=时,∣a∣=-a.
③∣a∣一定是正数吗?它是什么数?
④绝对值大于4且不大于9的整数有哪些?
⑤若∣a∣=1,∣b∣=2,则a+b=
⑥如果a=b,则∣a∣=∣b∣对不对?⑦如果∣a∣=∣b∣,则a=b对不对?
⑦若∣a∣+∣b-1∣=0,求a-b
⑧计算
五、布置作业:P18:4、5、9、10及《当堂反馈》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