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7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讲义-第四章

合集下载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7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七章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7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讲义-第七章

缺陷:在价格剧烈波动时期(恶性通货膨胀期)不适用;存在信息浪费,只汇集了 被预期变量的过去值;计算公式独立于经济模型
¾ 理性预期: Pte = E ⎡⎣Pt It−1 ⎤⎦ , It−1 为信息集合,指 t −1 期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
¾ 两种预期方式在蛛网模型中的应用: 蛛网模型:
9 需求: Qtd = a − bPt
9 供给: Qts = −c + dPte
9 均衡条件: Qts = Qtd ,初始条件: P0
适应性预期: Pte = Pt−1
( ) 9 特解: P* = (a + c) / (b + d ) ,通解: Pt = P* + (−d / b)t P0 − P*
9 若 −d / b < 1,则 Pt 趋向于 P* 的过程是阻尼振荡,此时有:
波动根源: ����������������������������������������������������������������������������������������������������������������������������������������������������������������������������������������������������������������������������������������������������������������������������������������������������������������������������������������������������������������������������������������������������������������������������������������������������������������������������������������������������������������������������������������������������������������������������������������������������������������������������������������������������������������������������������������������������������������������������������������������������������������������������������������������������������������������������������������������������������������������������������������������������������������������������������������������������������������������������������������������������������������������������������������������������������������������������������������������������������������������������������������������������������������������������������������������������������������������������������������������������������������������������������������������������������������������������������������������������������������������������������������������������������������������������������������������������������������������������������������������������������������������������������������������������������������������������������������������������������������������������������������������������������������������������������������������������������������������������������������������������������������������������������������������������������������������������������������������������������������������������������������������������������������������������������������������������������������������������������������������������������������������������������������������������������������������������������������������������������������������������������������������������������������

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复习大纲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考研中西方经济方向的必考内容,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学考研中的重点考试科目。

宏观部分考试重点内容复习参考书:《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曼昆著考试重点内容一、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与运行目标。

二、总需求、商业周期与财政政策三、货币的基本概念与货币政策四、新古典增长理论五、失业、通胀与总供给六、汇率的决定与国际收支七、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各章具体要求:第一章——第四章宏观经济学概述理解经济学的一般问题,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法和宏观经济的运行目标。

第五章经济活动的衡量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变量体系,理解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基本概念,了解自然产出、充分就业等概念,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指数、国民收入折算数等指标的经济学意义和统计方法。

第六章——第八章商业周期与总需求了解总体经济的循环流动,理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论,掌握家庭消费需求与储蓄、企业投资需求、政府支出的相关概念与决策原理,掌握乘数原理,掌握利率概念和意义,理解两部门、三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以及理论意义。

理解经济周期的概念,了解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掌握总需求函数概念。

第九章——第十章货币政策理解货币的职能、形态与价格,掌握货币的创造过程,掌握货币政策的实施要点与掌握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基本手段与货币传导机制。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掌握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意义,了解主要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理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失业与通胀了解失业统计和失业类型,掌握奥肯法则,理解劳动力市场价格—工资率的决定方式、工资刚性与粘性对于失业状态的意义。

掌握通货膨胀的基本类型和经济影响,理解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变异,了解理性预期的概念、预期通货膨胀的作用,理解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与局限性。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85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二部分-1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85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二部分-1

+ ∂u ( x1∂,xx22 ( x1 ))
共 7 页
dx2 dx1
=0
第 5页
考 研 全 程 辅 导 专 家
解此方程,可得到需求函数 第三种方法:
maxu(x1 ,x2 )
x1 ,x2
s.t.p1 x1 + p2 x2 = m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u(x1,x2)-λ(p1x1+p2x2-m) 拉格朗日定理要求: 最优解(x1*,x2*)满足 三个一阶条件
考 研 全 程 辅 导 专 家
跨考教育专业课全力助你备考 2011
第二部分、消费者理论
max U(x1 , x 2 ) x1 ≥ 0, x 2 ≥ 0 x1 = x1 ( p1 , p2 , m)
s.t.p1x1 + p 2 x 2 = m
一、偏好 为了适当地建立消费者理论,首先对于偏好的定义应该是合理的,所以应该对他施加一定的条件。 我们假设它满足下面的条件: 1. 完备性
∂L ∂u ( x1*, x2 *) = − λ p1 = 0LLL (1) ∂x1 ∂x1 ∂L ∂u ( x1*, x2 *) = − λ p2 = 0LLL (2) ∂x2 ∂x2 ∂L = p1 x1 * + p2 x2 * − m = 0LLL (3) ∂λ
解次方程组可以得到需求函数。
角点解的情况
商品2
无差异曲线具有固定的斜率, 替代比例是1:1时,斜率是常数 – 1。
无差异曲线
商品1
第 2页
共 7 页
考 研 全 程 辅 导 专 家
2. 完全互补 一种最常见的完全替代型的效用函数是 U ( x1 , x2 ) = min( x1 , x2 ) ,其对应的无差异曲线是: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7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讲义-第八章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7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讲义-第八章

跨考教育专业课全力助你备考2011第八章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8.1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¾ 宏观经济增长问题:在均衡的道路上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均衡的长期化、动态化¾ 卡尔多描述的经济增长的几个特征事实:对大多数主要工业化国家而言,过去一个世纪中劳动、资本、产量的增长率为常数 产量和资本的增长率大致相等,且大于劳动的增长率 总产量构成中,工资和利润的分配分额相当稳定8.2索洛模型的假定¾ 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产量:Y ,资本:K L A,劳动:,知识: ——劳动增进型或哈罗德中性 ()()()(),Y t F K t A t L t =⎡⎣⎤⎦()()()(),Y t A t F K t L t =⎡⎤⎣⎦ ——希克斯中性 ——资本增进型()()()(),Y t F A t K t L t =⎡⎣⎤⎦ 首先,时间并不直接进入生产函数,只是通过t K L A AL 被称、、进入;其次,A 为有效劳动,其中可以看未劳动生产率或资本生产率;最后,我们通常采用哈罗德中性的生产函数进行分析 ()(),,F cK cAL cF K AL =, 0c ≥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密集形式的生产函数:9 令,(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资本量),(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产量),则1/c A =L /k K AL =/y Y AL =[](),1y F k f k ==9 密集的含义:将二元生产函数转为一元生产函数,从三维立体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 ()f k 满足:密集形式的生产函数()00f =9,,()0f k ′>()0f k ′′<()0lim k f k →′=∞()lim 0k f k →∞′=9 稻田条件:,;稻田条件可以保证经济均衡路径不会发散,对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至关重要¾ 各种投入品的假定:()()/L t L t n ′=()()/A t A t g ′=()()()K t sY t K t δ′=− 产量转化为和,转化为C S S I,()K t ′()K t δ+重置投资 9 从投资看:总投资=净投资9 从储蓄看:长期,储蓄转化为投资S sY =S I =8.3索洛模型的动态学¾ 的动态学:随t 变动有无趋向均衡的趋势?均衡是否存在?是否稳定? k k ¾ 均衡的存在性:两个常用的公式:()()12121122///X X X X X X X X ′′′=+ 9 ()()1212112/////2X X X X X X X X ′′′=−9均衡条件的推导://// /L k K AL k k K K A A L ′′′=⇒=−−′()//k k sY K n g δ′⇒=−++ ()()k sf k n g k δ′⇒=−++均衡点的存在性:()()**0k sf kn g kδ′=−++ 均衡点的经济含义:=)9 :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实际投资()sf k (n g k δ++:持平投资,即使保持于现有水平必须的投资量k 9¾ 均衡的稳定性:()()()k sf k n g k k δ′=−++=Φ 的相图:k ′结论:无论从何处开始,都向收敛k k ′Ok 9 当时,资本的增长率低于劳动和知识的增长率之和劳动相对而言愈来愈多,0k ′<///K K A A L L ′′′−−<0,s d L L >→→劳动力价格(工资)下降厂商使用劳动代替资本向逼近→k →*k ↓9 当时,同理知向逼近0k ′>*k k ↑¾ 哈罗德-多马模型:()()()min ,gtK L ⎡ 生产函数为列昂惕夫函数:Y t C K t C e L t ⎤=⎦,,,0K L C C g >⎣ 与索洛模型相同,()()/L t L t n ′=()()()K t sY t K t δ′=− ()()()000g K L L C K C eL C L ×==0 最后假设均衡的存在性:()()()()()()///K K K t K t C K t C K t sY t K t δ′′==⎡⎤⎡⎤⎣⎦⎣⎦−(实际的增长率) 9 ()()()()()()//gt gt L L A t L t A t L t C e L t C e L t n g ′′⎡⎤⎡⎤==+⎡⎤⎡⎤⎣⎦⎣⎦⎣⎦⎣⎦(自然增长率) 9 9,所以要达到平衡增长路径,需要满足:实际的增()()///k k K K AL AL ′′′=−0=长率=自然增长率直角凸的等产量曲线的性质:()()()()//K K t K t sY t K t sC δδ′=−=−(有保证的增长率、满意的增长率)99 所以最终的均衡条件为:实际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满意的增长率,即K n g sC δ+=−,,,K n g C δ,如果由不同的因素决定,没有理由期望这一条件成立如果偏离最优路径增长,意味着:()()()gtK L Y t C K t C e L t ==;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为:9 按照最优路径增长,()()/gt K L t C K t C e =()()/gt K L L t C K t C e −L ,实际失业量为:()()1/gtK L u C K t C e L t ⎡⎤=−⎣⎦9 实际失业率()(){}1/gtK L du d C K t C e L t d dt⎡⎤=−⎣⎦/t 9()()()1/u n g sY t K t δ=−+−+⎡⎤⎣⎦()()()()//gtgtK K LL C K t C K t C e L t C e L t ′′⎡⎤⎡⎤<⎡⎤⎡⎤⎣⎦⎣⎦⎣⎦⎣⎦,即当 如果0dudt>()()/sY t K t n g δ−<+ 时,9 结论:如果劳动的增长快于资本的增长,则失业率会不断上升 如果偏离最优路径增长,意味着:()/gtL K C e L t C9 需要的资本数量为:()()/gtL K r C e L t C K t =9 资本利用率为:()()/drr n g sY t K t dtδ=+−+⎡⎤⎣⎦, 9()()()()//gt gt K K LL C K t C K t C e L t C e L t ′′⎡⎤⎡⎤>⎡⎤⎡⎤⎣⎦⎣⎦⎣⎦⎣⎦0dr dt< ,则如果9 结论:如果资本的增长快于劳动的增长,则资本利用率会不断下降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结论:只要市场机制不完善(要素不能自由替代),经济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稳定增长,“刃峰上的增长”¾ 平衡增长路径上存在的经济现象:证明索洛模型符合卡尔多的特征事实///K K L L A A n g n ′′′=+=+> 资本增长率为常数,且大于劳动的增长率:()()()**////K Y k f k k f ks n g δ===++资本-产量比为常数:/Y Y n g n ′=+>总产量的增长率为常数,且大于劳动的增长率:人均资本量和人均产量按比例增长:/K L /Y L g ()////kK L k k K K L L n g n g ′′′=⇒=−=+−=%%% ()////yY L y y Y Y L L n g n g ′′′=⇒=−=+−=%%% 总产量的构成中,工资和利润的份额相当稳定:()()//w Y L yAL L Af k AL y L =∂∂=∂∂=+∂∂/9 工资()()()()()//Af k AL y k k L A f k kf k ′=+∂∂∂∂=−⎡⎤⎣⎦9 利润 ()/r Y K f k ′=∂∂=9wL rK Y +=()()()y kf k f k kf k ′′=+−⎡⎤⎣⎦99 资本的报酬: ()kf k ′()()f k kf k ′−9 劳动的报酬:¾收敛的速度:k 利用泰勒级数近似,是否为此问题提供好的指导尚无普遍适应的答案 推导:9()()()/k dk dt sf k n g k k δ′==−++=Φ9 对于将其于处泰勒展开:()k Φ*k k =()()()()()()()*****k k n g k f k k sf k n g n g k f k δδδ=′++∂Φ′=−++=−++∂9 设()()()****k k f k kf k α′=()()*1k k n g λαδ⎡⎤=−+⎣⎦+,,再定义:()()*X t k t k =−()X t k ′′⇒=()()/X t X t λ′=−()()0t X t X e λ−⇒= 9 ()()()()*1**0k k n g tk t k k k eαδ⎡⎤−−++⎣⎦⎡⎤−=−⎣⎦9结论表明:收敛的速度取决于其初始值与的距离以及收敛指数 *k *y y →的速度同的速度相同*k k → 可以证明8.4储蓄率变化的影响¾ 增长的水平效应和增长效应:水平效应:改变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但并不影响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增长率增长效应:不仅改变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并且影响处于平衡增长路径时每工人平均产量的增长率¾ 储蓄率变化的特点:之前,旧均衡打破之前0t 到之间,从旧均衡到新均衡的过渡时期 0t 1t 之后,新均衡建立以后 1t¾ 对的影响:k 图示:随变化的定性分析:*k s 9 ()()*sf k n g k δ=++*,两边对求导得到:s ()()()***f k k s n g sf k δ∂=∂′++− 9()n g δ++为持平投资线的斜率,()*sf k ′为实际投资于处的斜率,所以有*k *0k s∂>∂,即随上升而上升 *k s 随时间t 变化的路径:k 9 易知()()()()***0k s f k n g k s f k n g k δδ′*=−++=−++=旧旧旧新新新,所以有:()()**0k s f k n g k δ′=−++>旧旧新k 故随时间逐渐增加 t 9()()()()0dk k sf k k n g k sf k n g k dtδδ′′′′′′′′==−++=−++< 9 因此如下图所示:()s f k 新()n g k δ++()s f k 旧*k 新*k 旧¾ 对产量的影响:*y 随变化的分析:s ()()()()()******0f k f k y kf k s s ng sf k δ′∂∂′==∂∂′++−> 9 定性分析:()()()()********/1/f k k f k y ss y f k k f k ′∂=∂′−9 定量分析:()*f k ′()*()()***/f k k f k ′*f k k ′9:资本的边际产量,:资本获得的收入,:资本在单位产出中所占份额,即上一节定义过的()*k kα对人均产量的影响: /yY L =%()()**0y k y Af k Af k s s∂∂′=⇒=∂∂%%9 >,即*y %随上升而增加 s ()()///yy A A f k k f k ′′′′=+%%()()/g f k k f k ′′=+ 9 9 之后及t 之前有k ,所以′=/y y g ′=%%01t 09到之间有k ,所以′>/yy g ′>%%00t 1t ()()()()()()()()222//f k f k k f k dk dt f k k d y y dt f k ⎡⎤′′′′′′′+−⎡⎤′⎣⎦⎣⎦=⎡⎤⎣⎦%% 9()()//0,0d yy dk dt f k dt0′′′′<<∴%%< Q结论:储蓄率的变化有水平效应但没有增长效应;索洛模型中只有技术进步率的变化有增长效应,其它变化都只有水平效应¾ 对的影响:c 函数:c 9()()c y s f k sf k =−=−9 几何意义:()f k 与间的垂直距离()sf k 可以使达到最大化的黄金律的资本存量水平(golden rate ):*c *GR k 在平衡路径上有()(*sf kn g k )δ=++,所以:()()***k max max c f k n g δ⎡⎤=−++⎣⎦()*f k n g δ′⇒=++()()()***//c s f kn g ks δ⎡⎤′∂∂=−++∂∂⎣⎦ 变动对的影响:s *c()()*0f k n g δ′−++<时,上升导致的下降s *c 9()f k9 ()()*0f k n g δ′−++>时,上升导致的增加 s *c 9()()*0f k n g δ′−++=,上升导致不变s *c¾ 索洛剩余:*c 新()s f k 新*c 旧 ()s f k 旧k **k 新旧 *c 0t 1t考 研 全 程 辅 导 专 家 第 11 页 共 11 页 ()()(),Y F K t A t L t =⎡⎤⎣⎦()()()()(///K L Y Y t K K t L L R t αα′′′⇒=++) 称为索洛剩余 ()()()()///R t Y A A Y A A ′=∂∂ -单位产出的资本弹性 ()()()//K t Y K K Y α=∂∂ -单位产出的劳动弹性 ()()()//L t Y L L Y α=∂∂ 根据欧拉定理有:()()1K L t t αα+=()()()////K yy Y Y L L t k k R t α′′′′=−=+%%%%,索洛模型确定了变动的两个来源: y % 每个工人的平均资本变动和劳动有效性的变动。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梳理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梳理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梳理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是备战考研的关键参考资料之一。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方面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宏观经济学的考试。

1. 总量关系的概念与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情况,因此总量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需要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和总供给等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算。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还研究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规律。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周期描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波动和周期性变化。

学生在复习宏观经济学时要学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原因、特征以及相应的政策。

3. 政府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政府在宏观经济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学生需要理解政府宏观调控的原理和手段,并能够分析和评价相应的政策措施。

4. 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贸易宏观经济学还研究了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的问题。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国际贸易则研究了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措施。

5. 经济政策评价与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评价和经济预测是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的重要手段。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对经济政策进行评价和预测,从而提供决策参考。

总结: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中的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备战考研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总量关系的概念与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政府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贸易以及经济政策评价与经济预测等内容的梳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考试做好准备。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你在准备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有所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概念解析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概念解析

北京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重点概念解析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大分支,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报考北京市考研经济学的考生来说,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重点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北京市考研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的重点概念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战考试。

1.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比较、实证分析和数理模型等。

其中,数理模型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描述和解释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现象。

2. GDP与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经济总量(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包括劳动力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3. 失业与劳动力市场失业是指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在一段时期内没有找到工作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者供给劳动力、企业需求劳动力之间的交易场所。

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情况的指标之一,也是宏观经济学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失业率的高低与经济增长、劳动力供给、技术进步等多个因素相关。

4. 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物价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常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来进行测量。

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对于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中,控制通货膨胀是保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5. 货币与货币政策货币是经济交换媒介的一种形式,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调整经济政策的一种手段。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7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讲义-第四章

跨考专业课-2010年考研北京大学871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讲义-第四章

跨考教育专业课全力助你备考2011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 −模型4.1产品市场的均衡:曲线IS ¾ 投资的决定:0I I bR =−自发投资0I :为获得最大利益而进行的投资,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发行为,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TR I 视为外生变量引致投资:如果投资的钱来自借贷,则bR −R 为显成本;如果投资的钱来自自有资金,则R 为隐成本 :用来衡量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 bR0I I bR =− O I¾ 引入投资函数条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9 波动根源:的变动9 坐标转换:从AD Y −坐标系到R Y −坐标系 AD02A br −01 A b −r R Y Y Y 121r 2rIS 曲线1Y Y2 ¾曲线:要实现产品市场的均衡,IS R 与Y 必须相互配合,一一对应,这种一一对应相互配合的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就是曲线,它揭示了产品市场实现均衡的道路IS 曲线表达式及其位置决定因素:IS 9 表达式:0Y A bR αα=−,()()1/11c t α=−−9 决定左右平移的因素:当C 或00I 或TR 或G 00↑或T 时0↓0A ⇒↑,IS 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移动9 决定斜率的因素:曲线更平坦(陡峭),()b ↑↓IS ()t ↑↓IS 曲线更陡峭(平坦)曲线以外点的经济含义:曲线上的点是能够实现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 IS IS 9曲线以左点的经济含义:必须回到IS AD Y −坐标系研究显然,B ′处AD Y >,即过度的产品需求,所以EDG 0inv < 产品脱销,扩大产量使B D Y Y ↑9 曲线以右点的经济含义:分析类似,结果是过度产品供给 IS ESG 特殊情况:时,曲线为垂直的;b 时,曲线为水平的 0b →IS →∞IS ¾ 推导曲线的另一种方法——四象限法IS “”的含义:暗含IS I S = 用法推导三部门变动税制下的函数: I S −S 0Y AD C I G C S T TR ==++=++−0I S T TR G ⇒=+−−S S =+个人政府 ()()000011S C cTR cT G c t Y ⇒=−−+−+−−总 0I S I bR ==−总得到()()*0()/11Y AbR c t =−−− 四个一象限法:①I 投资函数 ② ③S 总I S =总 ④将前三个图形中蕴含的关系分离出来形成曲线ISRI Y045S4.2货币市场均衡:LM 曲线¾ 资产的种类和选择:资产按照流动性大小进行划分货币:9 功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9 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主要作为交易媒介,M C D =+;C 表示通货,包括纸币和辅币,表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D 9 特点:具有完全流动性,收益很低金融资产:主要指债券,特点是流动性较差,收益较高 实物资产:与利率无关可以舍去重要假定:假设人们只于货币、债券两种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形式中进行选择,债券成为货币的唯一替代物¾ 货币需求理论:交易动机:由于收入与支出有时滞,缺乏同时性,所以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 预防动机(谨慎动机):未来的收入和支出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人们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对付不能预料的收入延期和支出增加以上可以归为一类,统称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用表示,这两类需求与收入相关而与利率基本没有关系,,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t L t L kY =k 投机动机:人们选择持有两种资产的最优组合比例获得最大收益9 债券的价格:()12211b A A p R R =++++L 9预期未来R ↓⇒R ↑⇒未来现在持有债券会损失,现在应抛出债券,持有货币,故b p ↓⇒s L ↑。

宏观经济学全文本讲义

宏观经济学全文本讲义

宏观经济学课程介绍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

主要研究一国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问题。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其基本结论是: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将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

而宏观经济学恰恰认为经济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相反,出现了资源的闲置。

因此,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怎样克服资源的闲置,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有一个微观经济基础问题。

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及其总和是影响宏观经济现象的重要因素。

诸如市场结构这样的体制因素极大地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考虑这样一些微观经济问题。

另一方面,微观经济规律不一定等同宏观经济规律,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产出,研究怎样使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减少失业,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降低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

2、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第一节政府的经济作用一、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如国防、警察、司法、经济调节、教育、卫生等。

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私人产品的两个特性:(1)这些产品具有“排他性”。

就是说,是否能够获得对某种产品的消费,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按一定的价格付款。

那些按价付款的人即能获得对该产品的消费,而不按价付款的人就得不到该产品。

(2)对某个消费者来说,他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受益过程中具有“争夺性”。

就是说,如果某个消费者消费了某一个特定产品,即意味着他人无法消费该特定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考教育专业课全力助你备考2011
第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LM −模型
4.1产品市场的均衡:曲线
IS ¾ 投资的决定:0I I bR =−
自发投资0I :为获得最大利益而进行的投资,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发行为,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TR I 视为外生变量
引致投资:如果投资的钱来自借贷,则bR −R 为显成本;如果投资的钱来自自有资金,则
R 为隐成本 :用来衡量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 b
R
0I I bR =− O I
¾ 引入投资函数条件下,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9 波动根源:的变动
9 坐标转换:从AD Y −坐标系到R Y −坐标系 AD
02A br −
01 A b −r R Y Y Y 121r 2r
IS 曲线
1Y Y
2 ¾
曲线:要实现产品市场的均衡,IS R 与Y 必须相互配合,一一对应,这种一一对应相
互配合的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就是曲线,它揭示了产品市场实现均衡的道路
IS 曲线表达式及其位置决定因素:
IS 9 表达式:0Y A bR αα=−,()()
1/11c t α=−−
9 决定左右平移的因素:当C 或00I 或TR 或G 00↑或T 时0↓0A ⇒↑,IS 曲线向右平移,
反之向左移动
9 决定斜率的因素:曲线更平坦(陡峭),()b ↑↓IS ()
t ↑↓IS 曲线更陡峭(平坦)
曲线以外点的经济含义:曲线上的点是能够实现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
组合点 IS IS 9
曲线以左点的经济含义:必须回到IS AD Y −坐标系研究
显然,B ′处AD Y >,即过度的产品需求,所以EDG 0inv < 产品脱销,扩大产量使
B D Y Y ↑9 曲线以右点的经济含义:分析类似,结果是过度产品供给 IS ESG 特殊情况:时,曲线为垂直的;b 时,曲线为水平的 0b →IS →∞IS ¾ 推导曲线的另一种方法——四象限法
IS “”的含义:暗含
IS I S = 用法推导三部门变动税制下的函数: I S −S 0Y AD C I G C S T TR ==++=++−0I S T TR G ⇒=+−−S S =+个人政府 ()()
000011S C cTR cT G c t Y ⇒=−−+−+−−总 0I S I bR ==−总
得到()()
*
0()/11Y A
bR c t =−−− 四个一象限法:①I 投资函数 ② ③S 总I S =总 ④将前三个图形中蕴含的关系分离出来形
成曲线
IS
R
I Y
045
S
4.2货币市场均衡:LM 曲线
¾ 资产的种类和选择:资产按照流动性大小进行划分
货币:
9 功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
9 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主要作为交易媒介,M C D =+;C 表示通货,包括纸币和辅
币,表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D 9 特点:具有完全流动性,收益很低
金融资产:主要指债券,特点是流动性较差,收益较高 实物资产:与利率无关可以舍去
重要假定:假设人们只于货币、债券两种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形式中进行选择,债券成为货
币的唯一替代物
¾ 货币需求理论:
交易动机:由于收入与支出有时滞,缺乏同时性,所以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
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 预防动机(谨慎动机):未来的收入和支出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人们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
中以对付不能预料的收入延期和支出增加
以上可以归为一类,统称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用表示,这两类需求与收入相关而与
利率基本没有关系,,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t L t L kY =k 投机动机:人们选择持有两种资产的最优组合比例获得最大收益
9 债券的价格:()12
2
11b A A p R R =
++++L 9
预期未来R ↓⇒R ↑⇒未来现在持有债券会损失,现在应抛出债券,持有货
币,故b p ↓⇒s L ↑。

,为流动性资产实际值
0s L W hR =−0W 货币需求函数:,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L kY hR =−h 9 决定L 左右平移的因素: ,k Y 9 决定L 斜率的因素:
h ¾ 货币供给:0//M p M p =,0M 为外生变量
M :名义货币供给
/M p :实际货币供给
¾ 货币市场的均衡:
均衡条件:0/()(/)R M hp k h Y =−+
波动根源和传导机制:
9 波动根源:Y 的变动。

Y 在收入-支出模型中为内生模型,而对于货币市场而言是波
动根源,体现了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反作用
9 传导机制: t Y L L R ↑→↑→↑→↑
LM 曲线:要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R 与Y 必须相互配合、一一对应,这种相互配合、一一对应的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就是LM 曲线,它描述了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道路
决定LM 曲线左右平移的因素:0/M p ;决定LM 曲线斜率的因素: ,k h ¾
LM 曲线以外点的经济含义:
LM 曲线以左点的经济含义:要回到,/R L M p −坐标系中
易知,B ′同C ′相比是过度的货币供给,
ESM 同理,LM 曲线以右点的经济含义是过度的货币需求EDM ¾ 推导LM 曲线的另一种方法-四象限法
至少四个坐标系:①②t L s L ③/t s M p L L =+④将前三个图形中蕴含的关系分离出来形成
LM 曲线
四个一象限法:
真正的四象限法:
¾
LM 曲线的特殊情形:
:古典特例,0h →LM 曲线垂直,此时货币政策最为有效
:凯恩斯特例,h →∞LM 曲线水平,此时货币政策最为有效;通常在很低的利率水平上
成立,称为流动性陷阱
R
classical range
keynesian range
intermediate range
Y
4.3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
LM
−模型
¾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价格刚性、三大心理规律
三大心理规律之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9 曲线凹向原点
0,0C C ′′′<<⇒C 9
存在上限,到达上限后无论如何增加,C 无法进一步增加
C d Y 9 说明萧条时消费不足
C
Y
三大心理规律之二: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9 原因:萧条时,MPK 低不投资⇒更加萧条⇒⇒MPK 更低更不投资
⇒9 说明萧条时,0I 不足
三大心理规律之三:流动性陷阱
9 当利率水平很低时,进入流动性陷阱,此时增加货币供给不再影响利率,货币政策实

9 与0I 不足相结合表明I 投资不足
上述规律结合起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所以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再由于货币政策实效,
所以只可以用财政政策,因此凯恩斯主义被称为财政主义 ¾
模型中均衡收入和利率:
IS LM − 00/Y A bR kY hR M p αα=−⎧⎨−=⎩
()()()00*
//11/A b h M p Y c t kb h +⇒=
−−+, ()()()()()00*
11/11kA c t M p R h c t kb
−−−=
−−+
实现均衡的路径:假设货币市场调整的速度较快,即垂直的力较大
财政政策乘数g k 与货币政策乘数:
m k 9
()1
/11/g k Y G c t kb =∂∂=
−−+h
9
()()0///11/m b h
k Y M p c t kb =∂∂=
−−+h
9 ()()/11k
R G h c t k ∂∂=
−−+b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体现
9 ()()
()()011//11c t R M p h c t k −−∂∂=−
−−+b
,货币政策对利率影响的体现
¾ 关于政策效力的命题:政策效力大小取决于乘数大小
可否笼统地说: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效力就越大? IS 不正确。

正确的表述如下:
9 在LM 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由于t 导致的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力越大(命
题1)
↓IS 9 在LM 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由于b ↑导致的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力越小(命
题2)
IS 9 在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IS LM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力越大(命题3) 可否笼统地说: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力就越大? 不正确。

正确的表述如下:
9 在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由于k 导致的IS ↓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力越大(命
题4)
9 在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由于IS h ↑导致的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力越小(命
题5)
9 在LM 曲线斜率不变的条件下,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力越大(命题6)
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