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Sargent)版本,北京大学版lecture5

合集下载

全套教学课件《高级宏观经济学》

全套教学课件《高级宏观经济学》

全套教学课件《高级宏观经济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的测量、国民收入的决定、消费与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货币与利率、通货膨胀与失业等。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国民收入的测量和决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包括GDP和GNP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难点:GDP和GNP的计算方法,投资与资本形成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国民收入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包括GDP和GNP的计算公式,并通过PPT课件展示实例。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国民收入测量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国民收入测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5. 知识拓展:讲解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并通过PPT课件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9. 板书设计:板书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和决定因素。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我国2019年的GDP和GNP。

答案:2019年我国GDP为99.1万亿元,GNP为100.6万亿元。

2. 作业题目:请分析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储蓄、投资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和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发展历程 (2)重点注意的问题 (2)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3)第二章经济活动的衡量—国民经济核算 (4)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乘数模型 (9)第四章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15)第五章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 (16)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 (18)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21)第八章经济增长的进程 (22)第九章经济发展的挑战 (23)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24)第十一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28)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 (30)经济学发展历程重点注意的问题⏹短期和长期⏹宏观和微观(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曲线的移动与沿曲线的移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一)对象:整个经济,也即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

(二)核心问题1.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3.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率?二、宏观经济的目标与工具三、宏观经济学的参与者:四个经济体(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产品市场的需求者(购买商品等);要素市场供给者(提供劳动等)。

厂商(企业)——产品市场的供给者(提供商品等);要素市场需求者(购买劳动等)。

政府: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

国外:国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四、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AD-AS)分析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支出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潜在产出、劳动、技术、成本等。

宏观经济均衡:总产量和价格水平的一种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

五、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一)文字表述法:由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构成定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规定出明确的含义。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新祥旭考研介绍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新祥旭考研介绍

北京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讲义萨克斯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

它研究由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总量(产出、消费、储蓄、投资、贸易余额、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名义变量(货币供给、物价水平、汇率)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物价水平和实现稳定增长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3个步骤:1、宏观经济学家试图在理论水平上理解单个企业和家庭的决策过程。

2、试图加总经济中个别家庭和企业的所有决策,来解释经济的整体行为。

3、通过收集并分析实际宏观经济数据,为理论提供经验内容。

四个关键问题:1、商业周期2、失业率3、通货膨胀率4、贸易余额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的: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增长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中心论点:市场并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不能保证常规的低水平失业和高水平生产;政府可以实施稳定政策以防止或抑制经济衰退。

凯恩斯革命:1、由于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的摇摆,会影响商业投资总水平,从而造成经济较大的波动。

2、像大萧条这样深重的经济衰退一旦出现,单靠市场力量是不可能迅速消除的。

3、只有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政府支出和税收以及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才能阻止经济衰退、保持经济稳定。

反凯恩斯革命:70年代,经济前景暗淡,很多国家经历了滞胀。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建议对这种特定的经济困境似乎无可奈何。

许多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认识到,稳定政策实际上正是在此发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人们指责积极的政府政策本身是滞胀的原因之一。

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是自我调节的,如果不加干预,经济会倾向自行恢复充分就业;其次,他们认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会造成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美国货币史》指出,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货币供应发生变化的结果,稳定的货币供应而非变化的货币供应,才是稳定宏观经济的真正关键。

高级宏观经济学完整教学课件

高级宏观经济学完整教学课件
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日益显著,未来研究将 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分析。
人工智能与宏观经济决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将人工智能技 术应用于宏观经济决策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模型
如索洛模型、拉姆齐模型等,用于分析经济 增长的动态过程。
经济增长的差异与收敛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存在差异, 但长期来看可能存在收敛趋势。
可持续增长与绿色发展
强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 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阐述消费者行为和企业决策如何构成宏观经济分 析的基础。
市场均衡与价格水平决定
市场类型与均衡分析
介绍不同类型市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 等)的均衡条件及价格水平决定机制。
一般均衡理论
探讨在多个市场相互作用下实现一般均衡的 条件和过程。
价格水平调整与宏观经济波动
分析价格水平调整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及 传导机制。
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功能及运行机 制,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
货币政策工具与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分析货币政策如何通过金融市场传导 至实体经济,以及影响货币政策效果 的因素。
阐述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如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等)及其实施方式。
04
国际宏观经济学
国际贸易与汇率制度
01
02
03
04国际贸易理论货币政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 ,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Sargent)版本,北京大学版lecture7

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金特(Sargent)版本,北京大学版lecture7

April 14, 2013
should thank Gianluca Violante and Fabrizio Perri for sharing their lecture notes. All the errors are my own. Email: zhaobo@.
1I
I
I
I
Hodrick, R. and Prescott, E. (1997). Post-war U.S. business cycl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9(1), 1-16. Marianne Baxter and Robert G. King,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Approximate Band-Pass Filters for Economic Time Ser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 81(4), 575-593.
Figure 2: Percentage Deviations from Trend in Real GDP 1947-2006
Regularities in GDP Fluctuations
I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How to compute percentage deviations from trend? First compute the nature logarithm of GDP (Investment, Exports/Imports, Government Purchases etc.) Then apply the Hodrick-Prescott …lter or band-pass …lters to decompose the time series into trend and deviations from trend (also called cyclical parts/detrended data). Reference

宏观经济学-讲义课件

宏观经济学-讲义课件

宏观经济学CH1宏观经济学导论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最早是挪威著名经济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R·费瑞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

顾名思义,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大问题,即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或研究宏观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如果从历史上看,最早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及其著作《国富论》,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事,1936年出版的凯恩斯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了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学著作,现代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由凯恩斯奠定基础,并由凯恩斯的追随者发展起来的。

§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一、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社会的总供给、总需求、总价格、总就业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经济学说,它不同于考察以个人与企业为对象的微观经济学。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总体”,是指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直接或间接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有机体)。

具体讲,宏观经济学即以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二、基本问题1、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产量的决定,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这一指标可以衡量整个经济的状况,并决定了总体经济中的其它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决定了经济中的就业状态。

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与增长,只有在说明了GDP决定的基础之实际GNP:以(当年)不变结构计算的产量名义GNP :以(当年)可变结构计算的产量2、失业问题凯里斯主义提出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失业问题。

战后美国的失业率逐年增加,1952-1962:5.1%,1962-1972:4.7%,1972-1982:7.0%,1981-1982:9.7%,1983-1985:8.0%。

失业使经济增长缓慢,并带来了许多社会与政治问题,固此,研究失业的性质、特征、分类,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就是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Y = AD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 =用于消费的支出+用于投资的支出 =消费(C)+投资(I)
2、两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 Y = AS = AD C+S=C+I

I=S
三种情况
1、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2、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3、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b, 蜜蜂寓言—节约的佯谬
荷兰医生 孟德维尔 1712 ―富裕中的贫困” “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2、凯恩斯革命 —经济思想的革命
需求的重要性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 ”
3、凯恩斯革命 —经济实践的革命
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守夜人”,“羞羞 答答”地干预经济 凯恩斯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裁判”与“队员”, 积极主动干预经济
五、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
1、明确问题 2、掌握基本概念、分析方 法 3、首先注意前提条件 4、经济学的分析思想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模型 本门课程的理论核心
第一节 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
计量国民经济的 标准
一、总量指标体系
1、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 )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常用,易于计算 最终产品法 P33
2、收入法 Factor Incomes Approach P34
均衡条件
总供给=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总收入=总支出=均衡时的国民 收入 课后思考题: 总供给、总需求-总收入、总支出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PPT学习教案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PPT学习教案

开放政策
分析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机制和效应,包括贸易 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 自由化等方面。
03
技术进步、创新与 产业升级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
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进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效率等 方式,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优化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 向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详细解析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影 响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变 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和经济活
动的传导过程。
财政政策效应评估及优化建议
财政政策目标 介绍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如促进经济 增长、实现社会公平、维持经济稳定等。
财政政策效应评估 探讨如何评估财政政策的效应,包括 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社会
稳定效应等。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 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索洛模型
外生技术进步与资本深化
内生增长模型
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本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劳动力市场与真实经济周 期
技术冲击与经济增长波动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01
03 02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价格粘性与总需求管理 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性与工资粘性
前沿问题探讨和展望
社会创新氛围营造
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
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产业升级 路径,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
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财政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 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产业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1 1 ct
+ Nt ct t
Balanced Growth Path
ILeabharlann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Because there is no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balanced growth path (BGP), the output/labor ratio is constant. (also the consume/labor ratio) Therefore, K t +1 Kt = Kt+1 / Nt+1 Nt+1 = kNt Nt = nKt Nt+1 1 Kt / Nt Nt
ds dwt
Decentralized Problem: HH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I
Using the envelop theorem, it can be shown that
t ∂u ct t , c t +1 t = u1 c t t , c t +1 ∂ wt
1I
Outline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Today we study two things:
Road Map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with Production
Model Setup Dynamic Ine¢ ciency
where f (k ) = F (Kt / Nt , 1)
I
Focs f 0 (k) = n u1 = (1 + n ) u2
Social Planner’ s Problem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with Production
The idea of Golden-rule is to …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that maximizes the welfare of households along the BGP. This criteria ignores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initial condition to the BGP. We look at the social planner’ s problem L = u (cy , co ) + µ f (k) co 1+n cy nk
Road Map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with Production
Model Setup Dynamic Ine¢ ciency
I I
Ricardian Equivalence
In…nite Horizon Model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I
Dividing the feasibility constraint by Nt y co 1+n cy = nk
I
LHS is the in‡ow into the capital stock. RHS is the out‡ow.
Social Planner’ s Problem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Model Setup Dynamic Ine¢ ciency
I
First of all, the social planner will choose MPK = n, which is the standard result on the nature of the Golden rule de…ned by Phelps. (δ = 0, g = 0) If MPK > n, then the economy is in dynamic ine¢ cient. In the in…nite horizon model, it means that if the planner discards capital, it will increase the interest rate and households obtain a higher consumption level for ever. Second, it looks as if households maximize utility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 rate n.
1. Introduce production into the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Study the model by Diamond (1965), in which he …nds that the OLG model can be dynamic ine¢ cient 2. Whether the timing of taxes matters (LS Chapter 10). e.g., If the government cuts the tax rate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what is its e¤ect on the aggregate consumption? If the government increases its spending (building railways, infrastructure), will it have a big impact on the aggregate consumption?
I
Ricardian Equivalence
In…nite Horizon Model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The Keynesian believe it has big impact on consumption/output, i.e., the so-called tax/government-expenditure multiplier e¤ect. However, it is not obvious...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with Production
Model Setup Dynamic Ine¢ ciency
Ricardian Equivalence
In…nite Horizon Model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and
t ∂u ct t , c t +1 ∂ r t +1 t = u1 c t t , c t +1 t = u1 c t t , c t +1
Ricardian Equivalence
In…nite Horizon Model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I
I
Decentralized Problem: HH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The households problem is standard ct t + s t +1 = w t ct t +1 = (1 + r t +1 ) s t +1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Lecture 5 Zhao Bo1
CCER, PKU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 with Production
Model Setup Dynamic Ine¢ ciency
, ci i
and the
labor force Nt = N0 (1 + n)t where Nt is the total number of young at the beginning of period t.
I
The feasibility constraint now becomes Yt = Kt+1 Kt + Nt
Technology
I
Macroeconomic Theory II B. Zhao Road Map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Yt = F (Kt , Nt ) where Kt is determined one-period ahead. The capital depreciation rate δk = 0 Individuals live for two periods, working in the …rst period and retire in the second period. The utility function is given by u ci i
t t t u1 c t t , c t +1 = (1 + r t +1 ) u 2 c t , c t +1
with the associated saving function st+1 = s (wt , rt+1 )
I
> 0, drds 7 0. This is because the changes in the t +1 interest rate have substitution e¤ect/income e¤ect on consumption.
Ricardian Equivale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