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合集下载

二年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题-专项

二年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题-专项

二年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题专项
1、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

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2、面包师傅做了54个面包,上午卖出19个,下午卖出25个,还剩几个面包没卖?
3、车上有乘客46人,到站后下车了19人,又上来了15人。

现在车上有
多少人?
4、二(2)班有51人,跳绳的有25人,拍皮球的有8人。

其余的踢球,踢球的有多少人?
5、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6、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

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7、果园里有73棵树,苹果树有26棵,杏树有38棵。

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8、、
18元20元7元3元
(1)苹果比香蕉贵多少元?
(2)雪梨和香蕉一共要多少元?⑶苹果比葡萄贵多少元?
⑷、葡萄比雪梨贵多少元?⑸、苹果和葡萄一共要多少元?
⑹、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9、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10、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

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

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你会填吗?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60-24-16=18+27+39=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仔细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

车上原来有67人,根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让学生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说)讨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明确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写算式,教师在下面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几种情况,可出示正确的做法。

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拓展思维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做法?2、教学例4。

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二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节

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二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节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节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7-28页内容。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2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算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考点3.1 教学重点:竖式的计算。

3.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题目的正确计算。

3.3 考点分析:理解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教学目标依据4.1 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要做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必须把握教学规律、用活教材。

故而,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课采用“主导-主体相结合”为特征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交流中获得新知并提高能力。

4.2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情境图引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类推等方法轻松掌握学习内容,融会贯通。

4.3 学情分析:学生对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上、下册已经学过,这次着重学习运算中的竖式计算。

5 专家建议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能够初步应用于生活中,但是学生的抽象能力与归纳理解能力都是在实物的表象层次上,所以讲授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本章节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9课时《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9课时《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展问题意识,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机结合。

难点:体验连加、连减的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和丁丁一起来到了神奇的大海边赶海、摆贝壳,还参观了水族馆和标本馆,(课件展示窗1-4图片)收获可真多呀!丁丁还捡到了许多漂亮的贝壳,她说这节课哪个小组会思考、会合作就把贝壳送给他们,想得到吗?那就看你们的表现吧!丁丁的旅途就要结束了,今天她和妈妈又来到了大海边要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你们看:课件出示信息窗5。

提问: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找到的信息有:1.珊瑚标本每只17元。

2.海豚玩具每只23元。

3.贝壳每只13元。

4.海螺每只13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生自由提问后口头列出算式。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根据问题自主列算式谈话:看来这些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丁丁的妈妈她出了一道难题你们看:出示红点问题:50元买海螺和珊瑚还剩多少元?)愿意帮祂解决吗?谁会列算式?预设:学生可能列出以下算式:50-13-17=提问: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学生根据图意理解连减的意义)指两名同学说一说后教师小结:要求还剩多少钱,就要从50元中先去掉海螺的价钱、再去掉珊瑚的价钱。

所以用减法。

2.培养估计意识:提问:谁能先估计一下,大约还剩多少元?预设:估计数字在15-20之间,给予肯定。

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这‎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掌握万以内‎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到‎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认真‎细心按照方‎法计算混合‎运算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前置学习导‎入:1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自己学习课‎本68页知‎识窗了,并留下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你‎都解决了吗‎?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问题(用电脑出示‎前置性作业‎要求)。

2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学生主动到‎前面讲解,并自主合作‎解决。

3第一个问‎题大家经过‎同学们的集‎体努力,我们解决了‎,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根据课本6‎8页知识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你是怎么想‎的?下面大家自‎己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将组内认为‎最好的问题‎和方法展示‎到各自的黑‎板上。

二、展示交流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买礼物大约‎共用了多少‎元?112、103、88都接近‎100元,所以说大约‎用了300‎元。

买礼物共用‎了多少元?买上衣比裤‎子多花多少‎元?买衣服比买‎鞋多花了多‎少与元?分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上‎台讲解,并说一说解‎决过程,是如何计算‎的,其他同学质‎疑并发问。

其他问题占‎用时间少些‎,重点问题买‎礼物共用了‎多少元?买衣服比买‎鞋多花了多‎少与元?分别让学生‎在白板上展‎示讲解。

可能出现的‎结果112+103=215(元)215+88=303(元)1 12 2 1 5+ 1 0 3 + 8 82 1 53 0 3112+103+88= 303(元)1 1 2+ 1 0 32 1 5+ 8 81 1 2+ 1 0 3+ 8 83 0 3教师:这些方法是‎不是都能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喜欢哪‎种方法?无论列一个‎竖式,还是两个竖‎式,都要注意什‎么?几生回答师:对!无论列一个‎竖式,还是两个竖‎式,都要注意抄‎对数;相同数位对‎齐;如果有进位‎要在前一位‎的右下角写‎明;一定要加上‎进位;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题姓名:39-23-13=45-9-34=99-85-12= 98-12-84= 59+11+11= 34+18+12= 44-24+11= 64-34-17= 25+16+13= 14+7+14= 25-8+10= 100以内加减法运算题(2)姓名:52-28+9= 80-20-60=84-20-25= 40-28+28= 43-29+27=60-30+10= 27-13+20= 74-50-17= 18+30-11= 1 姓名:30+26+16= 7+18+17=57+8+18= 62+9+19= 36-23+18= 45+9-34= 68-58-4= 52+28+9= 99-85+17= 98-84+19= 88-9-72=82-10-68=100以内加减法运算题(4)姓名:58-49-2= 25+8+17= 27+13+20= 44+24+11= 90-47-42= 99-53-35= 72-36-25= 50-25-18= 2 10017+33-11=16+33-22=17+33-33=5+37-27=43+28+28=43+29-27= 64-55-5= 15+37-17= 57+17+18= 18+32+11= 85-25-25=79-38-27= 100以内加减法运算题(6)姓名:47-38-7= 14+24+24=47+23+11= 34+17+26= 85-26+25= 14+26-24= 60-22+11= 26+15+15= 3 100以内加减法运算题(7)姓名:69-47-11=58-15-40= 72-35+16=58-22-27= 5+37+27= 17+33+11=32-25+10= 67+23+3= 16+37-22= 7+33+38= 40-16-13= 66-23-18= 100以内加减法运算题(8)姓名:12+35-25=11+36-39= 40-38+19= 47-19-17= 16+6+25=6+18+16= 66+14+6= 90-18-10=4 100以内加减法运算题(9)姓名:88+5-78=78+10-68=68-59+4=57-48+29= 48-29-9= 55-11+46= 56-28-8= 17+4+14= 16+55-22=20-5+45=50-22+17=54-25-25=68-26-23= 41-19+10= 52-14+14= 48+18-37= 75+16-5=75+12-5= 18+28+11= 26+25+45= 5篇二: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带括号的练习题86-12-15= 57+33+31= 36-27+9= 77-(19-16)= 88-34-18= 51+42+53= 75-24-23= 63+12+42= 15+36+27= 77-65-6= 32+45+38= 53-37-15= 12+79-62= 71-52+36= 81-45+36= 63-23+28= 51-(20+28)= 75-(24+26)= (24-16)+40= 48-(26+18)=21+32+60= 36+34-14= 73-12-21= 21+(82-60)= 44+5+12= 67-37-22= 65-33-18= 75-63-1= 100-66-22=21+82+17= 58+45+3= 63+18+11= 72-45+32=73-27+10= 54-52+17= 45+15-47= 54-(21-18)= 54+(21-18)= 98-(51-24)=97-(34+25)=43+29+13=35-28-28=67-38+22= 60-(34+15)= 17+27+10= 75+15+30= 12+29+19= 33+17+15=55-38-15=92-6-11= 69-10-36=75-36-10= 54-41+36=42-37+54= 37+12-28= 82-54+12= 99-(8+77)= 77-(34+22)= 67-(57-37)=65-(39-15)= 86-12-15= 89-54-18= 51+42+53= 75-24-23= 57+33+31=85+36+27= 97-65-6= 32+45+38= 36-27+9= 12+79-62=71-52+36= 81-45+36=77-(19-16)= 51-(27+18)= 75-(34-26)= 94-(16+40)= 43+27+10= 54+52+17= 65+15+47= 72+31+42= 54-21-18=88-51-24=57-30-25=60-14-35= 65-33+18=76-63+1=43-29+13=17+27-10= (68-65)-3= 63+(18-11)= 35-(8+21)= 55-(38-15)=篇三: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计算练习题100以内连加连减混合计算试题(坚式计算每题一分)班级姓名得分23+41+9=27+36+3=25+29+17=30+23+31 = 55+6+10= 49+23+11=2+56+8= 2+22+16= 50+16+18= 2+13+23=59+10+9= 34+18+18=54+26+12= 35+41+1= 52+7+1= 13+6+10=12+13+31= 66+7+15= 3+59+16=5+9+36= 14+37+3= 11+6+16= 7+52+7= 57+5+11=80+4+1= 6+2+54= 50+46+2=7+56+20=13+15+4=11+56+10= 6+42+29=43+43+5= 36+16+22= 36+5+25=4+20+48= 47+31+10= 6+41+51= 81-25-35= 55-14-31= 63-40-1= 98-66-3= 77-1-41=41-4-28= 99-21-32= 94-79-3= 72-17-37= 95-71-11= 96-33-53=74-12-11= 68-7-32=97-7-25= 89-59-27= 33-9-12=79-19-38=68-8-37= 97-60-19= 58-6-19= 97-15-63=81-16-3= 95-6-62= 92-17-71= 17+80-47= 77+11-54= 59-33+46= 67+23-78= 30+45-69= 1+90-81= 47-35+63= 45-44+48= 50-22-10= 92-81-6= 54-30-20= 78-3-37= 61-8-18=91-43-47= 45-31-1=82-63-1= 68-5-46=78-34-14= 86-29-49= 79-39-8= 81+13-44=1+99-68=80+12-9= 97-36+32= 77+17-20= 77+15-54= 7+26-8=77-64+67= 13-7+61= 98-35+27= 5+88-8=38+34-59= 51+29-67= 74-59+20= 20-16+33= 48+28-15= 4+80-15= 6+86-69=67+2-52= 88-83+48= 35-21+11= 70-36+24= 59-16+19= 10+75-29= 44-12+11= 10+68-39= 59+31-51= 82-69+77=46-26+14= 50-40-1=61-38-2= 75-16-46= 42-8-13=《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出自:百味书屋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一年级下册)》64~65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

2.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思维严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一)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海底世界,想不想买点海产品做纪念?明明同学也准备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我们一起来海边商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

预设1:海豚23元、贝壳25元、海螺13元、珊瑚标本17元预设2:明明拿了50元钱,要买海螺和珊瑚标本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的连加、连减问题,并随机板书以下问题:1.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2.要买海豚、贝壳和海螺,一共需要多少元?(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先看第一个问题,“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能自己解决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预设:用50元连续减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的钱,就算出剩下多少钱。

50-13-17=20(元)关于这个连减算式的竖式计算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预设1:预设2:5 0- 1 33 7- 1 72 0预设: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剩下多少钱。

13+17=30(元) 50-30=20(元)二、算法交流,沟通优化(一)组内交流,思维碰撞师:做完的同学把你的做法讲给同位听一听。

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

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

我再计算一个数加293时,把293 错看成239,结果是541,正确结果 是多少?
293-239=54 541+54=595
293-239+541 =54 +541 =595
小学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
一年级植 树87棵。 二年级植 树75棵。 三年级植树 175棵。
二、三年级一共比一年级多植了多少棵树?
75+175-87 =250 -87 =163(棵)
做下面的一个铁丝框架,你知道需 要多长的铁丝吗?
76dm 128dm 100dm
76+100+128 =176 +128 =304(dm)
海豚馆第一天卖出344张门票,第 二天上午卖出187张,下午卖出213 张,这两天一共卖出多213 =531 +213 =744(张)
脱式计算 486+328+94 800-538-102 326+542+107 293+190-267 1000-281-436 456-189+146 859-162+87
183+468+217 987-341-159 524+374+59 897-274+54 576-200-88 372+197-172 325+380-104
图书馆265m 医院 曼曼家
学校 300m
曼曼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 275+265+300 =540 +300 =840(m)
好邻居百货商店购进800支圆珠 笔,第一天卖出175支,第二天卖出 234支。还剩多少支没卖出? 800-175-234 175+234=409(支) =625-234 800-409=391(支) =391(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这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掌握万以内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到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真细心按照方法计算混合运算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导入:
1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自己学习课本68页知识窗了,并留下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你都解决了吗?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问题(用电脑出示前置性作业要求)。

2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学生主动到前面讲解,并自主合作解决。

3第一个问题大家经过同学们的集体努力,我们解决了,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根据课本68页知识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你是怎么想的?下面大家自己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将组内认为最好的问题和方法展示到各自的黑板上。

二、展示交流
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买礼物大约共用了多少元?
112、103、88都接近100元,所以说大约用了300元。

买礼物共用了多少元?
买上衣比裤子多花多少元?
买衣服比买鞋多花了多少与元?
分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上台讲解,并说一说解决过程,是如何计算的,其他同学质疑并发问。

其他问题占用时间少些,重点问题买礼物共用了多少元?买衣服比买鞋多花了多少与元?分别让学生在白板上展示讲解。

可能出现的结果
112+103=215(元)215+88=303(元)
1 1
2 2 1 5
+ 1 0 3 + 8 8
2 1 5
3 0 3
112+103+88= 303(元)
1 1 2
+ 1 0 3
2 1 5
+ 8 8
3 0 3
1 1 2
+ 1 0 3
+ 8 8
3 0 3
教师:这些方法是不是都能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喜欢哪种方法?
无论列一个竖式,还是两个竖式,都要注意什么?
几生回答
师:对!无论列一个竖式,还是两个竖式,都要注意抄对数;相同数位对齐;如果有进位要在前一位的右下角写明;一定要加上进位;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如果没有估计的方法老师可以这样(师:先来估计一下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生:112、103、88都接近100元,所以说大约用了300元。

2.解决“买衣服比买鞋多用多少钱?
师:衣服指的是什么?
你能不能按照刚才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12+103-88 =127(元)
1 1 2
+ 1 0 3
2 1 5
- 8 8
1 2 7
这两类题大家都解决了,那老师这里还有一题,同学们能解吗?
电脑出示习题,学生自主解决
象这样列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综合在一起的式子来运算叫“混合运算”。

那么这些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左向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三、达标反馈
电脑出示练习题,学生解答,每组三号同学展示到黑板上
总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发现了他们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大家一定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啊。

反思与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