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3-3练习一 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解析:用实际制作的总件数减去计划制作的件数就 是超出计划的件数。
5. 龙龙在做一道减法计算题时,误把减数 216看成了 162,计算后差是367。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367+162-216=313 答:正确的得数是313。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3 课时 节余多少钱 练习一 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知 识 点 两种方法解决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
1. 妈妈原来微信钱包里有 306元。最近的两笔交易如 下图。妈妈现在的微信钱包里有多少元?
微信钱 包增加的钱数
306 +134- 128 440-128 312(元)
134- 128+ 306 6+306 312(元)
答:_妈__妈__现__在__的__微__信__钱__包__里__有__3_1_2_元___。
解析:可以先用原来微信钱包里的钱数加上收入的 钱数,再减去支出的钱数,就可以求出妈妈现在微 信钱包里的钱数。还可以用收入的钱数减去支出的 钱数,再加上原来微信钱包里的钱数,就可以求出 妈妈现在微信钱包里的钱数。
2. 算一算。 720-256+173 720-256+173 =464+173 =637
209+348-500 209+348-500 =557-500 =57
1000-233+108 1000-233+108 =767+108 =875
524+476-636 524+476-636 =1000-636 =364
解析:先用367 加上错误的减数求出被减数,然后 再用被减数减去正确的减数,求出正确的得数。
解析: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要从左到 右依次计算。先计算出前两个数的和或差,再加或 减第三个数。
苏教版四年级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可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就像是一座小小的山峰,等待着同学们去攀登和征服。
什么是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中的至少三种,并且没有括号来规定运算顺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两步混合运算。
比如“12 +8 × 5”,在这个式子中,我们要先算乘法 8× 5 = 40,然后再算加法 12 + 40 = 52。
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15 +25 ÷ 5 × 3”。
在这个式子中,既有加法、除法,又有乘法。
那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计算呢?这就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先算除法 25 ÷ 5 = 5,然后再算乘法 5 × 3 = 15,最后算加法 15 + 15 = 30。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50 18 × 2 +16”。
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法 18 × 2 = 36,然后依次进行减法 50 36 = 14,加法 14+ 16 = 30。
同学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看清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按照正确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计算。
如果不小心弄错了运算顺序,那结果可就大错特错啦。
为了能够熟练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我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
比如:“24 ÷ 4 × 2 +18”“35 +15 ÷ 3 × 4”等等。
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能够更加熟悉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实际生活中,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有很多的应用。
比如说,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我们知道了每种商品的价格,以及购买的数量,就可以通过三步混合运算来计算出总价。
假设苹果每千克 5 元,香蕉每千克 3 元。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混合运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感到困惑。
因此,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一些的混合运算问题时,常常会忘记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用于游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年级数学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案5篇

四班级数学不含括号的四那么运算教案5篇老师要擅长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
总之,认真的争辩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格外重要的工作,它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好处。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四班级数学不含括号的四那么运算教案,便利大家学习四班级数学不含括号的四那么运算教案1教学目标:把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挨次。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挨次。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同学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挨次,把所学的理论学问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备口算25+75 12×4 16+4+23 25×4×235+25 60-24 18+22 100-25-10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挨次,说说你知道些什么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同学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算挨次都是从左往右进行计算的规那么,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根底。
二、情境导入用多媒体呈现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依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设计意图:四那么混合运算应当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方案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那么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适宜不过了。
三、学习从左往右的运算挨次。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挨次学习多媒体呈现“滑冰场〞情境图和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师: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同学思考并沟通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呈现条件及其意义)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同学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沟通自己的解题方法)全班沟通方法1:分步列式72-44=28(人)28+85=113(人)方法2:列综合算式72-44+85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依据同学的答复沟通,呈现计算过程)2.做一做:说说各题的运算挨次是怎样的100+30-1638+65-45120-80+72师:上面各题算式的运算挨次有什么特点(同学争辩,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挨次计算。
小学四年级四则运算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讲义

四则运算第 1 节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知识梳理】1.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在一个算式中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便称为四则混合运算。
2.运算的分级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减法被称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被称为第二级运算,小学阶段数的运算主要以一二级运算为主。
3.同级运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含加减或只含有乘除的运算称为同级运算。
4.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含有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在既含有第一级运算也含有第二级运算的算式中,应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即“先乘除,后加减” 5.脱式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都按照运算顺序逐步逐级地运算,每计算一步写出一个等式,直至最后求出得数。
这些表示运算顺序的一个接一个的等式称为递等式,在四则运算中,用递等式一步一步地计算或一级一级地计算称为脱式计算。
【诊断自测】1.脱式计算下列各题(1)15-446+ (2)425500×÷(3) 69540÷÷ (4)84×6÷18(5) 165÷15×37 (6)215-175÷7(7)87-13×6+55【考点突破】类型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例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5÷5+36×8 60÷5+40×6=7+288 =12+40×6=295 =52×6=312答案:35÷5+36×8 60÷5+40×6=7+288 =12+40×6=295(正确)=52×6=312 (错误)改正: 60÷5+40×6=12+40×6=12+240=252 (错误)解析:第二个式子的错因是“=12+40×6 ”应先算乘法,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要注意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即“先乘除,后加减”,本提属于纠错类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先将题目独计算一遍,然后逐步对照发现错误之处。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 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与反思

1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第47~48页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没有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2.使学生经历计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掌握没有小括号的不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养成工整书写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没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乘(除)加、乘(除)减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你们还记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吗?明确: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二、学习新课1.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出示教材第47页例1。
(1)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明确:图书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
求阅览室里下午还有多少人。
(2)怎样列式呢?明确:53-24+38。
(3)怎样计算53-24+38,小组交流。
明确: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其实是两级不同的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的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的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也可以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4)计算53-24+38,为了便于看出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我们采用脱式计算,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
(边讲解边板书)(5)把综合算式15÷3×5的计算过程写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6)出示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数学表达式中同时出现加、减、乘、除等不同运算符的运算。
通常情况下,混合运算中还会出现括号,而本文将介绍一种特殊的混合运算,即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1. 什么是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在数学表达式中,通常可以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的优先级,但本文所讨论的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不涉及括号的使用。
即在这种混合运算中,所有的运算符都没有被括号包围。
例如,表达式5 + 3 * 2 - 4 / 2便是一个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运算符的优先级按照一定的规则确定,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讨论。
2.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优先级规则在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各个运算符的优先级按照以下的规则确定:1.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
2.当有多个乘法或除法运算符出现时,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根据这些规则,我们可以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进行优先级的划分和计算。
3.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有一个表达式8 + 4 * 3 - 6 / 2,我们按照运算符的优先级规则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计算乘法和除法运算。
根据优先级规则,4 * 3的结果为12,6 / 2的结果为3。
于是,原表达式可以转化为8 + 12 - 3。
接下来,我们计算加法和减法运算。
根据优先级规则,8 + 12的结果为20,20 - 3的结果为17。
因此,原表达式的最终结果为17。
综上所述,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4.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要特别注意遵守优先级规则。
•在有多个乘法或除法运算符的情况下,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对于较长的表达式,可以使用计算器或编程语言中的解释器来进行计算,以避免计算错误。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练习混合运算题目
通过练习混合运算题目,可以加深对 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算能 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当有括号时,括号内的运算优先 执行。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运 算符号和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
数字的单位换算等细节问题。
04
小结
重点知识回顾
01
02
03
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 加减运算。
括号的使用
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幂运算的优先级
幂运算比乘除运算优先级 高。
难点解析
括号的使用
如何正确使用括号,避免混淆运 算顺序是难点之一。
幂运算的优先级
幂运算的优先级比乘除运算高, 需要特别注意。
下一步学习计划
学习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习其他数学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可以进 一步掌握运算的规则和括号的使用方 法。
如代数、几何等,可以加深对数学的 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素养。
果的准确性。
02
加法与减法混合运算
运算规则
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例子
2+3-4=1
8+9-10=7
5+6-7=4
注意事项
在进行加法与减法混合运算时 ,要注意运算顺序,先进行加 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运 算符号和数字的对应关系,以 免出现错误的结果
运算顺序
加法和减法是第一级 运算,乘法和除法是 第二级运算。
对于同级别的运算,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