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练习

合集下载

安全管理知识第8章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安全管理知识第8章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安全管理知识第8章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安全生产统计分析是指通过对安全生产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以期发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章将重点介绍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一、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的方法1.直接比较法:通过直接比较数据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

2.比率分析法:通过建立相关比率模型,计算不同事件之间的比率,如安全事故率、事故损失率等,以发现问题。

3.趋势分析法: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安全事故的变化趋势,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4.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揭示事故发生的本质和深层问题。

5.分类分析法:通过将安全事故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从不同角度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的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类数据,如事故报告、事故统计表、巡查记录等。

2.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包括查错、填补缺失数据等。

3.数据分析:根据目标确定需要进行的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

4.结果评估: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问题发现:根据评估结果,发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6.原因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7.安全措施: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8.效果评估:对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判断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9.经验总结:对整个统计分析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统计分析提供经验。

三、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的应用实例1.事故率分析:通过比较不同车间或单位的事故率,找出事故高发的区域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趋势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的事故数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趋势,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安全生产统计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统计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统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A)责任。

A. 全面B. 部分C. 直接D. 间接2.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B)检查。

A. 定期B. 经常性C. 随机D. 突击3.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C)制度,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A. 安全生产责任B. 安全生产检查C.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D.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4.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D)和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A. 安全生产责任制B.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C.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D.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5.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A)。

A. 安全生产知识B. 专业知识C. 管理知识D. 技术知识二、多选题6.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以下哪些职责?(ABD)A.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D.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哪些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BCD)A. 新入职的从业人员B. 调换工种的从业人员C.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从业人员D. 其他需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8.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哪些制度?(ACD)A. 安全生产责任制B.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C.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D.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9.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哪些情况进行如实记录?(BCD)A.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情况B.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C. 安全生产检查情况D.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10.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哪些演练?(CD)A. 安全生产检查B.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C.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D. 应急救援预案三、判断题11.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安全生产统计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统计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统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

A. 直接责任B. 全部责任C. 主要责任D. 次要责任答案:C2. 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哪四个等级?()A. 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B. 小型事故、中型事故、大型事故、特大型事故C. 轻微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D. 一级事故、二级事故、三级事故、四级事故答案:A3.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哪些制度?()A.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C.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D. 所有选项答案:D4. 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应当在事故发生后多长时间内报告?()A. 1小时内B. 2小时内C. 12小时内D. 24小时内答案:B5.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是什么?()A. 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处理恰当、教育深刻B. 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处理恰当、教育及时C. 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处理及时、教育深刻D. 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处理及时、教育及时答案:A6.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

A. 检查B. 维护C. 检验D. 保养答案:C7.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为多少年?()A. 1年B. 3年C. 5年D. 10年答案:B8.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A.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B. 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C. 应急措施和处置程序D. 所有选项答案:D9.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哪些条件?()A. 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必要的防护措施B. 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C. 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操作规程的教育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A. 定期检查B. 随机抽查C. 专项检查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

安全工程师第八章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章节练习(2014-11-28)

安全工程师第八章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章节练习(2014-11-28)

某企业为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对企业近二十年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预防事故的安全生产措施。

采取的统计分析基本步骤包括()。

A.整理资料B.收集资料C.统计设计D.统计分析E.计量统计某地区职业卫生监管机构统计某种职业病最近两年内在某行业中发生的频率,该行业此职业病的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为()。

A.(检查时发现的现患某病例总数/该时点受检人数)×100%B.(观察期内新发生例数/同期内可能发生该类职业病的平均人口数)×100%C.(观察期内因该病死亡人数/同期内某病患者数)×100%D.(某年死亡总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事故统计指标通常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下列生产事故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死亡人数B.千人死亡率C.损失工作日D.直接经济损失某煤矿企业1993~2012年接触煤尘的一线作业人员年均1000人,20年间共确诊尘肺病20例。

其中,2012年对一线1000名作业人员进行在岗体检时,确诊新增尘肺病2例。

该煤矿20年间接触煤尘的作业人员尘肺病发病率和2012年尘肺病发病率分别是()。

A.0.1%和0.2%B.0.1%和0.1%C.2%和0.2%D.2%和0.1%事故统计分析是将汇总整理的资料及有关数值,填入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使大量的零星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

A.系统化B.数字化C.信息化D.条理化E.科学化常用的调查抽样方法包括()。

A.典型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E.单纯随机抽样常用的职业卫生统计指标有()。

A.发病率B.患病率C.病死率D.粗死亡率E.受检率常用表示频数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方差D.标准差E.构成比抽样调查方法中抽样误差最小的是()。

A.整群抽样B.单纯随机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理论上可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但实践中常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和分布两端无确定性的资料的是()。

2012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第8章

2012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第8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7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09
(四)常用的抽样方法 P228 1.单纯随机抽样 将调查总体全部观察单位编号,再用抽签法或随机数 字表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优点:操作简单,均数、率及相应的标准误计算简单。 缺点:总体较大时,难以一一编号。 2.系统抽样√ 又称机械抽样、等距抽样,即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 某一顺序号分成n个部分,再从第一部分随机抽取第k号观 察单位,依次用相等间距,从每一部分各抽取一个观察单 位组成样本。 优点:易于理解、简便易行。 缺点:总体有周期或增减趋势时,易产生偏性。
(5)备注:表中用“”标出,再在表的下方注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7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09
(二)统计图 1、概念
P221
统计图:用点、线、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来表达统 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陈列形式。 2、制图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图形。见表8-1(关 注条图、圆图、直方图的选用原则)
有直接法和频数表法两种。 √ (P223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2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09
(2)离散趋势。指频数虽然向某一位置集中,但频数分 布表现为各组段都有频数分布,而不是所有频数分布在集 中位置的趋势。 常用表示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1)全距:全距越大,说明变量的变异程度越大。 2)四分位数间距:是一组数值变量值中上四分数与下四 分数之差,它一般和中位数一起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分布 特征。 3)方差:离均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 4)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18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09
3.整群抽样 总体分群,再随机抽取几个群组成样本,群内全部调查。 优点:便于组织、节省经费。 缺点: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 4.分层抽样√ 先按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为若干 个类别,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合 起来组成样本。有按比例分配和最优分配两种方案。 优点: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 各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 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哪个方法误差最小)

管理 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管理 第八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

一、近三年出题比例二、主要考点及知识点1、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包括设计、收集资料(现场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4个基本步骤。

(1)设计。

制定统计计划,对整个统计过程进行安排。

(2)收集资料(现场调查)。

根据计划取得可靠、完整的资料,同时要注重资料的真实性。

收集资料的方法有3种。

统计报表、日常性工作、专题调查。

(3)整理资料。

原始资料的整理、清理、核实、查对,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计算和分析。

可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进行(常用软件有Excel、EPl、Epidata等)核对整理。

(4)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计算有关的指标和数据,揭示事物内部的规律(常用软件包括Excel、SPSS、SAS等)。

2、统计资料(或称统计数据)有3种类型:(1)计量资料定义: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例如:质量与长度。

特点:有度量衡单位、可通过测量得到、多为连续性资料。

(2)计数资料定义: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通过枚举或记数得来、多为间断性资料。

(3)等级资料定义: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

特点: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

3、统计图一般选用原则4、统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主要通过编制频数分布表、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趋势指标以及统计图来进行。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有所不同,通常采用比、构成比、率3类指标来描述,这些指标都是由两个指标之比构成的,所以称为相对数。

(2)统计推断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就叫统计推断。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重要方面。

5、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1)发病(中毒)率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或中毒)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该病(中毒)的频率。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八章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八章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八章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一节统计基础知识一、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包括设计、收集资料(现场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4个基本步骤。

二、统计学基本知识(一)统计斐料的类型火统计资料(或称统计数据)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三、统计图表的编制1.统计图的类型★(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优势:匕瞰分类资料各类别数值大小。

(2)圆图或百分条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优势:描述事物随时间变化趋势或描述两现象相互变化趋势。

(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

(5)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优势:描述双变量资料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或相互关系的方向。

(6)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优势:描述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

(7)统计地图:描述某种现象的地域分布。

优势:描述某现象的数量在地域上的分布。

2.统计图的选用支第二节事故统计与报表制度一、事故统计指标体系一、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地区安全评价类统计指标体系:1.千人死亡率千人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从业人员,因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2.千人重伤率千人重伤率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千名从业人员,因伤亡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

3.百万工时死亡率百万工时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工时,因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4.百万吨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吨产量,因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总结:事故统计指标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2018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习题班:第13讲

2018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习题班:第13讲

B.5‰和 8‰
C.6‰和 7‰
D.10‰和 8‰
【答案】D
七、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标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进行计算。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
用 直接经济损

善后处理费用
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 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㈢病死率
某病病死率=同期因该病死亡人数/观察期间内某病患者数×100﹪
㈣粗死亡率
粗死亡率=同年死亡总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0‰
【2017.51】某单位共有员工 500 人,由于作业场所粉尘污染严重,造成员工患尘肺病较多。2015
年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尘肺病的平均人数为 40 人,同期新发病人数 1 人。2015 年 9 月对 120 名员工进
故统计工作,统计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下列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有()。
A.千人死亡率 B.损失工作日 C.百万工时死亡率 D.百万吨死亡率 E.亿客公里死亡率
【答案】ACDE 千人死亡率
死亡人数/从业人员数×103
千人重伤率
重伤人数/从业人员数×103
百万工时死亡率 百万吨死亡率
死亡人数/地区总人口×105
亿客公里死亡率
死亡人数/(运营旅客人数×运营公里总数)×108
千艘船事故率
一般以上事故船舶总艘数/本省(本单位)船舶总艘数× 103
百万机车总走行公里死亡率
死亡人数/机车总走行公里×106
重大事故万时率
重大事故次数/飞行总小时×104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死亡 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 )是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A 停产、减产损失
B 医疗费用
C直接经济损失
D 间接经济损失
标准答案:c
解析:238页
2、( )是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A 间接经济损失
B 直接经济损失
C 综合经济损失
D 固定资产损失
标准答案:a
解析:238页
3、资料搜集又称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对大量零星的原始材料进行()。

A 技术分组
B整理
C计算
D推断
标准答案:a
解析:232页
4、资料整理又称统计汇总,是将搜集的事故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并根据事故统计的( )计算有关数值。

A法律规定
B目的和要求
C指标
D方案
标准答案:b
解析:232页
5、伤亡事故统计实行( )为主的制度,采用逐级上报的程序。

A部门考核
B地区考核
C行业考核
D责任考核
标准答案:b
解析:237页
6、推理统计法是从一个较大的资料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来推断结论的方法。

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用()来
表示可能的论述。

A数量
B质量
C比率
D构成率
标准答案:a
解析:237页
7、对伤亡事故原因的专门研究以及事故判定技术等主要应用( )。

A归纳统计法
B推理统计法
C综合统计法
D演绎统计法
标准答案:b
解析:237页
二、多选题:
8、事故统计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
A对每起事故进行统计调查,弄清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

B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进行测定。

C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D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
E对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事故发生的情况、趋势以及事故参数的分布进行分析、归纳和推断。

标准答案:a, b, e
解析:232页
9、事故统计工作一般分为哪3个步骤( )。

A资料搜集
B资料整理
C评价
D综合分析
E评审
标准答案:a, b, d
解析:232页
10、综合分析是将汇总整理的资料及有关数值,填入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使大量的零星资料(),是统计工
作的结果。

A系统化、
B条理化、
C规范化
D科学化
E标准化
标准答案:a, b, d
解析:233页
11、事故统计结果可以用()等形式表达。

A统计指标
B误差
C统计表、
D统计图
E变异
标准答案:a, c, d
解析:233页
12、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A事故起数、死亡事故起数、重大事故起数、特大事故起数、
B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重大事故死亡人数
C直接经济损失
D特大事故死亡人数、
E间接经济损失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234页
13、《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两张基层报表的各项指标归纳起来分以下哪几个方面()。

A事故发生单位情况
B事故情况
C统计指标情况
D事故概况
E伤亡人员情况。

标准答案:a, b, d, e
解析:237页
14、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是以研究伤亡事故统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伤亡事故统计有哪两种方法( )。

A描述统计法
B直接法
C推理统计法
D频数分布法
E方差法
标准答案:a, c
解析:237页
15、最常用的描述统计有( )等。

A频数分布
B图形或图表、
C归纳法
D算数平均值
E相关分析
标准答案:a, b, d, e
解析:237页
16、下列哪些是经常用到的几种事故统计方法()。

A 综合分析法
B 分组分析法
C算数平均法
D 相对指标比较法
E 统计图表法
标准答案:a, b, c, d, e
解析:238页
17、事故常用的统计图有()。

A趋势图
B控制图
C柱状图
D饼图
E 程序图
标准答案:a, c, d
解析:238页
18、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 )。

A 名义损失
B 直接经济损失
C 无形损失
D 间接经济损失。

E 社会损失
标准答案:b, d
解析:238页
19、下列哪些内容可以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A丧葬及抚恤费用
B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C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D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E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238页
20、下列哪些内容可以计入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A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B 工作损失价值。

C 资源损失价值。

D 医疗费用
E 现场抢救费用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23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