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深基坑降水及环境效应

合集下载

[上海]大型超深基坑降水、挖土和支撑施工方案

[上海]大型超深基坑降水、挖土和支撑施工方案

上海市大型超深基坑降水、挖土和支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上海市中心枢纽卢湾区A版块,东临嵩山路,南至太仓路,西邻马当路,北靠兴安路,两地块之间为黄陂南路,建成后为两幢楼高99.99米共二十四层的超五星级国际酒店。

基地面积约为10244m2,总建筑面积约为101,684m2,两地块均各自含有5层地库。

挖深为20.45~21.95米左右,局部集水井部位挖深达24.65米。

2.围护设计概况1)本工程基坑属于一级基坑,支护体系采用“两墙合一”―1米厚地下连续墙加五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

2)地下连续墙深38m~43m不等,标准槽段为6m,地下墙采用圆形柔性锁口管接头形式,砼设计强度等级为水下C30,地下连续墙抗渗等级P8。

3.工程地质资料10.303.40~4.004.60二、基坑的降排水施工措施2.1基坑的明排水1、在挖土的同时按10m左右间距挖好明沟,明沟中的水最终汇集到集水井中,每个挖土区设二个集水井;2、开沟做支撑时,在支撑旁挖200×100断面的排水沟,使支撑沟槽内不积水。

2.2降水施工方案1、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勘察报告,按其水文地质特性,本场地的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两类:潜水型与承压水型。

2、降水的设计计算及方案1.方案设计与施工的依据①本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②DGJ08-11-199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真空疏干管井布置a)真空疏干管井布置原则一般根据基坑面积按单井有效抽水面积A(井的经验值为一般为200㎡~250㎡)来确定,而经验值是根据场地潜水含水层的特性及基坑的平面形状来确定。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4249㎡,根据以往的布井经验,可按200㎡布一口井来计算,采用多级滤水管,并加真空的措施,以确保每口井的出水量。

ii.井的结构设计1.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其深度不小于3.00m。

2.井壁管:各类管井的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井壁管直径φ250mm(内径)。

上海临港新片区某深基坑降水施工关键技术

上海临港新片区某深基坑降水施工关键技术

上海临港新片区某深基坑降水施工关键技术摘要:地下水对工程施工主要为不利影响,承压水是基坑工程施工的主要风险源之一,基坑降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港新片区环湖南二路,上海迪柚科创中心大厦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临近东海,砂性土为主,渗透系数大,地下水系发达,深基坑工程施工采用了针对性的地下水治理方案,加强过程监测,有效控制降水引起的周边环境变形,确保周围建筑安全,为项目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临港新片区深基坑降水提供降水工程实践经验。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降水;降水方案;止水帷幕1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建工程用地减少,新建筑以高层为主。

高层建筑配套以地下室及人防工程,首选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工程不可避免遇到地下水及临建道路、管线、建筑物的影响。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深基坑施工须要采取基坑降水措施。

如何合理选择降水方案,布置降水井数量、位置,明确基坑抽水量、垂直补给量,确定抽水时间,需提前计算,基底承压水稳定性提前验算,施工过程对降水方案和围护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对控制周围地面沉降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上海临港新片区迪柚科创中心大厦深基坑降水施工为例,进行数值计算,优化降水设计,加强过程监测,有效控制周边环境的地面沉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距滴水湖0.5公里,距东海2公里。

项目地下室总开挖面积约5991平方米,与东侧相临工地共用一个基坑,整个基坑面积12524平方米,基坑延长米为225m。

基坑一般开挖深度为10.65m/11.05m,局部开挖深度12.15m、13.65m,集水坑和电梯井深度为1.20~1.50m,电梯井集水坑深度3.00m。

本项目采用SMW工法桩止水帷幕内插型钢+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围护型式。

集水坑及坑中坑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

场地西侧环境均较为空旷,东侧与相临地块同时开发,共用地下室,整体作为一个基坑设计,同步施工。

上海深基坑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上海深基坑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挖深度范围内以填土、粉性土和软粘性土为主 ,对基坑 边坡稳定较为不利。其 中①层填土土质松散 ,易发生坍 塌 ,对基坑边坡稳定 ( 尤其是围护结构)影响较大;第
② ② 层粉眭土在地下水头差作用下易发生流砂等不 良 及 地质现象 ,对边坡稳定较为不利;第④、⑤l 层为软粘性
铁边线 、地下污水管和道路的变 形控制相对更高 ,设计
时应根据变形要求采取相应的围护措施。
本工程基坑开挖主要涉及到粉性 土和软粘性土,且 基坑底 部位于⑤ 层软粘性土层 中,基坑开挖深度较大。 由于深基坑开挖 ,土体卸荷回弹,若回弹量过大,将导
2 1年第3 卷第2 i 3 0 1 2 期 9
i 上 海 国 土资 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 D & R s < A LN S E J S  ̄ C 3 2 重视深基坑工程 降水 . 应充分考虑拟建场地 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
不 良社会 影响 。
至关重要。须严格遵照设计要求进行 ,应按照分层 、分
段 、分 块 、对称 、平 衡 、 限时 的 方法 确 定 开挖 顺 序 ,基
坑周边不得大量堆土、堆物 。施工方法不当或基坑边过 量堆载均可引发基坑边坡失稳事故。 边坡 失稳会造成基坑 本身及周边 建 ( )筑物损 构
1. m厚2 . m,微承压水水头高 ( 80 9 50 3 实测 ⑤ 层微承压水
头为4 9 . m),基坑开挖面以下至微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 0
土层厚度仅为1 0 . m左右 ,其 自重远小于水头上浮压力 。 9 因此 ,本基坑工程开挖到一定深度时若不对⑤ 微承压 层 含水层采取减压 降水措施或降水措施不当,极易造成基 坑水土突涌事故。
坏 ,严重 时 会威胁 现 场人 员安全 。

深井降水在上海地铁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深井降水在上海地铁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喷桩加固后隔断 了部分地下潜水水源 , 故再按每 20 z 0 m 布置一 口降水井就显得降水井数量偏多。
12 基坑外 降 承压水设 计 .
维普资讯
深井降水 在上海地铁基坑 工程中的应 用
5 7
12 1 基坑抗降承压水稳定性检算 .. 基坑外是否进行承压水的抽降 , 必须 由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检算来决定 , 根据 H s h r ≥K 对 基坑抗承压水稳定性进行检算 , 即基坑底板至承压水含水层顶板间的土体压力必须大于承压水 的 顶托力 , 若不等式成立说明基坑抗承压水是稳定 的不需要降承压水; 反之则说明基坑抗承压水不稳 定必须降承压水 ( 根据规范要求和基坑设计安全等级对安全系数 K 进行取值 ) 。 其中公式中各参数分别为:——承压水水头高度至承压水顶板的距 离; ——基坑开挖面至 h r
承 压水顶 板 间各 土层 重 度 的加 权平 均数 ; _ 基 坑开 挖 面至 承压 水 顶板 的距 离 ; — — 水 的 比重 H一
( 1 k m3 。 取 0 N/ )
12 2 承压水 水头 抽 降的计 算 ..
为了达到基坑局部降承压水而又不致造成大面地表沉降, 做到有计划有 目的的降承压水 , 必须 准确地计算出需要降低的承压水水头高度。根据 h hr yK 可 以计算出基坑土体开挖后剩余 =△ 1 / 。 s 土体所能承受的承压水水头 ; 根据设计( 或地质钻探资料) 给出的承压水头与计算出来 h可以计算 出承压水需要降低 的水头高度。
12 3 承压井 数量 计算 ..
基坑工程施工 中降承压水是指基坑局部范围内降低承压水水 头, 故采用承压非完整井计算模
型 进行设计 计 算 , 图 1 见 。
, 、

c w

深基坑潜水预降水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

深基坑潜水预降水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

深基坑潜水预降水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摘要:对于地下水位高的软土区域,土方开挖前应进行潜水预降水,以减少开挖范围的土层含水量,便于基坑开挖、土方运输,并检验上部止水帷幕的止水质量。

而预降水引起土体压缩固结,诱发基坑围护变形,进而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大部分基坑变形初始值采集一般在预降水完成后,预降水阶段造成的基坑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便得不到监测、难以引起重视。

本文以上海浦东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分析预降水间接引起基坑外隔离桩的位移变化、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沉降收敛明显变化,总结实际经验,可作为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超深基坑;潜水预降水;轨道交通;环境影响0 引言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如长三角地区)深基坑降水多数情况下包括三个阶段,即基坑开挖前进行潜水预降水;当开挖涉及承压含水层不满足抗突涌条件时,在开挖至临界深度后,按需开启减压降水深井;随着基坑降水的进行,基坑内土体应力场会发生变化,引起地连墙向坑内偏移,从而导致坑外土体及邻近建筑物变形[1]。

由于目前大部分基坑变形初始值采集一般在预降水完成后,预降水阶段造成的基坑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便得不到监测、难以引起重视,目前基坑降水对围护变形的影响研究多为基坑开挖阶段的研究[2~5],相关规范中也没有涉及基坑前期预降水对基坑围护影响、周边环境变化的计算和预防控制措施[6~7]。

本文以上海浦东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本基坑紧邻轨道交通区间隧道,在本项目第一阶段施工基坑①区预降水施工期间,轨道交通侧隔离柱及轨道交通监测数据齐全,分析①区预降水间接引起基坑外隔离桩的位移变化、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沉降收敛变化,总结实际经验,可作为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1.工程概况上海浦东新区某地块项目为金鼎地下空间联通核心四地块之一,本地块基坑总面积约2.5万㎡,因邻近轨道交通12号线区间隧道,分为五个基坑分区分阶段施工,其中①区、③区地下四层,基坑开挖深度21.60m,局部深坑挖深达26.70m;③-1~③-3区地下两层,基坑开挖深度13.30m。

上海地区深基坑降水及环境效应

上海地区深基坑降水及环境效应

挡土结构 挡土结构 H0
潜水位 承压水位
潜水含水层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基坑底面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承压含水层
潜水位 承压水位
潜水含水层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基坑开挖面以 下,当承压含 水层顶板处的 土的自重应力 小于承压水头 压力时,必须 降低承压含水 层水头,以防 止基坑底面发 生突涌、流土 现象。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围护结构 减压井 L
2.2.2 基坑外侧减压降水
Q
潜水位 潜水含水层 承压水位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减压井 围护结构
基坑底面
Q
潜水位 潜水含水层 承压水位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d
l
(l-d)
承压含水层
M
情形1:
隔水帷幕未 进入减压降 水目的含水 层的顶板以 下,宜优先 考虑选用基 坑外侧减压 降水。
围护墙体向地面塌陷一侧移动 漏空成洞穴 基坑底面
1、承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1.4 坑底砂性土层的管涌破坏(潜水、承压水)
在砂性土层中开挖基 坑,如不采取井点降 水措施或井点降水未 达到预定效果,在坑 内外水头差作用下, 基坑底部可能产生冒 水翻砂现象。
1、承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1.5 地下结构抗浮问题(潜水、承压水)
上海地区深基坑降水及环境效应
1、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1.1 基坑突涌破坏(承压水)
当基坑开挖深度足够大, 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土层 的重量不足以抵抗承压含 水层顶板处的承压水头压 力时,基坑开挖面以下的 土层将发生突涌破坏。
潜水位
承压水位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承压水位 基坑底面

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关 键 词 : 基 坑 工 程 ; 境 影 响 ;软 土 地 区 ;变形 控 制 深 环
中图分类号 : U 7 . T 4 3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4— 6 5(0 1 0 0 6 1 0 4 5 2 1 )4— 0 8—0 3
“ 十二 五 ” 间 , 期 上海 将着 力 加 强城 市 安 全体 系建 设 , 设行 业 将进 一 步 实 践 “ 人 为 本 、 理 为 重 、 建 以 管 安
建设 仍在 向“ 、 、 、 、 ” 深 大 近 难 险 的方 向 发 展 。 上海 中
心基 坑深 度 达到 3 开挖 面积 约 3 0 上 海 世 1m, 50 0 m ; 博 5 0k 0 V地下 变 电站 为全地 下 4层 筒 型结 构 , 下 建 地 筑 直径 ( 外径 ) 10 m, 挖 深 度 达 3 地 铁 4号 为 3 开 4 m; 线 董家 渡修 复工程 开挖 深度 更是 达 到 4 另有 一 些 1m;
1 施 工前 周边 建 ( ) 物 的结 构 现 状 资料 较 难 ) 构 筑
取得 。
2 缺 乏技 术 手段 精 确 判 断 周 边 建 ( ) 物 能 承 ) 构 筑 受 多少变 形影 响 。 3 设 计 阶段 通 过 一 些 计 算 分 析 手 段 得 到 的对 环 ) 境 影 响 的 预 估 经 验 值 , 往 比实 际施 工 时发 生 的小 。 往
全为 先 ” 的理念 。当前 上 海 地 区 的深 基 坑 工程 已经 成 为建设 行业 中风险 最 大 的分 项 工 程 , 为 引发 安 全 风 成
日益增 大 。
近几 年来 , 海 软 土 地 区 偶 有 基 坑 坍 塌 事 故 发 上
生, 引起工 程 界 的 高 度 重 视 。此 外 , 发 生 小 区 居 民 常

[上海]轨道交通深基坑深井降水施工方案(1)

[上海]轨道交通深基坑深井降水施工方案(1)

1、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概述本车站为上海市轨道交通杨浦线(M8线)工程第四站,位于佳木斯路与国顺东路之间的营口路上,车站呈南北走向,车站周边较为空旷,车站的西侧为黄兴绿地公园,东侧为旧的厂房(现已拆除)以及在车站的东北有一栋四、六层房子。

1.2.工程概述车站为地下一层(局部一层半)侧式站台站,主体结构全长240.8米。

车站附属结构包括:南北风井、东西出入口及东西地面设备用房。

车站主体、两个风井及东出入口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基坑的围护结构,地下墙的厚度为600mm,接头采用圆形波纹管柔性接头,墙深分为24m、21m、18m三种,地下墙墙址均插入第⑤1层土。

西出入口采用SMW工法劲性水泥搅拌桩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

南端头井接单圆盾构区间,呈交叉状,长12.57m,最大宽度20.41m,垫层底深13.57m;北端头井为双圆盾构始发井,长20.14m,宽16.8m,垫层底深14.06m。

车站北标准段长41.65m,宽16.5m,垫层底深12.27m;南标准段长44.5m,宽16.5m,垫层底深12.26m;南端渐变段长65.5m,宽9.91~12.55m,垫层底深11.85m;车站中间站台段长65.5m,宽25.7m,垫层底深12.28m,基坑坑底以下24m设桩径φ600mm抗拔桩,共62根。

1.3.工程地质概述:1.3.1.水文地质:车站范围内潜水主要赋存于第(②2层)砂质粉土中,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面变化,水位埋深0.5~0.7m;承压水埋藏于砂质粉土中,第⑦层土顶埋深为30.0m左右,其水头埋深为5.90m。

1.3.2.基坑开挖范围各土层描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车站场地30.60m以上的地基土主要为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地层沉积组合,浅层分布有较大厚度的砂质粉土层(②2层)、淤泥质土层及粘性土层(④、⑤1层),土层分布较稳定。

受吴淞江古河道的切割,场地内缺失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代之分布有厚度较大②3层砂质粉土,其它各土层层序完整,分布较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底面 漏空成洞穴
1、承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1.4 坑底砂性土层的管涌破坏(潜水、承压水)
在砂性土层中开挖基
坑,如不采取井点降
水措施或井点降水未 达到预定效果,在坑 内外水头差作用下, 基坑底部可能产生冒 水翻砂现象。
1、承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1.5 地下结构抗浮问题(潜水、承压水)
降水工程结束后,地下结构的重量以及基础底面至承 压含水层顶板之间的残留土层的重量不足以抵抗承压 水头的顶托力或潜水含水层的浮力时,地下结构将会 发生上浮。一旦发生了上浮现象,地下结构的复位将 十分艰难。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弱透水层(半隔水层)
承 压 含 水 层
l
承 压 含 水 层
(l-d)
d
承 压 含 水 层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2.4 坑内降水与坑外降水的工程特点 1、坑内降水—减压井布置在坑内
a. 开挖施工不便; b.井管暴露长度较大时,需设置支架固定井管;
c.后期封井难度大;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1 浅层潜水疏干降水
封闭型浅层潜水疏干降水
敞开式浅层潜水疏干降水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1.1 封闭型浅层潜水疏干降水
工程特点
基坑周边设置止水帷幕; 坑底以下有较厚隔水层,阻隔下伏承压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围护结构:重力坝、复合土钉墙、SMW工法桩墙等; 渗流问题:有界潜水含水层井流。
承压水降落漏斗
承压水降落漏斗
承压水位
态与承压水降落漏斗的分
布形态基本上相似的。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基坑底面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承 压 含 水 层
1、承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1.3 围护结构开裂、空洞引起的流砂(潜水、承压水)
在砂层、粉砂层、砂
围护墙体向地面塌陷一侧移动
质粉土或其他透水性
较好的夹层中,止水 帷幕或围护墙因开裂、 空洞等,致使大量的 地下水夹带砂粒涌入 基坑,坑外产生水土 流失。
w
s
初始地下水位
下降后的地下水位
p k0 p
抽水前,地层总应力 p= :有效应力; :孔隙水压力)
z
3、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3.2 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估算方法
经典弹性地面沉降理论 准弹性地面沉降理论 粘弹性地面沉降理论—流变学理论 弹塑性地面沉降理论—流变学理论
4、减压降水工程实例
支撑体系。
基坑平面位置
江中 连接段 江中围 堰平台
土产 公司 光大 银行
南浦大桥 下匝道
苑 苑 花 花 江 江 临 临
浦东段隧 道1003m
东基坑 约174m
中山南路 连接段
食堂 宿舍3层 中国人寿
中基坑 约25m
浦西段隧 道760m

广林新包装 谷泰饭店
南 山 中
西基坑 约65m
南浦大桥 上匝道
坑内或坑外降水以井布置在坑内或坑外进行区分,只 是形式上的区别。
坑内减压降水:不仅抽水井布置在坑内,而且过滤器 底端的深度不超过基坑隔水帷幕的深度。 坑外减压降水:不仅抽水井布置在坑外,而且过滤器 顶端必须位于基坑隔水帷幕的下方。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2.6 减压降水的渗流计算
减压降水引起的地下水渗流计算,主要可分为两类,即:解析解 计算和有限元数值解计算。 解析解计算:含水层基本均质、等厚度、侧向无限延伸,且采用 坑外减压降水方法时,可以采用理论解析解计算。 有限元数值解计算:当含水层呈现非均质、厚度变化大、边界条 件复杂时,可建立合适的二维或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利用其数 值解计算。

23.70(-20.15) 28.00(-24.45)


29.30(-25.78)
28.90(-25.01)
⑦1
37.00(-33.45) 31.00(-36.33) 34.50(-35.38) 37.00(-33.61) 37.00(-33.29) 37.00(-33.23)
⑦1
37.00(-33.48)
d.减压井过滤器的埋设深度不超过隔水帷幕的深度; e.有利于控制减压降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2.4 坑内降水与坑外降水的工程特点
2、坑外降水—减压井布置在坑外
a. 对施工影响小
b. 减压降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2.5 坑内降水与坑外降水的对比分析
d L
减压井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l (l-d)
承 压 含 水 层
M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2.2 基坑外侧减压降水
Q Q
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
潜水位
减压井
潜水含水层 承压水位
减压井
潜水位 潜水含水层 承压水位
情形2: 隔水帷幕进入 减压降水目的 含水层中,但 含水层中隔水 帷幕的长度较 小。宜优先考 虑选用基坑外 侧减压降水。
2.1.2 敞开式浅层潜水疏干降水
渗流计算
rw R
k (2 H SW ) SW Q 1.366 R lg rW
Sw
潜水完整井抽水
h
H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1.2 敞开式浅层潜水疏干降水
渗流计算
rw R
计算公式一:
Q klSW
0.5l 0.5l
r 0.183 B 2 lg W C
②0
14.70(-11.15) ④ 16.50(-12.95)

18.60(-19.85) 19.00(-19.88) 16.50(-21.83) 25.50(-21.95) 22.80(-23.68) 20.50(-25.83) 29.40(-25.85) 24.40(-21.01) 28.00(-24.61) 23.30(-20.50) 27.70(-24.90) 22.80(-19.28) 24.50(-20.79) 27.90(-24.19) 24.80(-21.03) 29.00(-25.23) 24.00(-20.11)
M
承 压 含 水 层
l (l-d)
d
承 压 含 水 层
L1
弱透水层(半隔水层)
承 压 含 水 层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2.3 基坑内侧减压降水
Q 减压井 减压井 围护结 构 Q 围护结 构 潜水位 承压水位 潜水含水层 潜水位 承压水位 基坑底面 潜水含水层
情形4: 隔水帷幕 完全贯穿 减压降水 目的含水 层。宜选 用基坑内 侧减压降 水。
4.1 M4线董家渡修复工程减压降水(坑内降水)
工程概况:
M4线董家渡修复工程,包括东、中、西三个超深明挖基坑。 超深基坑开挖主要集中在浦西董家渡一块狭小区域内实施,
周边建筑密集,交通繁忙。
基坑采用厚1.20m、深65.00m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开
挖深度达38.00~41.00m,采用9道(东端头井10道)钢筋混凝土
Sw
m1
C l0
C l B f C
适用条件: l 0 0.5H
潜水非完整井抽水
m2
l
H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1.2 敞开式浅层潜水疏干降水
渗流计算
计算公式二:
2.73kSW Q 1 ED
E
m1 4m 4m 1 2 lg 1 A1 lg 1 2 1 rw R
3、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3.1 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
研究表明:井点降水(抽汲地下水)引起地层压 密而产生的地面沉降,是由于含水层(组)内地 下水位下降,土层内液压降低,使粒间应力, 即有效应力增加的结果。
降水引起的应力场变化示意图
h0 h0+s z
p k0 p k0 p k0 p 降水后,假定地层总应力不变 s p=( )+( ),
上海地区深基坑降水及环境效应
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深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工程案例分析
1、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主要影响
1.1 基坑突涌破坏(承压水)
当基坑开挖深度足够大,
潜水位 承压水位 承压水位 潜水位
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土层
的重量不足以抵抗承压含 水层顶板处的承压水头压
基坑底面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l (l-d)
d
承 压 含 水 层
L
M
2、基坑降水的若干类型
2.2.3 基坑内侧减压降水
Q 潜水位 承压水位 潜水含水层 基坑底面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弱透水层 (半隔水层) Q 潜水位 承压水位 潜水含水层
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
减压井
减压井
情形3: 隔水帷幕进入 减压降水目的 含水层中,且 含水层中隔水 帷幕的长度较 大。宜选用基 坑内侧减压降 水。
⑦1
35.90(-32.01) 36.00(-32.45)
⑦2
东端头十 道支撑 地下连续墙 65m深
修复工程包括东、中、西三个超深明挖基坑;超深基坑开挖主要集中在浦西董家 渡一块狭小区域内实施,周边建筑密集,交通繁忙。 采用基坑内侧深井点减压降水的形式
工程纵剖面
江中围堰 黄浦江 及平台
中山南路
东基坑
5.00(-1.45) 3.50(-0.11) 4.80(-1.41) 5.00(-2.20) 4.90(-1.19) 5.70(-1.99)
中基坑
西基坑
1.00(2.52) 3.50(0.02) 2.90(0.99) 4.00(-0.11) 3.20(0.35)①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