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以就业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培养体系创新实践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文章结合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提出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出特色、树品牌。

本文结合我院的办学实践,探索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

一、坚持科学的办学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思想,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我院是全国首批改建的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并实践了“就业导向、市场需求、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基本办学理念,形成了“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主动适应、满足需求,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

抓好改革,办出特色,全力打造高职院校的强劲品牌。

在办学定位上,以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需要为前提,以胜任职业岗位为目标,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坚持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定位,培养行业和地方发展急需的“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要求,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在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岗位上的高级“蓝领”的人才。

实现学生就业岗位的“下移”,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并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变换职业岗位的需要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设t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群相配套的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科学调整专业结构,为新的产业岗位和社会职业流动群体提供新的就业知识和技术支撑。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改革实施方案与步骤
实施方案
制定详细的改革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 项任务和责任人,确保改革有序进行。
VS
步骤
开展试点和示范工作,总结经验并逐步推 广,不断完善和深化改革。同时加强监督 和评估,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05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职院校的改革实践
总结词
成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职院校
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具有 积极的作用。
03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 实践操作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 用的职业技能。
详细描述
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如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双证书”制 度等,成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 竞争力。
案例二:某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改革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院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某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对专 业设置进行了大胆改革,重点发展与区域经 济紧密相连的专业,同时优化课程设置,加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 和建议,以期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 数据和信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0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高职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的 掌握 学 科 理 论 ,忽视 实践 教 学 ,实训 环 节 比较 薄 弱 。有 的 学
程; 三是管理和评估制度; 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和教学方式、
方 法 和 手 段 。不 同 的 学校 、不 同 的专 业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往 往 具 有 浓 厚 的行 业 特 色 和 地 域 特 色 。
同, 所 以学校在构建某个专业的人 才培养模式时一定要本着我
国 国情 和 生 源 特 点 ,深 入 行 业 ( 企 业 )调 研 。
模 式 又 以企 业 培 训 为 主 ,企业 中 的实 践 和 在 职 业 学 校 中的 理 论 教学密切结合。 3 . 加拿大 C B E人 才培 养模 式 ,该 模 式 是 以能 力 培 养 为 基 础的人才培养模式。
【 关键词】人 才培养模式 ;校办企业 ;创业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 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各高职院
校 特 别 是 示 范 建 设 的 高 职 院校 ,立 足 本 校 实 际 ,对 各 专 业 人 才
四 、我国高职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在近 1 O多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我国众多高职 院校通过
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5 . 澳大利亚 T AF E人才 培 养 模 式 , 此 模 式 指 学 校 根 据 政 府 的 专 门 行业 组织 制 定 的职 业 能 力标 准 和 国家 统 一 的 职业 资格 证
也了解得不多 。这对于高职院校人才 的培养是不利的 。虽然许
多 高 职 院校 也 安 排 教 师 去 做 实 践 锻 炼 , 但 做 的工 作 可 能与 专 业 都无 关 , 这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限 制 了培 养 应 用 型人 才 的教 师 队伍 的
二 、国外高职教 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 . 英 国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2 0世纪 8 0年代开始 ,英 国逐 步建立起 NV Q( 国家职 业资格) 、G NVQ ( 国家通 用职业 文 凭)和普通教育三种证书等值 、互换机制 ,为学生的发展提 供三条 可借选择 的通道 。打通职业教育与学科 教育、与大学各 级 学位 教育 之间的联 系,把职业教育摆到与学科教育、各级学 位 教育完全平等 的地位 , 政府允许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的学科

实施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冶金技术专业为例

实施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冶金技术专业为例

1 通 过 冶金 技 术 岗位 分 析 , 确 定 其 职 业 能 力 , 构 建 基 于 、 职 业 岗位 工作过程的 “ 岗位能力主导型”课程体 系; 2 、推行 以职业 岗位能 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及考
核体 系:
3 创 新教 学 方 法和 手 段 。 、
根据企业生产 的需求采 用项 目教学 、任 务驱动 、案例教学 等发挥学生 主体作用 的行 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和方 法 ,以工作任 务 引领教学 工作 过程 统领教学过程 。提 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激 发 学生 学习 的 内动 力 ;充分利 用校 内实训 基地 和企 业生 产车 间 ,模拟典 型的职业 工作 任务 ,在教学过程 中教 师展示 、演示 和学生 分组操作 并行 ,学生 在 “ 中学 、学 中做” 做 ,从而 获得 工作过程知识 、技能和经验 ,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4 改 革评 价 手 段 和 方法 。 、

试行校企合作的 “ 双主体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 合作的 “ 主体 共育 ”人 才培养新模 式 ,指导 思想是 双 “ 以企业需求为宗 旨、以学生就业为导 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和职业素质为 目标 ,充分利用学 校和企业 的教育资 源 ,学校 与 企业 共 同培 养 适 用 人 才 ” 它 强 调 对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和 动 手 能 力 及 。 解决 实际问题能力 的培养 ,以校企 合作为途 经 ,依托行 业和企 业优 势 ,把 “ 企业 的需要 ”作 为办学的 出发点和落脚 点 ,利用 企业的教育资源 ,通 过学校和企业 两个育人 主体 、两个 育人环 境 ,以冶金人 才需要 为依据 ,使学校教育 贴近生产 、贴近企业 、 贴近社会 ,使学生走 上工 作 岗位后 尽快缩短 适应期 ,尽 快适应 冶金 企业 对人才 的需要 。校企合作 的 “ 主体共育 ”人 才培养 双 模式 ,可实现教学过 程的实践性 、开放性 和职业性 ,有 利于学 生在各阶段的学 习中获得真实 的职业训练 和工作体验 ,促进 职 业 能力和职业素质提 高 ,同时增加 对社会 的了解 ,增 强就业能 力 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 生的知识 、能力 和素质与企业 的需求 完全 吻合 ,实现人才培养与 职业 岗位标准 的 “ 零距离”学生 的职业能力考 核 ,采用项 目评价 、阶段评价 、目标评价 、理论 与实践一体化 评价模 式 ;关注评价 的多元性 。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6.05•【文号】教职成〔2019〕13号•【施行日期】2019.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用项目教学法指导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

用项目教学法指导高职冶金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
合 运用 专业 知识 和 技 能 的检 验 , 学 生 经过 努 力 是 后 能够 完成 的 , 又可 以为 企 业 生产 服 务 J 如炼 。
选择 一个 适合 教 学 内容 的项 目需 要从 以下 几个 方
面考 虑 。
( ) 目的难易 。所选 项 目的难 度 应 当与学 1项 生 的实 际能力 相适 应 , 让学 生 能 运 用 所 学 的 知识
作者简介 : 杜新 玲 (9 2一) 女 , 17 , 河南济源人 , 济源职业技 术学院冶金化工 系讲师 , 研究 方向为有色金属冶炼及 其工业
应用。
8 2
杜新 玲 , 马春玉 : 用项 目 教学 法指导高职冶金技术专业 毕业
设计 , 升能 力 。还 可 以 由学 生 根 据 自己的情 况 提

学 习行 为 ; ) 明确 而 具 体 的成 果 展 示 ; 4有 5)学 生 自己克服 和 处 理 在 项 目工 作 中 出现 的 困难 和 问

项 目教学 法在 毕业设 计 中的 实施
题 , 培养 吃苦 耐劳 、 并 团结 协作 的工 作精 神 ; ) 6 具
有一 定 的难度 , 仅 是 已有 知 识 、 能 的应 用 , 不 技 而 且还要 求学 生运 用新 学 习的知识 、 能 , 决过 去 技 解 从 未 遇到 过 的实际 问题 J 。
就是 一个很 好 的项 目, 用 项 目教 学 法指 导 学 生 运
( ) 目的要求 。毕业 设 计作 为一 个教 学 项 2项 目, 是检验 学 生综合 职业 能力 的一个 重 要途径 , 其 基本 内容 要体 现 以下 几 个方 面 : ) 过项 目可 以 1通 学 习一定 的教 学 内容 ;) 将教 学 内容理 论 与 实 2能

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探析——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建设探析——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冶金类人才的需求。
二、 主动 适应 自治 区冶 金 产 业 结 构升 级 。 及 时调整专业结构
加工等岗位群 ; 钢铁企业 的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 高炉 炼铁 、 转炉炼钢 、 电炉炼钢、 连 续铸钢等岗位群 ; 有色金
焙烧、 熔炼 、 精炼 、 湿法冶炼、 电解 我院于 1 9 5 2年建校之初就设 置了冶金专业 , 1 9 8 7 属冶金企业 的备料、 铁合金及硅业的硅铁 、 锰铁、 电石冶炼、 年起 , 为包钢、 包铝等大型国有企业合同培养冶金 中职 精炼等岗位群 ;
岗位群 。毕业生主要 从事生产一线工艺操作、 设备运
部分毕业 生担任了班组长、 工段长、 车 本专业依托内蒙古 自治区冶金产业 , 立足呼包鄂、 行维护等工作 ,
蒙东地区, 面 向西部 , 辐 射全 国。十二 五期 间, 自治区 间主 任等 冶金企 业 生产一 线 的技术 和 管理骨 干 。
资源开发公 Βιβλιοθήκη 合作共建 ” 高铝资源学 院” , 与 内蒙古亚
新隆顺特钢公司、 兴安铜锌冶炼厂 、 鄂尔多斯电力冶金 公 司、 阿左旗腾格里工业园区、 包钢华美稀土公 司等用 人单位合作 , 分别组建钢铁 、 有色金属 、 铁合金 、 稀土等 冶金人才共育基地。在“ 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上, 依托高铝资源学院和冶金人才共育基地 , 在科学准
过程共管 、 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共 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 本专业 以订单培养 为 成人才共育 、 基础 , 创新“ 校企共育 , 分向培养 ” 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 同体 。
学 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及冶金分会章程框架下 , 在 “ 冶金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 指导下 , 与大唐 国际再 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4 4 5 8 . 2 0 1 3 . 0 3 . 0 1 0

金属冶炼中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金属冶炼中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金属冶炼中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金属冶炼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因此,在金属冶炼行业中,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金属冶炼行业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职业技能,以推动我国金属冶炼事业的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技术传承与创新金属冶炼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现代金属冶炼技术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掌握现代技术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对于传承和发扬我国金属冶炼技艺,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的金属冶炼产业正在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方向转型升级。

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全球化背景下,金属冶炼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国企业需要与国际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合作和市场竞争,这对人才的国际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提升我国金属冶炼企业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技能提升的途径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提高金属冶炼行业人才技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可以帮助从业人员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整体素质。

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促进金属冶炼行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通过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了适应金属冶炼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应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学生赴海外深造、实习,引进国际一流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金属冶炼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的制 度环 境 。
关键词 : 冶金技 术; 校企所耦合 ; 虚实境训教 ; 企业顶 岗实习;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 类号 : G 7 1 8 文献 标示 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6 — 0 0 0 X( 2 0 1 5 ) 0 2 — 0 0 6 0 — 0 2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i n d u s t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l a r g e — s c a l e ,h i g h d e g r e e o f a u t o ma t i o n ,t h e t a l e n t s c u l t i v a t i o n
r e l y i n g o n t h e e n t e pr r i s e .
Ke y wo r d s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t e c h n l o l g y ; t h e c o u p l i n g b e t we e n s c h o o l a n d e n t e pr r is e ; v i r t u a l r e a t l i t y p r e a c h ; e n t e pr r i s e i n - t e r n s h t p ; 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 mo d e
t i o n mo d e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s y s t e m e n v i r o n me n t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e n t e pr r is e a n d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o u p l i n g ,
P r e a c h e d i n Vi r t u a l i t y a n d Re a l i t y , E n t e pr r i s e I n t e r n s h i p ’ ’b y i c d u s t r y p a r t i c u l a r i t y a n d t h e i n s t i t u t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摘 要: 冶金 技 术 专业 所属 的行 业具 有 生产 规模 庞 大 、 设 备 大型 化 、 自动 化程 度 高、 工 艺操 作 有 较 强的 封 闭性 等 特点 , 为培养高素质、 高技 能人才, 其必须依托于企业, 校企合作, 共 同培养人才。本文从冶金技 术所处行业的特殊性 和我 院企 业 办学的特 点 , 阐 明 了冶金 技 术 “ 校 企所 耦合 、 虚 实境训 教 、 企 业 顶 岗实 习” 人 才培 养模 式及 实施人 才模 式相

业、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 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 能 人才 的制 度 。 《 教 育部 关 于全 面提 高高 等职业 教育 教学 质量 的若 干 意见 》 明确指 出: “ 要积 极 推行 与 生产 劳 动 和社 会 实践 相 结合 的学 习模 式 , 把工 学结 合 作 为高 等 职业 教育 人 才 培养 模 式改 革 的重要 切人点 , 带 动专 业调 整 与建 设, 引导 课 程设 置 、 教 学 内容和 教学 方法 改革 。” ( 二) 冶金 技术 所处 行业 特性 的需要 冶 金技 术 专业 所 属 的行 业 一 方 面具 有 生 产规 模 庞 大 、 设 备大型化 、 现代化程度高等特点 , 以高职院校的投资能力 , 根 本 不大 可能 实现 在校 内教学 场 地建设 一 套套 的冶炼 设备 。即 使 建成 后也 无法 完全 呈现 冶金企 业 生产 现场 实 际操 作 和生 产 流程 , 且对 校 园环境 有较 大 的影响 , 为 了弥补 校 内实 验实 训 中 心技 能训 练 的不 足 , 校企 结合 , 依 托冶 炼 企 业 、 冶炼 研 究 所 或 高校冶炼实验实训设备 , 借助企业 的力量进行专业教学 , 把企
m o d e o f i n s t i t u t e a n d e e n t e r p i r s e c o o p e r a t i o n h a d b e c a r i e d o u t i n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 ma j o r .E x p o n d e d t h e a l e n t s c u l t i v a -
冶金 技术专 业所 属 的行业 具 有生 产规 模庞 大 、设 备大 型 化、 自动 化 程度 高 、 生产 工艺 操作 有 较 强 的封 闭 性等 特 点 , 高 职 冶金技 术专 业是 一个 职业 岗位针 对性 强 , 职业技 能 要求 高 , 需 要高投 入 的专业 。传统 的人 才 培养模 式 存在 着教 学 内容 针 对性不强 , 只注重传授知识 , 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 同 时, 对 于 高职 院校来说 , 大笔投 入 资金 在校 内教 学场 地 和设 备 条件下进行试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不现实的。 因此, 冶金技术必 须 依托 冶炼 企业 或研究 所 , 实现 校企 所 合作 , 借 助 企业 或研 究 所 的力 量进行 专业 教学 ,把企 业 的生 产车 间或 研究 所作 为 学 生 实训 、 实习 、 顶 岗的基 地 。 改革、 实践 出具 有冶金 工业 技术 特 色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提 高人 才培 养质 量一 直是 冶 金技 术专 业 建 设 的重点 任务 之一 。 四川机 电职业 技术 学 院( 以下简 称机 电 学院 ) 冶金 技术 专业 是 国家骨干 高 等职 业 院校重 点建 设 专业 , 为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 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 , 对冶金技术 专 业人 才培 养模 式进行 了一 系列 的改革 与实 践 ,形成 以校 企 所 合作 为途 径 , 依托 行业 、 企 业优 势 , 与企业 进行 共 同培 养 , 实 现互 利共 赢 的 “ 校 企所 耦 合 、 虚 实境 训 教 、 企业 顶 岗实 习 ” 人 才培养 模式 。
பைடு நூலகம்职 教 论 坛
高 教 学 刊 J o u r n  ̄o f I I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2 0 1 5年 2期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与实践
杨 春 城 夏 玉 红 黄 兰 粉
(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 学院 , 四川 攀枝花 6 1 7 0 0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