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必修3理解性默写(新)

必修3理解性默写(新)

3、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4、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7、《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他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5、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过秦论》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4、《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寡人之于国也默写打印版

寡人之于国也默写打印版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 喻,含蓄地说明了梁 惠王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 , 寡人之民不加多 的疑问。 5.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 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 王无罪岁 , 斯天下之民至焉 ”的看法。
6. 《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___________________
10、《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 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 谐社会的句子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默写资料讲解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默写资料讲解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默写
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对比手法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
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2.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数罟不如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7 .《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对王道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 或百步而后止 , 或五十步而后止 ” 设喻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 两种情 况。 9、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
续发展观的两 数罟不如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 。
10、《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 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 谐社会的句子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 喻,含蓄地说明了梁 惠王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 , 寡人之民不加多 的疑问。 5.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 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 王无罪岁 , 斯天下之民至焉 ”的看法。
6. 《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性默写
1、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 数罟不如洿池 , 鱼鳖不可胜食也 ” 两句,用否定句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 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效果 。 2、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 树之以桑 ”两句, “ 五亩之宅 , 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3、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 民”措施后 “ 谨庠序之教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 的具体方法。

锦瑟 马嵬 寡人之于国也 理解性默写

锦瑟 马嵬  寡人之于国也 理解性默写

《锦瑟》1、《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锦瑟》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5、《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锦瑟》一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马嵬》1、《马嵬》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对比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默写

寡人之于国也默写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姓名学号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曰:“不可!,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王道之始也。

2五亩之宅,,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

百亩之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曰:‘非我也,兵也。

’,。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
1、孟子:名,字,中期邹人。

先秦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今存《孟子》,为所著。

2、河东凶.:
3、邻国之民不加.少:
4、是亦走.也:
5、谷不可胜.食也:(注音加解释)
6、斧斤以.时入山林:
7、鸡豚.狗彘.之畜.:.(注音加解释)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句子翻译:
1、文中标注1
2、文中标注2
3、文中标注3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默写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默写


《劝学》
• 5、积水成渊,
• 6.积善成德, •



7.故不积跬步,

8.
,功在不舍,
• 9.
,金石可镂
• 10. •
,用心躁也。
•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
•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4.养生丧(sāng)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鸡豚狗彘之畜 • 5、
以食肉矣。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
•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 6.

,颁白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 。
• 7.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 1、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 2.
,不复挺者,

• 3.故木受绳则直,

• 4、吾尝终日而思矣,
蛟龙生焉 • 积水成渊,
而神明自得 • 积善成德, •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
, 金石可镂。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寡人之于国也》
•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3、
,鱼鳖不可胜食也。
• 4.
,王道之始也。
• 5、
• 肉矣。
• 6. 负戴于道路矣 。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

,颁白者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2
5.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 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 数_罟__不__如_洿__池_,__鱼__鳖_不__可__胜_食__也_;____;
6.《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 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 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 子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
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寡人之于国也(理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 梁惠王的什么疑问?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2.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 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