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治研究综述
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以无锡市滨湖区“万

江苏科技信息
J i a n g s u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No . 1 3
J u l y , 2 0 1 4
土地整理工作 中的景观生态规划 与设计研究
在土地整理 中融人景观生态的理念 , 将土地整理项 目规划 设计与景观生态建设相结合对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 要意义 , 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和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现代
问题的空间分布 、 发生特点与危 害范 围 、 项 目与 区域 内生态环 境问题的关 系等等 。
3 . 2 景 观 生 态设 计 措 施
目前 , 国内大部分土地整理项 目区的景观生态现状不容乐
观, 因为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增一) , 男, 湖北襄 阳, 工程师 ; 研 究方向 : 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 土地综合整治。
— —
3 4— —
缺且开发利用不合理 、 湿地破坏严重 、 生物多样性受 到严 重威
胁等问题 ) 造成了严 重的生态 问题 。
3 土地 整 理 景 观 生 态 规 划设 计
3 . 1 景 观 生 态调 查
土地整理活动对耕地及其所在 区域 造成的生态环境影 响 具有长期性 、 累积性 和不确定性 , 首先改变 了项 目区土地 利用 结构和项 目区的地形地貌 , 而且破坏 了 自然景 观 , 降低 了景观
2 . 2 土 地 整理 项 目区 面 临的 景 观 生 态 问题
土地整理是 目前我国合理规划 、 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缓解 人 口 日益增长与土地需求 矛盾的一项重要 的技术手段 。当前 土地整理 中的问题是 : 单纯 以增加耕地面积为 目的 , 忽视 了土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土地整治能够获取各种各样的利益,在生态、经济、社会上获得均衡,能够推动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并且,还能够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更加科学化,节省土地资源。
并且,能够推动经济利益的提升,使我国在耕地方面能够有一个更大程度的提升,可以持续的前进,紧跟社会前进的脚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生态以及经济方面都能够前进,符合人们的需要。
一、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客观性土地整理工作作为耕地等资源利用方式的重组与优化过程,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
但是,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由于整理对地表生态系统的改变,直接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我们从生态学视角分析,土地整理活动会影响到原有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对项目区域内的水环境、土壤、植被、生物等产生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分析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和实施土地整理工作。
才能够在充分认识这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
2、土地整理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在土地整理工作的过程中,借助各项土地整理的工程举措,能够有效的改变区域的水文结构、水环境的质量。
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分配格局的变化,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目标。
3、土地整理对区域土地结构的影响土地整理对土壤及生态过程的影响,表现为有效的土地整理活动,能够优化土壤的结构,改变现有土壤的质地,提升土壤的肥力,为农业种植和生产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保证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
因此,加大对土地整理工作的前期分析,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
二、1、加强生态化景观化技术研究,完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农村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生态性、乡土性、美学性、人性化、精神性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技术和乡土景观设计手法,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
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理与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理与规划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扩张,土地的利用和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土地整理和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保护和保留自然生态系统、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的应用可以帮助解决土地整理和规划中所面临的这些挑战。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这种相互作用来保持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自然和人造环境,以提高生态系统健康、保持生态多样性、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
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理方面的应用包括了许多方面,例如保护水资源、土壤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城市化土地规划和干旱地区土地利用。
保护水资源是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保护河流、湖泊和土壤中的水,以提供清洁饮用水和农业用水。
景观生态学的土壤保护方法可以保护土地不被污染和破坏,以保持土壤的肥沃和植被的成长。
景观生态学也可以帮助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这些物种往往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合理利用土地,并创造适合野生动植物居住和生存的环境。
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和减少行人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等措施。
在城市规划方面,景观生态学可以提供城市人口密度、绿地覆盖率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指导。
这种规划方法可以确保城市中有足够的绿色地带,从而提高空气和水质的质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方面,景观生态学可以通过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植被种植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可以保留水资源、提高土壤的肥沃度,并创造适合种植和动物养殖用地。
总之,景观生态学是土地整理和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个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土地利用模式。
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研究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 i n a Ma n a g e me n t I n f o r ma t i o n i z a t i o n
NO V . , 2 01 5 Vo 1 . 1 8. No . 21
基于 生态景观建设理念 的土地整治 策略研究
樊 玉 秀
( 延吉市 国土 资源局 , 吉林 延 吉 1 3 3 0 0 0 )
[ 摘 要] 我 国经济的飞速 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推动 了城镇化进程 。 但是城镇化 的发展 导致 土地使用 出现 了很 多问题 . 例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 时代 背景 下。 我 国有关部 门必须要从 生态景观建设 的角度 出发 . 建立 系统完善 的土地整 治
策略 , 只有这样才 能有效提 高我 国土地的利用效率 , 促进我 国经济的发展 。文章重点分析 了基 于生态景观 建设理念 的土 地整 治策略 . 以供参考借鉴
[ 关键词 】 生 态 景观 : 建设 ; 土地整治 ; 策略 ; 研 究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1 . 6 7 3 一 0 1 9 4 . 2 01 5 . 2 1 . 1 l 4
.
[ 中图分类号]F 3 0 1 . 2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3 — 0 1 9 4 ( 2 0 1 5 ) 2 1 — 0 2 1 4 - 0 2
土地是 民生之本 、 发展之本 。 是我 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问 题 . 这 些 问题 不 仅 仅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我 国 的 生 态 环 境 . 同
来 越 明显 , 土 地 整 治 是促 进 生 态 文 明建 设 、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重 要 效率的提 升 例如我国很多土地整治部门并没有树立生态景观建设 政策工具 .对于促进我 国社会 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 理念 . 在土地整治过程 中忽视 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 虽然提升了土地
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研究

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研究作者:樊玉秀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21期[摘要]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是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土地使用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从生态景观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系统完善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生态景观建设理念的土地整治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生态景观:建设;土地整治;策略;研究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114[中图分类号] F30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214- 02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本,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我国土地使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土地空置、土地被非法占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同时随着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整治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有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分析我国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生态景观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1 土地整治概述土地整治就是对那些低效率利用、非法使用、空置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此来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就是土地整理,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村庄、道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扩大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来改善生产条件以及生态环境。
其二就是土地复垦,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那些生产建设中遭到破坏的土地,或者那些因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山体滑坡或者火山喷发,而遭到破坏的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治,以此来恢复土地的使用性。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综述3000字》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综述1.1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景观生态学是从欧洲开始出现的。
在19世纪中叶,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lex ander V on Humboldt)将“景观是地球上一个区域的总体”引入地理学当中并且提出了景观是地理学当中的中心问题。
“景观生态学”这个名词是由德国的地植物学家Carl Troll在1939年提出来的,表示景观是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元的中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的稀缺以及环境污染等现象的出现,如何合理的使用土地资源,成为了人们集中关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即以土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其中,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在德国、荷兰、原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81年“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在荷兰Veldhoven举行,1982年“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IALE)正式在原捷克斯洛伐克成立[11]。
自从国际景观生态协会成立以后,国际学术研讨会曾多次在欧洲举行,其中第二次世界大会和第三次世界大会分别于1991年在加拿大Ottawa和1995年在法国Toulouse召开,反应出近年来世界规模的学术交流更加的活跃[3]。
1987年,由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创办的国际性杂志《Landscape Ecology》,很好的推动了国际景观生态学学术论文的交流和探讨。
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关于景观生态学的书籍不断地出现,Forman在1981年到1983间通过一系列的文章介绍了欧洲景观生态学的些许概念,提出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6~8]。
在这些不断出现的书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有:作为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第一本教科书Naveh和Lieberman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由zonnveld与Forman 一起编写的《变化着的景观一生态学透视》;Turner和Gardner主要编写的《景观生态学中的数量化学方法》;Forman的《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等,这些著作不仅相对集中的表述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也极大地促进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9]。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刍议

‘ 一一・ - ‘ ・
( 1 ) 根 据 规 范公 式 计 算 :
E = ZA / Xi L 3 — t i A i = p O ( Z i  ̄ i — Z △s i = 0 . 7 5 6 6 x 7 9 . 9 2 = 6 0 . 4 7 mm 由此 算 例 可 看 出 , 采 用本文式 ( 6 ) 计算 E 较 规 范 原 公 式
L O W c A R B o N W0 R L D 2 o l 4 , 2
能源 ・ 地矿
景观 生态学原理在土地 整理 中的应 用刍议
肖 立( 南宁市土地开垦管理中 心, 广西 南宁5 3 0 0 0 0 )
【 摘 要 】 随着我国经济 的不 断发展和 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 土地整理 已经 引起 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土地 整理 能够规划农村土地格局 , 提 高土
地 整 理 提 供 了一 条 更 为 “ 绿 色” 的发展道路l l l 。 笔 者根 据 多年 的
态 系统 , 同时还 具 有 观 光 旅 游 的功 能。 景 观 生 态 学和 土 地 整 理
息 息相 关的理论 可 以概括 为 四个 方面 , 其 具体 情况如 表 1 所示。
表 1 土 地 整 理 景 观 生 态 规 划 原 理 一 览 表
地利用率 , 改善人 民生活水平。 但是土地整理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 因素 , 造成很多不必要损失。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应用
在 土 地 整 理 中 有 着 得 天 独 厚 的优 势 。
【 关键 词 】 景观生态学 ; 土地整理 ; 生态效益 ; 生态规划 ; 农 民权 益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6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4 ) 0 4 — 0 1 3 9 — 0 2
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和方法。
一、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概述
喀斯特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些地区的土 地利用问题包括石漠化、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等问题。因此,喀斯特地区的土地 整理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地貌和生态环境,以提高土地质量,增加土地利 用效率。
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景观生态规 划设计
目录
01 一、景观生态规划设 计的原则
03 三、实践案例分析
02
二、景观生态规划设 计的方法
04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整理项目逐渐受到重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作为土地整理项 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二、贵州荔波土地整理项目
贵州荔波土地整理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该项目位于 贵州省荔波县,该县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于典型的喀斯 特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土地质量较差,生态环境恶劣。
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 理工作。
4、地域性原则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特点,避免过度 外来化。在土地整理项目中,要注重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地域特色,提高土地利用 的特色性和可持续性。
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
1、建立生态系统综合规划体系
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应建立生态系统综合规划体系,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 生态系统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体而言,应通过植被覆 盖、水文调节、地形改造等方式,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抗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治研究综述作者:贺彤李瑞杰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21期摘要:研究目的:研读2000-2018年国内外关于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文献,分析和展望景观生态学在未来土地整治中的研究趋势。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定量和定性结合法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阐述了景观生态学运用在土地整治方面的原理,分析了2000年到2018年相关文献数量的变化和研究重点,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着重研究了中国土地整治的对象、景观生态的方法与空间尺度现状。
研究结论:(1)注重评价景观生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注重深化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力度。
从而为其他学者深入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学;生态安全;重点进展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1-0058-02Abstract: Research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land improvement from 2000 to 2018, and to analyze and prospect the research trend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land renovati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 method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s well a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mbination method, was used for analysi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land renovation, analyzes the changes and research empha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2000 to 2018,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andscape ec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object of land renovation, the method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atial scale in China. Research conclusions:(1)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valu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establish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2) pay attention to deepe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nd improve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scholars to further study the land renovation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Keywords: land renovation;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security; key progress1 概述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一个相当大的区域,有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空间结构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
土地整治是改变土地利用中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措施。
纵观历史的长河,可发现早期的土地整治的目标是改善耕作土地的生产条件。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一些生态问题的出现,如土地质量退化、土壤污染、和景观受到破坏等,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将景观生态保护工作纳入土地整治的目标,并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认知、理念和管理方法。
其中,以德国为典型代表,注重土地整治与土地文化的融合发展,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荷兰颁布了《土地整理条例》,其中强调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土地整治过程中的土地景观。
从中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在土地整治中呈现出的一种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趋势。
我国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治研究相比较于发达国家还较为滞后,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了土地整治方面的研究,尤其在2008年以后,土地整治成为党中央战略布局的一部分,开始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对项目区及人类居住的区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土地整治中景观生态学原理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土地整治中,不难发现,二者也有相通之处。
其一,研究对象有重叠。
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土地是土地整治的研究对象。
其二,研究方法有交叉。
景观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和地理学的多学科交叉学科,生态学建模和地理数据空间分析常用于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同时也会用于分析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中。
其三,研究目标相似,景观生态学的目标是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与保护,实现景观利用的优化组合和可持续。
3 文献分析3.1 文献数据來源本文借助中国知网平台,使用关键字“景观&土地整治”为检索项,检索时段为2000年到2018年,由于土地整治的表述在早期较为混乱,这里把“土地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统一表述为“土地整治”。
3.2 数量分析从2000年到2018年搜索到688篇关于“土地整治&景观”的文献,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这类型的文章整体保持一个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中可以分析出,在2000年以前人们对于景观生态学的关注比较少,在2000年以后,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治研究大量涌现出来,在2011到2012年增长的速率最快。
虽然在2015年这方面的文献数量有突然下降的情况出现,但不影响其逐年增长的研究趋势。
从中发现,土地整治初期多重视粮食安全,而忽视了对生态安全的关注,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要求,在学术上,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土地整治对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和其他要素的影响,以及土地整治的生态规划涉及的内容。
Bonfanti1[1]等分析了土地整治对于景观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景观类型多样性增加,但同时,景观总面积中林地和草地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从4.1%和10%下降到3.0%和1.6%。
Olivier[2]等研究发现,在土地整治后,草地景观所占的面积减少明显,而冬季性谷物类所占面积急增加。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为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导。
4 我国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治中的研究分析4.1 土地整治对象的研究自2000年以来,中国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之后才开展了相关联的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研究,但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土地整治景观生态效应分析研究、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研宄,以及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面研究。
张正峰[3]等研究农用地整治后的情况,选取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东、中、西部研究分析,发现在农地整治后耕地面积增长迅速,农村道路面积有所增加,景观多样性明显下降,景观复杂程度与之前比较下降。
4.2 土地整治方法研究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类型组成、景观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综合性学科,其核心问题是研究景观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谷晓坤等[4]通过对江汉平原土地整治的实例分析,将整治区景观分为耕地、林地、沟渠、道路和农村居民点类,借助fragststs软件计算出景观生态指数,并对此结果进行研究。
4.3 土地整治尺度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必须考虑尺度的作用,只有通过尺度转换研究才能把其推广到另一种尺度的研究,从而得出普遍的结论。
田劲松等[5]在研究土地整治对于景观格局的影响时采取计算景观指数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景观的破碎化指数降低,多样性指数减少,景观格局趋于简单分布。
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多以小区、斑块、景观、区域等为研究尺度,但在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研究中主要以村域或项目、县域、市域和区域等作为研究尺度。
在中国多以研究土地整治的项目尺度,其次是研究县域和市域尺度。
5 结束语5.1 注重评价景观生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不仅要考虑其所提升的经济生产效益,同时也要考虑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衡量项目规划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对于土地整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需要整治的地区,可以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引进企业参与和政府合作开展土地整治,进而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生态补偿的资金,并共享土地整治带来的利益,已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
5.2 注重深化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的力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进一步深化公众参与土地整治环节的力度,可以使得生态环境评价的具体性,全面性与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提升。
生态环境的安全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仅仅靠政府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提高人们对于生态安全关注的意识,大力宣传土地整治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倡导民间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组织,由人民及时将当地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問题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从而使得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1]Bonfanti P, Fregonese A, Sigura M. Landscape analysis in areas affected by land consolid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7(1/2):91-98.[2]Olivier Evrarda, Guillaume Nord, Olivier Cerdan.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and rainfall seasonality on sediment exportfrom an agricultural catchment of the northwestern European loess belt[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0,138:83-94.[3]张正峰,赵伟.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7(08):281-285.[4]谷晓坤,陈百明.土地整理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江汉平原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58-62.[5]田劲松,过家春,刘琳,等.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理景观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11,1: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