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王楚怀)
脊髓损伤康复病友经验

康复治疗潜力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强大的恢复潜力。
一般来说,早期恢复的过程在数天到6个月内完成。
其后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以有进一步恢复的机会。
出现远端肢体的早期活动,例如脚趾的主动活动,往往预示良好的恢复潜力。
要注意痉挛的运动对预后没有价值。
瘫痪部位有感觉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会较大。
感觉正常的部位,运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超过50%。
积极参加功能锻炼是最强大的恢复因素。
每个患者都要为1%的希望而做出100%的努力。
即使病史很长,但是只要没有经过康复训练,就一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挥,这就是康复治疗的价值。
说说对喝水的理解(胸6、7、8 完全性)喝热白开水给了我很大的好处,最直观的就是恢复了膀胱的储尿功能,我现在正常情况可储尿约1000ml,一日上三次厕所,约10分钟可将尿排尽。
能做到这一点,头功应记在白开水上。
起初,我只是为了去掉导尿管,而大量喝水,这是个物理过程,就是让膀胱充分充盈,把尿路冲开。
02年,我第二次作减压手术,又插了导尿管,虽然每天都有冲洗膀胱的服务,可输液没几天,我的导尿管就堵了。
换!这个方法肯定不好,容易尿路感染。
喝水冲吧!我姐给我打了两暖瓶的开水,开喝!当然导尿管是开着的。
我姐就不停地搓导尿管管壁,大约一瓶水下去才冲开,能看见白絮状的沉淀星星点点地流下,这就是输液沉积下的盐。
第一天,我也只能喝两瓶水了。
第二天,接着来,早晚各喝了两瓶,(不包括输的液,当然,得输完液一两小时后再喝水,别把药冲了。
)到晚上,排出的尿很清。
三天后就不用喝那么多水了,但输液后喝一瓶半还是需要的。
后来不输液了,我还是坚持每天喝水冲膀胱,只是喝少些。
住院三个多月,两次大手术,我只用了一根导尿管,没有感染,而且也没有便秘,当然也不是稀便。
出院后,我还是坚持喝水冲洗,开始觉察不到什么功效,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储尿功能越来越强。
来到燕山,我发现有很多病友都有尿路感染的困惑,我怎么没有?我小时还得了肾炎?我家的医生们说:是你喝水喝的!特别是看到有的病友得了尿毒症,好心痛,现在让他们喝水,不知行否,因为他们已排尿困难了!!!让我们想想,正常人就是不特意运动,也得上班、干话吧,他们要消耗很多的盐、糖,加上他们排尿顺畅,不会有太多的沉积。
康复医学给生命以尊严

“是否真正治愈,还要看术后康复情况……”做过手术的人,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
近年来,医院康复科的介入开始逐渐被重视,特别是在术后患者的康复。
但仍然有很多患者不了解康复科的意义和功能,甚至认为康复科是可有可无的科室!那康复医学到底是什么?哪些病需要到康复医学科接受系统治疗?请看本期特别策划——☉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邱婷婷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性医院必备临床科室。
康复科治疗疾病涉及临床多个学科疾病,着重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如果说临床科室是通过手术等治疗手段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给生命以时间,那么康复医学科则是通过训练,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给生命以质量和尊严。
康复医学:给生命以尊严康复科并非治病,而是恢复功能孙明(化名)是一名相声演员,在相声舞台上给人们带去欢声笑语。
不仅如此,他还著书立说,开门收徒。
看到这儿,谁都不会想到其实他是一个残疾人。
2008年1月,孙明随单位在山东某剧院准备装台演出时,不慎跌入乐池致伤。
经医院诊断为工伤C6(颈)骨折,截瘫,四肢瘫软无力,大小便失禁,属于一级伤残,丧失了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
就在他觉得人生无望时,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丽。
“孙明是我们这里最棒的。
从他一住院接受康复,我就鼓励他一定能行的。
”李丽说,一般患者经临床治疗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以后、同时病情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根据康复治疗处方,首次要通过针灸以及运动训练等康复方法,诱发孙明肢体残存的功能,随后训练坐立姿势。
患者因脊髓损伤,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由卧位到坐位或站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所以在那段时间李丽几乎是“哄孩子”一样地耐心,一边循序渐进地为孙明进行适应性康复训练,一边鼓励让他重拾对康复的信心和希望。
康复医学就是这么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通过对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改善,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
脊髓损伤后恢复期康复方案(上)

脊髓损伤后恢复期康复方案(上)作者:赵国营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02期脊髓损伤后,患者的部分肌肉丧失了活动能力,它必须使用其尚有功能的肌肉完成活动,从而自立生活。
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要求正常的肌肉能够代偿无活动的肌肉的功能。
这样,这些肌肉必须有更大的肌力及柔韧性,关节有更大的活动度,患者还必须掌握相关的技术,这就是恢复期康复的内容。
因此,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脊柱固定良好,并能离床坐在轮椅上2 h或以上,即可以开始系统康复。
康复目标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通常是以生活自理、在轮椅上独立和步行为目标的。
生活自理脊髓损伤的患者绝大多数不可能达到健全人的生活自理程度,因此对脊髓损伤的患者而言,所谓生活自理是指不需要依赖他人和特殊的辅助器具来完成床上活动、穿脱衣服、个人卫生、大小便、阅读、书写、使用电话、使用钱币、操纵电器开关、使用普通的轮椅及穿脱下肢矫形器等。
在轮椅上能顺利地操纵普通轮椅,完成从轮椅到各生活空间的转移。
步行又可分为功能性步行和治疗性步行,其特点如下:①功能性步行:a.安全:不用他人帮助与不需要害怕跌倒;b.姿势基本正确:c.不需用笨重的助行器:d.行走时注意力不需要全部集中到步行上而影响其他活动。
e.较不费力,有一定速度和耐力,一般可以连续走5min,并走550m以上。
功能性步行根据步行能力又可分为社区步行和家庭步行。
社区步行指有能力在家庭周围活动,一般需要达到:能终日穿戴矫形器;每次至少连续行走900 m以上:能独立上下楼梯。
如每次行走达不到900 m则为家庭功能性步行。
②治疗性步行:仅能用步行器或双拐作短暂的步行。
此种步行虽无实用性,但可以给患者走的感觉,从而给病人巨大的心理支持,并可避免或减缓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肌萎缩、骨质疏松等,因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不同的损伤水平可以达到的康复目标不同。
一般来讲,从生活自理角度看,C7损伤患者基本能自理,c7以下完全自理、c7以上只能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家庭成员辅助干预对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康复及心理的影响

Co dlj r LIXiojn,WANG uh a ,LI Y n,e .De a t n f rei a g u Ditit h rt r n u y a —i Ch — u i U a t a1 p rme t Nu s n Hu n p src ,T eFis o Aff lae s tlo o g h n Unv riy,Gu n z o 1 7 0 iitd Hopi f Zh n s a ie st a a g h u 5 0 0 ,Chn ia [ sr c] Obe t e Abta t jci :To o sr e te efc ffmi mb r i e v n in o u cin lrh bl ain a d i v b ev h fe to a l me es ntr e t n f n t a e a itt n m— y o o i o p o e n fme tlsaeo eo v ls e t t pn l o dij r S I .Meh d :Fi yeg tp t n swi C1wee rv me to n a tt frc n ae cn swih s ia c r nu y( C ) to s f -ih ai t t S r t e h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王楚怀

脊髓损伤的康复
附属第一医院 王1楚3 怀
--脊髓损伤多康复
2006.07.09 江门
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
key sensory areas
C2-枕骨粗隆
L1-T12-L2之间上1/2处
C3-锁骨上窝
L2-大腿前中部
C4-肩锁关节的顶部 L3-股骨内髁
C5-肘前窝的外侧面 L4-内踝
C6-拇指
L5-足背第五柘趾关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
附属第一医院 王楚3 怀
--脊髓损伤多康复
2006.07.09 江门
几个基本概念
神经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最 低节段
感觉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功能的最低节段 运动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运动功能的最低节段
脊髓损伤的康复
附属第一医院 王楚4 怀
--脊髓损伤多康复
预测-估计预后 目标-确定治疗总体目标 计划-康复治疗的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 措施-治疗计划的具体实施
脊髓损伤的康复
附属第一医院 王楚7 怀
--脊髓损伤的康复
2006.07.09 江门
脊髓损伤的康复
如何评估----
附属第一医院 王楚怀
--脊髓损伤多康复
2006.07.09 江门
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
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害 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
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脊髓损伤的康复
附属第一医院 王1楚6 怀
--脊髓损伤多康复
2006.07.09 江门
3.脊髓损伤合并伤及并发症评估
全面康复治疗38例脊髓损伤患者综合疗效分析

全面康复治疗38例脊髓损伤患者综合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经过全面康复治疗后综合功能恢复情况。
方法:对sci患者进行全面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并同时记录膀胱和直肠功能、出院时步行能力和3-6个月后回归社会情况等。
结果:全面康复治疗后,评分有显著提高(p0.05);残余尿量、尿失禁、便秘和药物依赖等情况均较前改善显著((p0.05)。
2.2 出、入院时膀胱和直肠功能比较(见表3)。
脊髓损伤患者出、入院时残余尿量、膀胱功能分级和便秘药物依赖程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150ml6(15.8)6(15.8)尿失禁33(86.8)2(5.3)反射性膀胱5(13.2)36(94.7)留置导尿管15(39.5)0便秘或失禁34(89.5)2(5.3)膀胱功能障碍分级,n(%)p3次/天7(18.4)0便秘药物依赖程度,n(%)p<0.01不需要开塞露14(36.8)18(47.4)偶尔需要开塞露6(15.8)12(31.6)经常需要开塞露8(21.1)7(18.4)开塞露和手法辅助6(15.8)1(2.6)手法辅助和口服药4(10.5)02.3 出院时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和回归社会调查(见表4)。
出院时,38例脊髓损伤患者借助辅助器具和矫形器恢复步行能力者26例(占68.4%),其中治疗性步行者9例,家庭步行者11例,社区步行者6例。
出院后3-6个月电话随访,随访应答率100%,其中回归家庭30例,原岗位就业或易岗就业各1例,医院依赖者6例(占15.8%)。
表4 出院时hoffer步行能力和回归社会项目n(%)hoffer步行能力不能步行者12(31.6)治疗性步行者9(23.7)家庭步行者11(28.9)社区步行者6(15.8)回归社会仍住在医院6(15.8)回归家庭30(78.9)原岗位就业1(2.6)易岗就业1(2.6)3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全面康复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较入院时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在形成自主性膀胱直肠功能方面,其显著性更为明显,为积极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和对日后生活自理均有积极影响。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一、损伤评估在开始康复诊疗之前,全面准确的损伤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对脊柱损伤部位、程度的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MRI 等,以确定脊柱的稳定性和脊髓受损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标准,通过对感觉、运动功能的详细检查,确定损伤的平面和程度。
此外,也要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等,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二、康复目标设定根据损伤评估的结果,为患者设定合理的康复目标。
短期目标可能包括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改善肢体功能,如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等。
长期目标则侧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洗漱等,甚至能够重返工作岗位或参与社会活动。
康复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三、康复治疗方法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运动疗法,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提高平衡能力。
同时,也可以采用电疗、热疗、冷疗等物理因子治疗,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痉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通过训练患者进行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还可以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为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3、康复工程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为其适配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矫形器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移动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4、心理治疗脊柱脊髓损伤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5、中医康复治疗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也可以在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
脊髓损伤总体康复原则

早期目的是防止卧床并发症,如预防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畸形等,为以后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训练内容:1.良肢位摆放:在此期内,患者卧床时应保持体位处于良好的功能位置,以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
2.定时翻身:应定时帮患者变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形成。
对脊椎稳定者可使用减压床、皮垫床或一般床上加气垫。
3.早期坐起训练:脊髓损伤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者应早期开始坐位训练,每日2次,每次30分~2小时,视患者情况抬高床头,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头晕、眼花、心慌、无力、恶心等。
如无不良反应可以逐渐升高床头,并继续训练,如有不良反应则应将患者床头调低,回复原体位。
以后减少升高的角度及速度,使患者逐渐适应后,再缓慢抬高床头使患者坐起,完成训练。
4.起立训练宜在伤后/术后3 周以后开始进行,患者经过坐起训练后,训练效果良好,无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即可考虑进行起立训练。
训练时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具体训练方法为:患者站立斜床(起立床),起立训练从倾斜20度开始角度渐增,训练时同坐起训练一样,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反应发生,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应及时降低站立斜床的高度。
5.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在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就应立即开始全身各关节的被动活动,1~2次/d,每一关节在各轴向活动若干次即可,以避免关节挛缩。
进行被动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有节奏,活动范围应达到最大生理范围,但不可超过,以免拉伤肌肉或韧带。
被动为主,主动及助动为辅。
患者坐或躺于训练床上,对颈椎不稳定者,肩关节外展不应超过9O度,对胸腰椎不稳定者,髋关节屈曲不易超过90度。
髋关节外展要限制在45°以内,以免损伤内收肌群。
对膝关节的内侧要加以保护,以免损伤内侧副韧带。
在下胸段或腰椎骨折时,进行屈髋屈膝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在无痛范围之内,不可造成腰椎活动。
禁止同时屈曲腕关节和指关节,以免拉伤伸肌肌腱。
腰椎平面以上的患者髋关节屈曲及腘绳肌牵张运动需要特别强调,因为只有髋关节直腿屈曲达到或超过90°时才有可能独立坐在床上,这是各种转移训练和床上活动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的康复附属第一医院2006..07.09脊髓损伤的康复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几个基本概念四肢瘫指由于脊髓腔内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脊髓颈段的运动、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
四肢瘫造成上肢、躯干、下肢及盆腔脏器的功能损害。
不包括臂丛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截瘫指由于脊髓腔内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脊髓胸腰或骶段的运动、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
其上肢功能完好。
不包括腰骶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几个基本概念⏹神经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节段⏹感觉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功能的最低节段⏹运动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运动功能的最低节段几个基本概念⏹不完全性损伤-神经损伤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完全性脊髓损伤-骶段感觉或运动功能完全消失⏹骶残留-骶部神经传导束幸免于损伤,为不完全性损伤之特征⏹脊髓休克(spinal shock)-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持续的时间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周,偶有数月之久,包括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运动功能、肌张力和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反射完全消失,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性损伤。
因在此期间无法对损害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估。
脊髓休克消退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实质性损害才能表现。
此时是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的恰当时机。
脊髓休克应被视为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而不是提示预后的征象。
)脊髓损伤的康复接到病人后该如何下手?脊髓损伤康复的总思路⏹评估-损伤节段:感觉与运动平面的确定-损伤严重程度:完全与不完全-复合损伤-并发症-其他:功能评估、心理评估等⏹预测-估计预后⏹目标-确定治疗总体目标⏹计划-康复治疗的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措施-治疗计划的具体实施脊髓损伤的康复如何评估----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方法⏹影像资料:根据椎骨序数推断脊髓节段⏹运动平面:运动关键肌⏹感觉平面:感觉感觉点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影像资料注意脊髓阶段与椎骨序数的差异C1-C4脊髓节段=椎骨序数C5-C8,T1-T4 脊髓节段=椎骨序数+1T5-T8脊髓节段=椎骨序数+2T9-T12脊髓节段=椎骨序数+3腰髓T11或T12,骶尾髓约平L1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运动平面采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评价表⏹通过对10个运动关键肌(key muscel)的检查来确定⏹以肌力至少为3级的那块关键肌确定运动的平面⏹用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左右两侧可能不同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Key-MuscleC5-屈肘肌L2-屈髋肌(肱二头肌,肱肌)(髂腰肌)C6-伸腕肌L3-伸膝肌(挠伸腕长短肌)(股四头肌)C7-伸肘肌;L4-踝背伸肌(肱三头肌)(胫前肌)C8-中指屈指肌L5-趾长伸肌(指固有屈肌)(拇长伸肌)T1-小指外展肌S1-踝柘屈肌(小指外展肌);(腓肠肌,比目鱼肌)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感觉平面采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评价表⏹通过对20个感觉点(key sensory areas)的检查来确定⏹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感觉和运动平面可以不一致,左右两侧也可能不同1.脊髓损伤平面的确定key sensory areasC2-枕骨粗隆L1-T12-L2之间上1/2处C3-锁骨上窝L2-大腿前中部C4-肩锁关节的顶部L3-股骨内髁C5-肘前窝的外侧面L4-内踝C6-拇指L5-足背第五柘趾关节C7-中指S1-足跟外侧面C8-小指S2-帼窝中点T1-肘前窝的尺侧S3-坐骨结节T2-腋窝S4-5-肛门周围2.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评价评价指标⏹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功能情况:感觉和运动⏹骶段保留功能情况:感觉和运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部肛门的感觉运动-手指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包括:球海棉体肌反射;肛粘膜皮肤反射;肛指检反射;耻骨上轻扣反射2.脊髓损伤严重程度评价评价标准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 )的分级标准A完全性损害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C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D不完全性损害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3.脊髓损伤合并伤及并发症评估4.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和需要帮助的程度⏹常用的评价方法有Barthel指数,Kenny自理评定法,FIM量表;以及专用于四肢瘫患者的四肢瘫功能指数QIF(quadriplegic index of function)等⏹我们科目前应用的主要是FIM量表4.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评价内容自我料理转移交流社交A:进食I:床/椅/轮椅N:理解P:社会关系视听B:梳洗J:上厕所Q:问题解决C:洗澡K:盆浴或淋浴O:表达R:记忆D:穿衣运动口语E:穿裤L:步行/轮椅非口语F:上厕所M:上下楼梯括约肌控制G:膀胱处理H:肠道处理4.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标准7:完全独立。
不需帮助6:通过辅助具独立部分依赖5:监护需要帮助4:最小帮助(患者用力75%以上)3:中等帮助(患者用力50%以上)完全依赖2:最大帮助(患者用力25%以上)1:完全帮助(患者用力0-25%)5.其他:心理、社会状况的评价心理评价⏹脊髓损伤患者心理过程:反应休克期、否认期、愤怒期、悲观期、承认期⏹心理康复目标就是:使患者能够接受受伤事实,重新满意生活。
目前认为损伤平面并不是重要的因素,截瘫和四肢瘫一样能从心理上适应伤后的生活。
⏹常用的评价表包括:MMSE、艾森克个性问卷、HAMD抑郁量表、HAMA焦虑量表、STAI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等等。
5.其他:心理、社会状况的评价社会评价⏹了解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为其今后的生活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式。
⏹包括了解患者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生活能力概貌评定表、社会生活能力近况评定表;了解就业能力的FAI功能评价调查表;了解生活质量的QOL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等。
脊髓损伤的康复预后估计----平面最低位有功能肌肉活动能力生活能力C1-3颈肌必须依赖膈肌起搏维持呼吸,可用声控方式操纵某些活动完全依赖C4膈肌、斜方肌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助呼吸高度依赖C5三角肌、肱二头肌可能用手在平坦路面上驱动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及特殊推轮大部依赖C6胸大肌、桡侧伸腕肌可用手驱动轮椅,独立穿上衣,可以基本独立完成转移,可自开特殊改装汽车中度依赖C7-8肱三头肌、桡侧屈腕肌,指屈深肌、手内肌轮椅实用,可独立完成床-轮椅、厕所、浴室间转移大部自理T1-6上部肋间肌、上部背肌轮椅独立,用连腰带支具扶拐短距离步行大部自理T12腹肌、胸肌、背肌长腿支具扶拐步行,长距离行动需要轮椅基本自理L4股四头肌带短腿支具扶手杖步行,不需要轮椅基本自理脊髓损伤预后估计功能转折平面C4---------呼吸问题C8-T1-----生活自理T10-T12—治疗性步行L1-L2------功能性步行(家庭)L3----------功能性步行(社区)脊髓损伤的康复康复治疗总论脊髓损伤治疗基本原则(1)预防和正确的急救运送(2)早期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提供脊髓恢复的条件,使脊髓损伤本身的病理进程,不是进行性加重,而是有可能逐渐恢复。
伤后6小时内是治疗的黄金时期。
脊髓损伤治疗基本原则(3)脊髓骨折脱位的整复恢复椎管的正常管径,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脊髓外形,避免脊柱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便于活动。
(4)治疗脊髓的损伤脊髓损伤治疗基本原则(5)治疗脊髓损伤合并伤(6)预防和治疗并发症(7)功能重建的一些原则脊髓损伤康复总体目标提高QOL融入社会学习工作日常生活自理脊髓损伤临床康复内容⏹保护神经、促进修复与再生⏹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促进残存功能,代偿、代替丧失功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心理的调节和适应⏹环境的改造双向适应人环境保护神经、促进修复与再生--早期的药物治疗⏹大剂量激素:prednisolone 30mg/kg持续给药⏹神经节苷脂(GM-1):100mg/天⏹其他:神经生长因子(NGF)、納络酮、促甲状腺激素等--早期其他处理⏹高压氧⏹持续吸氧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略康复训练顺序脊髓损伤后的运动训练一般遵循下列的顺序:坐位平衡能力支撑能力转移能力站位平衡能力轮椅能力行走能力能力的综合利用和自理生活运动训练形式垫上训练翻身训练翻身坐起支撑训练肢体移动坐位平衡轮椅训练轮椅减压轮椅操控轮椅转移轮椅技巧站立步行站位平衡杠内行走持拐步行生活自理支具应用环境适应脊髓损伤的康复不同平面损伤的康复治疗特点(略,见冯院长讲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