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9.2 液体的压强 (问题解决评价单)(学生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导学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活动过程、活动重难点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堂生动有趣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和游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液体的压强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 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液体的压强概念及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液体压强计、玻璃管、水、盐、气球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我先给孩子们讲解了一个关于液体压强的小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液体有没有重量吗?液体有没有压强呢?”2. 探究液体压强:我将液体压强计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液体压强计有什么特点吗?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接着,我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自感受液体压强的变化,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小组讨论: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实验结果,讨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然后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液体压强计算:我向孩子们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示范计算过程。

接着,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计算实验中液体的压强,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5. 应用拓展:我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关于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气球浮力。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气球,观察并解释气球浮力的原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孩子们掌握液体的压强概念及液体压强的特点。

2.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 液体压强第1 课时累计12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30 页至33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二、夯实基础1、液体内部的压强仔细阅读课本P33,并尝试回答:液体内部为什么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你能说出液体内部具有压强的具体事例吗?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仔细阅读课本P34“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并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r把探头朝向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有高度差,说明了什么问题?(2)探头在不同深度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将探头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了什么问题?3、液体压强的大小(1)试一试,按照课本思路、步骤进行思考,你能否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来?(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2)课本P35例题,我来做!(与解答过程比较,你定会有收获)4、连通器仔细阅读课本P36并回答:(1)什么叫连通器?(2)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不流动时。

(3)你能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3、能力提升问题1:实验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有哪些?【例】(xx,宿迁)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9-2-4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问题2:怎样利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例】植树节里,同学们用水桶提了15 L水给刚栽上的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l kg,桶中水深为30 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记住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了解连通器及其特点。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自主预习阅读课本3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液体能从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2、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内部向上也有压强;3、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小组讨论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图所示的实验:取加入红墨水的水,加入到侧壁有孔的容器中,观察水柱流出的情景。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壁有(“有”或“无”)压强。

2、讨论:手托书本时会感到书本对手的压强,这是因为书本受重力的作用。

同固体一样,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那么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受液体的压强吗?结合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的底有(“有”或“无”)压强、3、思考:和固体相比,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壁有压强呢?通过观察扎孔的矿泉水瓶中的水会流出,我们知道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具有流动性。

结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教师点拨因为液体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会对支持它的容器底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也会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壁产生压强、●跟踪训练如图所示,甲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扎上橡皮膜、乙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出现如图的现象,则甲图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乙图说明了液体对容器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特点●自主预习阅读课本33、34页,完成下列填空:1、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若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小组讨论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课本上图9、2-2所示的实验:(1)将压强计的探头伸入水中,并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存在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朝向各个方向都有(“有”或“无”)压强、(2)保持探头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说明在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朝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相等”或“不相等”)、(3)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大”或“减小”)、(4)将探头分别放在酒精、水、盐水的相同深度处,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不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处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的压强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课标要求:2、2、8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考纲要求:15、能定性地分析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计算)。

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重、难点)。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1、情境导入约2-3min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二、明确并解读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8min自主学习教材第--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8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产生原因:液体有,且有。

2、测量仪器—U形管压强计(1)作用:测量。

(2)原理:U形管左右两侧的大小,反映探头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3、特点 (1)液体内向都有压强 (2)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深度越深,压强 (3)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有关,在深度相同时,越大,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公式:2、理解:其中ρ为液体的,单位是 h 表示(即所求压强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单位是,g 为常量。

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下端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的。

3、应用:、、船闸等。

4、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约22min (探究实验时要抓紧时间,约5min,遇到疑难问题或发现新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1、探究实验(1)实验器材:,,,,(2)根据教材完成实验探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9.2液体的压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9.2液体的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3.通过探究活动会使用微小压强计。

【重点难点】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3页关于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内容及图9.2—1图9.2-2,勾画、熟记液体压强特点2.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4-36页关于液体压强大小的内容及图9.2-3图9.2-4,熟记压强公式及公式符号的意义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的要求。

3.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6页关于连通器的内容及图9.2-6和科学世界短文,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二、深入学习1.由于液体受到的作用,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压强。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 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4.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和有关。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有性,它的压强不同于的特点。

6.连通器指。

连通器的特点:。

7.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C.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D.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三、迁移运用1.下列表格是某同学“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部分数据记录:(1)实验次数1、2、3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橡皮膜放入盐水中深10cm处时,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比9.2cm要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9、2液体的压强课时第2课时审核人重点难点重点:可以根据公式比较液体压强大小难点:液体对底部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学法指导自学、探究、讨论、观察、实验学习流程学案(学生)导案(教师)明标导学1、了解液体压强和液体重力关系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解读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依标自学1、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因此,在比较液体压强大小时,就要从密度和深度的变化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

分析题时,就要理解密度是否变化,深度是否变化。

2、连通器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3、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例子:水壶的壶身和壶嘴、锅炉外面的水位计、水塔与自来水管、自动喂水机器等。

液体4、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重力关系(1)液体对底部压强:p=ρgh P甲=P乙=P丙(2)液体对底部压力 F=ps F甲=F乙= F丙(3)液体对底部压力和液体重力关系:F甲>G液 F乙= G液 F丙<G液巡视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扣标展学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液体重力关系2、连通器(1)、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引导学生评价展示成果。

达标练学1:比较a、b、c三点的压强大小2:如下图,当盛有液体的试管逐渐倾斜时,在图中三个位置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变化?(可以演示下)例1图例2图3:烧杯内装适量的水,把一木块慢慢地放人水中,水未溢出。

当木块静止时,水对杯底的压强比原来的压强怎么变化?变式:烧杯内装满水,把一木块慢慢地放人水中。

当木块静止时,水对杯底的压强比原来的压强怎么变化?4、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认真答题,检测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导学案

学习习 按时交作业,学风严谨踏实,既全面发展又有 惯 ( 30 所长,不偏科(10 分) 分) 注意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讲究效率,学习有序 高效(10 分) 注重思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常常提出独立 的见解(10 分) 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并取得成效(10 学习能 分) 力 ( 40 有钻研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 分) 地解决问题 (10 分)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10 分)
五、教学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潜水 艇”、“潜水员潜入深海”图片 提出问题“潜水艇为什么都用抗 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你 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 问题 1: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固体 由于受 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 它的物体有压力,我们把物体单 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液体 受不受重力?(受) 那么液体对 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是否有压力有 压强呢?教师进行演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 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已不再陌生,具体操作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即可。
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新课标要求这堂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 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七、教学评价设计
自 评 学习态 价 内 容 评 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有兴趣、有目标、有 组评 师评 小 教
度 ( 30 分)
动力(15 分) 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刻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 进步(10 分) 正确对待考试,严守考试纪律(5 分) 尊重学习规律, 做好预习、 听课、 复习、 练习、 评价各环节(10 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和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内,发现橡皮膜凸出,表明液体对容器底(填有或没有)压强,并且看到下面一个橡皮膜比上面橡皮膜凸出明显,说明。

2、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都没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3、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演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观察现象。

2、认识压强计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结论: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液体的压强编号:
——问题综合解决评价单
班级组名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

3.会用公式P=ρgh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重难点:
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难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

三预习评价:
1.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方向。

2.物体放水平面上,压力是由产生的,并且大小与重力大小。

3.压强表示。

与和有关。

公式。

4.固体由于重力而对支撑面产生压力,从而产生压强。

那么将水装在容器中底部和侧面会受到水的压强吗?利用废旧饮料瓶做图9.2-1实验.水会从侧壁小孔喷出来是因为,你会发现水越深,喷得越。

水从小孔喷出的距离越远说明。

若在瓶底开一小孔,一定(填会或不会)有水流出来。

这说明。

四探究新知:
知识探究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观察下列两幅图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因是,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产生了压强。

猜想一下原因;
结论:1)
液体对 和 都有压强作用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知识探究点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 2.压强计构造: , 。

3.使用方法:
(1)无力作用薄膜时U 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 用手压薄膜时U 形管两液面会产生 ;
(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

U 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 , 越大则压强越 。

(3)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 有压强.
(4)根据教材P40完成实验探究。

结论 :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③液体的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系;
(5)原因:由于液体的 和 性
知识探究点三: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
某一液体(ρ)某一深度(h)处的压强(p)有多大?通过假想液体柱的办法,仿照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探头
(扎有橡皮膜) U 形管 U 形管左右两侧 液面的高度差 甲 乙 丙
写出来:
(1)步骤:在横线上填入公式
①水柱体积V=(=10cm3),
②水柱质量m==ρSh(=10g),
③水柱重力G==ρgSh(=0.1N),
水柱对底面压力F= (=0.1N),
④底面受到压强p==ρgh(=1000Pa);
(2)公式:;
(3)注意:①单位ρ用,h用,p才是Pa,
②液体的压强只跟和有关,深度是指这一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
③液体压强跟所取无关。

4)该公式的使用范围
知识探究点四:连通器
1、阅读连通器部分叫连通器,其特点是。

2、举出三个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3、下图中,哪些是连通器?
阅读“三峡船闸”,若船从上游驶往下游,说明在哪个阶段,船闸的哪些部分会组成连通器。

五、当堂检测:
1.船闸是根据原理工作的。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
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是因为,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
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3.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
六、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三级评价: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