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及答案

史记复习题1、太史公自序1.重点词语总结(1)1-3段:①命南正重以司天司:掌管②司马氏世典周史典:掌管③其在卫者,相中山相:当---相④以传剑论显显:显扬⑤昌为秦主铁官主:主管⑥王卬於殷王:使---当王⑦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掌:掌管。
治:治理。
(2)4-6段:①二十而南游江、淮南:向南②讲业齐、鲁之都讲业:研讨学问③于是迁仕为郎中仕为----出仕当④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封:封禅⑤不得与从事与:参与。
从事:行事⑥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所欲论著:所要撰写的论著。
⑦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论:阐释。
歌:歌颂。
⑧则学者至今则之则:把---当作准则。
⑨史记放绝史记:史书的通称。
⑨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论:编辑。
次:编撰⑩ 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缀集。
石室金匮:国家收藏图书、档案的地方。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朔旦:旧历每月初一。
(3)7-10段:①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卒:死。
②小子何敢让焉让:推辞,辞让。
③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何为:为什么。
④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害:嫉害。
壅:阻塞。
⑤孔子知言之不用不用:不被采纳。
⑥道之不行也行:实行。
⑦是非二百四十二年是非:褒贬。
⑧以为天下仪表仪表:标准。
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贬:贬抑。
退:斥责。
讨:声讨。
⑩以达王事而已矣达:达成。
善善恶恶奖善惩恶。
贤贤贱不肖尊崇贤能,鄙视不才故长於风风:讽喻。
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指:要旨。
弑君三十六弑:臣杀君、子杀父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所以:原因。
本:根本。
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缘故。
渐:渐进。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有国者:君王。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宜:合适。
遭变事而不知其权权:权宜。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遭受。
空言:指责。
辞:辩解。
夫不通礼义之旨旨:要旨。
夫君不君则犯犯:被冒犯。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行:恶的品行。
过:罪过。
以天下之大过予之以:把。
予:加在身上。
则受而弗敢辞辞:推辞。
礼义之大宗也宗:根本。
垂空文以断礼义垂:流传。
空文:著作。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论:撰述。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高祖本纪》一.解释加点的词语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2020《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编+精练管仲列传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编管仲列传《刺客列传》一文选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是《史记·管晏列传》中有关管仲的部分。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将再度加强对文言字词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1.颍(yǐng)上2.鲍(bào)3.商贾(gǔ)4.不肖(xiào)5.齐桓(huán)公6.匡(kuāng)正7.仓廪(lǐn)8.少姬(jī)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2.鲍叔知.其贤:了解3.常欺.鲍叔:欺负4.鲍叔终善.遇之:对待5.不以为言...:把这种事对外说6.管仲事.公子纠:侍奉7.管仲囚.焉:被囚禁8.鲍叔遂进.管仲:推荐9.任政..于齐:执政10.九合.诸侯:会合11.一./匡.天下:完全/匡正12.齐桓公以霸.:称霸13.尝与鲍叔贾.:经商14.分财利多自与..:给自己15.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是16.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做官/被17.鲍叔不以我为不肖.:贤能18.吾尝三战三走.:逃跑19.邵忽死.之:为……而死20.与俗.同好恶:平民百姓21.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库22.上./服./度.则六亲固:上位者/遵循/礼法23.四维.不张:纲纪24.令.顺民心:法令25.因而予.之:给26.贵.轻重:重视27.慎权./衡.:秤砣/秤杆(引申义见“考点四·古今异义”)28.桓公实.怒少姬:实际上29.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责备/周王祭祀滤酒之物/向30.令燕修.召公之政:恢复31.桓公欲背.曹沫之约:背弃32.诸侯由是..归齐:从此33.知与.之为取:给34.管仲世所谓..贤臣:认为是35.而不勉.之至王:勉励36.乃.称霸哉:仅仅37.将./顺.其美:扶持/顺从38.匡./救.其恶:纠正/制止(一)使动用法1.富.国强.兵:使…富/使…强2.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二)意动用法1.然孔子小.之:以…为小,轻视2.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以…为耻(三)名词作动词齐桓公以霸.:称霸(四)名词作状语1.桓公北.征山戎:向北2.南.袭蔡:向南(五)形容词作名词1.将顺其美.:美好的事2.匡救其恶.:不好的事字音与字形考点重点实词考点词类活用考点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苦/困厄2.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贤,没有才能3.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太史公自序》(1)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译文: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嫉恨他,卿大夫阻抑他。
(2)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译文:考察他们所以会这样的原因,都是丢掉了立国立身的根本(礼义)。
(3)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译文:礼是在坏事发生之前加以防范,法是在坏事发生之后予以惩处;法施行的作用容易看到,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难以察觉。
(4)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译文: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补救偏颇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王道的精髓。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了愤懑,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因而追述往事,寄希望于后来人。
《夏本纪》(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译文:(舜)在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2)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译文: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
(要点:以、诛、是)(3)女其往视尔事矣。
译文:你还是赶快去办你的公事吧!(要点:女、其、尔事)(4)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译文:于是帝舜赐给伯禹一具玄圭,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5) 禹伤先人父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译文:禹为先父伯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惩深感痛心,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 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入。
《鲁周公世家》(1)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译文:您不会有灾祸的。
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须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译文: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3)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译文:做父母者,经历长久时期创业成功,其子孙骄奢淫逸忘记了祖先的困苦,毁败了家业,做儿子的能不谨慎吗?《高祖本纪》1、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史记》选读重要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史记》选读重要句子翻译《廉颇与蔺相如》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翻译:寻求可以做使者去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翻译:权衡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国,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翻译: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品格。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翻译:不过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
5.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翻译: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翻译: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您欺骗从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秘密地到赵国了。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翻译: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8.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翻译: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宽容我到了这样的地步啊!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强秦邪!翻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1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翻译:蔺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
1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翻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国家的急务为先,以自己的私仇为后啊!《晁错》1.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翻译: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说道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可以修改的法令。
2.及窦婴、袁昂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翻译:等到窦婴、袁昂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衣,在东市把他处死。
3.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翻译: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次都听,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
4.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新高考语文专题08 《史记》选读实词整理-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

20121届高三文言文复习系列材料之——《史记》选读实词整理1.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绍:继承;典:掌管。
2.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徇:夺取,攻占。
3.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略:巡行,巡视。
4.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被:蒙受,遭受。
5.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
拨:废弃6.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仍:沿袭7.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相:察看,考察8.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笃:忠诚,厚道9.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固:坚持10.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看不起11.乃绐为谒曰“贺万钱”,实不持一钱。
绐:欺骗,诈说12.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啖:利诱13.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交付,委托1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距:抵抗15.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壁:军垒,营垒16.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害:嫉恨17.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用:因为,由于18.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勒:统率,部署(兵马)19.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当:判决20.得李广必生致之。
致:送达21.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病:担心,忧虑22.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假:借;彬彬,繁盛的样子(了解、掌握的更多)23.推此类以绳当世。
绳:规范24.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曩者:过去。
这里指刚才25. 欲批其逆鳞哉。
批:触犯26.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委:放置27.祸不必振矣。
振:救,挽救28.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29.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度:常态30.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坐:治罪,办罪31.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较:清楚,明白。
欺:违背32.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
假:代理33.天下大酺大酺:命令特许的大聚饮。
34.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史记〉选读》重点翻译复习资料

《〈史记〉选读》重点翻译复习资料《项羽本纪》1、每吴中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译:每当吴中有大工程和丧事,项梁常替他们主办,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各人的才能。
2、项王瞠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译:项王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受惊吓,退避好几里。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译:江东虽小,地方纵横千里,民众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
4、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
译:巨鹿城下,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有许多座营垒,没有哪一个敢放兵出战。
等到楚军攻打秦军时,诸军将领都在壁垒上观战5、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译:然而今天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啊。
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译:纵使江东父老怜爱我使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然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译:我听说汉王用千斤黄金、万户封邑来悬赏我的人头,我把这份好处给你。
8、羽岂其裔邪?何兴之暴也?译:项羽莫非是舜的后裔吗?不然为什么他兴盛得这么快呢?9、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译:秦朝实行暴政,陈涉首先发难,豪杰蜂拥而起,相互争夺,多到难以数得清。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译:自己夸耀功劳,施展自己的聪明,独断专行而不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可以用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结果五年就亡掉了自己的国家,身死在东城,尚且不觉悟也不责备自己,实在是大错。
11、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就统率全军渡过漳河,都沉掉所有船只,砸破饭锅用具,烧掉营垒,携带三天的干粮,借此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不让一人有畏缩后退之心。
《史记选读》翻译复习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太史公自序》1.“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我作为太史而不能把他们的事迹详加编辑记录,中断了天下史事的录载,我十分惶恐不安,你可要记在心上啊!”……“儿子我虽然驽钝,请允许我把您老人家所编撰的史实掌故完整地加以编辑,不敢稍有缺漏。
”2.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我想只撰述褒贬是非的言论,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评判是非善恶更加深刻、明显。
……奖善惩恶,尊崇贤能,鄙夷不肖,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补救偏颇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王道的精髓。
3.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受命于上天,恩泽流布无边,海外不同习俗的国家,派遣使者辗转翻译来到中国边关,请求进献朝见的不可胜数。
《夏本纪》1.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政务,按时巡行视察各地诸侯所守的疆土。
在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
2.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的仁心人人可亲,他的言语诚实可信;他的声音符合自然的音律,他的身体就是标准的尺度,他的教令几经权衡方才发布;他如此勤勉肃敬,可作为人所共遵的纲纪。
《鲁周公世家》1.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你们的长孙姬发,辛劳成疾。
如果三位先王在天上生病需要子孙到天上去侍奉你们,请以我旦身体代替大王姬发的生命。
2.王其无害。
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兹道能念予一人。
大王您不会有灾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远大的抱负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终了同“债”高祖常.繇咸阳,纵观同“尝”,曾经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交好,与……友好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向来看不起,轻视(吕公)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趁机同“屈”,理亏,不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用眼睛示意坚持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亲生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整理,提起道歉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一同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通过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归属,归附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悬挂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同“掠掳”,抢人财物同“喜”同“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宽而薄的丝带乃以秦王属.,遂西入咸阳交付委托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灭族处死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再说规约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使……明白,知道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犒劳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如果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同“纳”,接纳逐步同“拒”认为……正确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救活,使……活明告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带着,使……跟从谢罪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解脱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伐”意同“功”,功勋计持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同“佯”,假装服从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同“麾下”到……去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
是迁.也封……为王流放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使……停下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营垒项羽之卒可.十万。
淮阴先合,不利,却.大约后退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向……展示,给……看遂以.鲁公号葬项羽穀城按照驰入齐王壁.,夺其军营垒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便利于国家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嫉恨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依恃经营勤奋,努力与……相比,谁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供应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免除赋税徭役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只是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和……一样默写《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将军列传》广家世世受.射学习,传授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凭因为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官吏的俸禄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统率,部署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排开阵势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如果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适逢,恰巧得李广必生致.之送到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严重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同“佯”斜视霎时趁势汉下.广吏交付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判决应当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何况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不久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重新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就部下专以射为戏,竟.死一直到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因此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稍微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才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坚决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同“幕府”到……去按照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辞别到……去,到达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同“惑”,迷惑,迷失(大将军)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漠”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情况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委曲详情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听审受质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到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交付判决《管仲列传》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匡正,纠正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做生意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而死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赞扬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给以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轻视,看不起《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位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制定写作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自夸,炫耀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恨,痛心明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大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浊”像蝉脱壳那样污浊污浊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同“黜”,罢免官职合纵亲善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终究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快意,心里舒服又因.厚币用事..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凭借掌权骗人的假话..者臣靳尚,而设诡辩怀王卒.行终于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竟然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归罪,责怪翼幸..君之一悟同义词,希望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连,跟着太平,稳定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类文辞,指文学被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言语举动适度、得体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到……去及见贾生吊.之悼念死者同.死生,轻.去就把……同等看待把……看得很轻《项羽本纪》又不肯竟.学终了,结束项梁尝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约束梁以此奇.籍认为有奇才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营垒诸将皆从壁上观....依凭营垒观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安营驻守是何楚人之.多也这么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终于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约定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土地纵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让……为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悬赏征求恩德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同“示”,出示,展示《滑稽列传》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合于正道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召见,使……朝见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过度托付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凌压,覆盖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断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携带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怎么,如何王曰:“先生少.之乎?”认为少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直,就若亲有严.客,髡帣gou鞠ji,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尊贵敬酒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同“猝”,突然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是.侪辈,指伙伴......日暮酒阑.,合尊.促坐尽同“樽”,盛酒器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严重治丧,服丧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认为低贱,认为尊贵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乃,竟然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交付(孙叔敖)病且死,属.其子曰同“嘱”,叮嘱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去,往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千万念为廉史,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从头至尾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如果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如果只是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替代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本来《刺客列传》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刚才合,对盖聂怒而目.之用眼睛瞪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威慑,震慑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不久作人质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像蚕吃桑叶一样吞食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坚固防线肥沃原野拥有,据有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被欺凌触犯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振奋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放置太子丹受而舍.之使……住下来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消除……的借口愿太傅更.虑之重新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同“媾”,讲和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拜访太子逢迎,却.行为异,跪而蔽席..倒退拂试席位让座太子避席..而请离开席位以示敬意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小步快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己不逮.也及,达到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使……称臣满足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果真示,引诱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独揽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趁势表承接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机会唯.荆卿留意..焉希望考虑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坚决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拜访不时地进奉微.太子言,臣愿谒之如果没有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悬赏征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残酷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见欺凌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装入匣子人不敢忤.视逆,抵触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祭祀路神,为人送行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资财作为见面礼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同“震”,惊慌,害怕抵抗排列,比照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按照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词尽同“现”,出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常态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遭受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治罪,办罪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送给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到……去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竟然懂得音乐自……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清楚,明白违背《魏公子列传》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凭傲慢地对待致.食客三千人招来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赠送公子从车骑,虚.左空出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整理径直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委曲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同“睥睨”,眼睛斜着看故意暗中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才辞别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介绍,引见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过分,指超出常规的礼数同“固”,已经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得以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扎营驻守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连续责备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在哪里为……着急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办法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惧死凑集,备办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用来……的方式周全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什么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