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提升训练
《桥》一课一练˙基础训练与能力提升测评

《桥》一课一练˙基础训练与能力提升测评基础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yōng dài jīng huāng páo xiào sǎng zi shāyǎ()()()()()měng rán shēn yín fèi huàdǎng yuán tūn mò()()()()()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狞.笑(líng níng)蹿.上来(cuān cuàn)搀.扶(cān chān)祭奠.(diàn dàn)三、比一比,再组词。
咆()嗓()揪()瞪()呻()泡()噪()瞅()澄()伸()四、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拥戴——()放肆——()惊慌——()反义词:黎明——()沙哑——()凶猛——()五、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4.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六、按要求写句子。
1.老汉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
(改为反问句)2.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修改病句)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仿写句子)七、句子品析理解。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句话通过对老汉的和描写,表现了老汉的特点。
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主要通过描写老支书的语言和动作来塑造他的形象。
()2.课文结尾点明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让人感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3.这篇文章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借洪水的凶猛来表达对老支书的赞美。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习题:第一课+第一课时+课时提升训练+Word版含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者在相应的括号内写上“T”,错误者写上“F”)1.(2015·浙江9月选考测试)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T)2.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F)提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F)提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小王花2 000元买了一部手机,在这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T)5.一个国家的纸币发行量增加必然引起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F) 提示:一个国家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如果增加,纸币发行量也应增加,所以纸币发行量增加不一定引起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正确)6.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A.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货币C.使用价值和需求D.使用价值和价值解析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A、B、C排除,D正确。
答案 D7.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货币之所以比商品出现得晚是因为()A.只有当金银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时才产生货币B.只有当金银同时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后才产生货币C.只有当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金银才充当货币D.只有当金银充当交换媒介并能表现其他商品价值时才产生货币解析金银在充当货币之前,作为一般等价物就与其他商品相交换,A、D说法错误;金银作为一般商品,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B项错误。
答案 C8.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贵金属纪念币计划发行的项目有2016版熊猫金银纪念币、北京银行成立2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等。
这些纪念币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金银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其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B.纸币C.铸币D.商品解析金银纪念币属于金属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训练一课一练10松鼠人教新课标

一、简答题(4分)1.(4分)把上下两行的近义词连起来。
敏捷宽阔追赶机灵宽敞追逐机警矫健二、填空题(58分)2.(13分)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这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C.埋下伏笔。
(2)它们面容,眼睛,身体,四肢,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这段话从面容、、、、尾巴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把松鼠的尾巴比作,给人以联想和美感。
3.(8分)选词填空。
(1)充足足够①临近冬天,松鼠会储存的粮食,用来安然过冬。
②蟋蟀筑巢的地方一定是阳光的。
(2)因为……所以……即使……也……无论……都……如果……就……虽然……但是……只有……才……③狂风刮树,松鼠会下到地面。
④下雨,雨水向四周流去,这就是圆锥形房子的好处。
⑤鼠窝很小很窄,十分舒适安全。
4.(9分)在括号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动物的小面孔的尾巴的夏天的目光的爪子的毛的窝的果实5.(4分)辨字组词。
捕哺流梳栗粟骄矫6.(8分)读拼音写汉字。
wán shuǎruì lìshū shìxiē liánɡɡuānɡ huázhē bìfènɡ xìxùn liánɡ7.(4分)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既......又...... 虽然......但...... 只有......才...... 只要......就......(1)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不是肉食动物。
(2)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到地上来。
(3)它们是十分警觉的,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4)松鼠带着儿女住在这样的窝里,舒适安全。
8.(3分)选词填空。
强烈剧烈猛烈(1)风地刮着,树枝地摇晃着,松鼠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跳到地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3 桂花雨 同步提升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一课一练(有答案)1.“香飘十里”这个词语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铺.子(pū)湖泊.(pō)困难.(nán)B.口渴.(hē)渴.水(hē)兴奋.(fèn)C.淹没.(mò)传.说( chuán)挨.近(āi)D.着.急(zhuó)没.有(méi)铺.好(p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白鹭》一文中,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惊叹之情,隐潜在字里行间,感情流露自然而真挚。
(____)(2)《落花生》一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_____)(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_____)4.我会用“√”选择正确读音。
垂蔓(wàn màn)脊(jí jǐ)背称(chēn chēng)赞眼睑(liǎn jiǎn)湖畔(bàn pàn)召(zhāo zhào)集红晕(yūn yùn)兴(xīng xìng)奋5.比一比,再组词。
桂________ 饼________ 箩________ 飘________ 浸________挂________ 拼________ 萝________ 漂________ 侵________6.请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自(______)自(_____)(______)出(______)外异(______)同(_____)不知(_____)(_____)(_____)苦(_____)高(_____)(_____)在乎7.给下列句子排序。
(_____)不一会儿,地上的纸屑便服服帖帖地变得无影无踪了。
(_____)一阵大风过后,接着落下豆大雨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双休提升练习七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双休提升练习七1.看拼音,写汉字。
钦差大臣在执行rèn wù( )时无故zhǎn shā( )百姓,激起了人民的chóu hèn( )。
huáng dì( )得到这个消息后震怒了,削去了他的官职。
2.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组成新字再分别组词。
员( ) 木( )区( )1.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园中有民族建筑。
园中有西洋景观。
2.先分析例句,再用加点字词写句子。
例: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把比作,说明。
仿写:北风像一样, 。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失!”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2.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提示可知,《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2)文章通过记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赞扬了五壮士什么精神?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由“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联想到四字词语: 。
2.画“”的句子揭露了侵略者破坏圆明园的两大罪证:一是;二是。
侵略者破坏圆明园的第三大罪证是放火,从“”可以看出。
3.读了这段话,让人感到非常。
4.假如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什么呢?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增广贤文》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培养军队一千天后,才能带出去打仗。
B.长期供养、训练军队,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在危难之时用到。
C.供养军队一千日,才能一朝用来打仗。
双休提升练习七字词训练营 1.任务斩杀仇恨皇帝2.损损失宋宋朝岖崎岖句子闯关岛 1.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 双休提升练习苏教版

双休提升练习(二)1.看拼音,写汉字。
(1)来到西柏坡,你看不到雕梁画dònɡ()的精美建筑,只能看到砖wǎ()结构的平房。
这里的中共中yānɡ()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2)大年初一,海南省三沙市委市zhènɡ fǔ()广场举行了庄yán()的升旗yí shì()。
2.读句子,写出同音字。
(1)zhì许多()愿者走上街头,帮助交警维护交通()序。
(2)qǐ老师的话带给我深刻的()示。
从此,我学习()来劲头非常足。
3.同义词进语境。
(1)“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形容花很多,有这种意思的四字词语我还积累了和。
(2)“他满面春风地走下舷梯,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像“满面春风”这样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
1.根据“沸腾”的不同意思造句。
(1)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2)形容情绪高涨。
2.仿写句子,描写人物两个连续的动作。
例:我走上前去,把一束鲜花献给了江主席。
3.把句子改写成反问句,意思不变。
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
4.“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句中的“”表明了广场的位置,而“”“”是作者对广场特点的概括。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
()(2)“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2.“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说明我与母亲失散了多年,今天与她重新见面了B.这句话表现了我欣喜、幸福的感情C.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是()A.俄罗斯莫斯科的红场B.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C.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2.下面哪一个旗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双休提升练习(二)字词训练营1.(1)栋瓦央(2)政府严仪式2.(1)志秩(2)启起3.示例:(1)百花争艳百花齐放(2)满面笑容句子闯关岛1.示例:(1)锅炉里的水正在沸腾。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古代埃及) 课后提升训练试卷

2020年秋绵阳外国语学校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2020安徽淮北月考)2019年5月18日至8月18日,天津博物馆举办“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
古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起源于 ( )A.幼发拉底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底格里斯河流域D.地中海沿岸2.(2020山西临汾襄汾县第一次月考)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对下面年代尺中①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C.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D.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3.(2020安徽淮南西部地区第一次联考)图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们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
图特摩斯三世获得此赞誉的原因是 ( )A.他建立了古埃及的奴隶制国家B.他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的统一C.他是古埃及的法老D.他的征服战争使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4.(2020福建龙岩永定区金丰片第一次月考)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最终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遭到外族的入侵B.文字识读方式的失传C.尼罗河泛滥成灾D.埃及没有自己的文字5.下列属于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的是 ( )①太阳历②《大明历》③象形文字④甲骨文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2020重庆江北新区联盟期中)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用途是 ( )A.权力的标志B.生活的场所C.法老的陵墓D.运动的名称7.(2019广西崇左期末)央视电影频道出品的《世界历史》是一部跨越国度、跨越时空、跨越民族,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的大型纪录片。
其中第6、7集《古代埃及文明》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古埃及历史。
下面说法最可能出现在该纪录片中的是 ( )A.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B.古埃及在图特摩斯二世统治时期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C.古埃及文明没有中断D.亚历山大帝国最终被古埃及所占领8.(2020辽宁鞍山台安县第一次段考)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 ( )A.神之子B.法老C.皇帝D.国王9.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能力提升课时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课时训练——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能力提升)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1.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C.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2.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这主要得益于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3. 在古代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早期国家,大多代表A.氏族贵族的利益B.氏族成员的利益C.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封建地主的利益4. 世界最初的文明主要发源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这反映出古代文明A.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B.建立完善的国家机器C.相互间处于封闭隔绝状态D.建立较为紧密的联系5. 在《吉尔伽美什)的史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基什王阿伽派遣使者来到乌鲁克城邦,让乌鲁克人臣服,乌鲁克城邦立即召开长老会议和公民大会,商讨是降是战的问题。
国王表达了作战的决心,但长老们纷纷反对。
这说明乌鲁克城邦A.社会矛盾较为尖锐B.管理机构呈分权态势C.国王主宰城邦事务D.奴隶制民主制度完善6. 《汉谟拉比法典》第5条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宣告裁判,经证明该案件为不成立而法官又经判决确定犯有误判之罪者,处该案中刑罚之十二倍。
该法官应于公众集会中被推出审判席;永久不得复职。
这一规定表明古巴比伦王国()A.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B.法官掌握司法权C.强调法官权责的统一D.过于注重审判程序7. 塔庙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巩固提升训练题
【体验·探究】
(一)课内语段阅读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听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味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
方面加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运用这种手法
再续写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下列问题(注:以下两题可任选一题来做)
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
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2.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
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巩固提升训练题(参考答案)
【体验·探究】
(二)课内语段阅读
1.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又酸又甜。
3.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
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①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
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5.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
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6.拟人。
续写略。
7.写出两条即可。
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②形、声、色、味俱
全,春、夏、秋景皆备。
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
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8.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号题:
1.言之有理即可。
2.言之有理即可。
相同点如: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