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和油脂

合集下载

酯和油脂

酯和油脂
①碱性的条件下水解
皂化反应,工业制肥皂
②酸性条件下水解:工业制硬脂酸和甘油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 常使用热的纯碱(碳酸钠)水 溶液(显碱性)洗涤灶具上的 油垢,请 你分析这是利用了什 么原理?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

(B)油脂有固定的熔点
(C)油脂属于混合物 (D)油脂的氢化也叫油脂的硬 化 2.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加6滴乙酸 加6滴乙酸 乙酯,0.5mL 乙酯0.5mL 稀硫酸和 氢氧化钠和 5.0mL水 5.0mL水
步骤2
三支试管同时放入70~80℃的水浴中加 热,闻各试管中的气味
现象
乙酸乙酯的 气味很浓
未发生水解
略有乙酸乙 没有乙酸乙 酯的气味 酯的气味 大部分水解 全部水解
结论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C2H5+H2O 酸
(1)存在
(2)组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酯。 高级脂肪酸(C6-C26),如: 哪些物质中 含有
软脂酸C15H31COOH、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 C17H33COOH 亚油酸:C17H31COOH
练习:写出硬脂
酸与甘油的酯化 反应方程式。
甘油:C3H5(OH)3
油脂都是混合物
(3)油脂的水解

CH3COOH+C2H5OH(酸性水解)
CH3COOC2H5+NaOH→CH3COONa +C2H5OH(碱性水解)
酯化反应
反应关系
催化剂
水解 ⇌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稀H2SO4或NaOH 催化剂 浓H2SO4 溶液 吸水剂,提高 NaOH中和酯水解 催化剂的 乙酸和乙醇的 生成的乙酸,提 其他作用 转化率 高酯的水解率 酒精灯火焰加 加热方式 热水浴加热 热

酯和油脂

酯和油脂

不易溶于水
较大
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明显的滑腻感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氢化反应 水解反应
探究实践
探究实验:
设计方案检验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碳碳双键。
操作:向溴水中加入液态油 现象:溴水褪色 结论:液态油中含有碳碳双键(不饱和成分)
氢化反应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_ 水解反应
2.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反应
探究实践
Ni
+ 3H2
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氢化反应 水解反应
探究实践
液态油含碳碳双键,与H2发生加成反应,此过程叫做油脂的氢化, 又叫油脂的硬化。这样得到的油脂叫人造脂肪,又叫硬化油。
氢化用途:a.使物质更易保存、不易(氧化)变质 ;
b.方便运输。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酸钠
(肥皂的有效成分)
甘油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 皂化反应 应用
1.肥皂的制取:
化学性质
氢化反应 水解反应
探究实践
油脂 热水 氢氧化钠 酒精
皂化锅
混合加热 搅拌
高级脂肪酸 钠 甘油 水 酒精
盐析
加食盐颗粒 加热搅拌
上层:高级脂 肪酸钠
下层:甘油、 食盐与水混合

加入填充剂 过滤
油脂概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油酯,且动、植物体内的油脂 大都为多种混合甘油酯的混合物 ——无固定熔、沸点
(3)R、R'、R"可以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思考:油脂是否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酯--油脂

酯--油脂

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条件 下的水解方程式:
O
稀H2SO4 △
O
CH3C-O-C2H5 + H2O
CH3C-O-C2H5 + NaOH
= =
CH3C-OH + C2H5OH
=
O
=

O
CH3C-ONa + C2H5OH
练习:
写出甲酸甲酯分别在硫酸溶液、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COOCH3
3C17H35COONa + HOCH
硬脂酸钠 HOCH2
硬脂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 分,所以我们把油脂在碱性 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肥皂的制取原理 肥皂、甘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固体 析出
油脂
NaOH溶液 用蒸汽加热
加入细食盐 加热、搅拌
皂化
上层固体
下层液体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1)乙酸乙酯(乙酸)
(2)乙醇(乙酸)
(3)甲烷(乙烯) (4)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钠)
3、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一定是丙三醇 D.油脂和矿物油是同类物质
4.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 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一)、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1组成: 可看作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 油生成的酯。 如:硬脂酸 ---C17H35COOH
软脂酸 ---C15H31COOH 油 酸 ---C17H33COOH
2、结构
R1 R2 R3 O C O C O C O O O CH 2 CH CH 2
R1、R2、R3相同时
(单甘油酯)

酯和油脂

酯和油脂

硬脂酸
CH2OH
甘油
b. 油脂的水解
② 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肥皂的 有效成
C17H35COOCH2
分 CH2OH
C17H35COOCH + 3NaOH
3C17H35COONa + CHOH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脂
硬 脂 酸 钠 CH2OH
甘油
注:NaOH的作用:催化剂和反应物
工业制皂简述
思考:
1、为何常温下花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猪油 是固态的?
2、我们学过醇和酸能生成酯类,“酯”和“脂”音 相近、字相似,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和区别呢?
3、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柴油都是油, 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
油脂 olein
油 (液态,如植物油脂)

油脂 如: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于
酯 脂肪 (固态,如动物脂肪) 类
硬脂酸甘油酯
油脂的氢化(加成反应),又叫油脂的硬 化或油脂的固化。即是将不饱和的液态油变成 饱和的固态脂。
b. 油脂的水解
① 酸性水解(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 3 H2O
C17H35COOCH2
硬脂酸甘油酯
CH2OH 3C17H35COOH + CHOH
(1)组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又叫甘油三酯。
(2)分类:a. 根据组成结构:单甘油酯、混甘油酯 b. 根据状态: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a. 油脂的氢化
b. 油脂的水解
酸性水解 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油脂 olein

酯和油脂

酯和油脂

(2)油脂的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有机 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 (3)油脂的化学性质: 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
4.油脂的作用:
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
出热量。等质量的油脂,放热量是淀粉等的2
倍以上。人体中的脂肪储存丰富的热能。
如果人体摄 入的油脂过多 会怎样呢?
这些人摄 入的油脂很 少怎么也会 肥胖呢?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过多, 会使之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可能造成 肥胖,堆积在肝脏中可能会造成脂肪肝,甚
至是肝硬化。
因为怕胖,我不吃 脂 类食物,只能增 加碳 水化合物来弥 补肌体 需要的能量。
饮食习惯是否科学?
一.油脂的分类
1.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
C17H33 C17H33 C17H33
C17H35
+ 3H2
催化剂
加压、加热
C17H35 C17H35
油酸甘油酯 (油)

硬脂酸甘油酯 (人造脂肪)
硬化油
再 见
油 油 脂
2.如:菜籽油、花生油、 豆油、棉籽油


1.动物油脂呈固态, 称脂肪
属 于 酯 类
2.如:猪油、牛油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R1 R2 R3
O C O CH2 O C O CH O C O CH2
R1、R2、R3
代表烃基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硬脂酸、软脂酸、油酸

1.所谓酯是指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跟醇发生 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饱和一元酯的通式: CnH2nO2 2.酯的存在与制备 羧酸与醇反应:
CH3COOH + H18OC2H5 → CH3CO18OC2H5 + H2O

酯和油脂课件

酯和油脂课件
解析 酯水解时酯分子里断裂的化学键是 中的碳氧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单键, 原有机物分子里有 2 个这样的原子团, 故它水解生成 3 种新物质:① ③ 。 ②HOCH2CH2OH
学习· 探究区
第3课时
这 3 种物质按题意重新酯化有:①与①生成链状酯,①与① 生成环状酯,①与②生成链状酯,①与③生成链状酯,②与 ③生成链状酯。 水解生成的新物质中①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并且①与①生成链状酯分子时脱去 1 个水分子,①与①生成 环状酯分子时脱去 2 个水分子。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乙酸丁酯 。
(2)三种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①和② 。
知识· 回顾区
第3课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3)三种有机物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分子中都含有
结构 。
(4)由(3)可知含有 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称为酯。
知识· 回顾区
第3课时

2.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存 在于草莓、香蕉、梨等水果中,乙酸丁酯和异戊酸异戊酯 存在于成熟的香蕉中,苯甲酸甲酯存在于丁香油中等。阅 读教材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酯的下列物理性质: (1)溶解性: 难 溶于水, 易 溶于有机溶剂。 (2)密度: 比水小 。 (3)气味: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酯大都有 芳香 气味。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解析
该有机物除了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元素,不
属于烃;酯类大都难溶于水;该有机物与 NaOH 溶液混合 可发生水解反应,1 mol 该有机物只能消耗 1 mol NaOH。
学习· 探究区
第3课时
2.有机物
是一种酯。参照
乙酸乙酯水解中化学键变化的特点分析判断,这种酯在酸 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_种新物质。这些物质再每两个分 子一组进行酯化反应,最多可生成__________种酯。在新 生成的酯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酯和油脂PPT教学课件

酯和油脂PPT教学课件
(3)在碱作用下 C H 3C O O C H 2C H 3+N aO H —△—→ 。
思维拓展 1.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哪种水解更完全, 为什么?
答案 碱性条件下水解更完全,由于在碱性条件下, 碱与酯水解生成的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使平衡右移, 水解程度增大。
二、油脂 1.油脂的结构
油 脂 是 一 类 特 殊 的 酯 , 是 由 高级脂肪酸 [ 如 硬 脂 酸 (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等]与 甘油 [丙三醇,
答案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从植物的果实和花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 D )
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 B.加水溶解后分液 C.加酸溶解后蒸馏 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
解析 酯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在酸、碱 作用下水解,故选 D。
2.为了促进酯的水解,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D )
第 3 课时 酯和油脂
基础梳理
一、酯 1.酯的结构
酸和醇起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酯,其结构是
(R、R′可代表不同的烃基)。 说明 烃基是烃分子失去氢原子后的剩余部分,如甲基—CH3, 乙基—CH2CH3 等。 2.物理性质
酯类大多数 不 溶于水,密度比水 小 ,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
3.化学性质 酯的水解反应:酯与水反应生成酸和醇的反应叫酯的水解 反应。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过程,也是取代反应 的一种。 (1)中性条件下,酯几乎不水解。 (2)在无机酸作用下
脂类物质
7.下列物质中,由酯类组成的是
A.甘油
B.矿物油
( D)
C.煤油
D.牛油
解析 甘油是一种三元醇(含有 3 个—OH);矿物油、
煤油都属于烃类;牛油属于油脂,是酯类。

高一化学酯和油脂

高一化学酯和油脂
酯的合成
醇和羧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形成酯。
酯的反应
酯的水解、醇解、氨解、醇解反应。
02
酯的种类和性质
乙酸乙酯的性质和合成
乙酸乙酯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难 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合成方法:醇和羧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酯,其中乙酸和乙醇 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₃-COOH+CH₃CH₂OH → CH₃-COOC₂H₅+H₂O
某些酯类物质如胆固醇,摄入 过多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酯和油脂对环境的影响与防治
01
02
03
污染空气
酯和油脂在高温下会分解 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环境。
水质污染
将废弃的油脂随意倾倒进 河流,会导致水质污染, 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
有害土壤
如果将废弃的酯和油脂随 意倾倒在土壤中,会破坏 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的 生长。
研究酯和油脂的意义
促进有机化学发展
酯和油脂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有助于深化 对有机化学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实际应用价值
酯和油脂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食品、药物、化妆品和塑料 等行业。对其合成和应用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
酯和油脂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绿色化学方向
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酯和油脂的合成方法也朝 着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例如,研究使用绿色 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等。
低级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等)和高级酯(硬脂酸甘油酯 、棕榈酸甘油酯等)。
酯和油脂的性质与结构
酯的性质
低级酯具有芳香气味,高熔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高级酯通常为 液体或低熔点固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进食一定 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食物中维生素的吸收。
3.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50~60克脂肪,能 提供日需要总热量的20%~25%;摄入过量可 能引起肥胖、高血压等。
A
13
A
14
油脂的变质——酸败
动植物油脂在空气中放置时间久了, 由于氧化而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类等, 使油脂变质,带有一种难闻的“哈
A
18
5.将下列物质分别注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
分层浮于水面的是( C )。
①溴苯 ②乙酸乙酯 ③乙醇 ④甘油
⑤硬脂酸酸甘油酯 ⑥硝基苯
A.全部 B.①②⑤ C.②⑤
D.①⑥
6、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下列
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B)
A、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
然后再分馏
B、先将大豆压成颗粒状,再用无毒的有机溶
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
C、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
出来,然后再蒸发出来
D、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
的油脂蒸发出来
A
19
A
20
2.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B )
A 饱和高级脂肪酸 B 甘油 C 硬脂酸钠 D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3.洗涤盛有植物油的试管,宜选用的试剂是( C )
A 稀硫酸
B 热水 C 热碱液 D稀硝酸
4、为了促进脂的水解,可以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酯的用量
B、增加水的用量
D
C、加热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2、根据上述实验比较乙酸乙酯水解的条件 是什么?哪种条件更好?
酸或碱做产物是什么?
写出有关方程式
O
O
= =
CH3C-O-C2H5 + H2O
稀H2SO4 △A
CH3C-OH + C2H5O5 H
【思考交流】在酯的水解反应中,为什么用 NaOH做催化剂比用稀硫酸做催化剂水解更 彻底?你能根据上述方程式做出解释吗?试 写出该条件下的方程式
静置
实验步 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700C~800C的水浴加热几分钟(一般
骤2
为5min为宜),观察油层高度变化
实验现 象
油层几乎没有 减少
油层略有减少
油层剩余很少
实验结 乙酸乙酯未发

生水解
乙酸乙酯部分已 A 水解
乙酸乙酯几乎全 部水解 4
【问题组】回顾实验、交流讨论
1、升高温度,能提高乙酸乙酯的水解速率,实验过 程中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该实验采取的是 什么加热方式?有什么优点?(友情提示:已知乙 酸乙酯的沸点是77℃)
【关注健康】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有哪些富含油 脂的食品? (2)油脂对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
A
9
很多食物富含油脂。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能向人体提供能量
A
10
A
11
油脂的来源
肉产品,坚果,猪油,奶油,干酪, 多油的鱼,面粉糕饼A,蛋糕和蔬菜油 12
油脂对人的作用
1.油脂能增加食品滋味,增进食欲,是人类的 主要营养物质之一,是热量最高的营养成分;
A
7
【回顾知识、关注生活】
(1)肥皂主要成分是什么吗?它是怎样制取的?
—— 皂化反应
(2)根据你所学知识解释热的纯碱溶液为什
么可以除油污?
A
8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2-83页 (1)说油脂也属于酯,依据是什么? (2)油脂与酯有什么不同? (3)油脂是有什么酸和什么醇经酯化反应生 成的? (4)什么叫油?什么是脂肪?
A
1
含有:丁酸乙酯
A
2
生活小常识 ——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
A
3
【活动探究】 乙酸乙酯的水解
试管编 号
实验步 骤1
1
向试管内加入1mL 乙酸乙酯,再加 4mL蒸馏水。振荡
均匀、静置
2
3
向试管内加入 向试管内加入 1mL乙酸乙酯, 1mL乙酸乙酯, 再加4mL稀硫酸, 再加入4mL NaOH 振荡均匀、静置 溶液,振荡均匀,
中和乙酸 便于反应向右进行
= =
O CH3C-O-C2H5 + NaOH △
O CH3C-ONa + C2H5OH
A
6
【交流讨论】乙酸乙酯的断键、成键方式
=
=
O CH3C-O-C2H5 + H2O
O CH3C-O-C2H5 + NaOH
=
=
O
稀H2SO4 CH3C-OH + C2H5OH

O △ CH3C-ONa + C2H5OH
喇”味,这种油脂就不能食用了
A
15
油烟的危害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研究表明,厨
房是家庭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空间,当食用 油烧到150℃时,就会产生有毒物质,对鼻、 眼、咽喉粘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 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还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 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
A
16
【课堂小结】你在本堂课中学到了哪些重要的知识?
乙酸乙酯的重要性质——一定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取代) 一类特殊的酯——油脂对人体重要作用和用途
科学饮食 关注健康!
A
17
【巩固练习】
1.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 D )。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取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