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天津市静海县2018届高三化学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理)(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基础题(80分)和第H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Al:27 S:32 Cu:64 Fe:56 Mn :55 Ba:137第卷基础题(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系中分离出来B. 碳纳米级材料属于胶体C.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D.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2 •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是A .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B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IO 2溶液C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D .向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3.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Ag ++ C「=AgCI J ②Ba2+ + 2OH「+ 2H + + SO42—=BaSO4 J+ 2出0③ CaCO3 + 2H +=CO2 f+ H2O+ Ca2+④Fe+ Cu2+=Fe2++ Cu⑤ Cl2+ H 2O=H++ C「+ HCIOA .①③B .⑤C.②⑤ D .④4.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将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0.1N A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 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化学一、单选题:共16题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用适当方法在包装袋中装入A.无水硫酸铜、蔗糖B.生石灰、硫酸亚铁C.食盐、硫酸亚铁D.生石灰、食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就是要除去包装袋内的水分及氧气,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硫酸亚铁可以与氧气反应,故选B。
2.钠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A.Na→Na2O2→NaOH→Na2CO3·10H2O→Na2CO3B.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C.Na→Na2O2→NaOH→Na2CO3→NaHCO3D.Na→Na2O→NaOH→Na2CO3→NaHCO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钠及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据钠的化学性质知,Na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而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易潮解,在其表面形成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变成Na2CO3·10H2O晶体;失水后风化变为Na2CO3粉末,故该题选B。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⑤NaAlO2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全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两性物质和弱酸酸式盐的性质。
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两性物质或是弱酸酸式盐。
①为弱酸酸式盐,2NaHCO 3+H2SO4Na2SO4+2CO 2↑+2H2O、NaHCO3+NaOH Na2CO3+H2O,②③④均为两性物质,②Al2O3:Al2O3+3H 2SO4Al2(SO4)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③Al(OH)3:2Al(OH)3+3H 2SO4Al2(SO4)3+6H2O、Al(OH)3+NaOH NaAlO2+2H2O,④Al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又因为Al(OH)3的两性缘,故能与强碱溶液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 2O2NaAlO2+3H2↑,故该题选C。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三化学(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Ⅰ卷基础题(8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500 ℃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已知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C.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阴暗处密封有利于氯水的储存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3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 AB.1molNa2CO3晶体中含CO32ˉ数目一定为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 N AD.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 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恒压容器中,反应A(s)+2B(g) 2C(g)达平衡后,再通入气体C,平衡不移动,气体B的浓度保持不变B.恒温恒容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反应 N2O4 (g) 2NO2 (g)达平衡后,再通入N2O4,平衡正向移动,再达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C.恒温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H2COONH4固体,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的容积,再达平衡时,CO2的浓度不变D.恒温恒容容器中,N2(g)+3H2(g) 2NH3(g)达平衡后,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再达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4.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H<0,t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I、Ⅱ)如图所示。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 化学.doc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三化学(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Ⅰ卷基础题(8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生产、生活等实际应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500 ℃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已知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C.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阴暗处密封有利于氯水的储存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3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 AB.1molNa2CO3晶体中含CO32ˉ数目一定为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 N AD.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 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恒压容器中,反应A(s)+2B(g) 2C(g)达平衡后,再通入气体C,平衡不移动,气体B的浓度保持不变B.恒温恒容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反应 N2O4 (g) 2NO2 (g)达平衡后,再通入N2O4,平衡正向移动,再达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C.恒温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H2COONH4固体,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的容积,再达平衡时,CO2的浓度不变D .恒温恒容容器中,N 2(g)+3H 2(g) 2NH 3(g)达平衡后,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再达平衡时NH 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4.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 (g )+B (g )2C (g )H <0,t 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 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 (I 、Ⅱ)如图所示。
天津市静海一中2018届高三12月学业能力调研数学(文)试卷(含答案)

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136分)第Ⅱ卷提高题(14分)两部分共15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第I 卷 基础题(共1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已知i ii2=++b a (∈b a ,R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b a +等于( ) (A )1- (B )1 (C )3- (D )32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022033,042y x y x y x 则y x z 23+=的最小值为( ) (A )12(B )4(C )3(D )13.已知双曲线12222=-by a x (0>a ,0>b )的一条渐近线为x y 2=,右焦点坐标为)0,3(,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A )26(B )2 (C )3 (D )64.“a =5”是“直线ax -2y -1=0与直线5x -2y +c =0平行”的( )A .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不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设集合,,函数,若x 0∈A ,且,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D .()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x x f cos )(+=,则三个数)1(f a =,)41(log 21f b =,)22(log 2f c =的大小关系为( )(A )c b a >> ( B )b c a >> (C )c a b >> (D )b a c >>≥ ≥ ≤7.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nn n a a a +=+()n N *∈.若11(2)(1)n nb n a λ+=-⋅+()n N *∈,1b λ=-,且数列{}n b 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 .23λ>B .32λ>C .32λ<D .23λ< 8.已知函数⎪⎩⎪⎨⎧>-+-=.1,ln ,1,34)(2x x x x x x f 若a x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 (B) ]12[,- (C) ]2-∞-,( (D) ]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设全集U R =,集合{}1|||2,|01A x x B x x ⎧⎫=≤=>⎨⎬-⎩⎭,则()U C A B =I 10.将函数)4sin(2πω-=x y (0>ω)的图象分别向左、向右各平移4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两个图象对称轴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11. 三棱锥S ABC -及其三视图中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所示,则棱SB 的长为___________.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5i =,则输出的k 值为__________13. 若a ,b ∈R ,0ab >,则abb a 144++的最小值为______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B AE ⊥,垂足为E ,且3=AE ,若F 为CE 的中点,则=⋅DF AE .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f (x )=.DC BFEPBA CDO(Ⅰ)求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Ⅱ)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且a=1,b+c=2,f (A )=1,求△ABC 的面积.16.(本小题满分13分)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将他们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满分100分,成绩均为不低于40分的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图中实数a 的值;()2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人,试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3若从数学成绩在[)40,50与[]90,100两个分数段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求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的概率. 17.(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四棱锥ABCD P -,三角形ABC 为正三角形,边长为2,DC AD ⊥,1=AD ,PO 垂直于平面ABCD 于O ,O 为AC 的中点. (1)证明BO PA ⊥; (2)证明//DO 平面PAB ; (3)若6=PD ,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切值.18.(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过点(0,2),且满足32a b +=.(Ⅰ) 求椭圆C 的方程; (Ⅱ) 若斜率为12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两个不同点A ,B ,有坐标为(2,1)点M ,设直线MA 与MB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试问21k k +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n b 的前n 项和 (1)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a 的通项nn n n b a 2)1(1⋅-=+,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20.(本小题满分14分)函数()()()()()ln ,212.f x x g x a x f x ==--- (I )当1a =时,求函数()g x 的单调区间;(II )设),(),(2211y x B y x A 是函数()y f x =图象上任意不同两点,线段AB 中点为C ()00,x y ,直线AB 的斜率为k.证明:()0k f x '>; (III )设()()()01bF x f x b x =+>+,对任意(]1212,0,2,x x x x ∈≠,都有()()12121F x F x x x -<--,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静海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文)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CCBDCDA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9). ()2,+∞ ( 10)) 42 (11) 3(12).425)23(22=+-y x (13). 2 ( 14) 9/2 15. 解:(Ⅰ)f (x )===,由2kπ﹣≤2x+≤2kπ+,k ∈Z ,可解得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kπ,kπ],(k∈Z ).﹣﹣﹣﹣﹣﹣﹣﹣﹣﹣﹣﹣﹣﹣﹣ (Ⅱ)∵f (A )=1, ∴sin (2A+)=,∵0<A <π, ∴<2A+<,∴2A+=,解得:A=,∵a=1,b+c=2,A=,∴由余弦定理可得:1=b 2+c 2﹣2bccosA ,解得:bc=1,∴S △ABC =bcsinA=.﹣﹣﹣﹣﹣﹣﹣﹣﹣﹣﹣﹣﹣﹣﹣﹣﹣﹣﹣﹣﹣﹣﹣16.解:()1由于图中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所以10(0.0050.010.02⨯++0.0250.01)1a +++= 解得0.03a =()2成绩不低于60分的频率为110(0.0050.01)-⨯+0.85=由于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人,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数学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约为6400.85544⨯=人()3成绩在[)40,50分数段内的人数为400.052⨯=人,分别记为A ,B成绩在[]90,100分数段内的人数为400.14⨯=人,分别记为C ,D ,E ,F若从数学成绩在[)40,50与[]90,100两个分数段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则所有的基本事件有:(),A B ,(),A C ,(),A D ,(),A E ,(),A F ,(),B C ,(),B D ,(),B E ,(),B F ,(),C D ,(),C E ,(),C F ,(),D E ,(),D F ,(),E F 共15种,如果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在[)40,50分数段内或都在[]90,100分数段内,那么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一定不大于10.如果一个成绩在[)40,50分数段内,另一个成绩在[]90,100分数段内,那么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一定大于10.记“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为事件M ,则事件M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A B ,(),C D ,(),C E ,(),C F ,(),D E ,(),D F ,(),E F 共7种,所以所求概率为()715P M =17. (1)三角形ABC 为正三角形,AC BO ⊥①,⊥PO Θ平面ABCDBO 在平面ABCD 上,PO BO ⊥∴②,O AC PO =⋂由①②⊥∴BO 平面PAC ,因此BO PA ⊥ ……4分(2)CD BC ACD CD DC AD AC AD ⊥∴=∠=∴⊥==o 30,3,2,1AB DO BAC OAD ODA //,60,60∴=∠=∠=∠ooAB 在平面PAB 上,DO 不在平面PAB 上,//DO 平面PAB ……8分 (3)过D 做DF 垂直AC 于F ,连接PF ⊥PO Θ平面ABCDDF PO ⊥∴,O AC PO =⋂⊥∴DF 平面PAC ,PF 为PD 在平面PAC 上的投影,DPF ∠为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角 ……10分在平面ADC 中,DC AD AC DF ⋅=⋅,所以23=DF ,42sin ==∠PD DF DPF77tan =∠DPF 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77……13分 (18) 本题满分13分.解:(Ⅰ)由椭圆过点(0,则b =.又a b +=a =∴椭圆C 的方程为12822=+y x . ………………………………4分(Ⅱ)设直线的方程为m x y +=21. 由2212182y x m x y ⎧=+⎪⎪⎨⎪+=⎪⎩, 消去y ,得042222=-++m mx x .………………6分 当0168422>+-=∆m m ,即22<<-m 时,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设),(11y x A .),(22y x B ,则122x x m +=-,42221-=m x x .………………8分又21111--=x y k ,21222--=x y k , 故2121221121--+--=+x y x y k k =)2)(2()2)(1()2)(1(211221----+--x x x y x y .…………10分又m x y +=1121,m x y +=2221, 考虑分子:)2)(1()2)(1(1221--+--x y x y)2)(121()2)(121(1221--++--+=x m x x m x )1(4))(2(2121--+-+=m x x m x x0)1(4)2)(2(422=----+-=m m m m .故021=+k k . ………………………………13分19.(Ⅰ)当1n >时,分当1n =,得11b =,32n b n ∴=-(N n +∈); ……………………………5分(Ⅱ)由题意知(1)2n n n n a b ⎡⎤=+-⋅⎣⎦=2(1)2n n nn b ⋅+-记{}2n n b ⋅的前n 项和为n S ,{}()2n n -的前n 项和为n H ,…………………6分因为nn b 2⋅=(32)2n n -,所以2(312)2(322)2(32)2n n S n =⨯-+⨯-⋅+⋅+-⋅L2312(312)2(322)2(3(1)2)2(32)2n n n S n n +=⨯-+⨯-⋅+⋅+--+-⋅L两式相减得n S -=2+233(222)n +++L 1(32)2n n +--⋅=110(53)2n n +-+-所以110(35)2n n S n +=+-, …………………………………………10分…………………………………………12分 所以=n T n n S H +=20、。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C B A D D D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C D C A B C
18.(19分)第(1)空1分其余2分学法1分答案略
19.(11分)
(1)1:2(2分)(2)1.5(2分) 2.2(2分)
(3)11.2(2分)(4)42.5(2分)学法1分
20.(8分,每空2分)
Ⅰ.(1)12.5 mol/L (2)2.0 mL (3)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Ⅱ.③④
21.(8分)
(1)I2+5Cl2+6H2O=2HIO3+10HCl(3分,电子转移方向略)
(2)KI、I2(2分)(3)HBrO3>Cl2>HIO3能(2分)
22.(12分)
(1)Fe3+、Mg2+、Ba2+、CO2-3(2分)Cl-(1分)
(2)NH+40.02;Al3+0.02;K+0.02 (6分)
(3)是电荷守恒(2分)
(4)略(2分)
23.(8分)
(1)Ag+Fe3+===Ag++Fe2+
(2)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
②配制相同pH的稀硝酸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内
(3)不同意。
甲同学检验出了Fe2+,可确定Fe3+一定氧化了Ag;乙同学虽然验证了此条件下NO-3
能氧化Ag,但在硝酸铁溶液氧化Ag时,由于没有检验NO-3的还原产物,因此不能确定NO-3是否氧化了Ag。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136分)和第Ⅱ卷提高题(14分)两部分,共15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第I 卷 基础题(共136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已知集合,集合, 2{|1}B y y x ==-,那么集合( ) A. B. C. D.2.设实数满足⎪⎩⎪⎨⎧≥≥-+≤--004202x y x y x ,则的最小值为( )A. 4B.C.D. 0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 A. 6 B. C. D.4.在中,内角, , 的对边分别为, , ,若, ,则的面积为( )A. 3B.C. D. 5.已知,则()()2211b a ab+++的最小值为( )A. B. C. D. 6.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命题“”的否定是“”B. 命题“为真”是命题“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若,则”是假命题D. 命题“在中,若,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7.已知点在幂函数的图象上,设1213a f ⎛⎫⎛⎫ ⎪= ⎪ ⎪⎝⎭⎝⎭, , 12c f ⎛⎫=- ⎪⎝⎭,则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8.已知函数()()2,212,12x x x f x ln x x ⎧+-≤≤-⎪=⎨+-<≤⎪⎩,若()()()2g x f x a x =-+的图像与轴有3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0,1e ⎛⎫ ⎪-⎝⎭ B. 10,3e ⎛⎫ ⎪⎝⎭ C. ln21,2e ⎡⎫⎪⎢⎣⎭ D. ln21,33e ⎡⎫⎪⎢⎣⎭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9. 已知为实数, 为虚数单位,若为实数,则__________.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 11.设函数()()21ln 11f x x x=+-+,则使得成立的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2. 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4,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13.点,实数是常数, 是圆上两个不同点, 是圆上的动点,若关于直线对称,则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14.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 ,= .若点F 为线段BE 的中点,点O 为△ADE 的重心,则•= . 三、解答题:(共80分)15.(13分)设函数()sin 1f x x x =++. (1)求函数的值域和函数的的单调递增区间; (2)当,且时,求2sin 23πα⎛⎫+⎪⎝⎭的值. 16.(13分)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22210n n S n n S n n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n b =,数列的前项和为,整数,求的最大值.17.(13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菱形,且,点是棱的中点,平面与棱交于点. ()求证: .()若2PA PD AD ===,且平面平面, 求①二面角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②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等于,若存在,确定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18.(13分)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 , ,数列满足: , , ,数列的前n 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3)记集合()22|,*2n n S T M n n N n λ⎧⎫-=≥∈⎨⎬+⎩⎭,若M 的子集个数为16,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 (14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右顶点为,设点11,2A ⎛⎫⎪⎝⎭.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 (3)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点,求面积的最大值.第Ⅱ卷 提高题(共14分)20. 已知函数()21ln 2f x x bx x =++. (1)若函数在定义域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令()()212a g x f x bx x +=--, ,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 (3)如果在(1)的条件下, ()221312f x x x x≤+-+在内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 1.C 2.B 3.D 4.C【解析】由余弦定理可知: ()22222222cos ,626c a b ab C c a b a b ab =+-=-+=+-+,2222,262cos33C a b ab a b ab ππ=∴+-+=+-⋅,即,,1133sin 66022S ab C sin ∴==⨯⨯=,故选C. 5.C【解析】()()2222112211b a b a b a aba b ab a b ++⎛⎫⎛⎫⎛⎫+=+++++≥ ⎪ ⎪ ⎪⎝⎭⎝⎭⎝⎭+448=≥=,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选C. 6.C 7.A【解析】∵函数为幂函数, ∴, 解得.由条件得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 解得. ∴,∴函数在R 上单调递增。
2018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提高卷) Word版含解析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文12月)提高卷1. 给定一个数列{a n},在这个数列里,任取m(m≥3,m∈N*)项,并且不改变它们在数列{a n}中的先后次序,得到的数列称为数列{a n}的一个m阶子数列.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n∈N*,a为常数),等差数列a2,a3,a6是数列{a n}的一个3阶子数列.(1)求a的值;(2)等差数列b1,b2,…,b m是{a n}的一个m (m≥3,m∈N*) 阶子数列,且b1=(k为常数,k∈N*,k≥2),求证:m≤k+1;(3)等比数列c1,c2,…,c m是{a n}的一个m (m≥3,m∈N*) 阶子数列,求证:c1+c2+…+c m≤2-.【答案】(1)a=0(2)见解析(3)见解析试题解析:(1)因为成等差数列,所以.又因为,,,代入得,解得.(2)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因为,所以,从而,所以.又因为,所以,即,所以又因为,所以.(3)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因为,所以,从而(,).所以,设函数,(,).当时,函数为单调增函数,因为当,所以,所以,即.2.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 (). (Ⅰ)求的解析式;(Ⅱ)设,,,求证:当时,恒成立;(Ⅲ)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当,时,的最小值是?如果存在,求出实数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Ⅰ)(Ⅱ)见解析(Ⅲ)(1)设,则,所以又因为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所以故函数的解析式为2分(2)证明:当且时,,设因为,所以当时,,此时单调递减;当时,,此时单调递增,所以又因为,所以当时,,此时单调递减,所以所以当时,即6分(3)解:假设存在实数,使得当时,有最小值是3,则(ⅰ)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不满足最小值是3(ⅱ)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也不满足最小值是3(ⅲ)当,由于,则,故函数是上的增函数.所以,解得(舍去)(ⅳ)当时,则当时,,此时函数是减函数;当时,,此时函数是增函数.所以,解得综上可知,存在实数,使得当时,有最小值312分考点:对称区间上函数解析式、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恒成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理)(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u:64 Fe:56 知识技能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反应热+元素 速率与平衡 电化学 卷面整洁 100 分数 20 40 40 2-3
第Ⅰ卷 基础题(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B.已知C2H5OH(l)的燃烧热是1366.8KJ/mol,则C2H5OH(l)+3O2(g)═2CO2(g)+3H2O(g)反应的△H=﹣1366.8kJ/mol C.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H1,2SO2(g)+O2(g)2SO3(l)△H2
则△H1>△H2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 2.少量铁粉与100mL 0.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CuO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mL 0.1mol•L﹣1的盐酸 A.①⑤⑦ B.②④⑥ C.③⑦⑧ D.③⑥⑦⑧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高温下,氮气和氢气有利于合成氨气 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由SO2和氧气合成SO3的反应 C.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B.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C.无隔膜电解饱和NaCl溶液所得产物之一是“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 D.工业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阴极析出的铜小于0.5NA
5.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COCl2(g)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6.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和1 mol B气体充入2 L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 +B(g) xC(g)+D(s) ΔH>0,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B.反应方程式中的x=1 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D.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 7.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镍是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一= O2↑+ 2 H2O B.电解时电流的方向为: 负极→Ni电极→溶液→Fe 电极→正极 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 D.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撤 去隔膜混合后,与原溶液比较pH降低(假设 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B.向含有0.4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molCl2充分反应: 4Fe2++2Br-+3Cl2=4Fe3++6Cl-+Br2
C.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通电2OH—+Cl2↑+H2↑ D.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3O4+8H++NO3-=3Fe3++NO↑+4H2O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9.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①b<f ②915℃、2.0 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S>0 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如右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 保护法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 产生0.001mol气体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铜时,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向氨水中不断通入CO2,随着CO2的增加,不断增大
C.3C(s)+CaO(s)=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D.合成氨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12.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约等于1.11×10﹣5 B.当lg=3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C.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13.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 L④与V2 L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 1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盛有44mL1mol/LKMnO酸性溶液的两只试管,一只加入2242mL0.1mol/LHCO溶液,另一只加入2242mL0.2mol/LHCO溶液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
B 用石墨电极电解32MgNO、32CuNO的混合液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 向2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
22NaSO3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相同浓度的
稀硫酸,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
15.T℃时,将2.0molA(g)和2.0molB(g)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发生下述反应:A(g)+B(g)2C(g)+D(s) △H<0;t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时,C(g)为2.0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刻反应达到平衡时,A(g)的体积分数为20% B.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c=2 C.t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平衡逆向移动 D.相同条件下,若将1.0molA(g)和1.0molB(g)充入同样容器,达到平衡后,A(g)的转化率为50% 1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A.图1表示1 L 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 L,pH随lgV的 变化 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 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b点N2的转化率小于a点 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17.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甲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此装置用于电解精炼铜,则X为纯铜、Y为粗铜,电解的溶液a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 B.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AgN03溶液,若图乙横坐标x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E可表示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F表示电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 C.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5mol的碳酸铜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2.0 mol D.若X、Y为铂电极.a溶液为500 mL KCl和KNO3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则原混合液中KCl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2.0 mol•L-1 18.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2SO2(g)+O2(g)2SO3(g) 1197kJmolH) 容器 甲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22molSO、21molO 24molSO、22molO 32molSO
3SO的浓度(1molL) 1c 2c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