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理论流派脉络

合集下载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讨论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

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本质和相关因素。

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第一个阶段是结构主义的时期,这个阶段出现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结构主义者强调通过分析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来理解心理过程。

例如,他们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感觉和知觉的基本元素,如感知心理的主观体验和感觉心理的质量。

接下来是行为主义的时期,这个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一直持续。

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集中在可观察和可量化的行为上,而非主观经验。

他们通过实验和条件反射等方法来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

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主要受到在学习理论和行为控制方面的影响。

随着对心理过程的关注增加,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逐渐兴起。

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如思维、记忆和注意力。

他们使用实验和模型来研究这些心理过程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扩展了心理学领域,并对教育和临床心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人类情感和主观体验。

这导致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主观体验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者通过研究个人的人格和存在来探讨人类意义和目标的发展。

该流派强调个体的选择权、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

除了这些主要流派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如心理动力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现代的神经科学和进化心理学。

这些流派在特定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上有所侧重,为心理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维度和视角。

总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主要流派的兴起。

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再到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每个阶段都为我们对人类心理活动的理解提供了宝贵的贡献。

心理学史-流派代表及观点

心理学史-流派代表及观点

1.泰勒士:水是万物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为水。

2.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论,认为“阿派朗”(apeiron=无限)是世界本源,对立属性相互作用形成了生命。

3.阿那可西美尼:气是世界的本源,灵魂是稀薄的气,肉体是浓稠的气。

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1.数是世界的本源,数构成了宇宙的秩序——社会秩序的原型;2.脑是灵魂活动的场所(毕最早提出);3.最早把音乐作为治疗方法。

1.朴素辩证法奠基人之一,“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两次”;2.变化是世界万物的本质,以火代表万物根源,即万物由火生成,而非构成,并认为认得身体是土,灵魂是水。

1.色诺芬尼:a.人堆神的拟人化,赞成一神论,反对荷马的多神论,“如果动物会画画”;b.在认识方面,区分了知识和意见。

2.巴门尼德:a.现象之路和真理之路,感觉不可靠,现象不可靠,需要理性;b.存在即永恒;c.知觉机制是“以同知同”,舌尖上有味蕾,所以能感觉到味道。

(其观点影响了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说)3.芝诺(Zeno ’s paradoxes ):a.飞矢不动,箭在某个具体的时间上是静止的;b.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c.游行队伍悖论,不同观者角度,同一时间段所看到的位移不同。

世界本源是基本单位组成1.思培多克勒:a.世界万物是水、火、土、气四根构成,同类相知;b.爱与恨是两大动力,因爱而产生感觉;c.“流射” (电影《第五元素》)2.阿那克萨格拉:a.世界由无限多样无限可分的粒子——“种子”组成;b.异类相知,即要了解一物,需要了解其对立面,由苦知甜。

3.德谟克利特:a.朴素唯物主义奠基人,“原子论”最早由刘基博提出,德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b.原子构成万物,人的灵魂是由光滑的圆形的原子构成;c.因为是圆形的,所以是能动的;(最早的因果型观点形式)d.既然灵魂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必然要随原子的消灭而消灭。

先导普罗森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感觉事物要依赖本身的存在,王阳明看花论,偏主观唯心;相对主义,“人之蜜糖,我之毒药”; 多数裁定原则,少数服从多数;1.苏格拉底——思想的接生婆a.强调理性的力量,相信通过理论可以认识客观真理;b.关注人类内心问题,但用科学思想,“拯救生活取决于把测量应用于快乐和痛苦之上”;c.自知之明对美德很重要,恶来自与无知;缺陷:强调逻辑思辨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推导,但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 启发:基因决定论,LAD 2.柏拉图精英治国理念,痛恨民主治国;思想来源于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开办学园,不会数学不得入内;著有《理想国》。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复习一、心理学各大流派演变路径(见图)二、心理学历史上著名心理学家(按姓名、地位、重大事件、核心思想列表整理)三、心理学历史上主要心理学思想1、冯特的心理学思想冯特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建立了不同于传统哲学心理学的新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内容心理学,其心理学思想包括:(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即为意识或心理。

意识或心理是以一种复合的形式出现的,若要进行研究,则必须进行分析,找到这种复合状态的基本元素。

通过分析,冯特发现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类,即感觉和情感。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即将被试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之中,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

冯特主张把内省法和实验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

(3)任何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心理元素结合而成的,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感觉和情绪,这种结合通过联想和统合完成。

他用联想、统觉来说明心理元素是怎样结合成复杂的意识状态的。

2、詹姆斯的心理学思想詹姆斯是美国心理学家,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其心理学思想被称为实用主义心理学,其心理学思想包括:(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心理学的工作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

(2)意识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流,不能用分析的方法把它分为碎片和元素,要把意识现象作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流来加以描述。

意识是个人私有的,是连续不断变化的,具有认识性和选择性。

(3)情绪有两种,一种是较粗糙的情绪,另一种则是较精细的情绪;(4)自我可以划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包括物质自我、社群自我、精神自我三种成分。

经验自我指的是一切一个人可以呼之为“我”或“我的”东西的总和,也叫做“被知的我”、“被动的我”或“客我”。

而纯粹自我指的是一切意识中的主动因素,是一切其他自我的自我,是知晓一切(其中包括经验自我)的那个东西,也是努力和意志的来源。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

心理学流派第一学派:内容心理学派第二学派:意动心理学派第三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第四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第五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第六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第七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第八学派:日内瓦学派第九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第十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西方心理学简史(二)心理学的真正历史只有短暂的100余年。

但由于它又有着一个长久的过去,因此,人们往往倾向把心理学认为既是一个古老的科学,又是一个年轻的科学。

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虽然只有短暂的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在这百余年的短短历史中,它却获得了惊人的发展。

心理科学的这100多年的历史,主要地集中体现在一些在世界范围内,都曾代表过一个时期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倾向、都曾对心理学本身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都曾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进程的心理“大学派”的形成发展上;心理科学100余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也主要地反映在这些心理学大派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上。

第一学派:内容心理学派内容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代表人物是冯特。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他将心理被分析到最后不能再分析的成分称为心理元素。

他认为心理元素是心理构成的最小单位,而人的心理,是通过联想或统觉才把在些心理元素综合为人的直接经验的。

因此,冯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和内容,发现心理元素复合成复杂观念的内在原理与规律。

为此,冯特的心理学体系被称为内容心理学。

内容心理学派观点: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合‎;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概要

十大心理学流派及发展概要

构造主义
构造心理学 Construct psychology
构造心理学是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 一个心理学派,它与相继出现的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是冯特和铁钦纳。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 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 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 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 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派,它为新兴 的心理学提供了一些符合实际的实验资料。但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把一切科 学的研究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并且坚持心身平行论,他们实质上不承认意识是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由于构造心理学为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狡窄和脱离生活实际,同时又 把内省法看作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因而遭到欧美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还在铁钦纳 在世的最后岁月,构造心理学便已逐渐削弱,最后趋于瓦解。但是它同时也从反面 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构造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铁钦纳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有三大任务,由此形成了构造心理学: 第一个任务是找出所有复杂过程能够被还原成的基本感觉元素。铁钦纳把元素 界定为能够在经验中找到的最简单的感觉,它们是通过对意识内容的内省进行系统 分析而发现的。 第二个任务是确定感觉元素如何联结为复杂的知觉、观念和表象。这些联结不完全 是联想,因为在铁钦纳看来、联想是当联结的最初条件不能再被获得时还依然保留 的一种元素联结。 第三个任务是解释心理活动。铁钦纳认为,应该到生理学中去寻求解释,生理 学能够说明感觉元素如何产生并形成联结。铁钦纳还认为,在经验中发现的一切只 是感觉元素,而且求助于统觉这样一种不可观察的实体是不合理的,由此而显露了 他的实证主义立场。他用可以观察的神经生理学来寻求对心理的解释。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三)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人的情绪和行为由其认知观念所确定
二、认知理论述评 (一)意义: 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人的认知过程,为心理学 研究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心理障碍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提供了新的治疗 方法 在指导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 (二)局限: 研究方法不够科学,理论形成过程更多依靠推理 认知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 —— 快乐原则 自我 —— 现实原则 超我 —— 至善原则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力和环境的影响下, 经历五个发展阶段: 1.口欲期(出生 — 1岁) 通过口腔部位的刺激获得快感
2.肛欲期(1 — 3岁) 从自身控制大小便中获得快感 3. 性器期(3 — 5岁) 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
4. 潜伏期(6 — 12岁) 性力从自身转移到外界:学习、游戏 5. 生殖期
二、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精神分析理论的许多观点、理论至今仍是心理 学和精神病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对心理学理 论体系具有划时代意义 重视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人格心理学 研究的范围,而且对个体行为的深一层认识提 供了条件 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 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 代发展心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心理学方面, 而且在哲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方面
行为学习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经 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 学习理论,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学习。 学习概念是行为疗法的核心
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环境刺激对 行为反应的影响 经典条件反射模型
刺 激
反 应
经典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建立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1.强化 2.泛化 3.消退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主要流派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主要流派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并介绍其主要流派。

一、心理学的起源与初期发展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哲学时代,尤其是希腊哲学。

早期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心灵、意识和思维等心理现象进行了一些探讨。

然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才得以确立。

二、结构主义流派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一个主要流派,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韦特海姆在19世纪末创立。

结构主义强调通过分析意识的元素和结构来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韦特海姆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感知、注意和情绪等心理现象,并通过研究实验室中的实际数据来推断人类心理活动的结构。

三、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二个主要流派,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领导,发展于20世纪初。

功能主义强调研究心理现象的目的是了解其在个体适应环境中的功能和价值。

詹姆斯提出了“功能主义原则”,认为心理现象应该从适应的角度来解释,而不是简单地分析其结构。

四、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主要流派,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B·沃森领导。

行为主义主张以可观察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释和预测行为。

行为主义排除了对内心体验和意识的研究,将心理学纯粹视为一种行为科学。

行为主义对于条件反射和学习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五、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主义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和主观体验。

人本主义批评了行为主义的过度机械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过度冲动论观点。

人本主义推崇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强调个体的成长和幸福。

六、认知主义流派认知主义流派发展于20世纪中期,是对行为主义的一种批判性回应。

认知主义强调通过研究人类思维过程来理解心理现象。

认知主义研究包括知觉、学习、记忆和决策等认知过程,并意识到思维与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

代表人物为:苛勒,惠特海默。

精神分析
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谈疗法”,或宣泄法。

1895年出版了《关于歇斯底里之研究》,这本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的开始。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梦的解析》以精神分析的方法分析梦的本质。

机能主义
杜威于1896年发表的论文《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标志着机能主义的正式开端。

构造主义
创始人铁钦纳(英国人)
构造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但是却是欧洲的科学、文化和历史传统交互影响的产物。

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

代表人物为:苛勒,惠特海默。

行为主义
1913年华生发表文章《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主新行为义
20世纪20年代的一系列论文和1923年托尔曼最著名的《动物和人
的目的性行为》标志着新行为主义的诞生。

7、
1937年,《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奥尔波特,标志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8、人本主义心理学
1943年马斯洛《动机理论引言》和《人类动机理论》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