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千字文》第一课时教案
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案设计朱露201011081905教学内容《千字文》课文类型蒙学读物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该选段中的生字词,能准确无误的朗读该段篇目。
了解其中“甘棠”“孔怀兄弟”的典故。
②能力目标:争取在课堂上就能做到熟读成诵,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段诗文的大意。
③德育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感受到这段文字传递出的谦让,沉稳,和睦,友爱仁慈等价值观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④方法目标:诵读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学生理解这一段诗文,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具体字词解释涉及到的典故知识以及文章传递出的传统价值观的理解。
教学方法(1)首先是让学生的多次朗读贯穿课堂始终,小学生还是很愿意读课文的,尤其是这类四字四字的文章(2)其次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几个视频短片。
一个是朗读跟读视频,让学生跟着读,这种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还有就是幼儿园小朋友学《千字文》和少儿武术表演《千字文》的视频。
让学生看到《千字文》的重要性与普及程度,用别的小朋友学习的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接着是教师串讲诗文,将重点字词圈出来,让学生现场写与记生字。
文章中含有的典故如“甘棠”“孔怀兄弟”老师用小故事的方式告诉同学,并引导同学认识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朗读课文,争取熟读成诵。
教师适时总结。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PPT与视频播放器。
板书设计只需体现重点字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上黑板写生字,这里就不作具体设计。
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导语设计:昨天的我们已经学习了《千字文》的部分知识,相信同学们对《千字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也一起学习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不知道还有没有同学记得。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千字文》的第一章节,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宇宙的宏大,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宇宙自然的伟大和节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字文》第一章节的词语、句式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3.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千字文》第一章节的意义、韵律和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千字文》诵读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节律,进而引出《千字文》的学习。
2. 诵读:教师带领学生齐读《千字文》第一章节,注意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
3. 讲解:分析第一章节的字词、句式,讲解其意义,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句进行诵读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更有韵味。
5. 例题讲解:以“天地玄黄”为例,分析句式结构,讲解其意义,引导学生应用到实际写作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千字文》中的词语造句,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教学2. 内容:第一章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重点字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难点:句式结构、词语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千字文》第一章节的词语,写一篇关于自然现象的短文。
2. 答案示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星辰列张。
四季更替,万物生长。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诵读、讲解、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千字文》第一章节的内容。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第一章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正确朗读并翻译古文句子。
2.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界的奥秘,进而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千字文》第一章,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本理解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千字文》第一章2. 板书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重点词汇:天地、宇宙、日月、辰宿重点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
(2)根据注释,翻译《千字文》第一章。
(3)思考:《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2. 答案:(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二年级传统文化《千字文》教案第一课时

传统文化《千字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读出韵律感,尝试背诵。
2. 教育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尝试背诵。
2、孝敬父母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课前准备:孔融让梨和黄香温席的配乐故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两节课的内容,男女拍手读。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1、同桌合作读,借助拼音识字,。
2、小老师带读,重点指导读准“资”、“曰”、“薄”、“夙”、“凊”、“馨”。
3、齐读,个别读,去掉拼音连词读。
三、再读解文意。
1、师生合作读,一人一句,或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
2、自由看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
解释词语“君”、“严”、“敬”。
四、复习《弟子规》和《三字经》里有关孝敬父母的语句,学生齐读。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五、观看配乐故事《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
六、老师小结:黄香的孔融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美德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那你是怎么做的?请上台说一说。
表扬班上做得好的同学。
七、全班拍手读韵文,试背诵。
八、作业:把韵文背给家长听,每天至少为家长做两件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前半学期所学的韵文,加强记忆。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法诵读,指导背诵。
2. 增强学习韵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采取多种竞赛方式,复习巩固所学的韵文,增强学生的记忆。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千字文》已有半个学期了,大家学习兴趣浓厚,通过学习,认识了许多汉字,了解了不少的历史知识,也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今天我们进行竞赛,看谁的千字文知识最丰富。
二、学生自由读韵文,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学习体会。
可以说说能背诵哪些语句,认识了哪些汉字,懂得了什么道理等。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千字文》的第一至第三章。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2. 第二章: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3. 第三章: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字文》前三章的汉字及词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 通过学习《千字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记忆《千字文》前三章的词义和句子结构。
重点:掌握前三章的汉字,并能熟练阅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千字文》原文及注释、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寓意,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词义、句子结构和内涵。
3. 例题讲解:以第一章为例,分析“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翻译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千字文》前三章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分享心得。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学2. 内容:(1)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2)第二章:云腾致雨,露结为霜……(3)第三章:海咸河淡,鳞潜羽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千字文》前三章,并能流畅阅读。
(2)翻译前三章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寓意。
2. 答案:(1)见教材。
(2)见教材及注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了解他们对《千字文》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千字文》第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千字文》的前五十句,涵盖了天地自然、历史人物、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掌握基本的字词和句式。
2. 使学生了解《千字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的一些生僻字、难字的认读和理解。
教学重点:《千字文》前五十句的诵读、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千字文》诵读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激发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讲解:对《千字文》前五十句进行逐句讲解,分析字词、句式和内涵。
4. 实践: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演,加深理解。
5.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2. 内容:板书《千字文》前五十句,标注生僻字、难字,列出重点字词和句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千字文》前五十句,并翻译其中的五个句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学兴趣小组,深入研究和传承国学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诵读的技巧和方法2. 字词和句式的理解3. 实践情景的设置4.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5. 作业的设计与指导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诵读的技巧和方法1. 正确发音:对生僻字、难字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发音准确。
千字文教案1

4、熟读成诵
5、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 小组间相互解决 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 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故事 仓颉造字
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 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2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课后
作业
反复诵读,努力背诵
教学
后记
今天是国学课的第二课时了,很多学生给了自己一个惊喜。今天学习了三种读法,通过学习三种的读法指导学生对《千字文》中的生字能够更好地读准确。三种读法读得最流利,很多学生背诵也不错,还要多指导,多练习。
国学课程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千字文》1
教具
学具
ppt
教学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 指导学生能够背诵。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 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
重点
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理解文意 熟读成诵。
教学
难点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 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
重点
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理解文意 熟读成诵。
教学
难点
初步理解所学内容 练习背诵。
教学流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练习背诵。
二、新授 学习新的内容 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 比一比谁读得好。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国学经典《千字文》,主要涉及第一至第四章节。
教材内容涵盖了对千字文的介绍、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阐释。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章节内容,理解并运用成语和典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千字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逐句阅读章节内容,解释生僻字词,阐述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和含义。
3. 生字认读与书写:重点讲解章节中的生僻字,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4. 寓意与哲理讲解:分析文中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重点生僻字的写法。
3. 重点成语和典故的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默写《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2. 作业答案:《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国学经典作品,如《论语》、《大学》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较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
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较多,学生对其认读与书写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难点,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生僻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读与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千字文》第一课时教案
国学第三册《千字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教学内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2. 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
1. 歌曲《弟子规》
1. 故事:《盘古开天地》
2. 歌曲《千字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
一、激趣导入:
1、歌曲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上的同学都非常聪明的,不但诗背得好,歌也唱得好。
下面就请同学们唱一下我们在一年级时背的《弟子规》。
(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唱歌《弟子规》,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千字文》》的兴趣。
师: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南朝人周兴嗣所作。
他将一千个汉字联串成一篇文章。
《千字文》是四言长文,句句押韵,文笔优美,朗朗上口,涵盖了自然、社会、历史、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不仅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更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学生对《千字文》有了大概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出示本科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章(自然章)前面八句。
师:好的书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先了解学习《千字文》的方法。
二、介绍学习《千字文》的学习方法。
1、字正腔圆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2、手舞足蹈读节奏
可以利用手脚拍打节奏读《千字文》
3、借助资料知其意
利用图片,注释来理解每一句千字文的意思。
4、摇头晃脑出感情
可以学习古人那样摇头晃脑有感情地读千字文。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学习《千字文》是形式多样,生
动活泼的,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
三、学习《千字文》前八句。
(一)字正腔圆知读音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看谁读得最准,学得最快。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师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听朗老师范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谁能来评价一下?
5、生评价。
(响亮,准确,有节奏等)
【设计意图】正音是读好《千字文》的关键。
(二)手舞足蹈读韵律
师: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
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ɑng”音,(课件)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
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用手打节奏。
1、全体学生拍手读。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地玄黄(男:玄黄)女:宇宙洪荒(男:洪荒)的
3、小组合作手脚合作打节奏读。
(例:(一、二组)天地(三四组)玄黄, (一、二组)宇宙(三四组)洪荒
(一、二组)拍手拍手(三四组)踏脚踏脚/ 拍手拍手踏脚踏脚)师:同学们真棒!不但读得准,节奏也拍得准!
师: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了!其实《千字文》不但读得好听,唱起来也朗朗上口,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吧!
4、看《千字文(片段)》唱诵的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读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千字文》的乐趣。
(三)三读成诵知其意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同桌间相互交流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根据图画个别汇报每一句意思,教师点拨讲解疑问,解析句,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师:请看图,这两幅图是什么?(板书:天地)
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意思: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师:传说远古时代的宇宙是黑漆漆的一片,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开辟天与地的。
下面请看视频《盘古开天地》。
②看《盘古开天地》故事视频。
师:盘古真伟大!为了人类,他把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大自然的万物!看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③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意思: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板书:日月)
④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意思: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板书:秋冬)
师:请看看每一幅图是哪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个别学生回答。
师:大自然多美啊!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给予我们美的景物,美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意思: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板书:阴阳自然现象)
师:平年一年有365天,二月份只有28天。
闰年一年里有366天,二月份是有29天。
每隔4年有一个闰年。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图片来形象理解文章的内容,再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
讲出来,这样不但加深了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摇头幌脑出感情
师: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后有情感地朗读,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现在请你学着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地读。
2、小组间摇头幌脑诵读,个别读。
2、小组间进行背诵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不但读得好,背得也很有感情。
【设计意图】继续运用不同的形式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并背诵,能巩固本节课学得内容。
四、练习延伸
1、选你喜欢的一种自然现象写一两句话或选几种景物画成一幅画。
2、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不但理解了本节课学的这几句《千字文》,还能用图画画出来,真棒!
师:在《千字文》的很多字都常常出现在成语里,如“天”、“地”这两个字也有很多成语,请看屏幕。
3、出示读带有“天”、“地”这两个字的成语。
你还知道带有“天”“地”字的哪些成语?
师:你是怎么认识这些成语的?(看课外书)看课外书不但能认字,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还可以是我们明白很多的做人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延伸练习——画画,认识成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千字文有很多用处。
师:说说你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五、谈收获。
请个别学生说说学到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谈收获,使学生自己小结本课学习到的内容。
师:大自然是奇妙,他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们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师:《千字文》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它韵律美,可也用不同的节奏读,也可用不同的节奏来唱。
下面我们再欣赏《千字文》歌曲吧!
5、再看《千字文》歌曲视频,喜欢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
【设计意图】再看《千字文》歌曲视频,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诵读《千文字》的多种形式。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教了几种千字文的读法,希望你以后能用自己最喜欢方式来把《千字文》学完。
六、作业布置
1、把今天学的八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
2、推荐读故事《女娲补天》、《太阳系出现重大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
七、板书设计
千字文
天地
日月}自然现象
秋冬
阴阳
【设计意图】板书是把每一句的主要的字眼板书出来,更让学生通过看着板书知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