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

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

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第一章:认识千字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培养学生对千字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千字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千字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千字文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千字文的外观。

2. 故事讲解:讲解千字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千字文的兴趣。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千字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千字文的图片,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特点。

第二章:千字文的读音和书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字文的读音和书写规则。

2. 培养学生正确朗读和书写千字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千字文的读音规则。

2. 讲解千字文的书写规则。

教学活动:1. 朗读示范:老师朗读一段千字文,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

2. 书写练习: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书写千字文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小组竞赛: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书写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朗读和书写千字文,加强记忆和掌握。

第三章:千字文的理解和背诵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千字文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千字文的基本内容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进行千字文的背诵和默写。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讲解千字文中的故事和寓意,帮助学生理解千字文的意义。

2. 背诵练习: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千字文的基本内容。

3. 默写检测:学生进行千字文默写练习,检验学生对千字文的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背诵和默写千字文,加强记忆和理解。

第四章:千字文的艺术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讲解千字文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2. 引导学生欣赏千字文的艺术魅力。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千字文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其艺术风格。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第一章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正确朗读并翻译古文句子。

2.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界的奥秘,进而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千字文》第一章,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本理解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千字文》第一章2. 板书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重点词汇:天地、宇宙、日月、辰宿重点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

(2)根据注释,翻译《千字文》第一章。

(3)思考:《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2. 答案:(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千字文》这一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详细内容为《千字文》前五百字。

这些字词包含丰富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诵读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汉字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一些生僻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千字文》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让学生感受经典韵律美。

3. 讲解:对《千字文》中生僻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哲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翻译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前五百字板书,标注生僻字。

2. 例题及答案。

3. 本节课重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挑选五个生僻字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深入解国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前五百字内容筛选,确保所选内容既能体现经典之美,又能适应学生认知水平。

我会详细梳理每个字词含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二、教学难点处理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僻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 通过讲解字源、字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僻字。

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

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

一、教案主题:幼儿园小班《千字文》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千字文》,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千字文》简介:介绍《千字文》的起源、作者、结构及文化价值。

2. 《千字文》选段学习:选择适合小班的《千字文》段落进行学习。

3. 汉字认知:通过对《千字文》中的汉字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些基本汉字。

4.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千字文》选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千字文》的起源、作者、结构及文化价值。

2. 示例法:示范朗读、背诵《千字文》选段,让学生跟随模仿。

3.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回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汉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千字文》的起源、作者、结构及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千字文》选段:引导学生学习选定的《千字文》段落,讲解其中的汉字,让学生跟随朗读、背诵。

3. 汉字认知:讲解选段中的生僻字,让学生认识并掌握。

4. 语言表达: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千字文》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评估他们对《千字文》选段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3. 通过汉字认知环节,检查学生对《千字文》中汉字的认知和掌握情况。

4. 通过语言表达环节,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七、教学资源:1. 《千字文》全文文本,方便教师查阅和引用。

2. 《千字文》相关注释或解释,帮助教师讲解生僻字和词语。

3. 汉字卡片或图片,辅助学生认知和学习汉字。

4.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千字文》的朗读或背景音乐。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深入了解《千字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千字文》第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千字文》的前五十句,涵盖了天地自然、历史人物、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掌握基本的字词和句式。

2. 使学生了解《千字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的一些生僻字、难字的认读和理解。

教学重点:《千字文》前五十句的诵读、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千字文》诵读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激发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讲解:对《千字文》前五十句进行逐句讲解,分析字词、句式和内涵。

4. 实践: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演,加深理解。

5.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2. 内容:板书《千字文》前五十句,标注生僻字、难字,列出重点字词和句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千字文》前五十句,并翻译其中的五个句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学兴趣小组,深入研究和传承国学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诵读的技巧和方法2. 字词和句式的理解3. 实践情景的设置4.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5. 作业的设计与指导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诵读的技巧和方法1. 正确发音:对生僻字、难字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发音准确。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千字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教学需求,选取《千字文》作为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篇至第五篇。

内容涵盖《千字文》的生字、词组、句子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旨在通过学习,让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的生字、词组和句子,并能正确朗读。

2. 了解《千字文》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生字、词组和句子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千字文》教材、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出《千字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带领幼儿学习《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讲解生字、词组和句子,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

3. 实践情景: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增强记忆。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幼儿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教学2. 内容:生字、词组、句子及文化背景3. 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七、作业设计(1)熟读《千字文》第一篇至第五篇,并圈出生字、词组。

(2)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生字,用画笔描绘出它的样子。

(3)与家长一起,用所学句子进行角色扮演,录制视频。

2. 答案:见随堂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千字文》元素,如建筑、书画等,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幼儿学习《千字文》的成果,增进家校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的引入与运用。

中班千字文公开课教案

中班千字文公开课教案

中班千字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通过学习千字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千字文的第一至第四句。

2. 千字文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千字文的第一至第四句的内容理解和背诵。

2. 千字文韵律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千字文的内容和结构,解答学生的疑问。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背诵和朗读,学生跟随模仿。

3.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千字文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千字文的第一至第四句,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背诵与朗读:教师示范背诵和朗读,学生跟随模仿,感受千字文的韵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千字文的第一至第四句,并家长签字确认。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背诵与朗读:检查学生对千字文第一至第四句的背诵和朗读情况,评估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分享心得、互动交流等,了解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案本: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内容,方便教师参考和指导。

2. 千字文文本:提供千字文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背诵。

3. 小组讨论记录表:提供学生讨论时记录心得和问题的地方,方便教师评估和反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完成千字文第一至第四句的教学。

2. 下节课继续讲解千字文的后续内容,并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互动。

3. 后续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教案全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千字文》,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韵文,由周兴嗣编撰,全文共有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千字文》的第一至十句,内容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似幻恒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背景知识,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2. 通过学习《千字文》的前十句,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3. 通过分析《千字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千字文》的前十句。

难点:理解《千字文》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以及其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千字文》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千字文》的艺术魅力,引发学生对《千字文》的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千字文》前十句,并对每一句进行讲解,解释其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千字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与《千字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似幻恒沙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将《千字文》的前十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语。

作业答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地广阔,宇宙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日月运行,星辰闪烁。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季节更迭,收获储藏。

闰余成岁,似幻恒沙:岁月如梦,人生短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千字文》前十句,让学生对《千字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词汇和句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字文》教学设计新城小学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简介《千字文》2、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熟读成诵。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

下面我们把《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

(生齐背)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

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

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

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

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

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

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

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

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二)学习前两句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昃:读音zè ,意为太阳偏西。

3、教师小结。

4、学生练读。

(多形式读)(1)全体学生拍手读: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例:女:天地玄黄(男:玄黄)女:宇宙洪荒(男:洪荒)的(3)小组合作尝试打不同的节拍来读。

古时候的文章就有这样的奥妙!既有好听的韵,也蕴含着不同的节奏,这就叫作韵律美了!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三)拓展活动:神奇汉字(四)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歌。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二、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解释句子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注释】①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

?②昆冈:昆仑山。

(三)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四)小组交流。

1、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2、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六、总结。

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二、教学目标1、复习上堂课的所学千字文,加深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

2、学习新的千字文,让学生能准确的读出,熟练的掌握,甚至当堂可以背诵。

3、了解今天所学千字文的知识,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懂得文中所介绍的知识,例如:利剑的最上乘制作,宝珠最珍贵的夜光珠的来历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千字文,你们还记得吗?指名背诵。

2、通过学习,你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二)学习(剑号巨阙珠称夜光等)1、今天这堂课我们又要学习新的《千字文》,出示:“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2、你们自己先读一读。

(设计目的: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自己学会朗读。

)3、指名汇报朗读,相机纠正读音。

(设计目的:用各种读法,巩固孩子们对这部分内容的熟悉。

)齐读,比赛朗读。

4、你们自己反复读过后,知道这部分都讲到了哪些方面?(让学生自己自由的说,可以检查他们对文字的了解。

)5、出示一张古代打战的图片,问孩子们古代武器都有哪些?(让学生对各种古代兵器有所了解,最终引出剑。

)6、你们对古人的剑知道哪些?出示一幅宝剑图,老师介绍:宝剑里面最有名的是巨阙剑。

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位着名的铸剑大师叫欧冶子,他平生铸了五把最有名的宝剑,其中三把是长剑,两把是短剑。

长剑的头一把就是巨阙剑,第二把叫纯钩剑、第三把叫湛卢剑。

两把短剑就是莫邪剑和鱼肠剑,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

(让学生了解巨阙的知识。

)7、那么珠宝又是什么有名呢?请你们听一个传说。

听完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以便考察他们是不是听懂了。

再让学生观看图片夜光杯,直观体验美丽夺目。

8、出示水果图片,问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引入柰的介绍,出示柰的图片和一段文字介绍。

在古人认为水果中的极品就是李子和柰了。

9、过渡:每天我们饭桌上都有很多蔬菜,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呀?那么古人认为什么菜最好?10、出示“菜重芥姜”,你们猜猜看。

学生会说生姜。

老师接着问,生姜好在哪呢?因为生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所以部分学生能自己说出来。

但是芥菜学生可能重未吃过,所以教师要帮忙了。

11、出示图片和文字介绍。

是芸苔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是中国着名的特产蔬菜。

芥菜的主侧根分布在约30厘米的土层内,茎为短缩茎。

叶片着生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

叶色绿、深绿、浅绿、黄绿、绿色间紫色或紫红。

叶面平滑或皱缩。

叶缘锯齿或波状,全缘或有深浅不同、大小不等的裂片。

花冠十字形,黄色,四强雄蕊,异花传粉,但自交也能结实。

种子圆形或椭圆形,色泽红褐或红色。

中国有极其丰富的子用、叶用、茎用、芽用和根用芥菜的变种和品种。

12、进行一个小结,这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宝剑、珍珠、水果、蔬菜,那么下段文字介绍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多读读,然后再查查字典,或者看看书上的解释,自己试着弄懂。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学。

)13、汇报,教师可以点拨。

(三)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1、多种形式背诵2、汇报背诵。

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二、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三、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二)练习读文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三)理解字句意思【注释】①有虞: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

这里指舜,又称虞舜。

②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

这里指尧,又称唐尧。

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àn)让”。

【译文】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éi)祖制作了衣裳。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注释】①周发:西周的第一个君主武王姬(jī)发,他讨伐暴君商纣王而建立周朝。

②殷汤:历史上商朝又称殷,成汤是第一个君主,他讨伐夏朝暴君桀(jié)而建立商朝。

③垂拱:语出《书·武成》:“淳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意思是不做什么而天下太平。

多用作称颂皇帝无为而治的套语。

④平章:平指太平。

章通“彰”,彰明,显着。

【译文】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

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着。

?(四)分组比赛背(五)总结第五课时一、教学内容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二、教学目标1、识记生僻的字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三、教学重难点学生初步理解所学内容,背诵本节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二)练习读文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三)理解字句意思。

【注释】①遐迩(xiá?ěr):指远近。

②率宾:出自《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译文】?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

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贴贴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注释】①驹(jū):小马。

②被(pī):通“披”,覆盖,恩泽。

【译文】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叫,小白马在草场上自由自在地吃着草食。

圣君贤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泽遍及天下百姓(四)分组比赛第六课时一、教学内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错必改,得能莫忘。

二、教学目标1、学生诵读《千字文》,并对此内容的学习达到熟读成诵。

2、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