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1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花的学校》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花的学校》优质教案

花的学校教案教材分析本文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在这篇散文诗中,作者展开奇丽的想象,以孩子的口吻描写了花儿在大自然中快乐的生活。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知道花的学校在地下,感受花对“放假”、对自由的渴望。

进而感悟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文章以散文诗的形式,将花的世界,花的家,花的学校,通过所见及联想分层次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逻辑段理解。

第1、2自然段写了六月里,花儿在雷雨中快乐开放的景象。

第3—6自然段中,诗人展开想象,将花儿想象成在学校里的孩子们,写出了花在“放假”时快乐的生活。

第7—9自然段,诗人继续想象花儿向空中伸展枝叶,是向往星空——他们的家、向往更加自由而宽广的生活空间。

这也正是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第九自然段,诗人继续想象花儿向空中伸展枝叶,是向往星空——他们的家、向往更加自由而宽广的生活空间。

这也正是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课后一共设计了三道练习,一个资料袋。

第一道题,重在朗读及读后的想象,这也是散文诗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的呈现;第二道题关注了描写中拟人化的语句,引发学生的关注,落实本单元重点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引导学生有方向地关注;第三道题在写的过程中表达想象,这是对本首散文诗想象和联想充分内化后的外显过程,也为本单元的习作做了铺垫。

课后的资料袋是对作者的介绍,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放眼大语文,关注名家名篇并拓展到整本书的阅读。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要求认字6个“荒、笛、功、罚、假、裳”,其中“假”是多音字。

这几个生字虽然结构复杂,但字义并不生僻,在课文提供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认读。

本课中学习写字13个“荒、笛、舞、狂、功、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这些生字均为合体字,学习中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好生字对的间架结构。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作者奇丽的想象,感受花在自然中快乐成长、自由生活的快乐,感悟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教案(通用8篇)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篇1【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大家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2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板书:2花的学校)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微型课比赛完美版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微型课比赛完美版课件】
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那么就让我们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走近泰戈尔,走进《花的学校》。
听录音,小声跟读。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划分段落。
讲授新课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第二课
花的学校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毕业于伦敦大学,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他于1880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于1913年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代表作有《飞鸟集》《眼中沙》《园丁集》等。
新课导入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由我国近代文学家郑振铎翻译而成。诗人依照儿童的思维,以灵动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瑰丽的联想,描绘出儿童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散文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样东西:童真和母爱,整首诗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朗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们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3~6):雨来时,花儿们放假了,出来玩耍。
(7~9):想象花孩子的家在天上,急急忙忙要回到妈妈身边。
课文学习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拟人:表现了东风的可爱。
荒 野 口 笛 跳 舞 狂 欢 惩 罚 衣 裳 猜 测 放 假


裳 棠海( ) 衣( ) 湿 碰( )撞 ( )润 潮( )

湿
湿
二、选字填空。
一群一群哗啦啦急急忙忙
一个一个
一条一条
淅沥沥
黑乎乎
上上下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 花的学校》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 花的学校》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2 花的学校【课前解析】本课是一篇散文诗,兼有诗歌与散文的特点,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但又没有分行和押韵。

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

本课重点一是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进而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依恋母亲的思想感情。

二是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关注结构:全文共 9 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

◇第1—2 自然段:写在“我”的眼中,花朵在风雨中跳舞,狂欢。

◇第3—4 自然段:写“我”认为,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第 5—9 自然段:写“我”认为,雨一来花孩子们便放假了,他们冲出校门回家。

关注语言:文章语言生动,作者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

如描写花朵时,运用一连串动词,把花想象成“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共赴一场花的宴会。

关注拓展:◇描写花的诗词名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绿寒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教学目标】1.认识“荒、笛”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 13个字,会写“阵雨、荒野”等 12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重点】1.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在作者笔下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感受诗歌表现出的童真童趣,进而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依恋母亲的思想感情。

2.找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积累下来。

【教学难点】1.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教学策略】教学生字,指导学生根据字义确定多音字读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公开课教案第【1】篇〗《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落、荒”等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2 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板书:2 花的学校)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

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2 花的学校》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2 花的学校》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2 花的学校【教材分析】《花的学校》本文选自泰戈尔最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向妈妈讲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

《花的学校》是一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裳”等生字,会写“荒、舞、够、臂”等字,理解“润湿”“碰触”“狂欢”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3.会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这句诗吗?你知道这句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诗人。

(课文后面有资料袋,生可自主积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另一首优美的诗歌——《花的学校》。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师出示生字卡片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2.交流、识记生字。

师出示田字格,引生认真观察并牢记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青——猜B.换偏旁记忆的字:汤——扬汪——狂劈——臂C.注意这些字的结构:“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写宽点;“舞、猜、臂”字横画较多,要注意书写均匀。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荒野、口笛、狂欢、簌簌地、衣裳、双臂、急急忙忙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荒野:宽广平坦的地方簌簌:文中是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思考本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想象了哪些事物,它们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相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
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字“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
意境。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对这首诗歌来说,能准确、
流畅地朗读不是问题。8个生字要掌握,3个会认字。生字词的学习
尽量让学生自学完成。课中在进行生字词的反馈记忆,这样更好地
加强识字教学,为诗歌轻松入情入景地朗读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黑柳彻子笔下的巴学园是孩子们心中理想的学校,他们在那里幸福、
快乐自由地成长。那么泰戈尔笔下的花孩子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子
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复习
1、开火车复习词语
2、自由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3、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三、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
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
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
狂欢的舞。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
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
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
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
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
在做功课”?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节。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
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变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是指哪儿?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在作者看来,
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思考、感悟、想象。
5、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
们以后 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
趣。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画花的学校,并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