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脂肪酸的合成与代谢研究

脂肪酸的合成与代谢研究脂肪酸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
它们是脂肪的主要组成成分,也能被转化为能量,为人体提供活动所需的能量。
与此同时,脂肪酸在人体中的合成和代谢也是很有趣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脂肪酸的合成和代谢机制。
脂肪酸的合成人体内的脂肪酸合成通常是在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中进行的。
所有脂肪酸的合成都起源于乙酰辅酶A(Acetyl-CoA)。
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后,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会通过糖原的代谢和酮体的代谢转化为乙酰辅酶A。
然后,乙酰辅酶A会被送到脂肪酸的合成途径中,参与到新脂肪酸的合成中。
脂肪酸的合成通常发生在胞浆中,而不是在线粒体中。
在代谢通路中,乙酰辅酶A首先被羧化为丙酮酸,然后被乙酰辅酶转移酶转化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所需要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亚基1(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 BCCP)。
BCCP上特定的赖氨酸残基与二氧化碳结合,然后乙酰辅酶A羧化酶将羧化的乙酰辅酶A转化为丙酮酸。
接下来,丙酮酸会与另一个乙酰辅酶A发生反应,形成一个四碳的分子――β羟基丁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HMG-CoA)。
最后,HMG-CoA被再次加氢,形成甲羰基辅酶A(Acetoacetyl-CoA)。
这是脂肪酸合成途径的最后一个中间产物,甲羰基辅酶A能够进一步转化为二十碳的长链脂肪酸。
脂肪酸的代谢脂肪酸可被转化为乙酰辅酶A,然后参与到卡尔文循环和糖异生中。
除此之外,它们也可被β氧化为产物如丙酮酸、乙酰辅酶A等,这些产物可以被转化为三羧酸循环中的产物,继而被用于身体的能量供应。
在β氧化中,脂肪酸分子被加入到反应中,形成三羟基脂肪酸。
随后,三羟基脂肪酸被羧化为酮体,再被加入到辅酶A中,接着被β氧化为产物丙酮酸、乙酰辅酶A等。
这些产物可以被三羧酸循环的酶所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合成脂肪酸的原料有乙酰辅酶a、hco3-(c02)、nadph和atp,mn2+可作为酶的激活剂。
生物体内由乙酰coa合成脂肪酸的有:①非线粒体酶系合成途径,又称为软脂酸合成
途径,它是脂肪酸合成的主要途径。
②线粒体酶系合成途径:又称饱和脂肪酸碳链延长途径。
合成脂肪酸的直接原料是乙酰coa,消耗atp和nadph,首先生成十六碳的软脂酸,
经过加工生成机体各种脂肪酸,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
机体内的脂肪酸大部分来源于食物,为外源性脂肪酸,在体内可通过改造加工被机体利用。
同时机体还可以利用糖和蛋白转变
为脂肪酸称为内源性脂肪酸,用于甘油三酯的生成,贮存能量。
开拓资料
脂肪酸主要用于制造日用化妆品、洗涤剂、工业脂肪酸盐、涂料、油漆、橡胶、肥皂等。
非必需脂肪酸就是机体可以自行制备,不必靠食物供应的脂肪酸,它包含饱和脂肪酸
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
而必需脂肪酸为人体健康和生命所必需,但机体自己不能合成,必须依赖食物供应,
它们都是不饱和脂肪酸,均属于ω-3族和ω-6族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合成原理

脂肪合成原理脂肪是人体中最主要的能量储备物质之一,也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脂肪合成是指人体内部合成脂肪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酶的参与。
本文将介绍脂肪合成的原理、调节机制和生理意义。
1. 脂肪合成的原理脂肪合成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它由多个酶催化,需要能量输入和多种底物参与。
脂肪合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乙酰辅酶A的生成乙酰辅酶A(Acetyl-CoA)是脂肪合成的前体物质,它由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产生。
糖类代谢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于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脂肪代谢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于脂肪酸的β-氧化,蛋白质代谢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自于脂肪酸的脱羧反应。
(2)乙酰辅酶A的羧化乙酰辅酶A在脂肪合成中首先被羧化为丙酮酸。
这个过程由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催化,需要ATP参与。
羧化后的丙酮酸可以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细胞质。
(3)丙酮酸的转化在细胞质中,丙酮酸首先被羟乙基丙酮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催化成为羟乙基丙酮酸。
羟乙基丙酮酸可以通过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内,再通过丙酮酸转移酶(Acyltransferase)将乙酰辅酶A和羟乙基丙酮酸结合成为乙酰辅酶A羟基丙酮酸。
(4)脂肪酸的合成乙酰辅酶A羟基丙酮酸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脂肪酸。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酶的催化,需要NADPH和ATP参与。
脂肪酸的合成是一个逆向的β-氧化反应,它以十六碳酸为起始物质,逐步扩大碳链长度,最终合成长链脂肪酸。
(5)脂肪酸的结合合成的脂肪酸需要与甘油结合形成三酰甘油。
这个过程由甘油三酰脂合成酶(Triglyceride synthase)催化,需要ATP参与。
三酰甘油可以被储存在脂肪细胞中,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其他细胞供能。
2. 脂肪合成的调节机制脂肪合成是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以下是脂肪合成的调节机制:(1)饮食饮食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影响脂肪合成的速率。
脂肪酸的合成第三次课

脂肪酸合成原料及来源
➢ 脂肪酸合成的碳源主要来自糖氧化分解、β-氧化和氨基
酸氧化分解产生乙酰CoA,它们都存在于线粒体中。
➢ 线粒体中的乙酰 CoA,需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拧檬
酸穿梭系统)运到胞浆中,才能供脂肪酸合成所需。
➢ ATP、NADPH、HCO3-(二氧化碳)及Mn2+等。
其中NADPH主要来自胞浆中的磷酸戊糖途径,其次 是柠檬酸穿梭系统。
肉碱穿梭系统 D-型 要求
缩合.还原.脱水.还原 消耗7个ATP和 14NADPH
线粒体 COA-SH 乙酰COA FAD、NAD+ 四种酶
柠檬酸转运系统 L-型
不要求 氧化.水合.氧化.裂解
产生129个ATP
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 软脂酰CoA或软脂酸生成后,可在光滑内质 网及线粒体经脂肪酸碳链延长酶系的催化作用下, 形成更长碳链的饱和脂肪酸。
3. NADPH+H+的浓度
乙酰CoA羧化酶活性的调节
+ AMP - ATP
AMP活化的 蛋白激酶
ATP
ADP
P
无活性 羧化酶
活性
H2O
羧化酶
Pi 蛋白磷酸酶2A
柠檬酸
+ 软脂CoA
P
部分活性 羧化酶
柠檬酸
- 胰高血糖素 - 肾上腺素 + 胰岛素
2. 底物与产物浓度
丙二酸单酰COA的浓度决定脂肪酸合成和降解 的速度
CoASH
O OH O
=
=
=
HMGCoA 裂解酶
O CH3CSCoA
HOCCH2CCH2CSCoA
CH3
(HMGCoA)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6 血浆脂蛋白
一.脂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三酰甘油、磷脂及胆固醇较不易溶于水溶液。它们 作为血液中脂蛋白的组成成分在血液中被转运环行 于体内。这些球状的、微团 (胶束)样的颗粒是由三 酰甘油和胆固醇酯的疏水核心及包裹在外围的蛋白 质、磷脂和胆固醇所构成。脂蛋白的蛋白质部分称 为载脂蛋白(或脱辅基蛋白,apoproteins),在不同 人的脂蛋白中已发现至少有10种不同的脱辅基蛋白。 它们的功能是帮助疏水性的脂质溶解并起着细胞靶 标的作用。根据其物理和功能性质可将脂蛋白分为5 类(P292)
6. 胆固醇及其转化产物
• 虽然机体各组织都能合成胆固醇但绝大部分是在胆 脏中合成,或自膳食摄取。 • 由小肠黏膜细胞吸收的胆固醇会同三脂酰甘油、磷 脂及在细胞内新合成的某些载脂蛋白(apoprotein, apo)共同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CM 经淋巴进入血浆。 • 这个颗粒迅速地受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作 用而降解,未被降解的残迹又回到肝脏。
饱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途径
1.碳链的延长主要在线粒体中完成,部分存在于 哺乳动物的内质网膜 2.与-氧化相似的逆向过程 3.所有的代谢中间物是CoA的衍生物,直接以乙酰 CoA为二碳片段的供体,NADPH是氢的供体 4.碳链的延长从脂肪酸的羧基端开始进行
7.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1.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是经饱和脂肪 酸去饱和作用开成;去饱和作用在微粒体 中进行 2.真核生物去饱和作用需要在有氧条件及 NADPH的参与
肝脏中生成的胆固醇的作用
• a.作为血浆脂蛋白,乳糜微粒,高密度脂蛋 白(H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组成分 分泌进入血浆; • b.以胆固醇酯的形式贮存在小滴(droplets)中 • c.用于细胞膜的结构组成。 • d.转化为胆(汁)酸或胆汁盐。 • e.在肾上腺或性腺中转化为多种类固醇激素
脂肪酸合成的原料

脂肪酸合成的原料
脂肪酸是形成多糖碳水化合物、脂质等重要生物体分子物质的基础,以及生物
体各种代谢反应和免疫反应的重要控制物质,在生物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酸的合成原料主要有两种:一是二氧化碳,另一种是羧酸。
以及在体内有单体大分子和小分子的有机酸,以及非水素有机物。
二氧化碳是进入有机物循环的基本原料,它可通过光合作用的反应形式获得,
也可以通过矿物和微生物等非光合作用反应获得。
脂肪酸合成所需的二氧化碳来源多种多样,可以从大气二氧化碳、叶绿素和细菌存在时向环境中释放的巨型碳源、及水中二氧化碳源等获取。
羧酸是另一种脂肪酸的合成原料,主要由水溶性羧酸和水溶性碳基还原物组成,其中水溶性羧酸有糖原、丙二酸和乙二酸。
有机酸有利于脂肪酸的合成,主要有植物油脂中的视黄醇酸、苯甲酸和亚油酸。
而非水素有机物通常由植物油脂或动物脂肪中多样的脂肪酸形成,其中最常用的是甘油磷脂、小分子脂肪酸和某些芳香类醇类物质。
综上所述,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如二氧化碳、羧酸、有机酸以及非水素有机
物质等,都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脂肪酸合成过程当中,各种原料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脂肪酸生物合成及

脂肪酸生物合成步骤:乙酰CoA缩合、还原、脱水、还原,生成脂肪酸
脂肪酸生物合成酶:乙酰CoA羧化酶、丙二酸单酰CoA合成酶等
脂肪酸生物合成产物:脂肪酸和CoA
脂肪酸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平衡
脂肪酸生物合成:由乙酰CoA和丙二酸单酰CoA缩合生成乙酰乙酰CoA,再与乙酰CoA缩合生成3-羟基-3-甲基戊二酸甲酰CoA,最后合成脂肪酸。
乙酰CoA与CoA结合生成乙酰CoA,为脂肪酸合成提供能量
乙酰CoA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的起始原料
丙二酸单酰CoA的生成
丙二酸单酰CoA是由乙酰CoA和丙二酸在丙二酸单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的。
丙二酸单酰CoA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产物,可以进一步合成脂肪酸。
丙二酸单酰CoA的生成需要消耗ATP,是耗能过程。
丙二酸单酰CoA的生成过程中,乙酰CoA是乙酰CoA羧化酶的底物,该酶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
脂肪酸的合成
乙酰CoA的来源
脂肪酸合成的酶类
脂肪酸合成的起始原料
脂肪酸合成的关键步骤
脂肪酸合成的调控
酶的活性调节:通过调节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来控制脂肪酸的合成速度。
代谢物调节:通过调节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代谢物浓度来控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用机制:乙酰CoA羧化酶通过将乙酰CoA的乙酰基转移到生物素上,生成高能化合物,再将其转移给丙二酸单酰CoA,完成反应。
调节:乙酰CoA羧化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磷酸化、去磷酸化、别构效应等。
丙二酸单酰CoA合成酶
定义:丙二酸单酰CoA合成酶是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酶,负责催化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
定义:由多个酶组成的复合体,参与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组成:乙酰CoA羧化酶、丙二酸单酰CoA转移酶等
脂肪酸合成代谢ppt课件

影响乙酰CoA羧化酶活性的因素:(在动物体中) 柠檬酸:促进无活性的单体聚合成有活性的全酶,从
而加速脂肪酸的合成; 软脂酰CoA:促使全酶的解体,因而抑制脂肪酸的合
成。
(一)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二. 脂肪酸的合成
1.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过程
脂肪酸合酶系统(fatty acid synthase system,FAS)
脂肪酸的合成由此可见由脂肪酸合酶系统形成1分子软脂酸需要消耗1分子乙酰coa7分子丙二酸单酰coa以及14分子还原辅酶同时释放出7分子co脂肪酸的合成内质网动物体线粒体植物体叶绿体或前质体延长过程该过程是以脂酰coa不是脂肪酸作为起点引物通过与从头合成相似的步骤即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逐步在羧基端增加二碳单位
(一)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1.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过程
(2) 丙二酸单酰CoA的形成
二. 脂肪酸的合成
在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过程中,参入脂肪酸链的二 碳 单 位 的 直 接 提 供 者 并 不 是 乙 酰 CoA, 而 是 乙 酰 CoA的羧化产物 —— 丙二酸单酰CoA(malonylCoA)。
(一)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1. 脂肪酸从头合成的过程
去饱和作用有需氧和厌氧两条途径,前者主 要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后者存在于厌氧微生物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酰转移酶
H
CH3(CH2)12—C=C—CHOH H CHNHCOR CH2OH
神经酰胺
3、 鞘磷脂的合成
磷脂酰胆碱
H
CH3(CH2)12—C=C—CHOH
神经酰胺
H CHNHCOR CH2OH
甘油二酯
H CH3(CH2)12—C=C—CHOH
鞘磷脂合酶
H CHNHCOR 鞘磷脂 O
+ 2 2 2 CH O—P—OCH CH N (CH3)3
β —氧化
线粒体 COA-SH 乙酰COA FAD、NAD+ 四种酶 柠檬酸转运系统 L-型 不要求 产生106个ATP
返回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 软脂酰 CoA 或软脂酸生成后,可在光滑内质 网及线粒体经脂肪酸碳链延长酶系的催化作用下,
形成更长碳链的饱和脂肪酸。
线粒体延长途径:基本上是β-氧化的逆 过程,只是NADPH2 作为供氢体参与第二 次还原反应。 光滑内质网延长途径:与从头合成类似, 只是辅酶A作为酰基载体,丙二酰辅酶A 提供二碳单位。
全身各组织(尤其脑)内质网。
3-酮二氢鞘氨醇合酶、Vit 2+ B6、 Mg
2
O CH3(CH2)12—CH2—CH2—C~SCoA =
CH2—CH—COOH CO~SH + CO OH NH2
O =
CH3(CH2)12—CH2—CHOH 二氢鞘氨醇 FAD 脱氢酶 FADH2 CHNH2
CH2OH
B2 B1
O CH2—O——C—R1
= =
A1
A2
磷脂酶 A2 :
C
OH D
存在于细胞膜及线粒体膜、蛇、蜂、蝎毒。产物为溶血磷脂1。 急性胰腺炎时,组织中的溶血磷脂A2原被激活。
磷脂酶 B1 : 水解溶血磷脂1
磷脂酶 B2 : 水解溶血磷脂2
磷脂酶 C : 存在于细胞膜、蛇毒及某些细菌
磷脂酶 D : 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动物脑组织亦有。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二) 合成过程 1、甘油一酯途径
CH2OH 甘油一酯酰转移酶 R2CO-O-CH CH2OCOR1 R2CO-O-CH
MG
RCOOH
CH2OH 脂酰CoA
CoA~SH
CH2OH
DG
甘油二酯 酰转移酶 CH2OCOR1 R2CO-O-CH
合成酶
RCO~SCoA
CoA~SH
TG
CH2OCOR3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E.coli 的酰基载体蛋白(ACP):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酰基载体,含77个氨基 酸残基。其辅基为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Pn)连 接Ser32-OH上,活性基团为巯基,故写为ACP-SH, 巯基为结合并转运脂酰基的部位。ACP-SH为整个 合成体系的中心。
辅酶A-SH与ACP-SH比较:
(3)CDP-甘油二酯途径 : 磷脂酸
胞苷转移酶
CTP
PPi
CDP-甘油二酯
合成酶 肌醇 丝氨酸 磷脂酰甘油
CMP
磷脂酰肌醇
CMP
磷脂酰丝氨酸
CMP
二磷脂酰甘油
(三)、甘油磷脂的降解
磷脂酶 A1
:
B
=
存在于细胞溶 O 酶体、蛇、蜂、 R2—C——O—CH O 蝎毒。产物为溶 CH2—O——p——O—X 血磷脂2。
脂肪酸合成中的酰基载体
脂肪酸分解中的酰基载体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3)丙二酸单酰CoA转变为软脂酸的过程:
① 转移
E CE—SH ACP—SH CH3CO~SCoA CoASH E CE—SH 乙酰-COA:ACP 转酰基酶
过程一
ACP—S—CO—CH3
丙二酸单 酰-COA: CE—S—CO—CH3 CE—S—CO—CH3 E ACP转酰 E ACP—S—CO—CH2*COOH 基酶 ACP—SH *COOH CoASH — CH2CO~SCoA
X= -CH2CH2NH2COOH
(二)、甘油磷脂的合成 全身各组织,肝、肾、肠最活跃。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甘油、脂肪酸、磷酸盐、胆碱、乙醇胺 食物或脂肪分解 丝氨酸、食物
CTP、ATP、丝氨酸、肌醇等
3.合成过程
(1)CDP-胆碱、CDP-乙醇胺的生成(关键性步骤)
CO2 HOCH2CHCOOH NH2 3×S-腺苷蛋氨酸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主要内容
一、软脂酸的从头合成 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三、不饱和脂肪酸的的合成
四、脂肪的合成
五、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一、软脂酸的从头合成
1、合成部位
2、合成原料
3、合成过程
4、从头合成与β —氧化比较
返回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1. 合成部位
在肝、肾、脑、肺、乳腺及脂肪等多种
CH3(CH2)12—CH2—C β -二氢 CHNH2 鞘氨酮 + NADPH+H CH2OH + NADP H CH3(CH2)12—C=C—CHOH 鞘氨醇
H CHNH2
CH2OH
2、神经酰胺的合成
H CH3(CH2)12—C=C—CHOH H CHNH2
RCO~SCoA
CoA~SH
鞘氨醇
CH2OH
软脂酸
+
CE—SH
ACP—SH
KS KS
AT ER KS KS
HD MT KR
KS
脂肪酸合成酶系 结构与催化的反应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软脂酸(16C)合成的总反应式: 乙酰CoA+7丙二酸单酰CoA +14NADPH+14H +H2O
+
脂肪酸合成酶系
(7次循环)
软脂酸+14NADP++7CO2+7H2O+8CoA-SH
CDP-乙醇胺
CDP-胆碱
(2)甘油二酯途径 :
磷脂酸 磷脂酸磷酸酶 CDP-胆碱 H2O Pi 1,2-甘油二酯 ★:磷脂酰 :乙醇
胺丝氨酸转移酶
CDP-乙醇胺
磷酸胆碱 转移酶
磷酸乙醇胺转移酶
丝氨酸 ★ 乙醇胺 磷脂酰 丝氨酸 H
+
CMP 3×S-腺苷蛋氨酸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甲基转移酶
磷脂酰乙醇胺 CO2 脱 羧 酶
柠檬酸穿梭系统: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在胞浆中进行 3. 合成过程 (1)丙二酸单酰CoA的合成 关键酶 CH3CO~SCoA
乙酰CoA羧化酶 Mn 、生物素
2+
HOOC-CH2CO~SCoA
+
HCO3
+ ATP
+ ADP + Pi
丙二酸单酰 CoA
机理:
HCO3 +ATP
-
酶-生物素
丙二酰单酰CoA
AMP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丙二酸单酰CoA 软脂酰CoA
脂肪酸合成的调节(3)
甘油磷脂(磷脂酰甘油):由甘油 构成的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分。
磷脂-
含磷酸复 合脂
鞘氨醇磷脂:含鞘氨醇而不含甘油
的磷脂,是神经组织各种膜(如神
经髓鞘)的主要结构脂之一。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及种类
二、鞘磷脂的代谢
(一)鞘磷脂的化学结构
H CH3(CH2)m—C=C—CHOH H CHNH2—CO(CH2)n(CH2)3 O
鞘氨醇 m多为12 神经酰胺
CH2— OH O—P—OCH2CH2N (CH3)3
OH
=
+
鞘磷脂
n多在12~22之间
(二) 鞘磷脂的合成 1. 鞘氨醇的合成
软脂酰CoA 丝氨酸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② 缩合脱羧(-酮脂酰-ACP合成酶)
E CE—S—CO—CH3 过程二
*CO2
E
CE—SH
ACP—S—COCH2COCH3
缩合酶(CE) ACP—S—COCH2*COOH
③ 还原、脱水、再还原
NADPH+H NADP β -酮脂酰 CE—SH CE—SH OH E ACP还原酶 E ACP—S—COCH2CHCH3 ACP—S—COCH2COCH3 -羟酰ACP脱水酶
2、磷脂酸-甘油二酯途径
NADH+H NAD+ CH2OH
+
葡萄糖
C=O CH2OH CH2OCOR1
CH2OH HO—C
磷酸甘油 脱氢酶
CH2O- P
磷酸甘油脂 酰转移酶 R1CO~SCoA R2CO~SC0A
R2CO-O- C CH2OH R3CO~SC0A
2 CoA-SH
CH2OCOR1 R2CO-O— C CH2O- P CH2OCOR1 磷脂酸
ADP+Pi
酶-生物素-CO2
乙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活性的调节:
柠檬酸 长链脂酰CoA
单体(无活性)
多聚体(有活性)
P
柠檬酸
cAMP活化的 ADP 蛋白激酶
P
无活性 羧化酶
ATP
活性 羧化酶
部分活性 羧化酶
柠檬酸
Pi
H2O 蛋白磷酸酶2A
脂肪酸及脂肪的合成
(2)脂肪酸合成酶系 动物细胞脂肪酸合成酶系包括 7种不同 功能的酶和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 ACP),都存在于一条肽链上的七 个功能区(结构域),由一个基因编码; 酵母细胞中该酶系包含六个酶和ACP,定位 于两条肽链上;大肠杆菌的该酶系含六个 酶及ACP共七条肽链。
组织的胞浆中均含有脂肪酸合成酶系,肝
脏是人体合成脂肪酸的主要部位,其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