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氨氮的测定步骤----KCl浸提-靛酚蓝比色法知识讲解
[终稿]铵态氮(靛酚蓝比色法)
![[终稿]铵态氮(靛酚蓝比色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38fad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73.png)
铵态氮(靛酚蓝比色法)方法与原理:土壤浸出液中的NH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蓝色很稳定,在NH4+-N浓度为0.05—0.5mg.L-1范围内,其深浅与NH4+-N含量呈正比.试剂:1.酚溶液:10g苯酚和100mg(0.1g)硝普钠(剧毒)【Na2Fe(CN)5·2H2O】→1L水暗瓶存于4℃冰箱2.次氯酸钠碱性溶液:10gNaOH,7.06gNa2HPO4·7H2O,31.8g Na3PO4·12H2O和10 ml次氯酸钠【w(NaOCl)=5.25%】→1L水中暗瓶存于4℃冰箱3.掩蔽剂:①酒石酸钾钠溶液【ρ(KNaC4H4O6·4H2O)】=400 g.l-1与EDTA二钠盐溶液【C10H14O8N2Na2】100 g.l-1等体积混合.每100 ml混合液加入0.5 mlNaOH溶液(10mol/L),即得清亮的掩蔽剂②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400g↓EDTA二钠盐【C10H14O8N2Na2·2H2O】110.7 g稀释至2L. 每100 ml混合液加入0.5 mlNaOH溶液(10mol/L),即得清亮的掩蔽剂4.【ρ(NaOH)】=10 mol.l-1 :400g NaOH用蒸馏水定容至1L5.NH4+-N标准液:0.4717g烘干的(NH4)2SO4→1L水中(定容) 此为NH4+-N贮备标准液。
测定当天将此液用蒸馏水水准确稀释20倍(如5ml稀释至100ml)即为NH4+-N标准液【ρ(NH4+-N)=5 mg.l-1】操作步骤:1.土壤30g 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 ml 2M KCl浸提,振荡(140rpm)30min 过滤(约30ml以上滤液)2.10 ml样液于50ml容量瓶+约20 ml水+5 ml酚+5 ml NaOCl摇匀,在20℃左右置1小时↓1ml掩蔽剂以溶解沉淀物定容50 ml λ=625nm 比色3.0/0.5/1/2/3/4/5ml NH4+-N标准液于50ml容量瓶+10 ml KCl+约20 ml水+5 ml 酚+5 ml NaOCl摇匀,在20℃左右置1小时后加入1ml掩蔽剂以溶解沉淀物定容50 ml λ=625nm比色注意事项:掩蔽剂应在显色后加入,加入过早,会使显色很慢。
土壤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
当样品量为 40.0 g 时,本方法测定土壤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检出限分别为0.10 mg/kg、0.15 mg/kg、0.25 mg/kg,测定下限分别 0.40 mg/kg、0.60 mg/kg、1.00 mg/kg。
2.方法原理2.1 氨氮氯化钾溶液提取土壤中的氨氮,在碱性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氨离子在有次氯酸根离子存在时与苯酚反应生成蓝色靛酚染料,在 630 nm 波长具有最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氮浓度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2.2 亚硝酸盐氮氯化钾溶液提取土壤中的亚硝酸盐氮,在酸性条件下,提取液中的亚硝酸盐氮与磺胺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盐酸 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在波长 543nm 波长具有最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亚硝酸盐氮浓度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2.3 硝酸盐氮氯化钾溶液提取土壤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提取液通过还原柱,将硝酸盐氮还原为亚硝酸盐氮,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氮与磺胺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盐酸 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在波长 543 nm 处具有最大吸收,测定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总量。
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总量与亚硝酸盐氮含量之差即为硝酸盐氮含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注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电导率小于0.2 mS/m(25℃时测定)的去离子水。
3.1 氨氮3.1.1 浓硫酸:ρ(H2SO4)=1.84 g/ml。
3.1.2 二水柠檬酸钠(C6H5Na3O7·2H2O)。
3.1.3 氢氧化钠(NaOH)。
3.1.4 二氯异氰尿酸钠(C3Cl2N3NaO3·H2O)。
3.1.5 氯化钾(KCl):优级纯。
3.1.6 氯化铵(NH4Cl):优级纯于105 ℃下烘干 2 h。
土壤铵态氮等测定讲诉

方法原理:用2mol/L KCl溶液浸提土壤,把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NH+4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
土壤浸出液中的铵态氮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颜色很稳定。
在含氮0.05~0.5mg/L的范围内,吸光度与铵态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实验步骤:(1)称取10.00g新鲜土样(精确到0.01g),置于200ml三角瓶中,加入KCl 溶液100ml,在摇床里振荡30min,取出静置后,取上清液过滤;(2)吸取浸提液5ml放入50ml容量瓶中,后加入KCl溶液10ml、苯酚溶液5ml、次氯酸钠碱性溶液5ml,摇匀;(3)在25℃左右室温下放置1小时后,加入掩蔽剂1ml,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在625nm波长处进行比色。
工作曲线绘制:分别取0.00 ,0.50 ,1.00 ,2.00 ,3.00 ,4.00 ,5.00ml铵态氮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10ml KCl溶液,然后同(2) (3)步骤进行。
试剂配制:【2mol/L KCl溶液】: 称取149.1g KCl(分析纯)溶入水中,稀释至1L。
【苯酚溶液】:称取苯酚(分析纯)10g、NaOH(分析纯)5g和消极铁氰化钠(分析纯)0.1g稀释至1L。
(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4℃保存,使用时用酸调节PH酸性)【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称取NaOH(分析纯)10g、磷酸氢二钠(分析纯)7.06g、磷酸钠(分析纯)31.8g和52.5g/L次氯酸钠(分析纯,即含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10mL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4℃保存,使用时放置至室温)【掩蔽剂】: 将400g/L的酒石酸钾钠(分析纯)与100g/L的EDTA二钠盐溶液等体积混合。
每100ml混合液中加入10mol/L NaOH溶液0.5ml。
【铵态氮标准溶液】:称取0.4717g于105℃烘2小时的(NH4)2SO4(分析纯)溶于水,定容至1L。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方法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方法氨氮(NH3-N)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
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
反之,则铵盐的比例为高。
土壤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土壤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某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
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
1.方法的选择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
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水中钙、镁和铁等金属离子、硫化物、醛和酮类、颜色,以及浑浊等干扰测定,需做相应的预处理,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具灵敏、稳定等优点,干扰情况和消除方法同纳氏试剂比色法。
电极法通常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和具测量范围宽等优点。
氨氮含量较高时,尚可采用蒸馏﹣酸滴定法。
2.水样(土壤溶液)的保存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并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可加硫酸将水样酸化至pH<2,于2—5℃下存放。
酸化样品应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氮而遭致污染。
预处理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它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
为此,在分析时需做适当的预处理。
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则以蒸馏法使之消除干扰。
(一)絮凝沉淀法概述加适量的硫酸锌于水样中,并加氢氧化钠使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再经过滤去除颜色和浑浊等。
仪器100ml具塞量筒或比色管。
试剂(1)10%(m/V)硫酸锌溶液:称取10g硫酸锌溶于水,稀释至100ml。
(2)2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3)硫酸ρ=1.84。
步骤取100ml水样于具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ml 10%硫酸锌溶液和0.1—0.2ml 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
放置使沉淀,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
土壤铵态氮测定方法靛酚蓝比色法

土壤铵态氮测定方法靛酚蓝比色法引言:土壤中的氮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土壤中的氮素形态有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形式,其中铵态氮对植物的吸收利用更为重要。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常用的土壤铵态氮测定方法——靛酚蓝比色法。
一、实验原理:靛酚蓝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铵态氮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靛酚蓝与铵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测定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取适量土壤样品,将其过筛并去除杂质。
2. 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土壤中的铵态氮溶解于水中。
3. 取一部分土壤溶液,加入靛酚蓝试剂,充分混合。
4. 静置一段时间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5.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土壤溶液中铵态氮的浓度。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以免造成铵态氮的损失。
2. 靛酚蓝试剂应储存在避光、干燥的环境中,以保持其稳定性。
3. 实验中的仪器和试剂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使用,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果分析:靛酚蓝比色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土壤铵态氮的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溶解的铵态氮的含量,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养分供应情况。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靛酚蓝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铵态氮含量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测定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为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操作和仪器试剂的使用,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铵态氮实验步骤

6.1.3土壤中铵态氮的测定6.1.3.1靛酚蓝比色法1.方法选择测定土壤铵态氮,主要有直接蒸馏法、浸提后测定法和扩散吸收法等。
直接蒸馏法是在氧化镁存在下直接蒸馏土壤,但此法在弱碱蒸馏时仍可能使一些简单的有机氮微弱水解成氨气蒸出,易使结果偏高。
浸提后测定法多采用中性盐(硫酸钾、氯化钾、氯化钠等)浸提土壤,土壤溶液中的NH4+,可选用蒸馏、比色、或氨电极法测定。
浸提蒸馏法的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条件,适合于NH4+含量较多的土壤。
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土壤中的NH4+,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和测定范围后很好,但仪器的质量必须可靠。
在这里我们详细介绍浸提比色法和扩散吸收法。
比色法有多种,这里介绍靛酚蓝比色法。
靛酚蓝比色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大批样品自动化分析(本法测定范围0.05~0.5mg·L-1铵态氮)。
扩散吸收法利用氧化镁水悬液的弱碱性,交换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铵态氮,不致破坏土壤矿质部分。
此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土壤样品的测定,特别是对于还原性强的沼泽土和潜育土,可省去消除还原性物质的手续,同时,由于扩散吸收法不须蒸馏装置,设备简单,适用于大批样品的分析(本法测定范围50~300µg铵态氮)。
2.基本原理土壤浸出液中的NH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蓝色很稳定,在NH4+浓度为0.05~0.5mg·L-1范围内,其深浅与NH4+含量成正比。
3.主要仪器及试剂主要仪器:振荡机;分光光度计。
主要试剂:(1)2mol·L-1KCl溶液:称取149.1g氯化钾(KCl,化学纯)溶于水中,稀释至1L。
(2)苯酚溶液:称取10g苯酚(C6H5OH,化学纯)和100mg硝基铁氰化钠(硝普钠)[Na2Fe (CN)5NO·2H2O]稀释至1L【1】。
此试剂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3)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称取10g氢氧化钠(NaOH,化学纯),7.06g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化学纯),31.8g磷酸钠(Na3PO4·12H2O,化学纯)和52.5g·L-1次氯酸钠(NaOCl,化学纯,即含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10mL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于棕色瓶中,在4℃冰箱中保存。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注意事项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注意事项
靛酚蓝比色法是一种测定土壤中铵态氮的方法,在土壤肥力评价中应用广泛。
但是,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样品的选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在采集土壤样品时,要尽量避免污染和混杂,选择代表性强的样品进行测试。
同时,测试样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应当有所把握。
通常情况下,每次测试所用土壤样品的质量应不少于100g,以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实验操作需要准确无误,各种试剂的用量和浓度、反应时间、加热温度等都需要控制好。
特别是在制备土壤提取液时,一定要按照比例配好试剂,否则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在样品提取和过滤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细节,以保证试剂的完全反应和样品提取液的净化。
最后,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也要尽可能准确、客观。
在使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时,测试结果的解释需要考虑到土壤的环境特征、施肥历史、周围环境的因素等。
同时,还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数据,综合分析,确定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之,使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中铵态氮时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细节和数据解释的准确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准确性和可靠性。
铵态氮(靛酚蓝比色法)

铵态氮(靛酚蓝比色法)方法与原理:土壤浸出液中的NH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作用,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溶液的蓝色很稳定,在NH4+-N浓度为0.05—0.5mg.L-1范围内,其深浅与NH4+-N含量呈正比.试剂:1.酚溶液:10g苯酚和100mg(0.1g)硝普钠(剧毒)【Na2Fe(CN)5·2H2O】→1L水暗瓶存于4℃冰箱2.次氯酸钠碱性溶液:10gNaOH,7.06gNa2HPO4·7H2O,31.8g Na3PO4·12H2O和10 ml次氯酸钠【w(NaOCl)=5.25%】→1L水中暗瓶存于4℃冰箱3.掩蔽剂:①酒石酸钾钠溶液【ρ(KNaC4H4O6·4H2O)】=400 g.l-1与EDTA二钠盐溶液【C10H14O8N2Na2】100 g.l-1等体积混合.每100 ml混合液加入0.5 mlNaOH溶液(10mol/L),即得清亮的掩蔽剂②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400g↓EDTA二钠盐【C10H14O8N2Na2·2H2O】110.7 g稀释至2L. 每100 ml混合液加入0.5 mlNaOH溶液(10mol/L),即得清亮的掩蔽剂4.【ρ(NaOH)】=10 mol.l-1 :400g NaOH用蒸馏水定容至1L5.NH4+-N标准液:0.4717g烘干的(NH4)2SO4→1L水中(定容) 此为NH4+-N贮备标准液。
测定当天将此液用蒸馏水水准确稀释20倍(如5ml稀释至100ml)即为NH4+-N标准液【ρ(NH4+-N)=5 mg.l-1】操作步骤:1.土壤30g 置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 ml 2M KCl浸提,振荡(140rpm)30min 过滤(约30ml以上滤液)2.10 ml样液于50ml容量瓶+约20 ml水+5 ml酚+5 ml NaOCl摇匀,在20℃左右置1小时↓1ml掩蔽剂以溶解沉淀物定容50 ml λ=625nm 比色3.0/0.5/1/2/3/4/5ml NH4+-N标准液于50ml容量瓶+10 ml KCl+约20 ml水+5 ml 酚+5 ml NaOCl摇匀,在20℃左右置1小时后加入1ml掩蔽剂以溶解沉淀物定容50 ml λ=625nm比色注意事项:掩蔽剂应在显色后加入,加入过早,会使显色很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氨氮的测定步骤----K C l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精品文档 土壤中氨氮的测定-KCl 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土壤农化分析》鲍士旦
主要仪器:
1. 震荡机;
2. 分光光度计
试剂和药品及其配制
1. 2mol/L KCl 溶液。
149.1gKCl (化学纯)溶于1L 水中
2. 苯酚溶液。
苯酚(化学纯)10g 和 硝基铁氰化钠 100mg 稀释至1L 。
不稳定,须贮于棕色瓶中,4℃保存
3. 次氯酸钠碱性溶液。
4. 掩蔽剂。
400g/L 的酒石酸钾那(化学纯)与100g/L 的EDTA 二钠盐等体积混合。
每100ml 混合液中加入1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
5. 2.50μg ∙mL −1铵态氮(NH 4+−N )标准溶液。
干燥的硫酸铵(分析纯)0.4717g 溶于水中,后定容至1L ,得铵态氮100μg ∙mL −1的贮存溶液;使用前将其加水稀释至40倍,即得标准溶液
分析操作步骤
NaOH (化学纯)10g 七水磷酸氢二钠(化学纯)7.06g 十二水磷酸钠(化学纯)31.8g 52.5g/L 次氯酸钠 10ml 溶于水,稀释至1L ,贮于棕色瓶中,4℃保存
称取相当于20.00g 的干土,准确至
0.01g
置于200mL 具塞三角
加入KCl 溶液
振荡1h ,取出静置
澄清后,取上清液
吸取土壤浸出液2mL~10mL 置于50mL 容量瓶用KCl 溶液补充至
加入苯酚溶液5mL 和次氯酸钠碱性溶液
20℃左右室温放置加掩蔽剂1mL ,用水1cm ,波长625nm ,比
吸收0.00、2.00、4.00、
6.00、
置于50mL 容量
各加入10mL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