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与韩国双龙的并购案例分析
谈全球化能力及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 ——经济总量第二
2013年世界GDP前十国家 国别 1、美国 2、中国 3、日本 4、德国 5、法国 6、英国 7、巴 西 8、意大利 9、俄罗斯 10、印 度 GDP(万亿美元)增长率 15.8 8.3 5.3 3.4 2.6 2.5 2.3 2.1 2.0 1.8 2.2% 7.8% 1.7% 0.7% 0.4% -0.3% 1.03% -2.3% 3.5% 5.3%
事实上,跨国公司具有经理人员本地化的积极性 • 派驻成本高:培训成本大,薪酬水平高,福利支出大(津 贴、住房和经常探家旅费等。例如:在中国,一位懂汉语 的美国高级行政雇员的底薪接近30万美元,艰苦条件津贴 高达薪水的35%,还需要两处免费的住宅以及由私人司机 驾驶的汽车; • 外派失败,管理队伍不稳定:一项调研数据显示,送往国 外的美国职员中有16%一40%提前离职回来,每次提前返 回的损失超过10万美元。外派失败给母公司带来的平均损 失可达到被派出者国内年薪的3倍与重新安置的花费之和; • 企业由于外派失败可能破坏跟东道国的关系,失去东道国 的业务机会; • 优秀人员由于外派跳槽到竞争对手的企业; • 外派人员提前回国对其他外派雇员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墨斐的和上汽一道终于化解了危机。 此后在墨斐职期间,双龙逐渐实现了扭亏为盈。但2007年 9月,经过重组后的美国第三大汽车集团克莱斯勒向墨斐 伸出了橄榄枝,墨斐辞去上汽副总裁和双龙理事职务,出 任克莱斯勒主管亚洲事务的一把手。双龙面临新的挑战。 2008 年前 9 个月,双龙出现了巨大亏损。 2009 年 2 月 6 日,首尔地方法院开始启动双龙汽车“回 生程序”。根据法庭裁决,上海汽车放弃对双龙的控制权, 但保留对其部分资产的权力,上汽集团持有的双龙汽车股 份也被稀释至 11.2%,上汽对双龙汽车的资产损失约为 30.76 亿元人民币。最后,上汽将双龙的股票全部清空, 与双龙彻底断绝关系。上汽此次并购不仅没有获得双龙的 技术而且损失大量现金,上汽清空双龙股票标志中国分公司最高主管仍 由海外人士担任;
汽车并购不是“牙好胃口就好”

人 士称 ,几乎每一 家可能破产 的欧美车企 的背后 ,都 有着数家 中国企业 参加
角逐 。
太平洋证券汽车分析师谈际佳认为,制造行业的 跨国并购 ,文化冲突是一道很难迈过去的槛。汽车行 买企业不如买人才
业 的并 购 ,历 史 上 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 用 ,还 鲜 有 成功 的案例 。戴
在 中国汽车企业纷纷噤声海外并购时 ,多位 国内 键 时刻 ,汽车研发人才短缺成 为瓶颈。广汽集团总经
Pr f c o ea e
,H
n u t s d s ne
汽 车并购不 E 牙好 胃 口就好”
购底特律 的工厂。这么美妙 的前景果真有 可能实现
目 “
半 月8 起并购案
严寒之下 , 众多车企把希望放在 中国等新兴市场 ,
一
么? 中国本土汽车是否会成 为潜在 的买主?
之说也在愈演愈 烈。奇瑞欲购克莱斯勒 、长丰要买悍
家中国车企有意竞购沃尔沃的消息。 在不少人的眼里 , 上海汽车在国内一直傲视群 雄。4年前 ,上汽用 马等传 闻似乎 “ 欲静 而风 不止” 树 ,近 日又传出了多 4 O亿买了个教训。教训告诉我们 ,并购有风险 ,投
资要 谨 慎 。
tl n g me t a Ma a e n 发布联盟公告 的 1 2 月 1日开始 ,到 此事也不是空穴来风。知情人士称 ,几乎每一家宣布 公 开报道戴 姆勒 一奔驰 与北汽福 田签署意 向书的 2 可能破产 的欧美汽车企业背后 ,都有数家中国企业参
月 4日,短短半个 月的时间 内,就 出现了上述至少 8 加 角逐。长安集团、福特、沃尔沃三方高层正在商谈
世 界 汽车 制 造 商 正面 临 着 金融 危 机对 实体 经济 的侵 蚀 ,乍 看 之 下 ,这 是 一个 千 载难 逢 的 机会 。不 过 不 论 是 当年宝马收购罗孚 , 戴姆 勒 并购 克 莱 斯 勒 ,还 是 近 日的 上 汽 双 龙都 在 表 示, 越 是 机 会 当前 ,就 越应该谨慎小心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无一不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行为和战略调整已对世界经济和东道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征途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本文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中国走向海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问题;措施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bstract: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oday's world economy, world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re cover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overseas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host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ross-border although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oblems and strategy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hope to provide better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China .Key words: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esent situation questions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引言 (1)二、文献综述 (1)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2)(一)跨国并购规模扩大 (2)(二)跨国收购主体多元化 (2)(三)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 (3)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3)(一)融资渠道窄 (3)(二)并购之后整合能力较差 (4)(三)国内缺乏熟悉跨国并购的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4)(四)国内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4)(五)对跨国并购缺乏充分论证,对并购对象缺乏深入调查 (4)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4)(一)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5)(二)大力开发、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5)(三)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 (5)(四)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5)(五)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中介服务体系 (6)(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6)结论 (6)参考文献 (7)引言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功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功案例分析一、跨国公司定义:跨国公司服务方案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二、上汽集团出巨资收购通用大宇10%的股份通用汽车通过剥离大宇原有的许多不良资产,保留了韩国境内的3个汽车厂的优质资产,汉城的设计中心、在海外的部分分销公司,即汽车设计,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精髓,并且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大宇汽车公司的债权人合作成立的一家绝对控股的新公司——大宇汽车科技公司接管大宇汽车轿车生产业务。
2002年4月通用汽车及其合作公司的亚洲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和日本钤木汽车公司,联合投资收购持股67%,其分配比例为:通用汽车占41.1%,日本铃木占14.9%(出资8 900万美元),上汽集团占10% (出资5 970万美元),其余33%由大宇债权人持股。
新合资公司通用大宇于2002年10月底正式成立并运营。
成功之处:1.促进上汽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上汽参与通用大宇公司,股份虽然不多,但使中国汽车工业在走向世界方面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同时,上汽集团也能够帮助通用大宇更快地进入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
对于上汽和大宇来讲这是—项双赢的投资战略。
一向奉行“引进来”的中国汽车上业,终于迈出了走出去”的第—步,参与到全球汽车市场的国际竞争中去。
它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汽车工业融入国际汽车工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对于通用汽车来说,这次收购并转让股权的行既照顾了亚洲合作伙伴的关系,又降低了收购大宇汽车公司的风险。
而铃木公司和上汽集团在其中也得到了实惠,分享到了由通用公司针对韩国方面近似严酷的谈判压价成果。
这不仅能促进上汽集团在资本、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融入国际市场,积累国际经营管理经而且能通过优化组合集成其在亚洲的合作伙伴的全球资源,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致命缺陷,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
浅谈中国跨国公司并购问题

融资 渠道狭 隘。 中国虽 于 2 0 0 1年加 入 了 WT O,但市 兼 并或 收购,企业就 能搞 活。都搞企 业集团,误 以为 “ 大”
场经 济仍未得到很 多发达 国家认可 。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 , 等 于 “ 。 实则不然 。企 业采取 兼并、收购 ,还是分 拆、 好” 金融体 系也没有健全 , 这导致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资 放弃 , 均要视 企业 、 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发展 战略而定 , 本市 场运作 乏力 ,并购资金不 足制约 了企 业作 为主动方去 并购并非灵丹妙药。 并购外国企业而只能坐 以等待国外企 业的并购 。 2.并购不是单纯 为扩 大规模 ,而应注意结构 的调 整。
随着近 年来 中国经 济的飞速发展 ,公 司的海外扩 张已
双 方企业文 化融合程 度、双方人 力资源的趋 同性 与互补性 经成 了公 司快速发展壮 大的一条 “ 捷径 ” ,然而 由于 自身的
等。跨 国并购涉及 2个 国家,涉及 不 同民族 不同语言 不同 资金 ,管理 以及 各方面 的瓶 颈限制 ,很多企业 都未能取得 信仰 的两国代表 ,文 化整合 困难 在任何 一次跨 国并 购中都 如愿的结果 。因此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 , 以防并购的 “ 双刃剑 ”
国际 商法 以及 国际营销等各个 领域。从我 国多年来 累积 的 带来新 的动力。而不单纯是 简单 的扩 大规模 ,或建立产 品
2004年10大并购事件+5大并购公司

2004年10大并购事件 5大并购公司所谓“十大”并购事件并非仅仅以交易规模作为评选标准,而是在众多的并购事件中找出那些从某些角度看最具独到之处的事件。
入股康师傅——消费品市场金额最大 2004年1月5日,亚洲著名饮料企业日本朝日啤酒及国际贸易集团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以约30亿元人民币(3.84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由康师傅13家饮品公司合并组建的康师傅饮品控股公司50%的股权。
本次交易将康师傅饮料事业的企业价值作价9.5亿美元。
这是近年中国消费品市场中涉及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此次康师傅出售资产净值6亿港元,出售价溢价5倍,反映了日方以及参与入股竞争者对康师傅在内地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价值的高度认可。
在中国内地饮料市场结构变化和规模增长迅速变化阶段,此次合资有利于加强其市场的领导地位,提高饮料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对日方来说,合资使其具有了高起点,并且快速地进入了中国内地饮料市场,确立了在内地市场的饮料行业的突出地位。
欧莱雅击败宝洁吞并羽西——受关注最多 2004年1月28日,法国欧莱雅集团收购科蒂集团旗下的中国彩妆及护肤品牌羽西。
此次收购还包括1997年底竣工,地理位置在经济重镇上海,总投资额2000万美元的化妆品生产基地,目前基地年产量达6000万件。
这场争夺羽西并购案的另一位当事方,同时也是欧莱雅的竞争对手——宝洁公司也是国内大众耳熟能详的世界知名品牌,因此这场并购案受到多方关注。
此次欧莱雅成功收购羽西品牌,进一步扩充了其金字塔式品牌战略的塔基部分的品牌阵营,也充分表明其发力国内低端市场的雄心,将战线拉向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大众化妆品领域。
在消费能力相对偏低的中国市场,低端市场恰恰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快速增长必须依赖的市场。
五大集团重组——中国最大建筑商问世 2004年2月28日,原所属铁道部济南、郑州、北京、沈阳、昆明、成都、呼和浩特等7个铁路局的20家设计、施工企业并入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在此基础上组建中铁六、七、八、九、十,五个工程集团。
管理学SWOT典型案例分析

上海汽车集团案例分析简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截至2012年底,上汽集团总股本达到110亿股。
目前,上汽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整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动力传动、底盘、内外饰、电子电器等)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车载信息、二手车等汽车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汽车金融业务。
上汽集团所属主要整车企业包括乘用车公司、商用车公司、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维柯、上汽依维柯红岩、上海申沃等。
2012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449万辆,同比增长12%,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并以上一年度672.54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第八次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130位,比2011年上升了21位。
背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目前“最大”的自主创新无疑就是自主品牌的创立与培育。
在奇瑞、吉利等汽车企业高举“自主品牌”大旗实现快速发展以后,以“三大”为代表的“国家队”也开始集体发力,纷纷高调宣布其自主品牌战略。
其中,上汽公布的自主品牌发展思路“创造性地整合国际国内优势资源,高起点打造中国人拥有的国际汽车品牌”颇为引人瞩目。
2006年10月12日,上汽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
荣威的品牌口号为“创新传塑经典”,表达了上汽以国际化的视野、创新的理念传承国际汽车的先进技术,打造国际品牌新经典的决心和信心战略与前景1,全球化战略1994年11月,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延锋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1995年7月,通过由上汽集团控制的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德国罗伯特·博世公司合资成立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997年5月,上海大众第80万辆车下线,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高层领导握手庆贺。
1999《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期间,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高层领导接受中央电视台《财富对话》特别节目的采访报道。
股票投资成功案例

股票投资成功案例1、巴菲特1988年买入了可口可乐5.93亿美元的股票,89年大幅增持到10.24亿美元。
此后十年间由于海外业务的飞速扩张,可口可乐收盘价从3.21美元上涨到53.08美元,涨幅达大盘的四倍以上。
巴菲特也因此净赚了100亿美元。
2、1997年,索罗斯看准了存在于亚洲金融体系中的种种缺陷,他率领旗下的量子基金利用买空卖空的手段大量抛售泰铢、买进美元,国际金融投机商闻风而起,导致泰铢、比索等相继贬值,东南亚各国汇率大幅降低,引发了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索罗斯等人从中赚取了上百亿美元。
3、2001年移居美国后,段永平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
短短五年间,段永平在美国炒股所赚到的钱就远远超过了他在国内十多年做企业的收入。
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他以0.8美元每股购进的网易股票一路狂飙至100美元。
当年段永平投资了一批科技概念股,网易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认真研究后,段永平发现网易在股价跌倒0.8美元的时候还有每股两元多的现金,于是将所能动用的全部资金拿去买网易股票,最后狠赚了一笔。
4、杨百万原本只是上海一名普通的下岗工人。
1988年,他大量购买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9年将全部身家投入股市,赶上了90年股市狂涨的大潮,两年内资金翻倍;92年预见股票市场即将由盛转衰,在最高点抛售股票转投证券,既避免了随后而来的大盘狂跌,又赶上了五个月后的股市井喷。
凭借着他在股票投资上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成功经验,杨百万被誉为“中国第一股民”“平民金融家”。
5、号称中国散户第一人的章建平96年开始炒股,此后转战多个营业部,业绩突出,仅07年就有700亿的交易额。
2006年,他买入北辰实业和招商轮船,此后两只股票掀起大涨行情,章建平因此获利上亿元。
6、网友落升是一位民间炒股高手,2008年他在购买一套260万的别墅时只付给开发商110万,而将剩余150万全部投入股市。
到了年末,股票大涨,他的150万一下子变成了400多万,落升也因此白赚到了一套别墅和一辆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