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学案

合集下载

杠杆学案

杠杆学案

杠杆学案12-1 杠杆(1)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杠杆的作用;2、知道杠杆使用的五个要素,能正确的确定杠杆使用时的五个要素;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4、通过作图理解杠杆的力臂;5、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6、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学习重难点:1、正确的确定力臂;2、画力臂;3、探究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木棒(或筷子),羊角锤,起子,钢丝钳,铁架台,杠杆,钩码,细线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钉在木板上的图钉,想出办法怎样可以将其拔出来?2、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省力?3、观察开瓶起子、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4、指出用上述方法时,有什么共同之处?二、初步认识杠杆1、得出杠杆的定义:在_______的作用下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称做杠杆。

2、关于杠杆的名词:支点:杠杆可以绕其__________的点,符号是________。

动力: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符号是________。

阻力: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符号是________。

动力臂: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阻力臂: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什么叫力的作用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例题:画出用木棒撬石头的杠杆示意图。

方法:先找支点O;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判断动力、阻力方向,画出动力、阻力;再画力臂,标出力臂的符号。

力臂的画法有两种:一种用带箭头的细线表示,另一种用虚线加大括号表示。

讨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和“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一样的吗?(可画图说明)练习:1.画出图1中力F1、F2的力臂1和2。

《杠杆导学案》

《杠杆导学案》

《杠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原理;2. 掌握不同类型杠杆的运用方法;3. 理解杠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导学内容:一、杠杆的定义和原理1.1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1.2 杠杆的作用是通过力臂的长度差别来增加或减少力的作用效果;1.3 杠杆的原理是力的平衡,即左边力矩等于右边力矩。

二、不同类型杠杆的运用方法2.1 一级杠杆:支点在力的中间,用于增加力的作用效果;2.2 二级杠杆:支点在力的一端,用于增加力的距离效果;2.3 三级杠杆:支点在力的另一端,用于减少力的作用效果。

三、杠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3.1 杠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撬动重物、起重机等;3.2 杠杆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如杠杆来往、杠杆投资等;3.3 杠杆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如杠杆效应、杠杆原理等。

导学步骤:一、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杠杆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生活中的杠杆应用。

二、进修2.1 学生阅读杠杆的定义和原理,理解杠杆的作用方式;2.2 学生进修不同类型杠杆的运用方法,掌握杠杆的分类和特点;2.3 学生了解杠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思考杠杆在不同领域的实际运用。

三、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杠杆的优缺点及应用途景,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四、总结老师对本节课进修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杠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拓展学生自主拓展杠杆的相关知识,探索更多杠杆的应用领域和案例。

六、作业安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杠杆应用的小论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杠杆的作用和效果。

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设计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引导学生系统进修杠杆的定义、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作业环节,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创新认识,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5篇材料]第一篇: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初中物理优秀教案《杠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想,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

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

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

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第五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可以完成直接用手不能完成的工作。

第六小组:我们小组发现:使用这些机械都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

师:同意他们说法的同学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师:同学们的发现很好,那么谁能针对刚才的发现提出一个问题?生5:我想知道:为什么使用这些机械时可以用一个较小的力获得一个较大的力呢?师:大家想知道吗?生(齐答):想知道。

师:今天通过学习新的一节“杠杆”就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教师板书:杠杆)反思: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杠杆学案

杠杆学案

杠杆学案(1)一、识别杠杆1.我们把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的硬棒叫做杠杆;2.杠杆五要素包括: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3.力臂的画法:例题:练习:画出下列杠杆的力臂练习卷:一、作图题:1. 在下图中,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2.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3. 甲为办公用的裁纸刀,乙为其示意图,根据裁纸刀所受动力F1的方向及阻力F2的力臂l2,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4.如右图所示,现要在杠杆的另一端B端画一个最长力臂的力使杠杆保持平衡,请画出这个力。

杠杆学案(2)二、杠杆的利用 1.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状态为 或 状态;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我们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是杠杆处于 ,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我们实验时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杠杆平衡条件是:杠杆平衡时 。

例1: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可绕O 点转动,A 点处挂上一重物,B 点处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弹簧秤示数为9牛,则物体重力为 牛。

练习:过去农村用的杵米工具是一个杠杆,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O 为固定转轴,在A 端连接着石球,脚踏B 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起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

若石球重50N ,要将石球抬起,脚下至少用多大竖直向下的力?(摩擦和杠杆自重忽略不计)。

例2:如图所示,将一个长方体的100N 重物挂在杠杆的左端A 点,OA =0.25m.一个人在杠杆支点右侧的B 点通过滑环对杠杆施加了竖直向下的力F=25N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B 点应距离O 点多远?练习:如右图所示,重力不计的一木板可绕O 点无摩擦转动,在A 端挂一重200N 的正方体,且OA=1m ,一个体重为500N 的中学生站在B 点时,若物体能刚刚离开地面,OB 距离为多少?例3: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与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之比是5:2,弹簧秤读数是4牛,杠杆重忽略不计,则钩码重多少?练习:一个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4∶1,则该杠杆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______.若此杠杆受到的阻力是60 N ,则当动力为________ N 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特点 力, 距离,例如 ; 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特点 力, 距离,例如 ; 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特点 力, 距离,例如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2.1杠杆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特征,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位置。

能准确画出动力臂与阻力臂。

2、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重点】杠杆力臂的做图【难点】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功、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二、探究新知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转动的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动力是;阻力是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到的距离;阻力臂是到的距离。

(提示:不论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

)任务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或。

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先猜一下:实验探究1、阅读P77,思考实验步骤2、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注意成员分工,边实验边记录)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若用F1、F2、L1、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表示为:思考:杠杆只能静止在水平位置吗?你能让杠杆在非水平位置平衡吗?试一试。

本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呢?三、应用新知1、关于力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B. 从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D. 从阻力作用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阻力臂2、所谓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状态或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字母表示式为。

3、地面上有一根大木杆,抬起A端需用300N,抬起B端需用200N,这条木杆的端较粗。

4、已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

做生意时,用同一杆秤在月球上称质量,和在地球上相比()A. 买方吃亏B. 卖方吃亏C. 双方都不吃亏D. 双方都吃亏5、一个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B. 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C. 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D. 两个力和各自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课后反思本节课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哪些问题自己还不理解:评价本堂课自己的表现(自学过程是否投入、听老师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讨论问题是否参与等):四、课堂作业1.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A.筷子B.镊子C.钳子D.托盘天平E.杆秤F.瓶盖起子G.钓鱼杆H.道钉撬I.扫帚J.理发剪刀K.铁匠剪刀L.羊角锤M.火钳N.船桨2.在使用杠杆时,需要省力,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需要省距离,就必须使用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天平是一个_______杠杆.五、达标检测六、自我评价。

2023最新-《杠杆》教案(4篇)

2023最新-《杠杆》教案(4篇)

《杠杆》教案(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给大伙儿整理的《杠杆》教案(4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杠杆科学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第四节杠杆导学案.doc

第四节杠杆导学案.doc

第四节杠杆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会画杠杆的“五要素”。

3、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杠杆,会对杠杆进行分类,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合作探究】一、认识杠杆活动1:仔细观察如下所示的三幅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1)如图所示的撬杠、跷跷板、抽水机的手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根硬棒,在下能绕着固定点,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为了了解杠杆的作用,我们先对照图来熟悉几个名词。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的辱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_______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图中的广―厂--------- ‘入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图中用表示。

(3)通常我们把杠杆的、、、和称作杠杆的五要素。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活动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木尺的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同的钩码,用凡、尸2表示钩码的拉力,用4、4表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

2、改变钩码个数并调节悬挂点到0点的距离,使木尺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将各次实验数据填写入下表。

(a) (b) (c) (d)实验次数左边 右边 动力F 〃N动力臂4/cm 阻力F2/N 阻力臂h/cm 123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上图中的杠杆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哪个既 不省力,也不费力?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为什么有的杠杆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 既不省力,又不费力?【课堂反馈】1、 弹簧测力计、杆秤、托盘天平中没有用到杠杆知识的是()A 、弹簧测力计B 、杆秤C 、托盘天平D 、都不是2、 一个人用撬杠撬大石头,所用动力为F”如图 所示,在图上画出阻力F2,动力臂h 和阻力臂h 。

3、 用如中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G (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在0B 达到水平位置之前的过程中,若 力F 的方向始终保持与0A 垂直,则力F 的大小 将()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 4、 一根均匀木条长为L,支点在中点时刚好平衡, 如果沿左端长L/4部分锯下,叠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如下图所示,则这一木条() A 、仍保持平衡 B 、左端向下倾斜C 、右端向下倾斜D 、无法判断 1八 1厂万G 2G 分析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杠杆的分类。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5篇初中物理《杠杆》教案通用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2.力臂的确定.【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是阿基米德,已经两千多岁。

在两千多年前,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两千多年来,我没有将地球撬动,这是事实,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可是,许多爱嚼舌头的人硬说我是在吹大话,在说谎。

我这个两千多岁的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委屈。

今天,我请大家帮我伸冤,你们愿意吗?不管结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这谢谢大家了!大家有信心吗?要想帮我伸冤,实际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

二、新授(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板书)1.认识杠杆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板书)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