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官僚资本

合集下载

“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问题(一)

“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问题(一)

“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问题(一)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之一,也是新中国顺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经济因素。

长期以来,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现就中国共产党的“官僚资本”概念和界定标准以及没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有助于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

一、中国共产党的“官僚资本”概念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人使用过“官僚资本”这个名词,用以指清末民初由政府官僚兴办或把持的企业。

后来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又有人使用过这个名词,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国家垄断资本刚形成,尚未充分暴露其腐败性和危害性,因此这个名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深入研究,自然也就没有成为中国革命对象之一的代名词。

抗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实行政治独裁和经济统制的政策,国家资本迅速膨胀,垄断地位明显加强,以及因政治腐败而导致的政府官员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现象,不仅严重威胁了大后方民族资本的生存,而且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1937年发表在《新经济》的《国营事业与民营事业的关系》一文,就揭露一些官僚假公济私或化公为私,形成了一种名义上是国营,实质上是私营的企业。

1941年3月,陈伯达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工业与中国资产阶级》的小册子(该文于1942年2月在《解放日报》上连载),其中指出官僚与买办二位一体,从金融垄断向工业垄断发展,这类官办的企业,“官营就是‘国营’,‘国营’就是官营”【注:1942年2月8日,《解放日报》第3版。

】。

同时期重庆《大公报》也刊登了题为《官僚资本与中国政治》的文章,谈到了历史上官僚资本积聚的几种途径,并认为今日官僚资本与之相同。

1944年,王亚南在《中国经济论丛》一书中指出:“我们有些国营企业,在外形上似乎是国家资本,但骨子里,它何尝具有国家资本的属性?充其量也不过是私人资本的变相形态罢了”【注:王亚南:《中国工业建设论》第188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政治纲领:推翻压迫建共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保护——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民族科学大众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一、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动的必要形式”。

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是由各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伪地位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必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构成的基本部分,而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与新民主主义政权相适应的政体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却是“不可移易的必要形式”。

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是过渡性的。

无产阶级的领导、无产阶级军队等将保证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因此,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

二、经济纲领1.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根基,也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因此,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实现耕者有其田,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之一,也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的必要前提,同时还是调动革命主力军──农民起来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首要问题。

简述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的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的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拓展: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

他曾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过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后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明确概括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其中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纲领简述: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纲领解析: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一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①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

因为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不到农村人口10%的地主、富农掌握了70%~80%的土地,占农村人口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者只有20%~30%的土地。

②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根源。

因此,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实现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这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③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消灭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这将解放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革命战争提供物质基础;也使工农联盟得以巩固,推动农村人民政权的建设;并为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创造必要的前提。

近现代史简答题库

近现代史简答题库

[1]简述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在中国条件下,走先合作化、机械化的道路。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这种从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

(4)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2]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

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是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2)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托古改制”。

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产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从中共根据地、解放区部分地区的实施到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实施的历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它明确指出:“没收封建阶段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阶段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占农村人口少数的地主和富农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贫农、雇农只拥有极少部分土地。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根源。

实行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团结了农民群众。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带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结合,垄断了国家经济的命脉,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的国营经济,在所有经济成分中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特色内容,它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既不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也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而是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吸收先进知识分子、扩大统一战线;因此应当给予保护。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立足于当时我国的实际国情,为着解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经济问题而提出的。

在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的情况下,帝国主义操纵着我国经济的脉,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存在。

因此纲领针对性地提出大银行、大工商业归国家所有;但允许不操纵国家经济的资本主义存在。

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但不没收富农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使中国的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各得其所,照顾了各方利益,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毛概

毛概

1.“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基本思路如下:(1)上述观点不客观不正确,其观点宣扬帝国主义侵略有功,没有正确认识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需要正确看待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参考教材P65(3)结论:帝国主义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

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也不会永远沉沦。

2.没收官僚资本,就反对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言,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基本思路如下:(1)命题错误。

错在对“没收官僚资本”的性质不理解。

(2)“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是从两个不同视角分析得到的结论。

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之一,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力量,转变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成为国营经济,因而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所以,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结论:没收官僚资本,就反对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言,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而不是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衔接。

区别:A.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范畴。

(所属范畴不同)B.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C.任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人民民主自由;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D.目的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简答及论述真题演练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简答及论述真题演练

第八章简答及论述真题演练简答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第148页)答: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简述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151页)答:一方面,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

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

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53页)答:1、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2、五反运动是指建国初期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

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第159页)答: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和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二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

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是什么?(第161页)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牙。

第二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具有半社会主义的萌牙。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模拟试卷2(题后含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模拟试卷2(题后含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5. 分析题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1.“现阶段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胜利。

”正确答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这句话的错误在于:未能将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予以区别,而一概加以反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混淆两个不同革命阶段的任务与对象。

这是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观点。

涉及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2.中共四大前后,党内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承认中国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但是,它无视当时资产阶级右派在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严重事实,认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天然”的,因而是错误的。

无产阶级必须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取得并实现革命的领导权。

涉及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

正确答案: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国家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

因此,它也就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涉及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4.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中的主体力量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没收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指由各级国民党政权及其官吏直接兴办和操纵的经济实体。

它是反动政权的经济支柱,也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附庸,不但剥削和压迫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损害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帝国主义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在陕西直接兴办企业,但它已与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相勾结,形成三位一体,构成了陕西近代历史上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成为压在陕西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之一,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

194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明确指出: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

当时陕西境内的官僚资本企业集中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即西安、咸阳、宝鸡、蔡家坡等地,汉中和渭南也有个别企业。

1949年5月16日西安解放前夕,中共中央西北局批准了中共西安市委《关于接管方针及军事代表工作的决定》,规定了西安等地接管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即在西安和宝鸡组建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并负责接管工作。

其他地方则由当地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接管。

在实行接管时,对于国民党政府所属的企业、官僚资本企业及一切属于公用事业性的官僚资本企业,一般采取不打乱原来机构,自上而下地予以整套接管。

接管之后,迅速予以修复清理,恢复生产和业务。

西安市(包括咸阳)于1949年7月完成了接管工作。

随着宝鸡的解放,于1949年9月完成宝鸡(包括蔡家坡)及雍兴实业公司的接管工作。

没收官僚资本的范围主要包括由国民党中央政府和省、县、市政府所经营的企业及国民党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企业。

小官僚和地主所办之工商业或官僚资本企业中的民族资本股份,均不在没收之列。

因此,陕西省所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主要有:(1)金融方面的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合作金库等设在陕西的分支机构,以及陕西省银行、西安市银行、河南省银行、甘肃省银行、山西铁路分局联合办事处和裕华银行等13家。

(2)工业方面主要有雍兴实业公司及其所属的蔡家坡西北机器厂、面粉厂、纺织厂、虢镇酒精厂、业精纺织厂、咸阳纺织厂、西安皮革厂、陇县煤矿、西京机器厂、和丰面粉厂、汉中电厂等十余家。

(3)军工企业方面主要有整染厂、制革厂、装具厂、汽车修配厂、机器修造厂和修械所等。

(4)交通运输方面有西安铁路局和陕西公路局及其所属企业。

包括铁路451公里,机车43辆,客车103辆,货车500辆,各种汽车63辆。

(5)商业方面有中国农业供销公司、中国石油公司西安营业所和晋福煤炭公司。

农业企业微不足道。

上述企业在没收接管以后,大都由人民政府进行了改组,统称国营企业。

1951年6月,西安市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根据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没收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子的财产的指示》和《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对于省内汉奸、战犯、官僚资本家及反革命分子的企业及其财产,也进行了没收。

对隐匿在私营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股份,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和没收,并作为国有股份以参股渗股方式留给原私营企业使用,原私营企业按股向国家上缴税利。

这使部分私营企业具有了公私合营的性质。

人民政府对于被没收的国民党政府所兴办的企业机构,采取了打碎它的领导机构,由人民政府派出的代表联合工人阶级进行领导管理;对于官僚资本家所办的企业,采取暂不打碎它的经营管理机构,而是改造它的所有制和落后经营方式,以维护和发展生产。

这样做,既能保证没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使已经遭到破坏的机器设备、桥梁等较快地得到修复,尽早复工复业。

但这些企业较多保留了旧企业那一套压迫工人的制度,职员和工人的对立、机构的腐朽和经营管理的落后等依然存在。

这就势必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1950年2月,《人民日报》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发表了题为《学会企业管理》的社论,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企业与官僚资本企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管理民主
化。

学会管理企业,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新民主主义企业,就应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目前的中心口号。

”此后,西北军政委员会、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在领导群众实现企业管理民主化及对旧企业的民主改革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第一,改革企业的领导机构。

起初由政府派军代表进行接收、监督和间接管理,然后由国家委派厂长或经理,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二,根据政务院财经委员会1950年2月28日颁布的《关于国营工厂建立工厂委员会的指示》,陕西在被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并由工厂管理委员会对全厂重大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决策。

同时,工厂管理委员会由工人选举与企业行政人员同等数量的代表组成,这就改善了职员和工人的关系,推动了工厂管理民主化。

第三,破除旧企业残留下来的压迫和奴役工人的旧制度。

如搜身制、封建把头制、不合理的处罚制度、煤矿中的大班制等,逐步建立在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基础上的新型、合理的规章制度。

第四,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初步调整改革极不合理的工资、奖励制度。

如试行八级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等。

第五,开展清除隐藏在企业里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的民主改革运动(于1951年6月西北局厂矿民主改革工作座谈会后开始,1952年上半年基本结束)。

运动中坚持加强领导、依靠群众、分清敌我、区别对待的方针,经过民主斗争、民主团结、民主建设三个阶段,斗争和清除了企业里的特务、恶霸、封建把头、帮派会道门头子等反动势力及首领,清理纯洁了厂矿组织。

这一运动,不只在国营厂矿开展,所有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也都进行了。

民主改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但是生产的真正增长还必须解决一系列生产管理问题,必须进行生产改革。

生产改革是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于1952年下半年开始的,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构;建立生产和技术管理责任制度;实行计划管理,逐步制定合理的生产定额;开展劳动竞赛;清产核资,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等。

经过改革,使企业走上了管理民主化和经营企业化的轨道。

4.没收官僚资本
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性质,收归国有就是社会主义性质
(1)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2分)
(2)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

因此,它也就具有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