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问题(一)

“官僚资本”概念及没收过程中的界定问题(一)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之一,也是新中国顺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经济因素。
长期以来,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现就中国共产党的“官僚资本”概念和界定标准以及没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有助于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
一、中国共产党的“官僚资本”概念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人使用过“官僚资本”这个名词,用以指清末民初由政府官僚兴办或把持的企业。
后来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又有人使用过这个名词,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国家垄断资本刚形成,尚未充分暴露其腐败性和危害性,因此这个名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深入研究,自然也就没有成为中国革命对象之一的代名词。
抗战爆发后,由于国民党实行政治独裁和经济统制的政策,国家资本迅速膨胀,垄断地位明显加强,以及因政治腐败而导致的政府官员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现象,不仅严重威胁了大后方民族资本的生存,而且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1937年发表在《新经济》的《国营事业与民营事业的关系》一文,就揭露一些官僚假公济私或化公为私,形成了一种名义上是国营,实质上是私营的企业。
1941年3月,陈伯达写了一本名为《中国工业与中国资产阶级》的小册子(该文于1942年2月在《解放日报》上连载),其中指出官僚与买办二位一体,从金融垄断向工业垄断发展,这类官办的企业,“官营就是‘国营’,‘国营’就是官营”【注:1942年2月8日,《解放日报》第3版。
】。
同时期重庆《大公报》也刊登了题为《官僚资本与中国政治》的文章,谈到了历史上官僚资本积聚的几种途径,并认为今日官僚资本与之相同。
1944年,王亚南在《中国经济论丛》一书中指出:“我们有些国营企业,在外形上似乎是国家资本,但骨子里,它何尝具有国家资本的属性?充其量也不过是私人资本的变相形态罢了”【注:王亚南:《中国工业建设论》第188页,】。
高一历史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试题答案及解析1.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种外国商品来自()A.日本B.英国C.美国D.苏联【答案】C【解析】1947年时日本侵华都已经失败了,所以不是日本,故排除A项。
英国的殖民霸权尤其是在中国的殖民利益在二战前就已经被美日取代,所以排除B项。
D项的苏联是在新中国时才在中国有很多的经济利益的,所以排除D项,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受阻的原因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①②③④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3.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A.1895—1913年B.1914—1919年C.1927—1937年D.1945—1949年【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F2>F1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处于萧条时期。
而A、B、C都是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时期,所以排除。
而1945-1949年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绝境,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解放战争时期4. 1942年5月前后,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三座大山的重压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地租;商业资本、高利贷(地主、商人、高 利贷者常是三位一体) 政府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 掠夺: A、田赋 B、 A、田赋 B、盐税 盐税 C、杂税 D、强迫农民服 C、杂税 D、 劳役和服兵役 强迫农民服劳役和服兵役
1.封建经济的基本状况
(1)其核心,是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2)以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把土地出租给无地或少地的 农民,借以收取地租、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为基础。 (3)除地租外,农民还受到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4)国民党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 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等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
3、阶级特点
上述情况,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带两重性的阶级。这种两重性,决 定了他们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 革命,可能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 另一个时 期,就有跟在买办资产阶级后面,成为它的助手的危险。 民族资产阶级人数虽不多,经济实力不强,但在政治上很重要。他 们爱国,不少还掌握着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一些民主 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以这个阶级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许多知识分 子出身于这个阶级,或与这个阶级有较多的联系。 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现代工业,形成民族市场,同时传播了资产阶级 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力量。
d、发行“法币”
e、发行内债 f、官僚资本集团在垄断金融的同时,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依靠 雄厚的金融力量,从事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 g、官僚资本集团利用国家政权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1、处境 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2、特点:
简析中国共产党没收官僚资本的全面胜利

简析中国共产党没收官僚资本的全面胜利作者:刘忠锋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4期摘要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僚资本急剧膨胀,逐渐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其反动本质暴露无遗。
鉴于此,我党适时提出没收官僚资本,并在各解放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接管和没收工作,从而为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官僚资本经济纲领国营经济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72-02官僚资本是近代以来依靠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国家垄断资本。
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获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抗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日本、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和财产,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官僚资本在全国的工业资本总额中占2/3,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形成对就中国经济的全面垄断。
它不仅是国民党发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而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勾结成为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因此,这种腐朽的生产关系是中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我党于1947年10月1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首次提出“没收官僚资本”。
之后,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我党又把“没收官僚资本”列入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遵照党的指示,没收官僚资本工作随着各地的解放逐步展开起来。
建国后,又对隐藏在私营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进行清理,没收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然而,建国前后我党究竟是怎样没收官僚资本工作的?是值得研究和总结的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以下简要分析。
一、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的认识历程及没收官僚资本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这一概念的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早在1923年共产党人瞿秋白同志在《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中就曾使用过“官僚资本”,成为我党最早使用这一名词的先例,但其含义是指早期的官办、官督商办等企业。
全国2017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真题及答案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以 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所以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王韬【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答案】D【解析】1911年 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答案】A【解析】1912年 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东北易臶后张学良与蒋 介石
“东北易臶”
(1928年12月29日)
Hale Waihona Puke 东北降下原北京政府的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张学良(1901~2001年),字 汉卿,陆军一级上将,1919年 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一 年后毕业,在张作霖手下任职, 并迅速得到提升。1928年6月4 日,皇姑屯事件后,继任为东 北保安总司令。曾发动震惊中 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 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古 功臣”。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 囚禁,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 以恢复人身自由。人称“少 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 长子,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 国四大美男子之一。
还 有 后 来 人 。
杀 了 夏 明 翰 ,
只 要 主 义 真 。
砍 头 不 要 紧 ,
就 义 诗 :
(2) 中共独立举起革命旗臶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现场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生,辽宁海城人。1902年被清政府收编,曾任新民 府马队管带、东北巡防队前路统领。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师长。1916年 任奉天督军兼省长。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成为奉系军阀首领。1920年联 合直系军阀,推翻段祺瑞的皖系政府。次年兼任蒙疆经略使,节制热、察、 绥三特区都统,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退回关外。自任东三省自治保 安司令。宣布东三省独立。1924年联合段祺瑞、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 打败直系,控制北京政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 五 章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国民党反动派是如何建立专制独裁 统治的。 2、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它指明了中国革命 的正确方向。 3、通过对红军长征历史的学习,了解我们 党和红军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三座大山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三座大山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深受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
三座大山的压迫程度决定了其产生与发展状况。
一、三座大山制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外国资本主义: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不断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2.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本国封建主义:1.明清时期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
2.洋务运动的诱导。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高潮)外国资本主义: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本国封建主义:1.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三、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暂春天外国资本主义:1.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
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本国封建主义: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四)一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发展较快帝国主义:1.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官僚资本主义:1.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币制改革后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五)抗战时期开始萎缩帝国主义:1.沦陷区——民族工业被日本所毁或吞并。
2.战争破坏官僚资本主义:1.国统区——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工业受压榨。
2.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垄断和探索,民族资本风雨飘。
(六)国民党统治后期的困境(1946---1949)——日益萎缩帝国主义:1.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主义:1.官僚资本的压迫2.繁重的捐税负担二、三座大山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三座大山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双重作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发展原因 (1) 南京国民政府 的推动 ①为巩固统治,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鼓励发 展工商业 、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②1935 年实行“ 币制改革”,对防止 白银外流,稳定 金融 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人民群众的推动:中国人民的 反帝爱国运动 蓬勃发展, 广大群众抵制 洋货 、提倡 国货 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
答案:D
2.1898 年 9 月 21 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 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
并造有房屋 40 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 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知识点拨] 官僚资本的特点 (1)垄断性: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2)买办性: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势力。 (3)封建性: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
[图解识记]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探究主题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 史料一 1913 年与 1919 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 千元)
(2)影响 ①使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促进了“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的 潮流及新文化运动。 ②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奠定了阶级基础。
探究主题二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积极因素 史料一 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 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复无 穷。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体现了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促使欧洲走向衰落。 (2)促使美、日两国崛起。 (3)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 比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4)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 其革命运动的高涨。 (5)对中国来说,日本对中国的威胁 越来越大。
其次,协约国仇视苏维埃俄国,和会 期间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企图扼杀苏 维埃政权,而且会后长期与苏俄对立。从 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第三,凡尔赛体系是在战胜国列 强暂时达成妥协的基础上建立的,争 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斗争使它们之间 的矛盾加深。
第四,由于战胜国的任意宰割激 化了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的矛盾,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反抗,所以整个20世纪二三十 年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此起 彼伏。
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署 《凡尔赛和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问题二:《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 容有哪些?在和约中对中国山东问题是 如何规定的?结果如何?
主要内容:
①关于领土问题,德国将阿 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 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 国联代管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 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 以内区域为非武装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列宁在演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支 援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2)它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 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下,中 国革命逐步转向新民主主义。
(3)它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和世 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 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
九国会议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一战”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凡
英法美日等战胜国占主导
华
体
系
德意匈土等战败国受控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2.俄国十月革命
意义:标志 着世界开始进 入无产阶级革 命的时代,中 国革命属于世 界无产阶级革 命的一部分。
• 第二,调整了欧洲各国间的关系,将 民族自决原则应用于欧洲,确认了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顺 应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问题四:为什么说凡尔赛体系是脆 弱的、不稳定的,是一个“建立在火山 口上的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首先,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 国的掠夺基础之上的,没有消除战胜国与 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德国对战胜国 强加的和约以及随之而来的掠夺强烈不满, 许多人怀有摆脱和约束缚的复仇情绪。这 就必然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加剧。
1中9国1近8现-代史1纲9要23年中篇欧综述洲疆界变迁示意图
萨尔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②关于军事问题,德国废除普遍义务 兵役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 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③关于赔款问题,规定成立一个赔款 委员会,由它在1921年5月1日前确定赔款 总额,在此之前,德国应先交付赔款200 亿金马克。
结 构
三座大山的重压
要
点 两个中国
两种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影响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及危害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概况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 建国方案的较量
两个中国、两种命运、 两个前途的决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一))““一一战战””和和俄俄国国十十月月革革命命后后的的世世界 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问题一:巴黎和会是在什么背景下 召开的?和会召开于何时、何地?与会 国家和实际的操纵者是谁?和会的实质 是什么?为什么?
实质:
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但它们 追求的是霸权基础上的和平,都力图根 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秩序,巩固战争 的成果,实为战前列强争夺欧洲和世界 霸权的继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④关于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殖 民地由几个主要协约国以“委任统治” 的形式予以瓜分。
山东问题的规定:
和约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竟然决定把德 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在五 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 尔赛和约》上签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问题三: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中国人民所受的“三座大山”的重压,懂得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才符合社会发展的 方向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为中国实现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指明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中国所处的时
代和国际环境知识中国近现代史要 中篇综述华盛顿体系
• 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 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19211922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 《九 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 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 统治秩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巴 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与会国有27个。操纵会议的三巨头:克 里蒙梭、威尔逊、劳合·乔治(从左至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实质: 凡尔赛体系是一
个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 体系,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 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 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篇综述
• 影 响:
• 首先,是战胜国列强暂时达成妥协的基 础上建立的,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二十年的 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