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防结合工作实施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防结合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为有效控制和治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更好地落实抗病毒治疗工作,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医防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传播,促进全社会的健康。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 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3. 加强医防结合,促进疾病控制;4. 落实各项政府政策,保障艾滋病患者权益。
三、工作内容1. 提供定点医院的专业诊疗服务,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帮助;2. 定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认知和配合度;3. 加强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4. 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5. 加强社会宣传,树立正确的艾滋病防治观念,减少歧视和偏见。
四、工作流程1. 患者就诊:患者前往定点医院就诊,接受相关检查并确诊;2. 医生诊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3. 患者治疗:患者按照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4. 治疗效果评估:定期进行患者治疗效果评估,调整治疗方案;5. 定期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抗病毒治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
五、工作保障1. 政府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2. 医疗保障: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帮助;3. 人员保障: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4. 资金保障: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到位,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总结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加强医防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感染传播,促进全社会的健康。
希望各级政府、医务人员以及全社会都能共同努力,落实好抗病毒治疗工作,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
艾滋病毒治疗中的治疗策略和方案比较

艾滋病毒治疗中的治疗策略和方案比较艾滋病毒(HIV)是一种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可以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虽然艾滋病无法根治,但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控制病毒的繁殖,并减缓疾病的进展。
在艾滋病毒治疗中,有多种治疗策略和方案可供选择。
本文将对常见的治疗策略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优劣之处。
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该治疗方法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减少病毒载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ART方案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分别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
优点:ART在抑制病毒复制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使得艾滋病毒的载量降到低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此外,ART治疗对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也具有重要作用。
缺点:ART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通常一生都需要持续服药。
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药物副作用和药物耐药的问题。
此外,ART治疗并不能消除艾滋病毒,只能控制病情。
2.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艾滋病治疗中的另一种策略,其目标是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从而控制病毒的复制并减缓疾病的发展。
免疫疗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免疫增强剂、疫苗和基因治疗等。
优点:免疫疗法可以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对艾滋病毒的抵抗能力,有助于抑制病毒的繁殖。
此外,免疫疗法相比药物治疗而言,副作用相对较小。
缺点:免疫疗法的疗效因人而异,对不同患者的免疫反应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目前的免疫疗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3.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策略,在艾滋病治疗中具有较大潜力。
基因治疗通过改变宿主的基因表达,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优点:基因治疗具有可持续的疗效,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基因表达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这种治疗方法不需要长期用药,可以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艾滋病,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虽然目前还无法彻底根治艾滋病,但已经有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面对众多的治疗选择,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做出明智的决策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艾滋病治疗的目标。
艾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下限以下,从而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二是重建和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方案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CD4+T 淋巴细胞计数(简称 CD4 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乙肝、丙肝、结核病等)、药物过敏史、依从性等。
CD4 细胞计数是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 CD4 细胞计数低于 350 个/微升时,就应该开始抗病毒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有艾滋病相关的症状,或者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即使 CD4 细胞计数高于 350 个/微升,也应尽早启动治疗。
病毒载量则反映了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
高病毒载量通常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进展较快,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例如,如果患者同时患有乙肝,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就需要考虑既能治疗艾滋病又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药物。
药物过敏史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那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就要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服药,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病毒耐药等问题。
因此,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会充分考虑药物的服用方法是否简便,副作用是否患者能够耐受,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艾滋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两大类药物: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和融合抑制剂(FIs)等。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它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
本文将探讨艾滋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
一、治疗方案1.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目前艾滋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它通过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组合,能有效地抑制HIV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
根据疾病进展程度和患者的整体状况,ART治疗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2. 初始化治疗在初次确认艾滋病感染后,患者应尽早开始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通常,初步治疗方案使用三种不同类别的抗病毒药物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些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
3. 治疗监测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以评估ART治疗的有效性。
病毒载量是指血液中HIV病毒的数量,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则是测量身体内特定免疫细胞的数量。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组合和剂量,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药物选择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HIV病毒的复制。
常见的NRTIs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巴卡韦(ABC)和替诺福韦(TDF)。
患者通常会根据个体情况,与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并选择合适的药物。
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阻止HIV逆转录酶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其中,培立地汀和噻替洛韦是最常用的NNRTIs药物。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药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咨询医生。
3. 蛋白酶抑制剂(PIs)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HIV复制的最后阶段,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里多韦和阿扎那韦是应用最广泛的PIs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腹泻和胃肠道症状,因此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
试论艾滋病的治疗方向

试论艾滋病的治疗方向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的疾病,目前仍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艾滋病的治疗方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本文将试论艾滋病的治疗方向,并分析当前的主流治疗手段以及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目前,对于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两种方向。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来抑制病毒的复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延缓疾病的发展。
这种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使得许多艾滋病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可以达到近乎正常人的寿命。
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的负担。
除了药物治疗,疫苗研发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虽然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这个方向仍然是未来治疗艾滋病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果能够研发出有效的疫苗,将能够在预防新感染的也有望成为治疗艾滋病的一种手段。
除了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之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向正在不断地被探索和发展。
比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治疗艾滋病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通过改变患者的基因结构,使其对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增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也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新的治疗手段都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即使有了这么多治疗方向,艾滋病的治疗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艾滋病病毒本身的变异性很大,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很难保证;目前的治疗手段往往需要长期的药物使用,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负担,也经常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相关的治疗费用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这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患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大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尤其是在药物开发和疫苗研究方面。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然而,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并对其原理、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及其副作用进行介绍。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原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复制和扩散,从而减少病毒数量,保护免疫系统,并避免疾病的进展。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般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耐药性。
常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于病毒转录复制的过程,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直接抑制逆转录酶来抑制病毒复制,而蛋白酶抑制剂则抑制病毒的后续组装和成熟。
常用的ART药物有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洛匹那韦等。
2.整合酶抑制剂(INSTI):整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整合酶来阻断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
药物瑞德西韦是一种常用的整合酶抑制剂。
R5拮抗剂:CCR5拮抗剂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上的CCR5受体来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药物马维替尼是一种常用的CCR5拮抗剂。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通常,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是由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使用构成的。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示例:1.齐多夫定:每日一次口服,剂量为600毫克。
2.拉米夫定:每日一次口服,剂量为300毫克。
3.洛匹那韦:每日两次口服,剂量为800/100毫克。
抗病毒治疗的副作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在艾滋病患者中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1.消化道反应: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疲劳、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艾滋病治疗方案

艾滋病治疗方案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有大量的艾滋病感染者。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的治疗方案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艾滋病治疗方案。
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当前治疗艾滋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抑制HIV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少病毒在人体内的数量。
ART 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常情况下,ART治疗方案是由多种抗病毒药物组合而成,这种组合被称为高度活性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
2.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孕妇感染HIV病毒并将其传递给胎儿或婴儿的过程。
采取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
孕妇在妊娠期间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减少病毒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
另外,采用剖腹产和喂养配方奶粉等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
3.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ART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还在不断寻找新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有可能修复感染者的免疫系统,从而帮助其摆脱艾滋病的侵害。
此外,针对HIV复制和传播的新型药物也在研发中。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有望进一步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治愈的机会。
4. 心理支持艾滋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给予艾滋病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也是治疗方案中的重要部分。
心理咨询、专业心理治疗、艾滋病患者支持小组等方式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艾滋病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心理支持。
这些方案的目标是减少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降低传播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艾滋病治疗方案将会更加完善,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损害性疾病。
尽管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但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艾滋病进展和减少病毒传播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
1. 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目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案。
该治疗方案采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以阻断HIV复制和感染新细胞的过程。
常用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和蛋白酶抑制剂(PIs)。
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可以降低病毒载量,提高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2. 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个体化的情况进行。
医生会考虑患者的病毒载量、CD4+ T细胞计数、病情进展等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初始治疗方案会选择3种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抗病毒效果。
3. 治疗监测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治疗监测。
这包括病毒载量测定和CD4+ T细胞计数。
病毒载量测定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CD4+ T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免疫功能的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 治疗的持续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治疗监测。
如果患者中断治疗或不规律地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病毒复制再次活跃,疾病进展加速。
因此,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正确地使用药物,以维持稳定的治疗效果。
5. 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风险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风险。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恶心呕吐、腹泻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脏损伤等。
此外,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也可能导致药物抵抗性的产生。
因此,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复杂而持久的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艾滋病一线治疗方案(一)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病人的一线方案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服用奈韦拉平预防母婴传播的妇女除外)的病人的标准一线方案:①评估内容还将包括:有无D4T/3TC/NVP大禁忌症。
主要禁忌症是明显的肝脏疾病(黄疸、腹水或基线血清转氨酶升高),此时不应该使用D4T/3TC/NVP。
另外可能的禁忌症是严重点周围神经疾病,如果该疾病是HIV感染造成的,D4T/3TC/NVP可有助于控制HIV进展,在严格督导下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
②对于基线CD4计数>250/mm3的妇女,以及基线CD4计数>400/mm3的男性,NVP会增加肝毒性的危险,因此应警惕用药并进行密切监视;如果病人没有怀孕,应考虑改用EFV。
③使用NVP进行母婴阻断的妇女有产生NVP耐药的危险,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可获得药物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推荐使用NVP。
④服用奈韦拉平时,如在前2周内发生了皮疹,则不应增加NVP大剂量。
(二)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病人的一线方案本部分适用于已经在接受国家免费治疗的病人(用药放案为d4T+ddI+NVP或AZT+ddI +NVP,在接受NVP以阻断母婴传播电妇女除外)。
对于这些病人,应由当地各级专家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以及病人本人意见决定是否需要换药。
原则上对使用原方案出现明显毒副作用或拒绝原方案而退出的病人可建议换药(具体药物调整方法详见第五章抗病毒治疗的副反应及其处理)。
由于3TC的毒副反应较小,建议可用3TC替换原方案中的ddI以改善或避免因ddI或ddI/d4T合用而造成的毒副反应,其他药物不变。
注意事项:(1)应尽量避免对基线CD4>250/mm3的女性和基线CD4计数>400/mm3的男性使用含有NVP的用药方案,因为这会增加严重肝毒性出现的危险;(2)已经服用EFV的病人如果无法继续获得EFV,可用NVP代替;(3)如果无法耐受NVP的副反应,病人可以使用EFV 600mg每日1次代替,但EFV并不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目录里。
如果有使用EFV的禁忌症,可用IDV/r代替。
二、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结核与HIV混合感染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结核与HIV合并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方案注:除非因为临床或实验室原因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否则在结束抗结核治疗后,不应改变HIV/TB 混合感染的起始治疗方案。
①在结核治疗中使用利福平会使EFV 的利用度下降约25%。
建议监测病人对功效降低是否有任何反应迹象,如果有,应考虑EFV 的剂量增加到800mg 。
②利福平可以降低25%LPV 的血药浓度,需要调整剂量(详见附录药物间相互作用)。
③应特别注意基线CD 4>250/mm 3的女性和基线CD 4计数>400/mm 3的男性患者使用NVP 会极大增加急性肝坏死和肝衰的危险。
HIV 和结核混合感染的联合处置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①抗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利福平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均要注意治疗的依从性和药物的副反应;③联合治疗使病人的药物负担增加。
HIV 和结核混合感染的一线治疗推荐方案为d4T 或AZT+3TC+EFV (600或800mg/d )。
结核治疗中使用的利福平会使EFV 的利用度下降约25%。
联合治疗时建议监测是否疗效的降低,如果有,可考虑将EFV的剂量增加到800mg。
ABC(300mg,每日2次)可作为EFV的替代,但不包括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中。
1.开始治疗目前在与结核混合感染者中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尚未定论,但主要条计数<200/mm3件都应先治结核,然后在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于CD4的病人,除非处于HIV疾病进展期或有死亡的危险外,均应先进行结核的治疗,待结核治疗2周至2个月当病人已耐受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开始时间可以推迟到结核治疗的诱导期完成后,以简化治疗,并避免可能导致死亡的潜在炎症反应。
2.结核和HIV合并感染的其他注意事项(1)应与国家结核病治疗项目协调,为所有结核病人提供HIV检测;(2)抗病毒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任何结核症状,尤其在通过痰检或X线检查很难诊断HIV 阳性病人是否合并感染结核时;(3)某些病人可能会在抗病毒治疗期间感染结核,尤其是在免疫重建的初期。
如果在开始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出现结核感染,应考虑是免疫重建综合症,而不是临床治疗失败(参见治疗失败)。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启动结核治疗,并转诊到上级医生处理。
(二)肝功能异常病人的抗病毒治疗合并肝脏疾病的病人也应按照标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特别注意对肝功能进行监测。
具体如下:1.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有肝功能异常(1)如果ALT>400U/L,转诊到制定医院。
就是否适合接受抗病毒的治疗进行评估;(2)如果200U/L<ALT<400U/L,首先应确定引起升高的原因(HCV、HBV、HAV、TCM)。
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并继续每月监测ALT连续3个月,或者根据肝脏的症状进行更频繁的监测。
如果无法发现ALT升高的原因,推迟抗病毒治疗,继续监测。
2.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如果病人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并且出现了ALT 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的症状,应考虑有无其他原因并决定是否有必要停止抗病毒治疗(主要根据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暗黄色的吸烟者对烟反胃、大便稀溏和反应迟钝)。
(1)如果ALT升高超过400U/L,停止所有抗病毒治疗并寻找原因,同时转诊到指定医院;(2)如果ALT升高超过200U/L(小于400U/L),寻找其他肝功异常的原因(HCV、HBV、HAV、中医、草药,以及其他药物相互作用):①如果是因为HBV,可以继续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ALT和肝脏症状;②如果是因为HCV,可以继续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ALT和肝脏症状;③如果是因为其他可辨别的原因,可以继续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ALT和观察肝脏症状,同时尽可能地排除造成肝功能异常的原因;④如果在含NVP方案治疗的最初几个月内出现,可能是NVP导致的副反应,立即停止NVP,并在5-7天后在停止其他的NRTI类药(参见“如何停止抗病毒治疗”),同时继续监测ALT,当ALT恢复正常,考虑使用含有EFV的方案治疗。
在进行以上决定时,应咨询当地指定医院或专家组成员。
(三)孕妇及育龄女性患者的抗病毒治疗1.妊娠妇女所有感染HIV的妊娠妇女都应给予有关妊娠及HIV以及HIV垂直传播危险的咨询和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妊娠妇女做出相关决定。
注:如果无法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从母婴阻断的角度考虑也可开始抗病毒治疗EFV和VL不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目录里,病人可能需要自己负担或根据地方政策得到妊娠妇女与非妊娠妇女的抗病毒治疗入选标准相同。
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妇女应该继续她们正在服用的方案,由于AZT贵预防母婴转播有较强的作用,如有该方案不含AZT,应考虑将一种NRTI改为AZT。
如果孕妇还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确定开始治疗的时间和选择治疗方案时一定要考虑母婴转播和母子安全的问题。
为避免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三联的抗病毒治疗应推迟到妊娠3个月后(怀胎>12周),考虑到母婴阻断的需求,治疗的启动可以不考虑当时的CD4计数(但仍需要进行CD4细胞计数检测,以确定治疗方案)。
不论CD4水平高低都可以发生HIV的垂直传播。
AZT在母亲VL>1000拷贝/ml对于减少围产期传播具有独特作用。
因此在抗病毒治疗方案中,如果妊娠妇女的VL>1000拷贝/ml,不论她的CD4计数是多少,都应该给予AZT。
如果无法进行VL的检测,也应该给予AZT。
产后应继续抗病毒治疗,并在产后6~8周进行CD4细胞计数测定。
如果病人的CD4<350/mm3,则继续相同的治疗方案。
如果CD4>350/mm3,则应使用安全的方式停止抗病毒治疗(参见“如何停止抗病毒治疗”)。
3.哺乳母乳喂养造成HIV垂直传播的危险性很高,因此应避免哺乳并使用配方婴儿食物。
如果母亲仍要选择亲自哺乳,则要在整个哺乳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避免母乳和辅食的混合喂养。
妊娠和非妊娠妇女采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相同的,但需要考虑以下三点:(1)使用AZT替代d4T(d4T会增加妊娠妇女的肝毒性,AZT则对母婴传播较好的阻断作用);(2)应避免对基线CD4>250/mm3的妊娠妇女使用含NVP治疗,(增加严重肝毒性的风险);(3)应避免d4T和ddI的联合使用,因为会发生孕妇严重的乳酸酸中毒。
注意:关于母婴阻断的细节详见国家母婴阻断指南4.妊娠期间禁忌的抗病毒药物 EFV具有潜在致畸性,因此不能在怀孕的前3个月和没有有效避孕措施时使用。
育龄期妇女应在开始含EFV方案治疗前进行妊娠检测。
对于那些已经服用EFV的孕晚期孕妇,应告知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
两种NRTI的合用(如d4T/ddI)在妊娠期应该避免,因为可增加乳酸酸中毒的危险。
5.避孕不希望怀孕并且正在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妇女应采取有效、合适的避孕措施。
因此很多抗病毒药物尤其是NVP、EFV和PI类药物与激素类避孕药存在相互作用(详见附录十),这种相互作用对两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使用安全套避孕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大力提倡。
(四)儿童的抗病毒治疗1. 儿童抗病毒治疗的时机HIV阳性婴儿和儿童初始抗病毒治疗时机①CD4<15%相当于1至5岁的儿童CD4计数<500/ mm,6岁以上的儿童CD4计数<200/ mm。
②CD4细胞百分比有助于决定是否立即开始治疗。
③如果患儿没有症状,但已经根据CD4标志开始治疗,如果条件许可,应当复查CD4细胞计数。
④如果无法获得CD4细胞百分比,并且存在HIV相关症状时,可以用总淋巴细胞计数来代替,标准为18个月或以下的儿童总淋巴细胞计数<2500/mm3,18个月或以上的儿童总淋巴细胞计数<1500/mm3。
这种方案对于无症状儿童的效用还不清楚。
对于同时伴有病毒性疾病或近期接种过疫苗的病人,应在3个星期后重复检测总淋巴细胞计数,因为这些原因可暂时降低总淋巴计数。
如果没有条件做CD4细胞检测,则不应给无症状的HIV阳性儿童(WHO儿童I期)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
2.婴儿及儿童的一线方案如下:对婴儿和儿童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会导致药物的不稳定以及剂量的不准确,其原因主要为:1.当把药丸掰开或研碎后很难将药物平均分配,尤其是在药物的有效成分原先在药丸内分布不均的情况下;2.当药物被掰开或研碎后服用时,其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将发生改变;3.无法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卫生。
注意:对于同时接受抗结核治疗的儿童,如果大于3岁使用EFV,如果不满3岁,可考虑使用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