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合集下载

新闻学中的新闻语言与写作风格

新闻学中的新闻语言与写作风格

新闻学中的新闻语言与写作风格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与报道的学科,其中新闻语言与写作风格是新闻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新闻报道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文将探讨新闻学中的新闻语言与写作风格,并分析它们对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的影响。

一、新闻语言的特点新闻语言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的特定语言形式。

相比于日常用语,新闻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明。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传递事实,因此新闻语言必须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

同时,考虑到读者时间的限制,新闻报道通常力求简明扼要,尽可能用简短精练的语句来表达观点和情节。

其次,新闻语言注重客观中立。

新闻报道应当做到客观公正,不带个人立场或评价。

新闻语言应避免使用主观性强的词汇和情感色彩过重的修辞手法,以确保读者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清晰的认知。

最后,新闻语言追求权威性和规范性。

新闻报道往往需要依赖专业知识和权威来源,因此新闻语言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性。

同时,新闻语言也需要符合规范性,遵循语法、词义和用词搭配等规范。

二、新闻写作风格的特点除了新闻语言,新闻写作风格也对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新闻写作风格要求简练、直接。

新闻报道通常遵循“倒金字塔”式写作结构,即先阐述最重要的信息,后面逐渐展开。

这种写作风格在第一段重点突出,信息直接,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读完第一段后即可了解到新闻的要点。

同时,新闻写作风格要求通俗易懂。

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还要能够被广大读者所理解。

因此,新闻写作应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大量的行业背景知识,以确保报道在面向普通读者时也能表达得通畅。

另外,新闻写作风格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图像性。

为了增加报道的生动感和视觉效果,新闻报道中常使用具体的描写、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

这种写作风格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得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新闻语言与写作风格的影响新闻语言和写作风格对于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文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新闻评论写作技巧《新闻评论写作》★重点归纳★第壹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壹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和调查方案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俩种基本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3.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伤口鼓舞人。

4.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

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壹般的议论文。

5.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2。

强烈的时效性)(2)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2。

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3)群众性(1。

面向广大受众2。

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和评论工作)6.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引导作用监督作用表态作用深化作用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1.明确了选题和立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走全面认识搞好选题和立论于评论写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表当下:首先,就评论写作的过程而言,壹般包括俩个步骤,壹是构思阶段的选题和立论;二是提笔阶段的论述和说理。

其次,就是衡量评论作品的标准而言,选择和评价壹篇新闻评论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选题立论是否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再次就写作思维而言,论题选择得好,立论又有独到之处。

2.论题从那是来?其壹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布暑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其二是实际生活中层次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其三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3.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4.选题和立论的前提(1)调查研究──选题和立论的前提调查研究对选题立论的重要意义,掌握政策和法律,了解实际情况,形成正确的认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解群众的思想,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新鲜素材。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一、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1、作为议论文语言特点:以概念和判断为主。

在词汇选择上,尽可能使用确定性的概念,而少用形容词或转喻性的词汇。

因为新闻评论主要靠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法。

冗余信息理论2、作为新闻文本的语言特点;讲求表达的效率。

字词不能生僻;句子不应该过长,过于完成,而应该短促有力,朗朗伤口。

新闻评论采用的是逻辑方法,将概念、判断、推理,讲论点、论据‘论证。

杂文思维方式一般为联想,联想是一种形象思维。

二、语言风格情感化和理智化。

在一定程度上,评论的情感性与形象性可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在意见传播的伦理上和效果上都是值得警惕的。

1、理性化的语言应该处于全文论证的主线上,情感化的语言则应处于“支线”上,不应“喧宾夺主”。

如果相反,确实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 一篇评论中充满理性的语言,也许会给读者“干枯”的感觉,也增加了阅读的“费力程度”。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入这些语言?参考答案:可以根据情况加入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增加读者的亲切感。

但不应该过度,尤其是不应该“以文害意”,削弱表达的准确性。

一、平易近人深入浅出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这主要是评论作者的写作态度、思想作风问题。

一个人的文风和他的思想作风是一致的,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就容易在文章中发号施令;如果把自己和读者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就能用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地讲道理。

2.要了解读者了解读者的特点和需要,在说理方式上才能有针对性,适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

评论作者要时刻想着读者,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论述方式,照顾到他们的理解能力,把评论所讲的道理同他们所熟悉的事和他们的切身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写出的评论才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3.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新闻评论要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它的语言首先要平易通俗,反对艰深晦涩、故作斯文;其次要新鲜活泼,接近群众,反对各种空话、套话和令人厌恶的八股腔。

阐述新闻评论要素及关系

阐述新闻评论要素及关系

阐述新闻评论要素及关系
新闻评论是一种针对时事热点或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和解读的文章。

在撰写新闻评论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新闻事实:新闻评论的基础是新闻事实,它是评述和解读的对象。

在选择新闻事实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热点事件或新闻,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2. 观点和立场:新闻评论的核心是观点和立场。

作者需要在评述和解读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对事件或新闻进行价值判断和态度表达。

3. 论证和论据:新闻评论需要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和论据。

在论证时,需要采用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论据时,需要引用真实、可信、有说服力的材料和数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4. 语言和文风:新闻评论的语言和文风需要简练、准确、流畅。

在表达时,需要采用通俗易懂、易于传播的语言风格,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关注和理解。

5. 读者和受众:新闻评论的读者和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在撰写新闻评论时,需要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心理,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关注和理解。

总之,新闻评论是一种针对时事热点或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和解读的文章,需要关注新闻事实、观点和立场、论证和论据、语言和文风、读者和受众等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只有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才能撰写出一篇好的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文采和文风

新闻评论的文采和文风

朴素精炼,要言不烦
• 1. 道理要讲得实在 • 2. 篇幅长短适度 • 3. 语言规范,字斟句酌 示例:《请注意“人均”• • • 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形象生动,爱憎分明 入情入理,情理交融 朴素精炼,要言不烦
平易近人,深入浅出
• 1.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 示例:《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P170) • 2. 要了解读者的特点和需要 示例:《“追星”应追这样的“星”》 (P173) • 3. 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 示例:《工作的大小》(P174)
形象生动,爱憎分明
• 1. 巧喻善比 示例:《“鱼水关系”和“鸭水关系”》 (P177) • 2. 运用形象化的笔法和语言 示例:《“你们中国真穷吗?”》(P178) • 3. 注意形象的感情色彩 示例:《战士和苍蝇》(P180) • 4. 多用有表现力的群众语言
入情入理,情理交融
• 1. 有真知灼见,又有真情实感 示例:《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P183) • 2. 和读者有感情的交流 示例:邹韬奋语(P184) • 3.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段 (1)用排比、对偶等句式渲染气氛 (2)用设问、反问等语气增强节奏感 (3)要有点幽默感
新 闻 评 论 的 文 采 与 文 风
文风与文采
• 文风,是通过文章全部内容和形式所透 露出来的一种写作精神和态度。
它既是一定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在文章上的 反映,又是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作风、精 神面貌、文化修养以及写作目的和态度等因素 在文章上的综合体现。 主要表现在对待写作、对待读者、对待生活这 样几个方面。 文风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但它又不局限于 语言表达和文字技巧的问题,主要还是思想和 思想方法的问题 。
• 文采,文章的语言能恰当地、艺术地表 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这就是文采。

新闻评论的文风

新闻评论的文风
( 9 )
出版业 的国 际竞争力》 Ⅲ. 《 中 国出版 》
2 0 1 2( 1 )
[ 2 7 ] 约 瑟夫 ・ 奈: 《 美 国 定 能 领 导
世界吗 ? 》 [ M】 . 北京 : 军事译文 出版社 ,
1 99 2
[ 3 4 1 朱伟峰 : 《 建 国际一流传媒 集
团迫在 眉睫 》 【 N】 . 《 中 国新 闻 出 版 报 》
20 09-1 0-2 8
【 2 3 】 【 3 3 】 孙宇、 王关兴 : 《 运 用波特
的集群“ 钻石” 模 型 浅 析 中 国 出版 业 国
【 2 8 】 孙波: 《 当前 提 升 新 闻 出版 业
际竞 争 力》 卟《 科 技 与 出 ̄ > ) 2 o o 7 ( 1 1 )
软 实力的意义》 U 1 . 《 中 国 出版 > > z o o s
者 的 作 风 和人 格 特 点 ,也 有 的认 为 是
媒介评 论是 代表媒 介 发言 的 , 它
的作者 就是媒 介本 身 , 从 作 者 的 角 度 考察, 不 同的新 闻媒介 的媒 介评论 同
样 可 以表现 出作为 法人 的人格 特征 。
内在 的 要 求 ,也 就 是 黑 格 尔 所 说 的 :
我 们 正 处 在 民族 伟 大 复兴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的 转 型 期 和 传 播 技 术
高 速 发 展 的 大 背 景 下 。这 是 继 春 秋 战 国 以后 的 又 一 次 言 论 鼎 盛 时期 。 新 闻
的角度考察 , 文如其人 , 文章确实能够
表 现 出 作 者 的作 风 ,如 马 克 思 的新 闻
评论具有逻辑严谨 , 富于哲理 的特征 ;

新闻评论学7

新闻评论学7

第一节
什么是社论
• (3)论述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 对性,又不陷入片面性。 • (4)实事求是地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 再阐明道理。 • (5)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关联性。 • (二)评介型 • 评介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在于着重对 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 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 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 一,集思广益,精心写作
• (一)集体研究,精心修改 • 就党报来说,报纸编辑部事先研究和审定社论选题的 内容纲要,并报送中央或当地党委有关领导同志审阅, 然后由社论作者写成初稿,打印几份在内部传阅修改 或根据需要再请有关专家阅正,最后交总编辑定稿, 必要时再送中央或当地党委领导同志负责审定。
第二节
第一节
什么是社论
• 评介型社论的论述范围和对象主要是新闻性人物和事件。 新闻性人物有典型人物和群体人物之分。事件,就其性 质而言,可分为新闻性事件、政治性事件、历史性事件、 时事性事件等。如《人民日报》社论《再也不要干“西 水东调”式的蠢事了》(1980年6月15日)。 • 写作要领: • 1,立论要旨远意深,旗帜鲜明。 • 2,善于对评介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 概括,深入开掘(见备注),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力度。 • 3,正确掌握褒与贬即赞誉与针砭的指导思想及其辨证 关系。
• 社论总是面向各方面受众发言的,一般应该尽可能以 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而不宜局限于很小的一部分有 关的党政领导干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把 专门业务问题从它们同广大群众的密切关系上加以阐 明,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兴趣。
第二节
社论写作基本要求

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言语技巧和写作风格

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言语技巧和写作风格
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言语技巧 和写作风格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新闻报道概述 • 言语技巧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 写作风格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目录
• 言语技巧和写作风格对新闻报道的影 响
• 案例分析:优秀新闻报道的言语技巧 和写作风格
• 总结与展望
01
新闻报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特点。
深入全面的分析
除了传递事件的基本信息外,优秀的新闻报道还会对事件进行深入 全面的分析,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
案例二:人物专访的写作
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人物专访注重展现被访者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新闻工作者需采用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让 被访者的形象更加鲜明。
引人入胜的开头
专访的开头部分需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通过描述被访者的独特经历、成就或引用其 名言等方式来实现。
04
言语技巧和写作风格对新闻报道 的影响
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新闻报道通常使用简练、直接的语言,避免 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使读者能够快 速理解新闻内容。
采用生动的描绘
通过运用形象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使新闻事件更 加栩栩如生,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设置悬念和冲突
在新闻报道中,通过设置悬念和展现冲突, 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继续 阅读。
结尾可以提出与新闻事件相关的问题,引导读 者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有力的结尾语句或引人深思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新闻报 道的影响力。
03
写作风格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客观中立的写作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