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地线安装技术交底
接地线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施工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施工内容:接地线安装五、交底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交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接受交底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一、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接地线安装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3.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4. 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5.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九、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检查施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3. 检查接地线材料是否合格,符合国家标准。
4. 检查施工现场的接地系统是否完善,确保接地效果。
十、三、施工步骤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接地线的布置位置。
2. 挖设接地沟,沟宽、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在接地沟底部铺设接地网,接地网应与接地极焊接牢固。
4. 将接地线与接地网焊接,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
5. 将接地线引出地面,设置接地标志。
6. 对接地线进行测试,确保接地效果。
十一、四、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地下管线、电缆等设施,避免损坏。
2.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施工垃圾及时清理。
3. 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质量。
十二、五、验收标准1. 接地线布置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2. 接地线焊接牢固,防腐处理到位。
3. 接地线电阻值符合国家标准。
4. 施工现场整洁,无安全隐患。
十三、六、总结本次接地线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旨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接地线安装工程顺利进行。
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

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贯通地线及引接线、接地母排规格1.?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规格(1)?接地铜缆适用于交流电气化牵引铁路。
接地铜缆将直埋于地下,过桥时敷设在电缆槽内,因此接地铜缆应具有较好的防腐措施,...(一)?贯通地线及引接线、接地母排规格1.?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规格(1)?接地铜缆适用于交流电气化牵引铁路。
接地铜缆将直埋于地下,过桥时敷设在电缆槽内,因此接地铜缆应具有较好的防腐措施,避免在铜缆中存在潮气。
(2)?接地铜缆为多股扭绞铜缆,为方便存放、敷设和维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盗措施,该措施应不影响铜缆本身的电气特性,不降低接地效果,不易脱落,不会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3)?接地铜缆应采用环保型外护套,正常工作情况下其使用寿命不少于30年。
(4)?接地铜缆特性要求—?裸铜缆截面积:70mm2—?延展性(超过此值才会折断):15%—?环境温度范围:-40℃~ 70℃。
—?外护套的厚度应不小于1.0mm,任一点最小厚度为0.85mm。
—?铜缆接续或分支连接的接头处抗张强度不得不小于无接头导体抗张强度的85%。
(5)?每盘接地铜缆的长度应大于等于2公里,中间无接头。
250米以下的短段接地铜缆交货长度不超过总交货长度的5%。
(6)?铜缆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5%。
2.?接地端子(接地母排)(1)?用于路基地段的接地端子或地母排,其前方为M16螺栓孔及配套的螺栓(每个螺栓应配两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的后方为一段0.6m的引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材质、同截面);接地端子、接地母排及配套螺栓(含垫圈)采用同材质不锈钢制造。
不锈钢型号为:00Crl17Ni14Mo2。
(2)?用于桥梁上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其后方为一段150mm长的Φ16圆钢,其它要求与用于路基地段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母排相同。
沪昆客专桥梁电缆槽防水层保护层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

项目施工技术交底登记表工程项目桥面附属设施施工
交底项目桥梁段电缆槽防水层、保护层
及贯穿地线施工
交底人
交底内容:
电缆槽(防护墙外侧)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贯穿地线施工技术交底
一、合用范围
合用于沪昆客专**标**分部桥梁段电缆槽内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二、设计构造
1、根据《通桥(2023)8388A》施图规定:桥面防护墙外侧旳电缆槽中涂刷2mm厚
聚氨酯涂层防水层,防水层上覆盖6cm厚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如下图:1
2、保护层与防护墙及电缆槽竖墙接缝处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封边,封边高度不小8cm。
如下图:图2、图3
3、将贯穿地线安装。
4、贯穿地线安装好后再施工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纵向每隔4m设置一道横向断缝,断缝宽1cm,深2cm。
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抵达50%以上时,用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
路基贯通地线技术交底

第 1 页共7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接受班组路基施工班组交底项目贯通地线施工交底日期2018年4月18日交底内容:路基贯通地线施工路基表层电缆槽开挖以后,开始埋设贯通地线,(一)施工工序开挖沟槽→铺线→连接分支接引线→接头封闭→回填(二)施工要求1,开挖沟槽电缆槽位置开挖至设计位置后,开始开挖贯通地线沟槽,要求在电缆槽中心位置开挖,宽度5cm,开挖至交底标高(电缆槽设于硬质岩路地段,贯通地线应埋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0mm处,电缆槽设于土质及软质岩路地段,贯通地线应埋设在距基床底层顶面下300mm~400mm处)。
2,铺线铺线时要求将贯通地线拉直,在两头与隧道或者桥台预留贯通地线接续,使用C型压接件按照要求(三-4)压接。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贯通地线必须拉直,搭接长度符合要求即可,不能留多余。
3,连接分支接引线需要接地的构造物需要使用分支接引线与贯通地线连接,分支接引线与贯通地线使用C型压接件压接,每个接头两个C型压接件。
分支接引线与构造物上预埋接地端子的连接使用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与接地端子的连接方式见后文。
4,接头封闭贯通地线所有有接头的地方,全部要使用防腐胶带包起来,包括分支接引线与接地端子的连接处。
5,回填交底人技术负责人现场领工员施工队负责人第 2 页共7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接受班组路基施工班组交底项目贯通地线施工交底日期2018年4月18日所有分支接引线安装好,做好封闭工作以后,使用沙子回填至电缆槽基底。
(三)敷设要求1,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接地端子等构成。
2,贯通地线敷设平顺,不得形成环状、变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外径的15倍;贯通地线连接处应采用防腐措施,可缠绕防腐胶带处理。
3,压接工艺: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型分支均采用铜质C型压接件进行双环连接,压接工具采用专用的12T自弹式冷压钳,压接力不小于12t,所有接头均采用防腐处理。
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 型连接器连接。
路基贯通地线、综合接地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单位:编号:技术交底书单位:编号:注:①为了分清责任,编制(者)为第一交底人,复核(者)为第二交底人,签收(者)为(技术交底的)接受者。
②“技术交底书”1 式2 份,1 份作为施工依据,1 份留存备查。
编制:复核:年月日注:①为了分清责任,编制(者)为第一交底人,复核(者)为第二交底人,签收(者)为(技术交底的)接受者。
②“技术交底书”1 式2 份,1 份作为施工依据,1 份留存备查。
技术交底书单位:编号:份作为施工依据,1技术交底书单位:编号:编制:复核:年月日注:①为了分清责任,编制(者)为第一交底人,复核(者)为第二交底人,签收(者)为(技术交底的)接受者。
②“技术交底书”1 式2 份,1 份作为施工依据,1 份留存备查。
技术交底书单位:编号:交底内容:2、接地端子(1)路基型接地端子(2)桥隧型接地端子编制:复核:签收:月日注:①为了分清责任,编制(者)为第一交底人,复核(者)为第二交底人,签收(者)为(技术交底的)接受者。
②“技术交底书”1 式2 份,1 份留存备查。
份作为施工依据,1技术交底书单位:编号:5、C型压接件及工具编制:复核:年月日注:①为了分清责任,编制(者)为第一交底人,复核(者)为第二交底人,签收(者)为(技术交底的)接受者。
②“技术交底书”1 式2 份,1 份作为施工依据,1 份留存备查。
XXXXXXXXXXXX单位:XXXXXXXXXXXX 编号:XXXXXXXXXXXX单位:XXXXXXXXXXXX 编号: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①为了分清责任,编制(者)为第一交底人,复核(者)为第二交底人,签收(者)为(技术交底的)接受者。
②“技术交底书”1 式2 份,1 份作为施工依据,1 份留存备查。
编制:复核:年月日注:①为了分清责任,编制(者)为第一交底人,复核(者)为第二交底人,签收(者)为(技术交底的)接受者。
②“技术交底书”1 式2 份,1 份留存备查。
接地工程技术交底

接地工程技术交底一、任务背景在电力系统中,接地工程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接地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双方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接地工程能够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二、交底内容1. 接地工程的目的和重要性:接地工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接地系统具有防雷、防静电、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功能,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2. 接地工程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接地工程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电气安全标准》、《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等。
施工单位必须熟悉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3. 接地工程的施工流程:接地工程的施工流程包括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准备、施工施工、验收等环节。
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流程进行施工,并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4. 接地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接地工程需要使用到各种材料和设备,如接地线、接地体、接地极、接地网等。
施工单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5. 接地工程的施工要求:(1) 接地工程的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不能随意变动。
(2)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3)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接地工程符合要求。
6. 接地工程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接地工程的质量。
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合格检验、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质量记录的保存等。
7. 接地工程的安全措施:施工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等。
8. 接地工程的质量验收:接地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接地体表面电阻测试等。
验收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贯通地线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施工合同段:编号:子处每500m两侧分别计列1根:每个跨线桥处计列4根;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计列2根;每个区间路基电缆井(不含过波段,需接地的房屋地网附近)计列2根: 450m站台 (不含高架站台)计列10根。
5.4 L形连接件:每个按触网支柱基础和箱梁上的每根分支引接线分别计列1个: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波段计列2个; 450m站台(不含高架站台)计列15个。
5.5 C形压接件:贯通地线接续处,每正线公里计列4个;贯通地线横向连接处,每正线公里计列4个;每根分支引接线处计列2个。
5.6.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每正线公里计列4处。
6.路基6.1路基型接地端子:电力及通信信号槽侧壁每500m两侧分别计列1个;每个跨线桥处计列4个;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计列2个;区间路基电缆井(不含过渡段,需接地的房屋地网附近)侧壁计列2个。
6.2贯通地线物理隔离防护: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电缆井计列1根阻燃绝缘尼龙12套管和2个防护管卡具;桥梁,隧道与路基过渡段计列M20水泥砂浆。
6.3区间路基地段贯通地线,横向连接线、分支引接线预埋的开槽、回填,防护人工工作量,计列数量同路基段长度。
7.桥梁7.1桥隧型接地端子:箱梁每个水中桥墩计列2个,非水中桥墩计列3个;每个桥台计列2个;每个跨线桥计列8+ ( 4Xn+4)个(n表示跨梁数量,以下同);每跨梁体计列8个。
7.2 L形连接件:每跨梁(含桥台)计列2个。
7.3不锈钢连接线:箱梁每个桥墩(含桥台)计列2根; 每个跨线桥计列6+2Xn 根。
7.4阻燃绝缘尼龙12套管:每跨梁(含桥台)计列2根。
7.5有砟轨道箱梁综合接地7.5.1贯通地线应敷设在通信信号槽下方的保护层内。
即在防水层涂刷后敷设贯通地线,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连接后再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7.5.2在桥梁伸缩缝处,贯通地线敷设应考虑余量,符合贯通地线弯曲半径的规定,井采用套管防护的措施。
7.5.3电缆槽底部接地端子面应与保护层上表面平齐,图示接地端子仅在每跨梁的小里程侧设置。
路基贯通地线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三分部路基接受交底队伍作业队交底项目贯通地线施工交底日期2014.10.26交底内容:一、路基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路基地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
2.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1)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
(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
(3)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
(4)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 通过,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
3.分支引接线的埋设:(1)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按需设置)尾端C型压接。
(2)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
4.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1)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2)桥隧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 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接地端子连接。
5.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1)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2)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3)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6.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1)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