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游戏教育随笔:音乐的魔力
幼儿教师音乐教学随笔

幼儿教师音乐教学随笔一、音乐启蒙,激发潜能记得有一次,我教孩子们唱《小星星》。
刚开始,他们还不太会唱,我就一句一句地教。
当我唱到“一闪一闪亮晶晶”时,一个小男孩突然兴奋地指着天空,大声说:“老师,星星在闪烁!”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它能激发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音乐,我会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好。
比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我会在教室里布置一些春天的元素,如桃花、柳树等,让孩子们在春天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这样一来,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更好。
三、互动教学,培养团队精神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
比如,在学习《两只老虎》这首歌时,我会让孩子们分成两队,一队扮演老虎,一队扮演猎人。
在歌曲中,两队展开互动,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歌曲,同时也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鼓励创新,展示个性在音乐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音乐表现形式。
有一次,一个女孩在唱《小燕子》时,突然加了一段自己编的舞蹈动作。
我觉得很好,就鼓励她继续发挥。
后来,她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上表演了这个节目,赢得了阵阵掌声。
五、关注个体,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个体,因材施教。
在音乐教学中,我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唱歌,我就教他们一些技巧;有的孩子喜欢跳舞,我就教他们一些舞蹈动作。
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教学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潜能。
六、家园共育,共同成长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进行,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会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音乐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
同时,我还会教家长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让他们在家里也能辅导孩子。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音乐教学中,我始终坚信,音乐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它不仅能带给他们快乐,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让孩子感受音乐的魔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让孩子感受音乐的魔力音乐是一门神奇的艺术,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通过恰当的音乐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魔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音乐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质,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语言、认知等多方面能力。
本文将从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的1. 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使孩子产生浓厚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培养孩子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孩子的音乐表达能力,让孩子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培养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在欣赏音乐时,能够从中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二、教学内容1. 身体韵律:通过动作、舞蹈等方式,开发孩子的身体韵律感知和协调能力。
2. 音乐律动:通过节奏和旋律,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让他们能够欣赏、演唱各种不同类型的歌曲。
3. 声音比较:通过听辨、对比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孩子能够分辨各种乐器和音乐风格之间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1. 身体感知法:通过身体动作、舞蹈等方式,让孩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参与体验法:通过音乐合唱、音乐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热爱。
3. 贴近生活法:通过唐诗、民谣等方式,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注意事项1. 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孩子处在一个充满音乐元素的环境中,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 创设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孩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感受音乐魔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鼓励孩子参与: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促进他们的发展。
小结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还能够促进孩子的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音乐的魔力

音乐的魔力从小喜爱音乐的我,如今我现在已经做了妈妈,记得在怀孕的日子里,我也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每当我听音乐的时候我肚子里的小宝宝就会动起来,当我听到快节奏的音乐时小宝宝就会动的更快,由于幼儿喜欢音乐并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理解力那么我就从小培养他对音乐的敏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发现我儿子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儿子四个月的时候开始对声音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停下来听,随着时间一天天的变化在我儿子八个月的时候自己就会学着大人唱歌的样子发出声音还有表情的,记得我儿子住院的时候有个小女孩医生不让她睡觉,没有办法家长只能白天黑夜的抱着,没有办法就得玩玩具,玩的是音乐的玩具我儿子就会随着音乐前后动起来非常有趣。
渐渐的我发现音乐对各种智力表现上的效果不仅是显著的,同时也是持久的,音乐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需要思维想象,需要把思维想象转化为具体形象,最后还需要仔细推究体会,因此音乐与科学似乎有共通之处。
音乐的最奇妙之处在于,你根本无需知道任何事情就可以享受并从中受益。
在我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越来越敏锐地辨别音乐,还会越来越熟练地发出他自己悦耳的童声。
我发现对孩子音乐的训练对孩子数学也有着重要的联系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下面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的一些小的音乐游戏仅供参考,有不足的地方请多指教批评。
1、椅子游戏椅子游戏就是父亲或母亲舒服地坐在椅子上,然后把孩子放在膝盖上。
这时,父亲或者母亲就可以开始哼一段旋律,或者唱上一首歌,同时还要跟着节奏而摇摆。
在进行这个游戏时你可以让孩子面对着你,也可以让孩子背对着你。
2、地板的游戏地板游戏是指在地板的小垫子上进行的游戏。
在这些游戏中,父亲或者母亲躺下来,膝盖弯起,把孩子小心地放在大腿上,用两手托住孩子的肩膀。
然后膝盖随着节奏轻柔地上下弹动。
教育随笔:从游戏入手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育随笔:从游戏入手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基础,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教师首先选择合适的音乐游戏。
在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及非音乐素质的培养,使幼儿在自由、轻松、愉快、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初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如,我在执教大班音乐游戏《猫和老鼠》时,让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并会演唱的基础上,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动作的创编。
鼓励他们自由表演,分别扮演猫和小老鼠的,并且一定要将猫和小老鼠的形象用身体或语言来表现。
而音乐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小老鼠出场,通过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形象来理解音乐欢快、活泼的节奏;第二部分猫出场,音乐是缓慢而低沉的,这与猫吃老鼠的性格特点相吻合,可以尽情地找找好吃的东西,用幼儿活泼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韵律之美。
音乐起伏和环境的渲染,幼儿被歌曲中小老鼠那种偷吃和贼头贼脑的动作及遇到猫时那种惊慌,恐惧的游戏情节所吸引,在老师的鼓励下。
孩子们都纷纷参与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中。
随着音乐的变化自由地创编各种动作和表情,使幼儿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丰富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采用游戏化的手段更好地唤醒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而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有。
小班音乐教研活动随笔(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10月15日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我们幼儿园开展了小班音乐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教学、互动游戏、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过程1. 集体教学环节在集体教学环节,我们选择了《小星星》这首经典歌曲作为教学素材。
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接着,教师通过动作模仿、舞蹈表演等形式,让幼儿更加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
在歌曲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 互动游戏环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我们在互动游戏环节设计了“找朋友”和“音乐捉迷藏”两个游戏。
在“找朋友”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歌曲节奏找到与自己节奏相同的伙伴,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在“音乐捉迷藏”游戏中,幼儿需要根据教师指定的音乐节奏进行躲藏,既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又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音乐。
3. 音乐欣赏环节在音乐欣赏环节,我们播放了《小羊羔》这首温馨的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认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故事情节。
随后,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幼儿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音乐欣赏,幼儿不仅了解了歌曲内容,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4. 总结环节在活动总结环节,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同时,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感受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幼儿的音乐素养,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一等奖教育随笔】小班 《音乐的魅力》

一天,班上孩子依旧不停地哭,突然,哭声停了,一片安静,很奇怪,我 忙着找原因,原来,孩子们的所有注意力都 集中在了电视上,电视里正在播放着巧虎的视频。巧虎是幼儿最喜欢的人物,而且很多情节中的音乐都 是孩子们非常熟悉。听着音乐,看着视频,孩子们好象感受到熟悉的氛围,不再紧张,忘却了哭泣,不仅如此,还能随着音乐节奏的播放,做着各种动作,更有的孩子自己创编出不同的动作,虽然不是很美观,但是却是很新颖。接下来几天,哭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们慢慢安静下来。正好幼儿 园里,准备进行常 规的培养,我想,音乐能让孩子停止哭泣,是否也能尝试一下,融入常规培养,在感受音乐 乐的同时,学习常规,。于是和配班老师一起研究,商量,一同寻找孩子们感兴趣而又节奏分明的的乐曲做为常规培养的音乐 。比如选择小海军的音乐,让孩子学着海军行走的步伐,学习排队;选择小星星的音乐让孩子能安静休息,等等。真没想到,获得的效果出人意料,简单的音乐不仅让幼儿 喜欢上幼儿 园,而且幼儿 的常规得到了培养。幼儿 的常规培养,在评比中还得到领导的一致的认可。现在,每一次弹起不同音乐,幼儿 都 能根据音乐 节奏变换做相应的动作。看到这一切,让我感到了欣慰。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教育笔记
参赛作品名称
《音乐的魅力》
教学领域
艺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龄段/班
4岁/幼小班
教育笔记
刚接手小班,由于孩子刚离开家长的呵护,离开熟悉的环境,表现最多的是不停的哭闹,听的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哭声。总想着什么时候,这些孩子才能安静一会儿,不再哭。可是孩子小,不管你如何哄,如何亲,他们就是这样,一个哭,另一个也跟 着哭,此起彼伏,简直是一首高亢的交响乐。偶然的发现,改变了这一现象,也正是这一次偶然的事件,让孩子学习了很多。
幼儿园教育叙事《音乐的妙用》

音乐的妙用
宜昌市直机关桃花岭幼儿园邹媛媛
孩子们上中班了,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强了。
经常会争抢着发言,也会在老师话刚一出口抢着去答下句,三五成群的交流,一个问题很快就引发一场热烈激战,倾听显得尤为重要。
我常常思考,如何把握好孩子们在倾听和自由表现的尺度?究竟如何能做到更加控制自如,又不失去理性?每次蒙氏工作前,我会放一段班得瑞或理查德的曲子,孩子们很自觉地就管住了自己的小嘴,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走到了蒙氏线上,在我的手语暗示下开始进入蒙氏工作的状态。
我想,音乐能让孩子安静,专注,能不能用在日常生活中呢?
于是,我尝试在每天进餐前播放班得瑞的《月光海岸》,孩子们在舒缓的音乐中学会了安静休息,大海、阳光的声音让人静思、安静;接着进入到《爱的摇篮曲》温馨动听的音乐中,我会去提醒没有休息的孩子,一个眼神,一个轻抚的动作,他们会马上改正刚才自己的不专注;再放到《翩翩起舞》,我会伸出一根手指头,第一组的幼儿接队,两根手指头,第二组接队……依次进行。
孩子们习惯了从蒙氏线后走过来,刚好半圈走到餐桌前端饭。
在舒缓的音乐伴随下,孩子们端饭上位也自然平缓稳重,减少了泼饭的可能。
进餐过程中我也尝试了放音乐。
但发现有的孩子还是不能一心二用,索性我就将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停止播放。
这样孩子们很快在一个安静无声的状态中进餐,两位老师再一一巡视他们吃饭,这样一来,
进餐情绪达到愉快,食量也增加不少。
音乐的无声却胜似有声的话语,坚持也是达到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想,如何将音乐有的放矢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环节中?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让每个孩子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都透出教育的光环,让音乐伴随孩子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他们爱上音乐,享受音乐。
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自由地表达,通过音乐和身体的互动,培养出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音乐教学内容的设置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声音资源在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声音资源,比如:鸟叫声、水声、车声、钟声、脚步声等等。
通过听声音、辨认声音,让幼儿感受到这些声音的美妙之处,并从这些声音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音乐练耳幼儿园小班的音乐练耳,主要是让幼儿学会听、辨别、识别和记忆一些熟悉的旋律和歌词。
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唱歌、拍手、敲打物品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不同的音符和节奏,让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徐徐进入音乐的世界。
3、乐器演奏在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学中,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比如打鼓、拉小提琴、吹口琴等。
可以上网搜索一些简单的乐曲,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乐器演奏,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自己参与音乐中的快乐。
二、音乐教学活动的设置1、听音乐猜画在选择的音乐中,老师可以指定一段旋律,让幼儿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听辨和记录,之后让他们将联想到的内容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画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旋律中的情景,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2、音乐运动音乐运动活动是一种较为受欢迎的音乐教学活动,可让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通过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到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的转化。
可以让幼儿通过舞蹈、人体模仿、动作表演等方式,将音乐和运动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发掘身体的潜能,同时享受到音乐体现的美好。
3、歌曲朗诵通过歌曲朗诵的方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儿歌和童谣,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唱歌及朗诵,通过语言中的节奏、韵律和节拍,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感悟,同时也能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教学内容以动画、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美妙之处,为幼儿园小班的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音乐游戏教育随笔:音乐的魔力
幼儿园的小朋友受到年龄的限制,在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方面能力较弱。
就算老师在一旁时时刻刻的提醒,效果也不一定好。
但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个方法,或许能在建立幼儿良好常规方面助老师一臂之力,那就是——音乐的魔力。
音乐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和相互管理。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娃娃家,孩子们一进入这个区域,就完全没有了时间观念。
可是自从请上了“你在哪里”这个音乐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情景再现: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该是收工的时候了,可娃娃家的孩子还是不想出来,这时响起了“345|345|55i5|”的音乐,机灵的孩子整理好东西马上出来了,孩子们坐在位置上唱着“XXX,XXX,你在哪里?”一些贪玩的还在区角里磨蹭的孩子也唱着“ii 55|ii 55|323|1-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立刻,从娃娃家里蹦蹦跳跳地出来了。
这种提醒孩子结束区角活动,同时又能让先出来的孩子叫回迟出来的孩子的游戏音乐,总让孩子带有满满的自豪感我的动作好快,我能找回自己的好伙伴。
音乐让孩子们主动安静下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些幼儿园有一段时间是孩子们的生活活动时间,而自由松散的自由活动时间与较为严谨的集体教学相衔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自然和愉悦的过渡?音乐的运用,令这个过程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