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厚煤层开采的问题

合集下载

煤矿综采技术在厚煤层开采中的应用

煤矿综采技术在厚煤层开采中的应用

80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煤矿综采技术在厚煤层开采中的应用1 目前厚煤层开采出现的问题1.1 准备工作不足在对地下煤矿资源进行开采时,会经历一个相对复杂且繁琐的挖掘过程,在该阶段,厚煤层开采尤为重要,一方面厚煤层开采作业较为困难,经常会受到地质甚至环境因素影响,致使煤矿开采难度开始增加。

因此,要想对该问题进行攻克,需要有相对完备的技术能够作为支撑,这样既能使开采进度得到改善,使其逐渐提升,还能增加煤矿现有的经济效益。

但从当前厚煤层开采情况看,由于厚煤层大多都是深埋于地下,有的工作人员不能对厚煤层充分把握,没有做好开采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导致开采时无法把其与周围环境结合,不仅影响了对开采作业评估准确性,还制约了厚煤层整体开采进度。

另外,在没有对厚煤层周围环境予以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运用综合开采技术,一方面会使煤层开采遭遇一定问题,影响综采技术效果,另一方面会降低挖掘质量,不利于综采技术继续使用。

1.2 管理技术不到位煤炭属于社会中不可替代、并且是难以再生能源,在我国建设方面起到较为突出且重要作用,但受来自客观因素影响,致使煤炭资源往往经历繁琐的挖掘步骤,这样才能对其有效开采,从而作为生产以及生活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采时,对于开采人力乃至技术保有严格要求,尤其在厚煤层挖掘方面,由于其埋藏位置较深,同时储量较大,尽管有着很高挖掘价值,但同样增加了一些技术难题,导致挖掘煤炭资源一直被人们视为我国最为主要的能源,但从采煤技术来看,尤其是在厚煤层开采领域,仍有一些技术存在瓶颈。

因此,在对厚煤层进行开采时,必须重视煤矿综采技术,提高厚煤层开采质量。

□ 张二平 大同煤矿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忻州 034100困难。

所以,在对开采技术方面的选择非常重要,现在一些煤矿都通过综采技术达到挖掘开采目的,但经常忽视开采作业管理环节,不仅出现开采管理力度不足,而且没有对开采管理技术予以重视,导致管理漏洞众多。

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开采技术改进策略

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开采技术改进策略

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开采技术改进策略煤矿开采是国内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开采技术改进策略。

1. 安全问题:煤矿开采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常常会发生矿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原因逐渐明确,是由于煤矿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安全标准不高,落实不到位。

2. 能源资源的浪费问题: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煤机具有大量的反复往返运动,在没有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情况下,矿坑中的煤炭资源被浪费掉。

3. 环境问题: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水和废气等环境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较为严重。

二、开采技术改进策略1. 强化安全意识: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落实好安全标准,并不断加强培训,提高煤矿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2. 改进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可以减少煤炭损失和浪费,同时也可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采用疏水液压支架装置,可以减少采煤架和支架之间的阻力和摩擦,提高采煤效率,并减少煤炭浪费。

3. 完善管理体制: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对整个开采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煤炭损失和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4. 推广环保技术:煤矿企业应积极推广环保技术,应用先进的环保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比如,在采煤过程中采用煤炭地质探测技术,可以减少采煤不规范的情况,从而减少地表破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改进策略来解决。

这对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减小煤炭损失和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煤矿深度开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煤矿深度开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煤矿深度开采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由于地表和岩层移动的问题相当复杂,随之新的地表沉陷预测和控制问题也出现了。

另外,在煤矿深部开采中,关于在河流下、建筑物下和铁路下遇到的问题以及矿压、保护煤柱留设、瓦斯、地热等多种技术难题也日趋渐多,严重影响着煤矿生产和矿井建设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煤矿深度开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煤矿;深度开采;存在问题;对策分析1 煤矿按开采深度分类目前,国际上主要以开采深度作为煤矿分类的主要标准,现有煤矿深度分类主要以俄罗斯、德国及波兰等国标准为主。

俄国煤矿分类较为简单,主要有两种:首先是深度在0.7km至1.0km的煤矿,即为深矿井。

由于受地形地貌影响,俄国大部分地区煤矿开采地质层较为稳定,因而深矿井开采技术含量要求也相对较低。

而深度在1.0km至1.5km矿井,则为大深度矿井,需要在掌握相关开采技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开采工作。

德国煤炭资源较少,但煤矿开采技术相对成熟,通常1.4km深度范围内的矿井即为一级矿井开采标准,1.5km~2.0km矿井,则属于二级矿井开采标准,由此看出,二级矿井开采难度较高,属于高技术矿井开采范围。

波兰在矿井开采深度分类方面,将0.8km作为矿井开采的分界点,以便于对矿井种类的划分与整理。

当前,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矿井开采深度分类标准,仅将矿井开采技术相对成熟的国家标准,作为矿井开采深度的衡量依据。

我国在矿井深度分类方面,也对相关标准做过研究与探讨,但受地质条件影响,我国矿井开采难度相对较大。

以矿井开采深度作为衡量标准难以有效的开展矿井开采工作,因而我国仅将矿井深度作为矿井分类的衡量标准之一,但并不能对矿井的分类起到主要的影响作用。

在矿井分类方面,矿层的倾斜度与煤矿资源的储备方式,均是煤矿分类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探讨,我国主要将矿井种类分为五类。

但需要在经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后,方可给出详细的煤矿种类分配方式。

煤矿厚煤层110工法关键问题研究

煤矿厚煤层110工法关键问题研究

煤矿厚煤层110工法关键问题研究煤矿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煤矿开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煤矿厚煤层是我国煤炭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煤矿厚煤层的开采工法研究,一直是煤矿行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主要采用煤矿厚煤层110工法,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煤矿厚煤层110工法的关键问题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一、煤矿厚煤层110工法的优势煤矿厚煤层110工法是指在具体矿井条件下,采用企业初始出煤工作面曲线式前外倾掌子法,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均齐的煤体强度参数,为了加大强度差,采用110°交角的2–3个割边工作面系统,使煤体均衡拉裂。

煤矿厚煤层110工法具有以下优势:1. 减少煤层损伤,提高采煤效率;2. 节约矿井布置空间,提高煤层资源利用率;3. 可以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关键问题研究尽管煤矿厚煤层110工法具有众多优势,但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1. 采煤工作面稳定性问题煤矿厚煤层110工法中,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采煤工作面工作压力大、倾斜角度大、地质条件变化复杂,因此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一般难以保证。

在煤矿厚煤层110工法中,必须加强对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研究,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煤层透采率问题煤矿厚煤层110工法中,煤层透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煤层透采率直接影响到采煤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煤矿厚煤层透采率偏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必须加强对煤层透采率的研究,提高煤层透采率,实现煤层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安全生产问题煤矿厚煤层110工法的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采煤工作面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瓦斯突出、煤层顶板事故等安全事故。

必须加强对煤矿厚煤层110工法的安全生产研究,提高煤矿厚煤层110工法的安全生产水平。

4. 裂隙导水问题煤矿厚煤层110工法中,裂隙导水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矿工的难题。

浅析煤矿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煤矿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煤矿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煤矿开采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但由于其特殊的开采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

本文将从煤矿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煤矿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1. 安全问题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瓦斯、顶板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煤矿事故频发,给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 环境问题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和煤尘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3. 能源损耗问题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通常存在能源损耗严重的问题,例如机械设备的能源消耗和矿井通风系统的能耗。

4. 低效率问题部分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低,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1. 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为解决煤矿开采中的安全问题,应加强对煤矿开采工艺和设备的改良,采用更安全可靠的矿井支护技术和顶板控制技术,以确保工人的安全。

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2. 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针对煤矿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需要引入先进的煤矿开采技术,提高矿井开采的资源利用率和矿石回收率,减少废水、废渣和煤尘的排放。

可以通过开展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3. 能源损耗问题的解决措施为了解决煤矿开采能源损耗严重的问题,应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矿井通风设备和节能型煤矿机械设备,并采用高效的矿井通风系统和矿山机械设备,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可以加强能源监测与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矿资源的浪费。

4. 低效率问题的解决措施为了提高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应推动煤矿开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换代,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和综采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可以通过实施智能化矿山建设,提高煤矿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水平,提高矿山开采自动化水平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煤矿开采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有能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解决煤矿开采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实现煤矿开采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复杂煤层开采问题分析与措施

复杂煤层开采问题分析与措施

复杂煤层开采问题分析与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苏桥煤矿的煤层构造,对复杂煤层开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复杂煤层开采时采取的对应措施,以达到提高工效和煤炭资源回收率,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标签:煤矿复杂煤层问题分析采煤措施0 引言苏桥煤礦位于大田县广平龙山崎复式向斜的中南部,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均十分发育,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为薄煤层、急倾斜,开采难度大。

我们结合现场实际,对复杂煤层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开采措施,在提高工作面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劳动工效,降低材料消耗,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

1 煤层构造概述1.1 苏桥井田位于广平龙山崎复式向斜中段,含煤地层呈隐伏状态,总体构造形态为倒转向斜构造(Ⅰ级构造),地层倾角一般在25—45°,局部达60—70°;走向和倾向上均发育宽缓的背向斜(Ⅱ级构造);Ⅱ级褶皱轴向总体为北东—北西向,轴面倾向南东—南西,倾角较陡,枢纽(均以褶皱与其上方断层相切的形态为准)走向北北东—北北西向,14线往北向南倾伏,14线往南向北北东倾伏。

次级褶皱(Ⅲ级构造)发育,甚至出现更次一级的小褶(揉)皱倒转现象,地表已被推覆体掩盖。

1.2 苏桥井田主要开采层为童子岩组第二段(P1t2)和第三段(P1t3)。

童子岩组第二段(P1t2)正常翼较稳定可采为2层,编号30、33号煤层,不稳定可采为1层,即28号煤层,有效含煤系数2.9%;倒转翼零星可采一层,编号30号煤层,有效含煤系数为1.3%;童子岩组第三段(P1t3)含煤27—39层次,其中正常翼可采或大部可采为5层,自一段顶部往下编号为21、26、28、30、33号等煤层,厚度为0.7m-1.5m。

倒转翼零星可采3层,编号为26、28、30号煤层,厚度为0.9m-1.2m。

上述煤层顶板多为泥质岩,底板多为砂质岩,少数为泥质岩,泥质岩常含植物根茎化石。

2 复杂煤层开采问题分析2.1 由于煤层受挤压、褶曲及断层等影响,造成煤层倾向、走向及厚度变化大。

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开采技术改进策略

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开采技术改进策略

煤矿开采存在的问题及开采技术改进策略
煤矿开采是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也存在
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煤矿开采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改进策略。

1. 安全问题:
煤矿开采是高危行业,存在着矿井塌陷、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
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矿工的安全。

加强瓦斯检测、煤尘控制和火灾预防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 能源资源损耗问题:
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存在着能源资源损耗严重的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会煤矿热泵水,
导致大量煤炭资源浪费。

为了减少资源损耗,应采用高效低耗的煤矿开采技术,例如块煤
开采和矿石切割技术,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3. 环境污染问题: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矸和废气会造成环境污染,对周围的土地、水源和空
气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应采取有效措施,例如加强煤矿尾矿处理和
煤矸石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

4. 煤矿开采效率低下问题:
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传统的底板采高和回采工艺复杂。

为了
提高开采效率,可以采用现代高效的开采技术,例如无炸药开采、电动采煤机开采和综机
开采等,提高煤矿开采的 mechanization 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煤矿开采存在着安全、环境、能源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
强煤矿安全管理,采用高效低耗的开采技术,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等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煤矿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厚煤层开采技术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徐明明中国葛洲坝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巨厚煤层是我国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主力煤层,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厚煤层开采装备与技术得到了长足进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的放顶煤开采技术、大采高开采技术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我国的煤炭开采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开采煤层巨厚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加,巨厚煤层开采也带来了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本文就以新疆沙尔湖煤田哈密市东部二区某露天矿为例,对巨厚煤层露天开采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开采;厚煤层;放顶煤开采中图分类号:TD823.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30-0272-021 巨厚煤层的概述《中国煤田地质学》把煤层单层厚度划分为五类,将8 m 作为巨厚煤层的起点。

我国昭通煤田2 煤平均厚度在50 m 以上,单层厚度最大可达193 m;新疆吐哈盆地沙尔湖煤田煤层总数达25层,煤层总厚为301 m,单层厚度最大可达217.14 m。

目前,大采高综釆技术可采煤层厚度可达 7-8 m,综放技术可采煤层厚度已可达 20 m左右,为此有文献将单层煤厚度超过 40 m 的称之为巨厚煤层,也有文献将60 m 作为巨厚煤层的起点。

对于目前厚煤层开采技术而言,我国采用综放开采方法一次采出煤层的最大厚度为20 m 左右,为了方便反映 20 m 以上厚煤层覆岩活动的特点。

本文所研究的巨厚煤层露天开采技术,就是基于新疆沙尔湖煤田哈密市东部二区某露天矿为例。

2 我国巨厚煤层露天开采技术现状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对煤炭能源的需求较高,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进程较快。

经过 60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厚煤层开采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开采方法:综放开采、大采高综采、大采高综放及分层开采。

本文因以新疆沙尔湖煤田哈密市东部二区某露天矿为例,而该煤层属于巨厚煤层,因此,下面就以哈密市东部二区某露天矿巨厚煤层露天开采技术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厚煤层开采的问题
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厚煤层开采的技术方方和发展现状,对我国主要的厚煤层开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论述了三种主要厚煤层开采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厚煤层开采技术存在问题
Mainly talks about the mining of thick coal seam
Chen Zhou
(Guizhou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ining)
Abstract:Our country is an energy superpower. Thick coal seam min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ll an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thick coal seam mining process of the main system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hick coal seam mining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ck coal seam mining.
Key words:Thick coal seam mining technology problems
1、前言
所谓厚煤层,即是指井工开采3.5m以上,露天开采10m以上的煤层。

我国厚煤层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 45% 左右,是一个厚煤层储量大国, 也是厚煤层的开采大国。

厚煤层是我国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主要煤层,具有资源储量优势,由于其煤层厚度较大,可有多种采煤方法进行选择。

目前,我国厚煤层开采工艺大体为三种, 即分层开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放顶煤开采【1】。

分层开采在我国应用时间最长,技术较为成熟。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大采高开采和放顶煤开采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国内外厚煤层开采现状
2.1 国内厚煤层开采现状
1974年,开滦矿务局唐山矿成功试验了厚煤层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金属网假顶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分层开采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是我国厚及特厚煤层的主要采煤方法之一, 在大中型矿井得到普遍采用,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

大采高的定义是利用机械破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一次开采全高达3.5一7.0 m的长壁采煤法。

到目前为止, 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已在我国多个矿区得到应用,并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2007年,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最大支撑高度为6.3m的液压支架,用于神东矿区采高为6m厚的煤层开采。

2011年,我国成功研制出最大支撑高度为7.2m、支护阻力达18180kN 的大采高支架,用于陕煤红柳林煤矿大采高工作面。

该支架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大采高开采技术和设备研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超大采高的
ZY18800/36/80D支架已由平顶山煤矿机械公司研制成功,最大支撑高度达8.O m【3】。

图1 ZY18800/36/80D型支架
在我国,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起源于1982年。

近年来,综放开采技术在一些煤层厚度较大,储量大,地质构造简单的大型、特大型矿井和大量的矿井井型较小,矿井各环节设备能力较小,地质构造复杂(特别是一些难采煤层,如“三软”、“两硬”、“大倾角”、“高瓦斯”、“易燃”、“边角煤”等)的矿井有较大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典型模式。

随着综放开采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该技术已成为真正解决厚煤层开采难题和实现安全高产的有效技术途径【4】。

近三十几年来,综采放顶煤开采以其高产高效的技术特征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

2.2 国外厚煤层开采现状
国外有关厚煤层开采的文献较少。

对于煤层开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采方法和设备方面。

其主要采煤方法有:高落式采煤法(因不能形成正常通风系统,安全没有可靠保障,各国都已弃用)、水力采煤法(俄国和新西兰等国有应用,经济指标较差,只在煤层条件不适合其他机械化开采时选用)、分层开采(可分为倾斜分层人工假顶下行开采、倾斜分层水砂充填上行开采和倾斜煤层水平分层水砂充填上行开采等方法。

工序复杂、掘进率高、顶板管理困难等缺点, 成本较高, 并易引起自然发火, 很难实现高产高效)、放顶煤长壁采煤法(50 年代末由法国布朗基矿首先试用成功,由于设备搬家频繁, 占用设备多, 单产不高, 坑木消耗高达 400m3/ 万 t ,90 年代以来, 这项技术在国外似已日趋衰落)以及高壁采煤法(Hig hw all Mining System,由美国 JOY 公司研制成功,其实质是将连续采煤机、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等设备全套实现自动化)【5】
图2法国洛林矿区沃斯特矿急倾斜厚煤层上行水砂充填方式煤机械化采煤
3、我国厚煤层开采方法简述及存在问题【6】
3.1 分层开采
分层开采即平行于厚煤层面将厚煤层分为若干个2-3m左右的分层进行自上而下逐层开采,个别矿井也有自下而上开采。

图4 厚煤层分层开采
自上而下开采时,上一分层开采后,下一分层在上分层垮落的顶板下进行,为确保安全,上分层必须铺设人工假顶或形成再生顶板。

目前多采用在分层间铺设金属网作为下一分层的“假顶”,下分层开采在在“假顶”保护下作业,称为下行式分层开采。

有的矿区为对地面进行保护,在特易自然的特厚煤层条件下采用上行充填开采(水砂充填、风力充填等),称为上行分层开采。

分层开采的优点是技术相对成熟,设备投资少,一次采高小,瓦斯治理技术相对成熟,上露岩层及地表可实现缓慢下沉;缺点是巷道掘进率高、产量低、开采成本高、下分层巷道支护难度大、区段煤柱损失大、采空区反复扰动、易引起采空区自燃等。

3.2 大采高开采
我国从1978年开始,从德国引进了G320-20/37、G320-23/45等型号的大采高液压支架以及相应的采煤、运输设备,试采3.3-4.3m厚煤层取得成功,平均月产达到70819t,达到我国当时最高水平。

同时,也开始研制和实验国产的大采高液压支架和采煤机,近年来,大采高开采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大采高液压支架与采煤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大采高工作面在一般情况下,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都要优于分层综采工作面,在适合条件下(煤层倾角较小、煤层硬度较大、煤层厚度在4-7m、煤层顶底板平滑、地质构造不发育等),也由于综放工作面,是一种又巨大发展潜力的采煤工艺。

大采高开采技术具有产量大、效率高、回收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然而大采高开采工艺由于采高大, 造成支架稳定性差, 煤壁易片帮, 管理难度大, 同时工作面端头管理较困难。

3.3 放顶煤开采
综采放顶煤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始于欧洲,主要用于边角煤和煤柱开采,我国于1982年引入此技术。

综采放顶煤开采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开采厚煤层的采煤方法,其实质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正常采高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从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口放出,并经由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送工作面。

图4 厚煤层放顶煤开采
综采放顶煤开采工艺有生产系统简单,巷道掘进工作量小,出煤点多,工作面单产效率高,材料消耗少,生产成本低,对煤层厚度变化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特点,其缺点是采出率低,粉尘大、煤层自燃发火、瓦斯积聚隐患较大。

4、我国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一个厚煤层储量大国, 也是厚煤层的开采大国。

厚煤层现代开采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要多层次、因地制宜地应用和发展先进的、适应的机械化采煤技术。

(2) 对于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需进一步推广和改进机械化采煤工艺, 研究分层采高的控制, 假顶材料选择, 减少岩石巷道掘进, 改进巷道布置。

(3) 对于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厚已获得成功, 要继续改进设备, 完善工艺。

参考文献
【1】刘建新, 刘淘. 关于厚煤层开采工艺的选择【J】.煤炭工程, 2003, ( 7):
4- 6. 【2】徐乃忠.我国厚煤层开采的问题与方向【J】.煤炭工程,2008年第12
期:5-7.
【3】孟宪锐,温星星,高洋.厚煤层开采方法的选择原则与发展现状【A】.
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
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
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王金华.综放开采解决厚煤层开采难题的有效途径【J】.煤炭科学技
术,2005年第33卷第2期:1-6. 【5】邱振先.国外厚煤层开采和安全技术现状【J】.东北煤炭技术,1996
年第5期:3-9.
【6】王家臣.厚煤层开采理论与技术【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15-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