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设计总平面布局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商店建筑设计尺度第一章总那么第1.0.5条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尺度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 (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分颁布的有关设计尺度、尺度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选址和安插第2.1.1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域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该小于70m。
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效劳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然距离应符合防火尺度的有关规定。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2.1.5条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本地规划部分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2.1.6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泊车场地时,按本地规划部分要求,应在基地内设泊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泊车库。
第二节步行商业街第2.2.1条步行商业街内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交通部分的有关规定。
第2.2.2条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需具备邻近道路能承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第2.2.3条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按照不同情况,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2.4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2.2.5条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尺度的规定,并采用安然的采光材料。
建设总平面布局原则及布局思路

建设总平面布局原则及布局思路1. 前言总平面布局是指一个建设项目在土地上的整体布局,包括各种建筑物、道路、绿化等要素的空间安排和相互关系。
合理的总平面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建设项目的使用效益,还能够提升项目的美观性和环境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建设总平面布局的原则和一些常用的布局思路。
2. 建设总平面布局原则2.1 明确功能区划在总平面布局中,首先需要明确功能区划,即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划分到不同的区域内。
例如,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等应该被合理地划分开来,以方便不同区域内人流和车流的流动,避免功能的交叉干扰。
2.2 合理分布建筑物建筑物的分布也是总平面布局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合理分布建筑物可以达到最佳的空间利用效率,减少土地的浪费。
在分布建筑物时,需要注意避开地形起伏、水源、存在植被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和美感。
2.3 便捷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总平面布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项目的交通运行效率和人员流动。
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步行道等交通设施,能够提高项目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通设施与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2.4 保护生态环境在总平面布局中,需要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绿化和水源,合理安排绿化带、湖泊、草坪等自然要素,以提升项目的生态环境品质。
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建筑物的布局,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破坏。
3. 布局思路3.1 中心式布局中心式布局是将建筑物集中在一个中心点周围的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适用于大型建筑群,如商业中心、办公大楼等。
通过将建筑物集中在一个核心区域,能够提高人员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提升项目的美观性。
3.2 网格式布局网格式布局是以网格状布局道路、建筑物和绿化等要素的方式。
这种布局适用于较为规整的土地,如城市街区等。
通过规则的网格布局,能够使建筑物和道路分布均匀,方便人员流动和车辆行驶。
3.3 水平分层布局水平分层布局是将建筑物按照高度和功能分层布置的方式。
总平面布置规划

置等; (2)降低运输费用和能耗的要求,最终降低生产费用。
2. 运输设计的原则要求:运量大的车间靠近布置;总的吨.公里数最小。 3. 总平面布置应与场外接轨点或码头的位置相适应 ① 总平面布置的车间工艺流量尽可能与主要货流方向一致,避免生产同主
4. 总平面布置还应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应为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新设 备创造必要的条件。
5.合理的生产流程对较低投资,节省运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总平面设 计的重要核心。
3.2.2 满足运输要求,运费能耗最小
1. 为什么要满足运输要求? (1)运输线路技术条件的要求:
① 铁路运输:曲线半经、最大纵坡、道岔型号、进入建、构筑物的方式 等;
3.2.4 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置
1. 充分利用地形布置建、构筑物
①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采用平坡式布置;
② 丘陵地区高低起伏,可考虑阶梯布置;
③ 山坡地区高差较大,可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布置;
④ 建筑物长轴宜沿等高线布置;
⑤ 结合工艺利用地形高差采用自流运输;
⑥ 根据场地的面积及外形,选择不同的总平面布置形式。
2. 总平面布置时防护距离 (1)水沟类构筑物与建筑物间的距离应不小于防护距离的规定,若小于则应 采取防水措施; (2)建筑物距新建水渠之间应有不小于2.5m距离; (3)埋地管道、排水沟、雨水明沟和水池类建构筑物与建筑之间的防护距 离;(见课本表2-2-6) (4)执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
3.2.7 符合防护间距,确保生产安全
在满足工艺及运输要求的总平面位置相对确定之后,要合理确定建构筑物之 间的间距,各种防护间距要求如下: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平面布置规范要求解析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平面布置规范要求解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平面布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能够充分体现建筑设计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实用性。
为了确保建筑平面布置的质量和标准,建筑设计中存在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平面布置规范要求进行解析。
一、建筑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在建筑平面布置中,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1. 空间布置原则:合理利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畅通,达到空间的最优化利用。
2. 功能区域划分原则: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将建筑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办公区、会议区、休息区等,确保功能分区合理互补,便于使用和管理。
3. 交通流线原则:合理安排建筑内的交通流线,确保人员和物资的流动顺畅,减少冗余步行距离和时间浪费。
4. 视觉导向原则:通过合理的布局,引导人们的视线在建筑内部和外部得到舒适的引导,增强建筑的美观性和视觉效果。
二、建筑平面布置的规范要求建筑平面布置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面积比例要求: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人数,确定建筑各个功能区域的占地面积比例,并保证总建筑面积和功能区域的协调。
2. 功能区域布局要求:根据建筑的功能,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位置,例如将办公区集中在建筑的中心位置,将会议室布置在交通便捷的位置等。
3. 安全疏散通道要求:保证建筑内外的安全疏散通道满足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建筑。
4. 设备和设施布置要求: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确定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布置位置,例如电梯、楼梯、卫生间等,以便于人们的使用和维护。
5. 环境舒适要求:考虑建筑内的环境因素,例如采光、通风、温度控制等,确保人们在建筑内部能够享受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6. 建筑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筑平面布置需要遵守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标准要求,例如消防规定、人防规定、无障碍通道规范等,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总平面布置图毕业设计cad

03
问题3
图纸与实际建设情况不符,导致施工困难或 安全隐患。
05
02
解决方案1
采用简洁明了的图例、符号和标注方式,使 图纸易于理解和使用。
04
解决方案2
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功能,合理规划 建筑物、构筑物等的位置和朝向,确 保使用安全和便利。
06
解决方案3
在图纸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建设条件和 限制,及时调整和完善图纸,确保与实际情况 相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CAD软件在总平面布置图设计中的
重要性。在实践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将理
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02
团队协作与沟通
在团队中,我们经常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这使我
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以达
设计原则与要求
原则
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安全舒适、经 济适用。
要求
明确表达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 化等的位置、尺寸和相互关系,标注 必要的尺寸、标高、文字说明等,符 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1
图纸表达不清晰,导致阅读困难。
01
问题2
建筑物、构筑物等布置不合理,影响 使用和安全。
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CAD软件的模拟和分析功能,设计师可以评估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优化。
生成施工图纸和文档
使用CAD软件,设计师可以生成详细的施工 图纸、材料清单和其他文档,以便施工方准 确执行设计方案。
03 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流程
收集资料与现场勘查
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项目相关的地形图、规划条件、建筑规范等资料,确保设计工作的基础数 据准确可靠。
商业地产总平面设计准则

整理课件
18
11、总平面竖向设计
根据地块坡度竖向设计可用平坡式或阶梯式。当建设场地较为平坦,自然地面横坡在 3%以下时,宜采用平坡式。在3%-5%之间,工程地质较好,边坡较稳定,并以机械施工时, 应作经济比较,以决定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当自然地面横坡大于5%,应作阶梯式布置。 台阶的划分应与商业综合体功能分区一致。
依据“突出商业”的原则,商业休闲购物餐饮文化娱乐区应布置临城市主要交通道路, 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部分商业综合体项目会在其上设置高层公寓、办公、住宅等)。 根据道路等级确定综合体主次面、主要人行车行出入口。同时,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 对应地块周边情况和道路人流特点,满足综合体商业经营和未来更新的需要。
步行街是商业休闲购物餐饮文化娱乐区的核心,所有的主力店均沿步行街设置,并围绕 步行街这一核心展开,形成一个各自独立又相互依托的有机体。
整理课件
6
本区域业态布置为:所有主力店围绕步行街展开;突出百货店的位置,将百货楼设置 在临主要城市道路侧,尽可能与大型城市广场区相连;
影城、KTV、电玩等娱乐业态共同形成娱乐楼,采用竖向布置的方式,在总平面中临 次要道路或步行街入口广场;数码产品、特色专卖、休闲健身一般共同竖向组合成时尚楼, 在总平面布置中沿次干道设置;
整理课件
4
商业综合体应充分设置城市广场区,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同时也可满足商业活动的需要,彰显“城市贡献、交通优先”的原则。根据基地状况不同, 万达商业综合体一般设置一块大型城市广场(53000~10000000~10000平米左右)和几 块重要入口广场(1000~2000平米)。大型城市广场应结合城市主要交通道路设置,其他 广场结合步行街入口设置。
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

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是指在实施建筑设计中,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安排在总平面上的一种布局方式。
总平面布置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性、空间布局以及整体形象等方面。
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空间需求、功能分区、流线布置、环境布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总平面布置的步骤和各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进行总平面布置的步骤如下:1.深入了解项目需求:与业主或使用者充分沟通,了解他们对建筑物功能和空间需求的要求。
包括使用者的人数、使用方式、服务内容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2.定义功能分区:根据项目需求,在总平面上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例如办公区、展示区、会议区、服务区等。
每个功能区域都应具备相应的空间条件和布局要求。
3.考虑空间布局:在每个功能区域内,根据具体的空间需求进行布局设计。
包括各个部分的大小、形状、布置方式等。
要保证每个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合理、通畅,并且与其他功能区域能够协调配合。
5.确定外围环境布置: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例如道路状况、附近建筑物、自然景观等,进行外围环境布置。
包括停车场位置、园区绿化、景观布置等。
其次,总平面布置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空间布局:在每个功能区域内,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包括空间大小、形状、布置方式等。
需要考虑到人员流动、设备摆放、工作效率等因素。
3.流线布置:设计合理的流线和交通通道,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在建筑物内进行移动。
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干扰和拥堵现象。
4.环境布置:根据建筑物所处环境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外围环境布置。
包括停车场位置、绿化布置、景观设计等。
5.综合效益:在总平面布置中,要考虑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例如布置合适的公共空间,节约能源和材料的使用,减少建筑物运营成本等。
总平面布置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总平面布置,能够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舒适性和使用效率,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总平面布置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空间布局效果。
总平面布置原则和思路

总平面布置原则和思路总平面布置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的平面布局做出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以满足功能需求、空间流线、环境要求和美学追求等方面的要求。
总平面布置对一个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和舒适性等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思路。
1.功能需求:建筑的总平面布置首先要满足功能需求。
不同建筑类型和用途的功能需求各不相同,如住宅需要合理的私密性和通达性,商业建筑要考虑商品陈列和客流等问题,办公建筑要考虑工作流程和员工的协作等。
因此,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实际用途和需求。
2.空间流线:总平面布置要保证建筑内外空间之间的合理流动和连接。
如住宅楼的主入口、公共区域、户型布局等要有流畅的连接,商业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域也要有便捷的通达性。
此外,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还需合理划分动线和分区,使得建筑内外的空间流线更加直观、便捷和高效。
3.环境要求:总平面布置也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要求和条件。
如建筑的朝向、地势、自然环境等都会对总平面布置产生影响。
适应环境的总平面布置,既能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又能减少自然能源的消耗,为建筑带来更好的绿色环保效果。
4.美学追求:总平面布置作为一门艺术,也需要满足美学追求。
建筑的总平面布置要考虑到审美要求,使建筑整体外观的比例、结构和造型等具有美感。
布局上要注重对称和均衡,通过丰富的空间形式和色彩搭配,创造出舒适宜人的视觉感受,提升建筑的整体形象。
在进行总平面布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的功能需求,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设计。
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方案调研:了解建筑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包括组织机构、设备需求和空间功能等。
通过对现场考察、市场分析和用户需求调查等手段,获取准确的信息作为布局设计的依据。
2.空间规划:在确定方案的基础上,对建筑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和分析。
通过构思、设计和比较等过程,确定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和分区,合理安排布局中的各个功能区域和空间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建筑设计总平面布局
一、功能分区
在商场区域,可以设立品牌店、专卖店、购物广场等;在超市区域,可以设置购物车道、收银台、货架等;在餐饮区域,可以设置餐厅、酒吧等;在娱乐区域,可以设置电影院、游戏场所等。
二、流线布局
人流的布局应尽量保持顺畅和高效,避免拥堵和压力。
可以通过设置主通道、次通道、缓冲区等来引导人流。
货物流的布局应考虑货物的运输和储存,避免交叉和堆积。
可以通过设置货运通道、货梯、货架等来优化货物流线。
三、商业氛围
商业氛围的营造需要满足目标人群的需求,例如年轻人更喜欢时尚、激情的氛围,家庭人群更喜欢温馨、舒适的氛围。
四、可持续性
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可以提供高效的供水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降低能源消耗。
并且,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收集和利用雨水、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的浪费。
五、人群密度
此外,商业建筑设计中也需要考虑人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通过设置
手扶梯、电梯、消防通道等设施来提高人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总之,商业建筑设计总平面布局需要综合考虑功能分区、流线布局、
商业氛围、可持续性以及人群密度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合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商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