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HAP的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老年人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人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分析与调查老年人院内感染的因素,同时提出护理以及预防的对策。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发生院内感染的80例老年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一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使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
结果干预组和参照组在康复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对比上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护理操作、健康指导以及其他方面评估的合格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院内感染中应用综合护理对策,不仅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院内感染;老年患者;护理对策Analysis of Hospital Infection Factor,Nursing Strategy and Preventive Function of Senile PeopleXIANG Chun-huaCentr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Wanzhou,Chongqing,40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rvey the hospital infection factors of senile people and put forwards nursing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at the same time. Methods 80 cases of senile people with hospital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way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general nursing way,the intervention group adopt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recovery time and incidence rate of secondary infection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nd the assessment qualified rates of nursing papers,disinfection isolation,nursing operation,health guidance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by comparison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strategies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hospital infection but also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Senile patients;Nursing strategy在国内医疗事业不断发生以及社会保证的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院内的感染逐渐受到人们重视[1]。
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感染易患因素分析及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常见感染易患因素分析及护理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院内感染因素,力争通过护理手段降低老年人院内感染发生率。
方法:对2011~2014年在我院住院以及出院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经统计76例院内感染病例,以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为多见,其次为消化道感染。
结论:控制老年人院内感染关键在于预防,应建立与老年人相适应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才能有效降低老年人院内感染发生率。
标签:老年人;医院感染;护理医院内感染是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老年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已成為各级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
为了进一步探讨老年人院内易感原因,我们对近3年来发生院内感染的76例老年患者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力争通过护理手段降低老年人院内感染发生率。
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
年龄72~96岁,;平均年龄(81.1~9.1)岁。
其中男74例,女2例。
均为2011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所有病例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其中肿瘤28例,脑血管病26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5例,慢性肾病2例。
1.2 院内感染部发生部位呼吸道感染41例占感染人数53.9%,泌尿系感染24例占31.6%,胃肠道感染8例占10.5%,其他感染3例占3.9%。
2 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1 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大本组病例中,住院≤20d感染2例数占2.6%,21~40d 6例占7.8%,≥40d 68例占89.4%。
有文献报道: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特别是住院天数超过30天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住院时间≥40d患者感染发生占89.4%,说明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越高。
因为长时间住院患者正常菌群被医院耐药菌株取代,与医护人员接触机会增加,可产生接触传播,导致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植或发生交叉感染[2]。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诊治指南最新综述

File TM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1(S1):S42–S47
HAP和/或VAP的诊断 —2006南非和2007葡萄牙指南
2006年南非指南对诊断HAP和/或VAP的建议
➢ 侵袭性诊断技术不推荐为常规检查手段 ➢ 采集新鲜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
南非胸科学会 指南(2006年)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 分会指南 (2013年)
1、File TM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1(S1):S42–S47。 2、ATS-IDSA.Am J RespirCrit Care Med. 2005 Feb 15;171(4):3488-416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3. 4、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24-543.
− 气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有助于VAP诊断和病原微生物类型的初步判
− 下气道分泌物定量培养结果有助于鉴别病原菌是否为致病菌
− CPIS有助于诊断VAP
ETA:气管导管内吸引
PSB:经气管镜保护性毛刷
BAL:经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1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24-543.
入选资料来源
➢ 入选1999年中国医院获得性肺 炎诊治指南(草案)
➢ 入选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2 月28日发表的关于医院获得性 肺炎诊治指南
➢ 入选2008年亚洲医院获得性肺 炎诊治专家共识:亚洲国家 HAP诊治建议
➢ 入选2013年中国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
ICU老年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ICU老年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往往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因此,对于ICU老年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ICU老年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1.免疫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
2.长期卧床:由于疾病的原因,ICU老年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这样容易导致通气不畅,血液循环不良,增加感染的风险。
3.长期使用抗生素:ICU老年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这样容易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增加感染的难度。
4.使用呼吸机:部分ICU老年患者因为呼吸功能不足需要使用呼吸机,呼吸机的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5.伤口护理不当:ICU老年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有创伤情况,如果伤口护理不当,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6.长期使用导管:ICU老年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导管进行输液、引流等治疗,导管的使用不当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7.其他因素:比如疾病本身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营养不良、患者体质等因素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ICU老年患者感染预防措施1.加强手卫生: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手卫生,经常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同时,ICU老年患者的家属也应该做好手卫生,减少传染风险。
2.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应该按照临床指南和专家建议进行,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
3.定期翻身、被动运动: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该定期翻身,进行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4.定期更换导管:长期使用导管的老年患者应该定期更换导管,避免导管感染。
5.监测体温:对于ICU老年患者应该定期监测体温,及时发现发热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6.营养支持:老年患者应该进行营养支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7.定期洗澡更换床单:老年患者应该定期洗澡更换床单,保持身体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若干问题

根据发病时间,HAP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早发性HAP在入院48小时内发生, 主要由细菌引起;晚发性HAP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主要由耐药细菌和真菌引 起。
HAP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细菌黏附
细菌通过黏附因子黏附于 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进 而侵入肺部组织。
免疫抑制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化 疗药物或激素治疗的患者, 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容易感染细菌。
控制措施
早期诊断
对疑似HAP的病人进行早期诊断,以便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
隔离治疗
将确诊的HAP病人隔离治疗,以防止细菌传 播。
抗菌药物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 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监测与反馈
对HAP病人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反馈病情变 化和治疗结果。
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HAP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加强防控 意识。
误吸
患者因意识障碍、口腔分 泌物过多等原因发生误吸, 将细菌带入肺部。
HAP的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01
病死率
02
03
耐药性
HAP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 约为1-30%。
HAP的病死率较高,约为2050%。
HAP患者感染的细菌多为耐药菌 株,治疗难度较大。
02
HAP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病因
细菌性肺炎
心理压力
HAP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家 庭关系。
患者及家属教育
预防措施
0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预防HAP的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
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
病情监测
02
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监测病情,如观察呼吸情况、体温变化等,
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病, 故应辨 证用 药 。① 脾 胃虚 弱 者 , 以健 脾 和 胃, 治 降 逆止 呕 ; 用炒 党参 、 白术 、 苓 各 1 , 皮 1 、 方 炒 茯 5g 陈 5g 制半 夏 1 , 0g 砂仁 2g 广 木香 6g 甘 草 5g 生姜 3片 ; 、 、 , 中成 药选用 香 砂 六君 子 汤 加 减 。② 肝 胃不 和者 , 以 治
节” 一说 , 为本 病 可 由情 志 因 素致 病 , 肝 有 关 。一 认 与
的方 向发 展 。妊 娠 剧 吐 的 康 复 与 饮 食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因此应 指导 病人 掌握 正确 的 饮食原 则 , 到药 物 相 做 须 , 温相 宜 , 寒 五味 相适 , 而提 高治疗 效 果 , 从 促进 病 人
抑肝 和 胃 , 降逆 止 呕 。方 用 苏 梗 6g J 连 5g 制E . 4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9 6 1 2 2 妇 M] 第 北 人 19 : 1. E ] 马梁红 , 3 唐柳云. 十五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 因素调查分析E] 中 J. 国临 床 心 理 学 杂 志 ,0 2 1 ( )2 6—2 9 2 0 ,0 4 :6 6. 作者简介 健院 。 毛爱 、 娅萍 、 钱 吕英 工 作 单 位 :1 0 2 江 苏 省 无 锡 市 妇 幼 保 240 ,
补液 及镇 吐 等 对 症处 理 为 主 。经 治疗 后 , 数病 人 病 多
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指导 孕妇 以“ 向前看 ” 的心 态 渡过 这
一
情 可 迅速 好转 , 仍 有 部 分 病 人 病 情 不 能 得 到很 好 控 但 制, 甚至 需要 终 止 妊 娠 。特 别 是 孕 妇对 妊 娠 本 身有 畏 惧 或 厌烦 心理 时 , 效较 好 。此 类 病人 与其 心理 因素 疗 密 切 相关 , 此 , 因 马梁红 等口 认 为 心理 护 理在 疾 病诊 治
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浅见

五、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时机的选择:在确立HAP临床诊断并安排病原学检查后,应尽早进行经验性抗 感染治疗; (2)正确评估MDR菌感染的危险因素:HAP和VAP致病菌的常见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五、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一)
五、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二)
原则 1
原则2
原则3
五、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判断和疗程
原则 1.初步疗效判断:经验性治疗 48~72 h应进行疗效评估
1
2.抗感染治疗的疗程: HAP抗感染疗程一般为7-8 天。否则应酌情延 原则2 长疗程
原则3 3.抗菌药物治疗的停药指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 和实验室检查(特别是PCT)等结果决定停药时机
六、预防—上医治未病
1.预防误吸:采用半卧位,合理喂食。 原则 2.减少上呼吸道和(或)消化道病原菌定植: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 1 氯己定擦浴、SOD、应用益生菌等。 原则2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及时纠正危险因素,加 强心肺康复,关注围手术期气道管理,鼓励患者手术后早期下床活 动 原则3 4.加强患者管理: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对 有耐药菌(如MRSA、CRAB、CRPA及CRE等)感染或定植者,应采 取接触隔离措施
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浅见
目 录
Contents
1
2
定义与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病原学
3
4
诊断
治疗 预防
6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
老年HAP是指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没有接受有 创机械通气、未处于病原感染的潜伏期,而 于入院48 h后新发生的肺炎。(狭义的 HAP) 国外医院HAP发病率:0.5-1% 国内HAP平均发生率:呼吸科为1.4% (RICU为15.3%,普通病房为0.9%)
老年患者常见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的预防作用

老年患者常见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的预防作用目的分析临床上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几种院内感染,进而探讨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对预防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老年科室的60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统计其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对其的预防。
结果在所有的患者中,以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最多,占总人数的53.33%(32/60),其次为泌尿系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以及空腔感染和其他类型的一些感染,分别占总人数的15%(9/60)、13.33%(8/60)、11.67%(7/60)、6.67% (4/60)。
同时,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括了吸氧、静脉留置针以及雾化等倾入性的操作。
针对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
结论对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类型与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在结合老年患者实际的基础上,对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可大大的减少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
标签: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护理干预院内感染指的就是住院患者在医院内所获得的相关感染,主要包括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相关感染以及在院内获得出院以后出现的感染,但是不包括患者在入院之前或入院之时就已存在的感染[1]。
同时,院内的感染又可分为内源性的感染与外源性的感染两种,且由于老年患者本身的体制较差,缺乏一定的免疫能力,住院时期较长等原因的影响,促使其成为了院内感染的主要人群[2]。
因此,文章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老年科室的60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统计这些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而探讨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对预防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期间老年科室的60例院内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72±3)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年患者HAP的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摘要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是指患者入院48 h 后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主要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肺实质炎症,是一类严重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总体发病率约1%~3%,病死率为20%~50%[1]。
死亡率居所有获得性感染之首。
临床上多以老年人感染为主。
近年来,虽然各种新的治疗药物以及先进的治疗手段不断应用于临床,但其患病率仍逐年升高。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增多,致住院患者增多,医院占床率逐年上升。
住院患者本身大多免疫力低下,加之各种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以及各种医源性因素(各种留置,各种导管,辅助呼吸,大手术等医疗措施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得病原体日趋复杂,而老年患者一旦感染得病,更为难治,院内感染增多,医院获得性肺炎也日益增多。
1老年卧床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原因
1.1卧床时间长,免疫力下降
正常情况下,支气管黏液―纤毛运载系统,肺泡内吞噬细胞等,使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保持无菌,身体各种原因损伤,免疫功能低下时,病原菌大量直达下呼吸道,孳生繁殖引起肺内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2]。
临床上出现发热、咳嗽、气促,肺浸润、炎症、体征及X线改变。
由于疾病所致老年患者卧床不活动,比如各种骨折牵引,胸腹大手术后怕痛不敢咳嗽,脑血管意外,年老体弱不能有效排痰,从而使痰液在肺内聚积,排泄障碍,细菌在痰液中孳生繁殖,引发肺部感染。
1.2 侵入性操作增加
目前医院为挽救生命,越来越频繁使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
这些操作后气道就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特别是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正常细胞吞噬功能和呼吸道清除异物机能受损,细菌极易侵入,存留呼吸道,引起感染,而各种导管在使用后有的很难清洗,缺乏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法。
1.3抗生素应用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致细菌耐药性增加产生耐药菌肺炎。
这些耐药菌通过质粒感染色体将其耐药性传递给下一代使抗生素的疗效受抑制,从而形成耐药菌肺炎,很难治疗。
抗菌药影响宿主的易感染性,降低宿主的防御作用,干扰宿主正常菌群,从而使真菌感染概率增加,而真菌性肺炎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3]。
2老年卧床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2.1无菌原则
良好的病房环境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气道湿化,清除气道分泌物,预防医源性感染至关重要。
严格消毒病室,注意无菌操作。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每日紫外线消毒3次,每次1h;各种诊疗设备如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等每日用1∶1 000含氯消毒剂消毒,护士按照六步洗手法勤洗手[4]。
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必须进行的,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动作规范,置管时间尽可能缩短,对难以消毒的机械通气的喉镜片、螺纹管气囊,每次用后用消毒液浸泡;人工呼吸器回路管每每周消毒1次,用于其他患者应予更换,呼吸机上的冷凝液要定期消毒;行雾化吸入的贮液瓶中液体每周更换1次,需补充液体,应弃去剩余液,清理后再装入灭菌液。
2.2症状护理
医院获得性肺炎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并且多存在基础疾病,因此护理工作更要耐心、细心,做好症状护理。
教会老年患者有效咳嗽,鼓励其尽量将痰咳出。
给予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注意保暖。
剧烈胸痛者可给予止咳药物。
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者,给予氧气吸入并取半卧位。
有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者,给予对症治疗。
2.3营养支持
能进食者给予少量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多维生素饮食,指导家属根据患者饮食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食谱,避免产气多的食物、饮料,在心肾功能耐受的范围内鼓励患者多饮水,鼓励患者进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静脉输注各种高营养物质、各种必需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能量合剂。
鼻饲者做好鼻饲饮食的护理。
2.4合理用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大,疗程长,联合用药,存在基础疾病者用药更为复杂。
老年患者各器官衰退,新陈代谢缓慢,对药物耐受能力差,护士要熟练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等各种相关知识,密切注意其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老年人对药物用法、剂量等记不清,尤其在多种药物并服
时,容易发生用错剂量、服错时间或违反服药禁忌等。
因此,药物要放置于患者易于看见的固定位置,给药的方式尽量简单,用小卡片于药盒标示药物种类、名称、服药目的、服药时间、用药方式、用药禁忌,细致耐心地讲解说明,务必使其完全了解[5]。
给药有改变时,应向病人说明,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2.5健康指导
多与老年患者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沟通时应考虑患者的理解能力,多用通俗语言。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避免受寒、疲劳等降低机身抵抗力的因素。
鼓励患者进食足够的热量,少食多餐,避免饱胀引起膈肌上移,增加心肺负担。
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增强抵抗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必要时做好口腔护理,吐痰后用清水漱口。
保证每日足够水分摄入。
3总结
目前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老年患者发生率高,死亡率也高。
患者往往存在多种中、重度基础疾病,其罹患HAP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中风后遗症、晚期恶性肿瘤、COPD,大手术后及营养不良。
所以对这类患者应加强监察,以便能早期发现HAP,早期明确致病菌。
参考文献
[1] 崔德健.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其防治.中华内科杂志,2004,43(5):385-388.
[2] 王少石、杨江胜.卒中后病人营养现状与管理.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4):345-349.
[3] 徐英春、张小江、陈民钧等. 肠杆菌属的耐药调查及抗感染用药探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23-26.
[4]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
[5] 殷磊主编.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