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子儿,吐吐》语言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子儿,吐吐》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材《子儿,吐吐》。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子儿,吐吐》,通过小熊吐子儿的故事,让幼儿感知重复的节奏和语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第二章《我会吐子儿》,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吐子儿”的语言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故事的节奏和语感,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3. 引导幼儿参与“吐子儿”的语言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掌握“吐子儿”的语言游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故事挂图、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小熊玩偶,讲述小熊吐子儿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故事挂图,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故事,让幼儿感知故事的节奏和语感。
针对故事中的因果关系,进行提问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吐子儿”的语言游戏,让幼儿模仿并创造性地表达。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互相讲述故事,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与故事相关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子儿,吐吐》2. 关键词:节奏、语感、因果关系、语言游戏、想象力、创造力3. 小熊吐子儿的简笔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尝试用“吐子儿”的语言游戏进行创编。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会吐子儿”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早期阅读《住在鸟窝里的小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鱼住在鸟窝里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鱼住在鸟窝里的原因。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1.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住在鸟窝里的小鱼》2. 小鱼、鸟窝等故事相关道具3.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鱼和鸟窝,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住在鸟窝里的小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幼儿理解小鱼住在鸟窝里的原因。
4. 观察与想象:教师展示故事相关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自己变成小鱼住在鸟窝里的情景。
5.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小鱼和鸟窝。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住在鸟窝里的小鱼》。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绘画作品和家园互动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讲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情境模拟:创设小鱼住在鸟窝里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 绘画表达: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鱼和鸟窝,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住在鸟窝里的小鱼》,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幼儿理解小鱼住在鸟窝里的原因。
4. 情境模拟:创设小鱼住在鸟窝里的情境,让幼儿亲身体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
2.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引导幼儿进行口语表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4.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
2.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和彩色笔,用于绘画。
3. 为幼儿准备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绘本图片,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3.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5. 教师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评估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故事接龙: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每人说一句话,共同创作一个新故事。
3. 制作故事书: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纸、贴纸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故事书。
七、家园共育建议:1. 鼓励家长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建议家长每天陪伴幼儿阅读,增进亲子关系。
3.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阅读成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教育幼儿爱护图书。
3. 教师应保持耐心、细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通用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大班早期阅读教材为《幼儿阅读启蒙》,章节为第六单元“多元文化”,具体内容包括:《各国问候语》、《世界地图》、《节日习俗》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主动性;2. 帮助幼儿认识世界各国,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3. 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各国问候语,了解世界地图,认识不同节日的习俗;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世界各国地图、节日卡片;学具:幼儿阅读启蒙教材、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所了解的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2. 讲解教材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各国问候语》、《世界地图》、《节日习俗》等文章,通过图片、地图等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国;3.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国家,并简单介绍该国家的文化特点;4.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节日习俗,让幼儿了解并体验不同国家的节日氛围;5.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自己国家或其他国家的节日习俗,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世界各国文化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尝试用所学知识与家人交流;2. 答案:幼儿能够向家人介绍至少两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幼儿阅读启蒙》第六单元“多元文化”的内容设计,旨在通过《各国问候语》、《世界地图》、《节日习俗》等文章,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国基本的文化特点,并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大班语言早期阅读教案详案

大班语言早期阅读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图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理解和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图书馆中适合大班学生阅读的图书。
2.室内布置:创建一个温馨的阅读角落,放置舒适的坐垫等。
3.绘本或故事书,用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4.讲故事的道具,如手偶、立体图、磁贴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利用故事书或绘本进行引入,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阅读1.教师示范阅读:以放慢语速、语调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2.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前先浏览书籍,然后逐页阅读,注重正确发音和语调。
3. 讲故事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道具进行故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对话。
2.适时提问: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思考故事内容,加深理解。
3.利用课堂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
4. 语言扩展活动1.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讨论和分享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进行类似游戏的活动,通过配对、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在语言中进行交流。
5. 总结与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阅读。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资源•绘本或故事书•阅读角落所需要的布置物品•道具和讲故事时需要的辅助物品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状态、参与度和作答情况进行评估。
2.教师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第一章:认识早期阅读1.1 了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解释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早期阅读对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意义1.2 探讨早期阅读的内容与形式分析幼儿阅读材料的种类与特点探讨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阅读材料第二章:早期阅读环境创设2.1 了解阅读环境的重要性解释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作用强调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意义2.2 学习阅读环境创设的方法探讨如何布置阅读区域学习如何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第三章:早期阅读指导策略3.1 了解阅读指导的重要性解释阅读指导对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强调阅读指导对培养幼儿阅读策略的意义3.2 学习阅读指导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文字学习如何提问和回答幼儿的问题第四章: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践4.1 了解阅读活动设计的重要性解释阅读活动对幼儿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强调阅读活动对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意义4.2 学习阅读活动设计与实践的方法探讨如何设计有趣的阅读活动学习如何实施阅读活动并与幼儿互动第五章:早期阅读评价与反馈5.1 了解阅读评价的重要性解释阅读评价对了解幼儿阅读进步的作用强调阅读评价对指导幼儿阅读策略的意义5.2 学习阅读评价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如何观察和记录幼儿的阅读行为学习如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幼儿第六章: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6.1 理解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性解释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对阅读习惯形成的促进作用强调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6.2 学习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方法探讨如何选择吸引幼儿的阅读材料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有趣的阅读活动第七章: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7.1 认识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解释阅读理解能力对幼儿语言发展和阅读技能的影响强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意义7.2 学习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探讨如何通过提问和讨论促进幼儿的思考学习如何使用图解和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幼儿理解第八章:促进幼儿的阅读交流与合作8.1 了解阅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解释阅读交流与合作对幼儿社交技能的提升作用强调阅读交流与合作对培养幼儿团队合作能力的意义8.2 学习促进幼儿阅读交流与合作的方法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分享阅读感受和理解学习如何组织小组阅读活动和角色扮演第九章:早期阅读家长参与指导9.1 认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解释家长参与对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积极影响强调家长在早期阅读中的角色和责任9.2 学习家长参与指导的方法探讨如何与家长沟通幼儿的阅读进展学习如何提供家长在家中支持幼儿阅读的策略第十章:早期阅读教学案例分析10.1 分析早期阅读教学案例的重要性解释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的阅读需求强调案例分析对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的意义10.2 学习早期阅读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如何选择和记录有效的教学案例学习如何通过案例分析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早期阅读:了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其对幼儿语言发展和阅读兴趣的促进作用。
大班早期阅读综合活动《离家小兔》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综合活动《离家小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以大班早期阅读综合活动《离家小兔》为主题,教材选自《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手册》第五章第二节,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故事《离家小兔》的阅读、讨论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故事内容讲述了小兔子哈利因为调皮捣蛋而被妈妈批评,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在朋友的帮助下意识到妈妈的重要性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2. 通过故事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3.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交流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难点:让幼儿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会合作、倾听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兔子手偶、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讲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趣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亲情。
2. 故事阅读:教师运用课件和手偶,生动讲述故事《离家小兔》,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受哈利的心情变化。
3. 故事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环节一:合作制作家庭成员卡片。
幼儿分组合作,用画纸、彩笔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家庭成员卡片,并在卡片上写上家庭成员的名字。
环节二:家庭成员卡片分享。
每个幼儿拿自己和家人的卡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分享与家人的温馨故事。
环节三:家庭情景剧。
幼儿分组表演家庭情景剧,展现家庭亲情,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庭亲情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家庭故事:温馨、快乐、有爱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讲述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并将故事内容画下来,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答案:例如,小明讲述了与妈妈一起度过的周末,他们去了公园,妈妈给他买了他最喜欢的冰淇淋,小明感到非常幸福。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40篇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40篇《大班早期阅读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早期阅读教案40篇!(1)大班上学期语言故事教案《一寸虫》含反思活动目标: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PPT绘本、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附故事:一天,在一个绿绿的叶子上,有一条象绿宝石的一寸虫。
知更鸟看见了一寸虫,要吃掉它。
一寸虫说:"不能吃掉我,我很有用。
"知更鸟说:"你有什么用?""我可以量东西。
"一寸虫说。
"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
"知更鸟说。
"好啊!"一寸虫说。
一寸虫就开始量了,一寸、两寸、三寸、四寸、五寸。
原来知更鸟的尾巴有五寸长。
"那我再背你去量其他鸟吧。
"知更鸟就背着一寸虫飞走了。
一寸虫量了火烈鸟的脖子,量了苍鹭的腿,量了雉鸡的尾巴,还量了蜂鸟的全身。
夜莺看到了一寸虫,说:"我想让你量量我的歌。
"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
""如果你不量我的歌,我就吃掉你。
""好吧,我试试看。
"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
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从叶子上爬到叶子的下面,从叶子下面又爬到中间,从中间再爬到旁边,量着量着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活动过程:一、介绍"一寸虫",引发兴趣1、问问幼儿身高多少,导入课题2、出示图片,说说故事的名字师:高个子的大班朋友,今天看一本书好吗?(好)就这本,这个一定难不倒你们的。
幼:一条虫/一寸虫师:对,一寸虫,咦?听说过一寸虫吗?不知道一寸虫会是什么样的呢......在它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二、故事的欣赏与动动手1、教师讲故事第一段,尝试进行测量师:.......量错了我可要吃了你,怎么样?量不量?(量)这个任务可有点艰巨哦,量错了就有生命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篇一: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教会幼儿认读汉字:跑、跳、蹲、踢,引发幼儿认读汉字的兴趣。
2、结合图片认读汉字,让幼儿了解有足字旁的汉字与脚的动作有关。
3、学习用连词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4、培养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体会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跑、跳、蹲、踢的图片,与其相对应的汉字。
2、幼儿每人一套汉字卡片、小筐。
3、幼儿已积累一定的运动经验。
活动过程:1、和幼儿一起回忆你喜欢做什么体育项目?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结合图片,认读汉字跑、跳、蹲、踢。
1、图文结合,认读汉字提问:(1)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体育动作?(2)你能用一个字来表示吗?(3)幼儿认读汉字。
要求:幼儿正确朗读,简单组词。
(4)在没有图片的帮助下,鼓励幼儿大胆、正确地朗读汉字。
2、了解字的结构提问:(1)这些汉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请你把它找出来。
(2)通过比较,掌握这些汉字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每一个汉字的左边都相同,都是足字旁足就是脚,这些动作跟你们的脚有关系,右边又是一个汉字,有左右两个部分组成的字我们叫它是左右结构的字。
三、1、老师拿字卡,请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请幼儿检查小筐里的汉字,认一认、读一读后,老师出示图片,幼儿找对应的汉字。
3、一个幼儿做动作,其他幼儿来找字,并正确朗读,共同检查游戏结果。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以后看书的时候,发现足字旁的字,就来问老师,在家的时候,就问爸爸、妈妈,看一看这些字是不是都是左右结构?都是与脚有关系?都可以用动作来表示?比一比,看谁找得多,看谁会读得多。
文章来源课件 w w上一篇幼教:下一篇幼教:【篇二: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文章来源课件 w ww.5y k j.co m大班绘本阅读活动《狐狸爸爸鸭儿子》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学会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和表情,理解狐狸心情的巨大变化所蕴藏的感情,体验关爱生命的幸福感,理解爱与被爱的快乐。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狐狸爸爸鸭儿子》ppt,狐狸手偶一个,可活动的鸭蛋图片(后面附有一只鸭子图片),cd,背景音乐2、经验准备:幼儿对孵蛋的方法和过程已经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狐狸手偶,情景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谁啊?狐狸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呢?2、教师引导幼儿逐页观看ppt,理解内容。
(1)、教师情景讲述: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
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自由讲述)(2)、出示p1: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在做什么?还有呢?(看看云朵)狐狸有可能想把鸭蛋变成鸭子哦!那鸭蛋怎么变成鸭子呢?(孵出来)那你们觉得狐狸会用什么方法来孵蛋呢?(3)、引导幼儿了解狐狸爸爸孵化儿子的经历。
--出示p2-p5: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看一看,狐狸用了哪几种方法孵蛋?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合适的?(幼儿自由发言)--第一种方法: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不好,因为一屁股坐下去会把蛋弄破)--第二种方法:狐狸用肚子来孵蛋,我们一起学一学这个姿势?你感觉怎么样?(很累,很痛苦)看一看狐狸的表情,(龇牙,眉头紧锁,眼睛闭得紧紧的)看来它也很痛苦,很累,跟你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它换了一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把鸭蛋绑在肚子上?这个办法怎么样?说出你的理由。
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天,狐狸看见了一只肥肥的小兔子,它马上追了上去,可是鸭蛋从它身上掉了下来,狐狸吓出了一身冷汗)--师:最后,狐狸在草地上苦思冥想,终于让它想出一个办法,他是怎么做的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把蛋放进嘴巴里,不仅温暖,而且很,看来这是个好办法)--出示p6:我们一起来看看鸭蛋在狐狸嘴巴里的样子,它在干什么?(4)、教师用鸭蛋图片演示小鸭出壳,引导幼儿体会狐狸孵出小鸭后的激动心情。
--有一天,狐狸突然被一个声音惊醒,他连忙把鸭蛋吐了出来。
蛋壳上竟然有了裂痕。
你们猜,发生什么事情了?--小鸭子就要从里面钻出来了,我们一起给它加加油好吗?咦,我刚才听到小鸭子对我说:要我出来,没那么容易,说句好听的话呗!逗得我高兴,我就出来!谁能说句好听的话呢?还有更温暖,更感动的话吗?(幼儿说完,教师将小鸭子从蛋壳中拿出来。
)(7)、出示p7:小鸭子终于出来了,她朝着狐狸冲过来叫着:妈妈,妈妈!这时,狐狸会说什么呢?小鸭子是怎么做的?你觉得狐狸会吃掉小鸭子吗?为什么?--出示p8:狐狸有没有吃掉小鸭子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8)、阅读情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狐狸爸爸与鸭儿子相处的情况。
--出示p9-p10: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狐狸爸爸和鸭儿子是怎样相处的?请幼儿和同伴相互说一说。
--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p9:鸭儿子睡眼朦胧地会对狐狸爸爸说什么呢?狐狸爸爸看到鸭儿子可爱的睡相又会说什么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p10:狐狸和鸭子在做什么呢?为什么狐狸爸爸身上系着绳子?仔细看看狐狸的眼睛,眼里充满了对鸭儿子的爱,多么亲切慈祥的狐狸爸爸啊!狐狸想:少了顿大餐,多了一个儿子,我这只聪明的狐狸怎么干了一件糊涂事呢?你觉得他糊涂吗?为什么?谁来个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3、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播放故事cd,引导幼儿完整地倾听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听听这个故事吧!故事听完了,谁来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4、情感延伸,结束活动。
--师:你们也有自己的爸爸,你们的爸爸平时是怎么爱你们的?你又是怎样爱你的爸爸的呢?--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平时可能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因为她们经常陪着你们,但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爸爸也很爱你们,因为爸爸是一家之主,要撑起整个家庭,所以平时工作很忙,很辛苦,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你们,但是他们也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你玩,给你们讲故事,牵着你的小手到公园去散步,爸爸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说出:宝贝我爱你。
但是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爱你们,他们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并且无怨无悔,希望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爸爸,大家回去以后也把这个好听的故事讲给爸爸听好吗?文章来源课件 w ww.5y k j.co m相关幼儿教育资料:上一篇幼教:下一篇幼教:【篇三: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教案】活动背景:随着元旦的到来,幼儿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产生了对新年的期盼。
刚结束的主题活动《高高兴兴》也让幼儿对新年有了些认识,有些幼儿对为什么要过年和年是什么有些疑问与争论。
在本次活动前已开展了引入性活动年是怎么来的,幼儿对年和年的来历有了大概的认识。
本次活动主要是理解性活动,在此活动后还有一系列的体验性活动。
设计理念:在前一活动(引入性活动年是怎么来的)中,幼儿在视觉上与年有了碰撞的同时也点燃了幼儿的阅读欲望。
为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点我设计了本次理解性活动共读大书,满足幼儿的阅读欲望,让幼儿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后反复阅读,以深入年的内心,理解年的情感,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中国情,中国味,更为之后的体验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图画书《年》,了解关于年的民间传说,初步理解中国年的含义。
2.知道大家庆祝新年是因为:年认识到自己不应该乱发脾气、到处吓人,决定做一个讨人喜欢的新年。
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中国情、中国味。
3.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一本大书。
2.幼儿对年的形象有了一些认识。
活动过程:一、展示画面,初次阅读(一)观察画面,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1.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用完整的语言说说看到了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人物和情节。
(1)年长得怎么样?跑起来,叫起来又是怎样的?(2)年这么凶猛,有朋友吗?它心里会有什么感觉?(3)年跑进村子,把村子变成了什么样?(二)观察画面,引出故事的第二部分1.师幼观察画面并谈论,教师引出问题:留下一位老爷爷,他为什么要留下,他做了什么事呢?2. 年看见火红火红的颜色,听到哐当的响声,怎么样了?(三)揭示故事结局(第三部分)1.天亮了,人们回到村子发现了什么?怎样庆祝的?2. 年害怕什么?3. 年最后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年?二、再次阅读1、幼儿在初次阅读后有了些理解,通过再次观察画面,带着理解进行再次阅读,并说出故事的始末。
2、教师小结,引出故事主题人们为了庆祝年的改变。
从此以后每年这个时候就会穿上红棉袄,挂上红灯笼、贴上红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还有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来迎接新年,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三、迁移经验1、谈论新年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新年里都做过些什么事情?2、感受新年阅读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在各个区域体验新年的年味。
(如:在美工区剪窗花、做灯笼、写对联;在音乐区敲锣打鼓唱歌等)活动反思:本次阅读活动的内容与画面都表现出了浓浓的中国特色,具有浓烈的中国情、中国味。
而新年也是这段时间孩子们谈论的最多的话题。
结合我班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了解关于年的民间传说,初步理解中国年的含义上。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画面并谈论其中的内容,在引导性的提问下理解人物和情节。
接着,让幼儿在理解中再次阅读,引出故事的主题,继而迁移经验,让幼儿在回忆过年经验的同时体验中国的年味。
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时间幼儿都处在积极阅读的状态。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锻炼。
期间,教师始终是个支持者与引导者,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若在结束的环节上能更自然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