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常结合神经传导速度、F波和H反射、皮肤交感反应、定量感觉检查等方法诊断。

皮肤活检,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神经微血管系统检查、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方法尚有待完善。

本文对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几乎占47%~91%,大多数报道在60%左右。

DPN可与糖尿病同时发生,亦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或是在糖尿病控制良好后出现,还可能是糖尿病前或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和胰岛素介导的周围神经病[1],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重视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和分类标准是在不断地修订。

然而,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尤为困难。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类及临床特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包括弥散性损伤(多发神经病)和局灶性损伤(单神经病),二者都会造成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缺失,并伴随重要功能的丧失。

其中多发神经病变是一种对称性的弥散性损伤,尤其是损伤长轴索上的感觉神经元[2]。

单神经病变常累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桡神经、第Ⅲ、Ⅳ、Ⅵ和Ⅶ颅神经以及胸、腰骶段神经根,临床表现为如腕管综合征,腹股沟韧带处的感觉异常性股痛,动眼神经麻痹,胸段神经根神经病、腰骶神经根神经病等。

从临床上DPN又可分为大纤维神经病变,小纤维神经病变及混合性周围神经病变。

①小纤维的神经病变症状:疼痛、感觉异常(呈手袜套样分布)、触诱发痛、麻木、发冷、紧箍感、多汗、少汗、面部潮红、眼干、嘴干、皮温改变、阳痿、体位性低血压、胃肠动力改变。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张云茜;杨晓平;罗丽华;刘姚;王建林【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100例、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100例,正常对照组60例,均进行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S)和 SSR检测。

结果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损害的程度重于上肢(均P<0.05);四肢NCS 正常的52例糖尿病患者中SSR异常率达67.3%(35/52)。

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单独应用SSR 检测的总异常率为81.5%,应用 NCS检测的总异常率为74.0%,两种检测技术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 SSR联合NCS检测的总异常率高达90.0%,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联合检测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NCS检测的异常率(均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无症状早期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均可受累,且以小纤维神经受累为主,随症状出现周围神经损害进一步加重。

NCS是诊断 DPN的基本检查,将其与 SSR联合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的早期检出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skin sympatheticresponse(SSR)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DPN).Methods Sensory and motor nerve conductionstudies(NCS),SSR in both upper and lower limbs were measured in 2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 which 100 cases had the symptom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symptomatic group),100 cases did not have the symptom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non-symptomatic group),and 60normal subjects were set up as controls.Results In the diabetic group,the ratio of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abnormal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otor nerve,and the severe extent of neuropathy in lower extremity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upper extremity (all P<0.05).The abnormal rate of SSR was 67.3%(35/52)in the 52 patients with normal neural conduction in their extremities.The abnormal rate of SSR in symptomati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symptomatic group (P<0.01).The total abnormal rate of SSR was 81.5% and that of NCS was 74.0% in the diabetic group,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bnormality rate between SSR and NCS used alone (P>0.05).The whole abnormal rate diagnozed by combining the SSR and NCS test together was 90.0% in the diabetic group,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with the NCS test used alone,and symptomatic group and non-symptomatic group also got the same detection rate (all P<0.05).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hold peripheral neuropathy to different extent in the early non-symptomatic stage.At this time,sensory,motor and automatic nerves may be sufferedfrom.Moreover,the small fiber is affected earlier than other nerve fibers.Along with the emerge of symptoms,peripheral neuropathy aggravated over time.NCS is a necessary test for diagnosing DPN.Early diagnosis rate of subclinical neuropathy will be obviously elevated owing to combination of the NCS and SSR tests.【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658-661)【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皮肤交感反应;神经传导【作者】张云茜;杨晓平;罗丽华;刘姚;王建林【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云南省第二女子监狱医院内科,云南昆明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是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

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

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

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刘效巍;王洪志;许晶;高淑敏;宋春莉;周丽娜;李秀敏【摘要】[目的] 探讨定量感觉检查联合交感皮肤反应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症状组(有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者)13例,无症状组29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值检查(QVT)]及交感皮肤反应(SSR)检测,同时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无论是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糖尿病患者QTT的异常率(分别为92.30%、72.41%及78.57%)均高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异常率(分别为76.92%、37.93%及50.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2) 无论是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糖尿病患者QTT 的异常率(分别为78.57%、92.30%及72.41%)均高于QVT的异常率(分别为42.86%、46.15%及41.4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3)无论是无症状组,还是全部病例组,QST联合SSR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6.55%及92.85%)明显高于单独使用QST(分别为72.14%及78.57%)、SSR(分别为48.27%及51.72%)或SNCV(分别为37.93%及50.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QST联合SSR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出率最高,可用于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筛选检查.【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5【总页数】4页(P551-554)【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定量感觉检查;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作者】刘效巍;王洪志;许晶;高淑敏;宋春莉;周丽娜;李秀敏【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3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R741.04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其起病隐袭,发病率和致残率高。

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联合测定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功能联合测定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p te cnre fnt n i da e c eihrln uo a y ( P aht e u c o n i t pr e e rpt i v i bi p a h D N) ad p i u i e c n uo a y n a fl d bt e r t n a i ph ( D .Mehd : oa Sm tm Soe T S ,q att esno s Q T n y p te csi P N) tos T t y po crs( S ) unai e sr t t( S )a dsm aht kn l v y e i rso s S R)o 1 i ee pt nsad3 ou t r w r ol td eut: h enQ Ta d ep ne( S f da t a et n 0vlne s eecl c .R sl T em a S n 21 b s i e ee s
S R u c m e r infc n l ih rt a h s fn r lp p lto S o t o swe e sg i a t hg e h n t o e o o ma o u ain,wh l h n e ste fp i o- i y ie te it n i s o a n e r i

18・ 4
中 国疼 痛 医 学 杂 志 C i s ora o a dcn 00,6 ( hn eJunl f i Meii 2 1 1 , 3 e Pn e
感觉 神 经 和交感 神 经 功 能联合 测 定 在 痛性 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 病诊 断 中 的价值
王 晓丹 冯 艺 ( 京大学人 民医院麻醉科 , 北 北京 104 ) 004
4 % 、90 % 和 8 .1 , 异度 分 别 为 4 .% 、5 4 % 和 5 . 1 。结 论 : P 2 7 .7 57 % 特 94 3.2 64% D N无 症 状 的早 期 ,

定量感觉检查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诊断的价值

定量感觉检查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诊断的价值

表3糖尿病疗效与TPOAb、TRAb关系例(%)组别例数TPOAb(+)TRAb(+)痊愈266(23%)8(31%)好转3518(51%)21(60%)无效1111(100%)11(100%)注:TPOAb﹥34为阳性,TRAb﹥8u/L为阳性。

3讨论甲亢会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其发病机制:(1)甲亢时食欲亢进,同时肠道己糖激酶和磷酸激酶活性增加,致使肠道葡萄糖吸收增加而使血糖升高[1]。

(2)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及甲亢可增加肝脏对胰升糖素的反应性或高胰升糖素血症本身可引起肝脏葡萄糖产生增加[2]。

(3)甲状腺素对胰岛功能有双重影响,既加快胰岛素降解,又改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同时由于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或敏感性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减少及胰岛素受体后缺陷等原因导致胰岛素抵抗而加重糖尿病[1,3]。

临床上不论是甲亢继发糖尿病还是甲亢合并糖尿病,都可以相互影响,使病情加重。

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则是在两病同治的基础上,首先控制甲亢。

本组病例采用131I治疗甲亢伴糖尿病72例病人结果提示:影响疗效因素不仅与病程、合并症有关,还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1)个体对131I治疗的敏感性与剂量。

(2)糖尿病的疗效。

(3)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RAb检测可作为预测糖尿病疗效指标。

提示TGA b、TPOA b阳性率越高,则甲亢患者复发几率就越大[4]。

我们的体会是如有放射性131碘治疗条件,对甲亢与糖尿病并存的患者首选131碘治疗甲亢不仅有效、安全、费用低,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Yavuz DG,Yuksel M,DeyneliO,et al.Association of serump-araoxonse activity with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hyper-thyroid and TSH supp ressed nodular goiter patients.Clin Endocrinol (Oxf)2004;61:515-521.2.Cavallo-Perin P,Bruno A,Borie L,et al.Insulin resistance in Graves’disease:a quantitative in-vivo evaluation.Eur JClin Invest 1998;18:607-613.3.欧阳芳,李佳,贾麒麟.甲亢合并糖尿病26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125-126.4.屈伟,王社教,封娟毅,等.Graves甲亢患者131碘治疗后血清TPOA b、TGA b抗体变化的临床意义.陕西医学杂志2010;39(2):P206.(2011—06—23收稿)定量感觉检查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诊断的价值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25800)姚维昊高瑞霖摘要根据有或无DPN症状将290名T2DM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每个患者分别测定QST包括冷感觉(CPT)和热感觉(WPT)及振动觉(QVT)阈值,同时测定双侧正中、尺、胫神经运动支及正中、腓肠神经感觉支的NCV,分析QST与NCV异常率之间的差异和QST阈值与NCV之间的相关性。

皮肤交感反应与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

皮肤交感反应与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
c al Un i ve r s i t y , Sh e ny ang, Li a o ni ng 1 1 0 00 4, Ch i na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PAN Xi a o — l i ,Ema i l :p a n x l @s j — h o s p i t a 1 . o r g ABS TRAC T: Ob j e c t i v e T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s y mp a t h e t i c s k i n r e s p o n s e( S S R) f o r
Re l e v a nc e b et we e n s y mp a t he t i c s ki n r e s po n s e a nd a ut o n omi c n e u r o pa t h y i n t y pe 2 d i a b e t e s me l l i t u s ZH A N G Rui,
a n d o t h e r b i o c h e m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a mo n g a l l t h e 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 .R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o f a b n o r ma l S S R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Co mp a r e d w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i n S S R t e s t ,t h e l a t e n c y o f t h e c a s e g r o u p e x t e n d e d a n d

交感皮肤反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交感皮肤反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交感皮肤反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正常人(20例)、糖尿病患者30例,同时进行SSR检测,记录潜伏期、波幅情况。

结果糖尿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肢SSR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在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尤其对于早期的自主神经病变的准确诊断更加困难,无证据可依,行SSR检测,则可及时早期做出诊断。

关键词:交感皮肤反应;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The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 LIUY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The sixth hospital of Beij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for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Methods SSR test were examined in 30 diabetic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controls.Analyze the incubation period, amplitude record. Results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atency of each limb extended ,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amplitud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s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is difficult, especially for the early accurate diagnosis of autonomic neuropathy is more difficult, there is no evidence can depend on, SSR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can be timely.Key words: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diabetes mellitus;autonomic neuropathy 引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可累及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纤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作者:朱明瑛吴坚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08期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出现肢体的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其中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最为多见。

目前DPN的筛查方式多样,其中五项筛查、单丝和音叉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初筛方式,各类量表可为DPN作等级评估,神经传导速度(NCV)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金标准。

此外,高频超声、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磁共振神经成像等新兴检查方法优势逐步显露。

由于DPN是炎症、氧化应激、免疫损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医师们也在积极探索相关血清学指标,以求为DPN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检查;血清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45;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8.019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8-0062-05Abstract: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Patients may have numbness, pain and paresthesia of the limbs. Among them, distal symmetry multiple peripheral neuropathy (DSPN) is the most common. At present,DPN screening methods are diverse. Five screening, monofilament and tuning fork examinations are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screening methods. Various scales can be used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DPN,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 is currently recognized as a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In addition, the advantages of emerging inspection methods such as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corneal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 have gradually emerged. Because DPN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immune damage, physicians are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relevant serological indicators to provide more clinical evid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DPN.Key words: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istal symmetric multiple peripheral neuropathy; Neu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Serum markers近年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4.51亿人,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比率可达到85%~9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120例无明显症状的DN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比较两组SSR及NCV异常情况、SSR各参数变化,统计观察组上下肢SSR及NCV异常情况。

结果观察组SSR异常率为71.67%、NCV异常率为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下肢SSR异常率为43.33%、NCV异常率为31.67%,明显高于上肢的28.33%、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上肢潜伏期、下肢潜伏期、上肢波幅、下肢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SR 是DNP早期的有效诊断指标,能够更早发现周围神经损害,是一种可靠的临床诊断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神经传导速度;价值
DNP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
95%,对患者的健康威胁较大,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病因[1]。

早期诊断对DNP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但本病起病隐匿,早期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且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导致临床早期DNP的诊断较为困难。

SSR是一项反应交感系统活动的敏感指标,应用电刺激周围神经的方法,判断是否存在交感神经功能障碍[2]。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SSR在DN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0例无明显症状的DN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4.2±11.5)岁;
病程6个月~12年;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

另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无任何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周围神经病变,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39.8±10.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均采用丹迪Keyp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NCV和SSR。

①SSR检测:上肢置于手心记录,手背参考,下肢足心记录,足背参考,采用表面电极,刺激腕部正中神经,通过突然的疼痛诱发SSR,测量起始波的潜伏期与主波波幅。

②NCV检测:记录采用表面电极,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别检测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以及胫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3]。

1. 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SSR及NCV异常情况、SSR各参数(上肢潜伏期、下肢潜伏期、上肢波幅、下肢波幅)变化。

统计观察组上下肢SSR及NCV异常情况。

1. 4 异常判定标准①SSR异常以潜伏期超过正常上限,波幅低于正常下限以及未引出SSR波形。

②NCV异常以传导速度减慢2个标准差以上。

③DNP诊断标准以3个肢体的3条神经或两下肢的2条神经的传导速度异常[4]。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SSR及NCV异常情况比较观察组SSR异常率为71.67%、NCV 异常率为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 2 观察组上下肢SSR及NCV异常情况比较观察组下肢SSR异常率为4
3.33%、NCV异常率为31.67%,明显高于上肢的28.33%、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 3 两组SSR各参数比较观察组上肢潜伏期、下肢潜伏期、上肢波幅、下肢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DNP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病理过程,发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或症状极其轻微,待症状明显时多有明显病理改变发生,对治疗和预后均有十分不利影响[5]。

DNP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尚无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周围神经轴突变性和神经纤维节段性脱髓鞘有关[6]。

随着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DNP的检查中已广泛应用,为DNP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7]。

临床以往对DNP的检查多采用NCV检查,其通过检测SCV,能有效提高DNP的诊断率。

但NCV主要反映大的有髓神经纤维的病理情况,而DNP 早期主要累及無髓及有髓的感觉小纤维和植物神经小纤维,导致患者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因此NCV无法检测自主神经功能,使得早期DNP诊断受到影响[8,9]。

SSR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交感神经小纤维损害能够较早被检测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早期DNP的诊断率[10]。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SSR异常率为71.67%、NCV异常率为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说明SSR对早期DNP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能够大大提高早期DNP的诊断率。

而在SSR各参数上,观察组上肢潜伏期、下肢潜伏期、上肢波幅、下肢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潜伏期交感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反射弧传入支的髓鞘功能减退,因此对
交感纤维病变的敏感性较高。

波幅反应周围神经的传入支和传出支的轴索功能,观察组患者明显降低,说明传入支和传出支均受损。

观察组下肢SSR异常率为43.33%、NCV异常率为31.67%,明显高于上肢的28.33%、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DNP在下肢神经损害更为明显,临床在检测时应优先检查
下肢。

综上所述,SSR检测在DNP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敏感性高于NVC,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意义。

参考文献
[1] 贾志荣,石昕,黄一宁,等. 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3):188-190.
[2] 张云茜,杨晓平,罗丽华,等. 皮肤交感反应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价值分析. 临床荟萃,2014,29(6):658-661.
[3] 宋玉强,李培媛. 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5,14(4):247-249.
[4] 陈碧琳,丁丽萍,张亚朋,等.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发现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38-39.
[5] 吕高萍,陆慧慧,苏涵. 神经传导速度和皮肤交感反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医学综述,2012,18(11):1784-1785.
[6] 吴英,曹丽华,陈岩,等. 皮肤交感反应在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16(2):82-86.
[7] 于晓莉,张艳芬,张玉琴,等.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糖尿病患儿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8):622-624.
[8] 张燕,李贺娟. 皮肤交感反应对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47-48.
[9] 赵艳莉,赵贵娟,李晓光,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2):1105-1107.
[10] 郭晓贤,郝美美,贺亚龙,等.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与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3):207-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