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细胞有多少染色体

合集下载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2.3.2 染色体与人体性别决定 课件 (1)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2.3.2 染色体与人体性别决定 课件 (1)

大写字母“E”来 小写字母“e”来
表示。
表示。
Ee
思考讨论:
(1)如果爸爸是无耳垂,妈妈是有耳垂(已 知基因型是EE),他们的子女耳垂是什么样 的?(难度:★☆)
父母的耳垂性状: 父母的基因组合:
父亲 ╳
ee
母亲
EE
生殖细胞可能携带的基因:
e
E
子女可能的基因组合和耳垂形状:
Ee
子女
思考讨论:
(2)如果爸爸是无耳垂,妈妈是有耳垂(已 知基因型是Ee),他们的子女耳垂是什么样 的?(难度:★★)
• 注意:抽取完成后要将小纸片放回纸袋, 并注意不要放错
• 你们的结论是不是和理论值一样,如果有 差距的话,出现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 现实生活中男女生比例是不是1:1呢?
• 出生性别比是指一定时间内出生的活产男婴与活 产女婴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婴人数相应 有多少男婴人数表示。正常范围为每出生100个 女婴,相应出生103-107个男婴。
(2)实际上受精卵染色体数加倍的情况 有没有发生?那么精子、卵细胞里的染色 体数是多少?
(三)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卵细胞染色体组成:22+X 精细胞染色体组成:22+X或22+Y
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染 色体数目减半,经受精作用,染色体恢复成 对,保持了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生受殖精细卵胞内内的的染染色色体体
第三节 基因与人体的性状
(一)染色体
细胞分裂时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 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 质。
染色体
细胞核
染色体 染色体
表面
轮廓
• 人类的染色体 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1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1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第11讲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类型a 4.动物的受精过程 b2.减数分裂及其意义 b5.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b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异同b6.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b染色体与减数分裂1.染色体1.染色体(1)染色质(间期)螺旋、折叠染色体(分裂期)(2)识别染色体的标志: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着丝粒位置等。

(3)数目: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2n),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n),所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性细胞的两倍。

2.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

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时期图像染色体特征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前期Ⅰ①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②出现四分体;③可能发生交叉现象中期Ⅰ①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面上;②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附着在相对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后期Ⅰ①同源染色体分开;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Ⅰ①形成两个子细胞;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一半,且无同源染色体;③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前期Ⅱ①时间短;②每条染色体仍具有两条染色单体中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整齐排列在子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后期Ⅱ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一分为二;②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末期Ⅱ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②两个子细胞分裂成四个子细胞(1)实验原理①模型解释生物学现象的优点:直观、简单、易懂。

②减数分裂的特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

(2)实验步骤①用橡皮泥先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

每个长5__cm;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8__cm,粗细与铅笔相当。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方才算是有同源染色体
(3)三看是否存在染色体特殊行为
(联会、四分体、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存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不存在 有丝分裂
受精卵
前置作业检测:
1、减数分裂是进行
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
细胞(

)时所进行的
的细胞分裂。
2、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
次,
细胞连续分裂

3、减数分裂的结果 是: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卵原 细胞
初级 卵母 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1个卵细胞 3个极体
合作探究一:概念辨析
1、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2、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四分体 4、交叉互换
合作探究一:概念辨析
1、哪两条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哪两条可表示非同源 染色体?
2、哪两条可表示姐妹染色单体? 哪两条可表示非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

第 一
联会

精原

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答: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答:联会、出现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 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 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答: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 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 5、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如何? (用曲线图表示)重点讲解
精子和卵细胞分裂图像的比较 :
一看染色体的行为;二看细胞质的分配情况
初级…..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 同表现,他们之间的本质相同,存在形态不同。
①染色体结构:着丝粒、长臂、短臂
②染色体类型
端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3、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
人类在体正细常胞情染色况体下图,解每一种生物的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 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 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6、某一生物体的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3对同源染色体, 那么下列细胞中,任何时期都不可能含6条染色体的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细胞
场所
卵巢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1个)
减 数 分 裂
卵细胞 (1个)
受精作用
受精的概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n +精子n
c
d efg
h
分裂时期
含 c de
量a b
fg
分裂时期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形成细胞类型
体细胞
有性生殖细胞
染色体复制次数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 细胞分裂一次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形成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化
有无同源染色体 的行为
2个 亲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
3、第二次分裂就是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时染 色体不再减半而DNA再减半,结果染色体和 DNA数目都是精原细胞的一半。
4、形成的精细胞需经过变形才形成精子。
容易出错的地方
1、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不 是真正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初二生物教案:深入了解人类的生殖细胞

初二生物教案:深入了解人类的生殖细胞

初二生物教案:深入了解人类的生殖细胞深入了解人类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是指具有生殖能力的细胞,人类的生殖细胞又称为配子。

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的生殖细胞是卵子。

这两种生殖细胞结合起来形成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人类。

深入了解人类的生殖细胞非常重要,对于掌握人类的生殖过程和繁殖方式,以及对生殖健康的维护和保护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人类的生殖细胞的产生、特点和生殖细胞的发育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人类生殖细胞的产生人类的生殖细胞产生在生殖器官中,男性的生殖细胞精子产生在睾丸中,女性的生殖细胞卵子产生在卵巢中。

精子和卵子的产生都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完成,具体如下:1、男性生殖细胞的产生男性的生殖细胞—精子,产生在睾丸中。

睾丸内部分为许多小囊,每个小囊中都充满了生精细胞。

生精细胞会不断地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精子。

生精细胞分裂的过程称为减数分裂,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其中一个为正常的细胞,另一个为极小的配子细胞——精子母细胞。

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精子母细胞形成四个相同的、具有一个与其他人不同的染色体的配子细胞——精子。

2、女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女性的生殖细胞——卵子产生在卵巢中。

女性的卵巢中也有很多小囊,称为卵泡,每个卵泡中都含有一枚卵子。

卵子与精子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子的分裂不平等。

原始卵母细胞是生殖细胞的起源,并在胚胎发育初期形成。

进入第二次卵母细胞分裂时,卵母细胞终止,分裂生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不发育的极小的第二极体。

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卵细胞发生质区分化,形成一个大的生殖细胞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

卵母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23对。

二、生殖细胞的特点1、完整的染色体每个细胞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而在人的生殖细胞中,具有完整的染色体数目,也就意味着精子和卵子都持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个来源于父亲,另一个来源于母亲。

2、遗传特性生殖细胞的特点也在于它们具有遗传特性,通过受精,从而将父母的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初中生物练习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初中生物练习题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B.扦插C.分根D.杂交2.(2分)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成是( )A.Dd B.dd C.DD或dd D.DD3.(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蚕的“死”是指家蚕的哪个发育过程( )A.卵B.幼虫C.蛹D.蚕蛾4.(2分)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B.一对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的女儿C.长在暗处的玉米矮小D.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5.(2分)下列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需要经过变态发育阶段的是( )A.蝗虫和家鸽B.猴子和蜥蜴C.青蛙和大象D.蜜蜂和青蛙6.(2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明自然界普遍存在着( )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生殖现象D.进化现象7.(2分)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动物的( )A.攻击行为B.生殖行为C.防御行为D.捕食行为8.(2分)鸟卵的卵细胞包括( )A.卵壳膜、卵黄膜、卵黄B.卵黄、卵黄膜和卵白C.胚盘、卵黄和卵黄膜D.整个鸟卵A.①②③B.①③⑤C.④⑤⑥D.②④⑥9.(2分)下列各种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一组是( )①水螅的出芽生殖;②豌豆的种子繁殖;③月季的扦插繁殖;④鱼的受精卵繁殖;⑤细菌的分裂生殖;⑥鸡的受精卵繁殖.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10.(2分)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A.诱导染色体变异B.杂交C.诱导基因突变D.人工选择培育11.(2分)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及一种野生稻培育出了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 )A.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B.生殖细胞46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23个C.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46个 受精卵46个D.生殖细胞23个 体细胞23个 受精卵23个12.(2分)人类的生殖细胞.体细胞和受精卵中各含有多少个染色体( )A.14B.16C.12D.1813.(2分)一对夫妇第一胎生育了一个女孩,那么他们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性为(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B.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D.近亲结婚后代遗传病的机会增多14.(2分)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A.捉住雌蛙,防止雌蛙逃走B.培养感情,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配偶关系C.雌蛙与雄蛙之间的识别D.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15.(2分)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 )16.(2分)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黑毛B.人的身高和体重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D.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A.胚盘,色浅而小B.胚盘,色浓而略大C.胎盘,色浅而小D.胎盘,色浓而略大17.(2分)观察如图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则②号结构为( )A.种子繁殖B.扦插C.嫁接D.压条18.(2分)园艺师将一株野生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采用的技术是( )A.AA B.aa C.A D.a19.(2分)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在某白化病患者的体细胞中,控制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 )A.完全变态发育B.变态发育C.不完全变态发育D.两栖发育20.(2分)蛙的发育称作( )A.B.C.D.21.(2分)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B.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C.求偶、交配、筑巢、产卵D.求偶、交配、产卵22.(2分)所有的鸟均具有( )行为A.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23.(2分)下列几项中对变异在生物学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二、连线题(每条连线1分共8分)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C.变异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D.人们可以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变异选育新品种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不能确定24.(2分)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经过一系列培育而成。

生殖细胞的发育和遗传变异

生殖细胞的发育和遗传变异

生殖细胞的发育和遗传变异生殖细胞是指能够参与生殖的细胞,也是物种繁殖的基础。

其发育过程及其遗传变异丰富多彩,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延续奠定了基础。

一、生殖细胞的发育1.1 雄性生殖细胞发育雄性生殖细胞又称为精子,发育过程称为精子发生。

在哺乳动物中,精子发生最初发生在睪丸的生殖小管中。

成熟的精子中心含有较大的细胞核,两端有运动鞭毛。

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细胞细胞减数分裂一次和二次,形成四个等同的单倍体细胞(精子)。

不同物种的精子发生过程有所不同。

以人类为例,精子的发育需要经过大约80天的时间,不同成熟程度的精子可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到。

因为精子的成熟需要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氧分压,而且过度的温度和氧分压会严重损害精子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睾丸位于身体的外部,与内部有一层薄膜隔开,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和氧分压。

1.2 雌性生殖细胞发育雌性生殖细胞又称为卵子,发育过程称为卵子发生。

在哺乳动物中,卵子发生通常发生在卵巢的卵泡中。

卵泡包含一个原始卵母细胞(生殖细胞)。

每个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为二倍体。

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卵母母细胞增殖和卵母细胞发育。

在前者过程中,原始卵母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一组染色体完全相同的二倍体细胞。

在后者过程中,一个卵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第一阶段(也称为卵母细胞减数增殖或减数分裂)并形成第一极体。

第一极体是一种包含单倍体染色体的细胞,只带有母系染色体。

卵母细胞继续进入减数分裂第二阶段(也称为卵母细胞减数发育或减数分裂),形成第二极体和卵子核。

卵子核取自母系染色体和父系染色体的原核。

卵子发放在卵巢排卵时,此时卵子处于卵泡破裂后的卵巢泡际液中。

卵子的形态是球形的,大小约为精子的60倍。

卵子表面覆盖着一层细胞膜和一层周期性出现的微小凸起称为冠突。

配子的结合是卵子发育的最后一步,也是生殖的关键。

在哺乳动物中,卵子通过输卵管向子宫移动,通常在输卵管上部与精子相遇,进行受精和胚胎发育。

二、生殖细胞的遗传变异2.1 遗传变异的类型生殖细胞的遗传变异有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包括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等。

什么是染色体

什么是染色体

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遗传信息载体.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个非同源区(即非姊妹染色单体),它们是一对同源的、相似的DNA分子,在空间上平行地排列着,称为着丝粒.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这些DNA分子就像一根连接管道那样把它们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父母双方的基因能够交换并重新组合.所以说:“生命的延续,从一个受精卵开始”.染色体形态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染色体主要包括22对.人体内每个细胞内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女性的染色体数目为xx,男性的染色体数目为xy.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6条,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2条,其中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人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变化很小,只有个别染色体在某些形态结构上稍有改变.比如: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着丝点会发生移动,使姐妹染色单体
简单的讲,就是生物的细胞核里面携带的遗传物质,每个人的染色体不一定相同。

因此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某项特殊技能。

染色体数量是固定的,有多少个就是多少个,无法增加或减少,而且染色体组型也已经确定了,这个事情没办法改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殖细胞有多少染色体
人体正常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3条。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
生殖细胞又称配子,是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均为单倍体细胞,其中包含一条性染色体。

此术语由A·恩格勒和K·普兰特尔于1897年提出以与体细胞相区别。

体细胞最终都会死亡,只有生殖细胞有延存至下代的机会。

物种主要依靠生殖细胞而延续和繁衍。

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每一种生物的结构都为其生殖细胞的存活提供最好的条件。

2
孢子
是不需配合的生殖细胞,通常是无性的,可由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产生,见之于原生动物中的孢子虫纲和植物中。

配子
是需经配合成合子后方能发育的生殖细胞,也称性细胞,由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产生。

产生配子的细胞称配子母细胞。

这是未分化的原始生殖细胞,可在雄性或雌性生殖腺中分别分化为精子和卵。

在低等植物中,配子母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构成称作配子囊的性器官。

例如在原植体植物中的同形配子囊产生同形配子;异形配子囊产生异形配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