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改造的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摘要】: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关键词】:

三大改造经验教训个人看法

【正文】: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二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特定的历史条件看,三大改造运动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惟一选择”性,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就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一边倒的立场、帝国主义的威胁、苏联模式的影响。但统而观之,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严格地说都不是构成历史必然性的充分条件,所以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必然”很难说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惟一选择”很难说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惟一选择。一种直到现在仍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虽然三大改造运动存在一定问题,但三大改造是历史的必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惟一选择。

“三大改造”的依据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因此,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与对三大改造的评价直接有关。对于这条路线有三种评价:一是龚育之提出的:“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二是薛暮桥提出的“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是林蕴晖提出的“战略思想的重大变更”,认为它离开

了我国国情,离开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尽管仍有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部会否定等多种不同看法,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运动,在大规模运动的数年中生产力水平没有下降并得到较快发展的状况,越来越趋于实证性的具体分析了。

建国初期,新中国以恢复经济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到1952年,新中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并认为实际上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只不过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以恢复经济为主。因此,社会主义改造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影响等方面来说,都比较小而已。从这点看,社会主义改造是持肯定态度的。

我们没有照搬苏联模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农业改造方面,苏联从1929年开始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一开始就造成了严重的混乱。致苏联的农业陷入长期落后的状态。而我国的农业集体化是在大多数农民拥护的情况下实现的,是比较成功的。在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方面,苏维埃政府采取强制剥夺的办法,而是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实行赎买政策,通过有偿的形式促使资本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充分利用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出于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然而,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5年以后,随着三大改造进入了高潮,中国也开始了消灭资本主义的过程。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和建国初期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使中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采取的是“要贸易不要投资”的政策,形成了闭关锁国的局面。

无论领导革命或建设工作,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能急于求成,犯主观性急的毛病。指出用革命的方式解决建设的问题,解决生产力大发展的问题,是毛泽东、党中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认识上的误区,并导致了实践中一系列重大偏差的发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证明,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不适宜采用群

众运动的方式,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避免急于求成,大起大落,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

站在21世纪初期的历史高度看待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一种曾被视为绝对纯粹和完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它建立之后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束缚生产力桎梏而难以坚持下去,不得不让当年已经消灭了的经济成分重新复活起来,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于三大改造运动是快是慢,是早是迟,不在于是用15年还是用3-5年完成,问题在于通过三大改造运动建立的这种纯粹的“公有制”违反了经济发展的本性,问题在于运用国家权力消灭了当初不该消灭的经济成分,从而也就消灭了经济的活力。

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资金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

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渐占据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由于以往对于三大改造的两重性缺乏深入探索,将其中符合我国历史条件所采取的一些做法和“一五”期间宏观决策正确、实施合理所带来的成就,简单的套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摆脱私有生产关系束缚的一般原理加以解释:将针对特殊历史条件的部分具体做法上的意见分歧,简单地、普遍地归结为两种思想、两种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从而导致了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偏离。对于农业合作化的背景以及合作化的不同阶段也作了具体分析。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象、改造的方式与阶段也开始做具体的分析与评估,并且力求通过微观的实证分析使论证有充分地说服力。

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的全局而论,重要的是,无论早几年或晚几年,保留多少私有成分,经营管理上和计划方法上具有多大程度应有的灵活多样性,总之,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