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重点内容计算题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习题

统计学期末习题

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0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

统计学计算题复习(学生版)统计学复习提纲一、期末考卷题型1. 单项选择题;2. 多项选择题;3. 简答题4. 计算题二、知识点复习1. 统计学分类、指标、变量、参数、统计量等概念,以及各种统计图形;2.统计数据的相关内容,以及测量数据分布的测度的描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公式。

3. 调查的各种方式; 4. 组距数列的相关概念。

5. 置信区间的相关概念,以及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区间估计;6. 估计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时的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7. 单个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8.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相关知识;9. 一元、二元回归模型的EXCEL操作结果的解释以及模型的建立和检验;10. 时间序列的各种分类;平均速度等指标、移动平均法的概念等;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和季节指数的计算; 11.统计指数的相关概念,制作综合指数要点和原则,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计算。

1统计学计算题复习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和三者之间的关系1.算术平均数。

也叫均值,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

主要适用于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但不适用于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

2.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

主要用于测度定类数据的集中趋势。

组距式数列确定众数,是先根据出现次数确定众数所在组,然后利用下列公式计算众数的近似值:M?L?0f?f?1?i (f?f?1)?(f?f?1) 3.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

主要用于测度定序数据的集中趋势。

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时,先根据公式N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2N?Sm?1中位数的近似值: M?L?2?i efm4.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x?Me?Mo,数据是对称分布; x<Me<Mo,数据是左偏分布; x>Me>Mo,数据是右偏分布。

例题1:某地区有下列资料:人均月收入400以下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合计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统计学期末五种计算题题型(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五种计算题题型(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五种计算题题型(附答案)计算题题型:⼀、平均指标会⽐较平均数的代表性例1:甲、⼄两种不同⽔稻品种,分别在5个⽥块上试种,其中⼄品种平均亩产量是520公⽄,标准差是40.6公⽄。

甲品种产量情况如下:甲品种⽥块⾯积(亩)f 产量(公⽄/亩)x 1.21.11.00.90.8 600495445540420 要求: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以确定哪⼀个品种具有较⼤稳定性,更有推⼴价值??(2)因为7.81%<12.93%,所以⼄品种具有较⼤稳定性,更有推⼴价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产值(万元)x 350 340 350 380 360 340 330 350 370 390 计算⼄企业的⽉平均产值及标准差,并根据产值⽐较2007年前10个⽉甲⼄两企业的⽣产稳定性。

(2)因为4%<5.06%,所以甲企业⽣产更稳定例3:从10000只灯泡中随机不重复抽出100只,得如下资料:若规定使⽤寿命在3000⼩时以下为不合格产品。

使⽤寿命(⼩时)只数 3000以下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 10305010 合计 100 计算该批灯泡的平均合格率,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计算200只电灯泡平均使⽤时间和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2)组中值x(⼩时) f 2500350045005500 10305010 合计 100⼆、动态数列1、会计算序时平均数:分⼦为时期数列,分母为间断的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2、会计算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移动平均数例1:3、已知某⼯业企业今年上半年各⽉⼯业总产出与⽉初⼯⼈数资料如下所⽰:⽉份 1 2 3 4 5 6 7 ⼯业总产出(万元) 57.3 59.1 58.1 60.3 61.8 62.7 63 ⽉初⼯⼈数(⼈) 205 230 225 210 220 225 230 要求:计算该企业平均劳动⽣产率。

(计算结果保留位⼩数)⽉份 1 2 3 4 商品销售额(万元) 120 143 289 290 ⽉初商品库存额(万元) 50 70 60 110 (1)企业第⼀季度⽉平均商品流转次数(2)第⼀季度的=2.633=7.89(次/⼀季度)三、抽样调查1、会计算简单随机抽样的平均数和成数的区间估计2、会计算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样本容量n例1:⼀企业研制了某种新型电⼦集成电路,根据设计的⽣产⼯艺试⽣产了100⽚该集成电路泡,通过寿命测试试验得知这100⽚该集成电路的平均使⽤寿命为60000个⼩时,标准差为500个⼩时,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估计该集成电路平均使⽤寿命的区间范围。

统计学考试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 )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 )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 ),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 )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 )和( )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____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____与y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p 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统计学期末考试内容(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内容(附答案)

一.选择题1.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C )A.威廉·配第B.阿享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3.( 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A.真实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4.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 )。

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5.统计调查项目是( )。

A.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B.统计调查计划C.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目录D.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6.下面哪一条不是统计分组的作用( D )A.划分类型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C.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D.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7.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A.变形B.倒数C.平均数D.开平方8.标准差系数抽象为(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比重的影响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9.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 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D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10.某企业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

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11.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 B )A.变量和次数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D.主词和宾词12.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 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 C )A.41次方B.47次方C.48次方D.49次方13.编制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B )A.报告期B.基期C.计划期D.任意时期14.狭义指数是反映( C )数量综合变动的方法A.有限总体B.无限总体C.复杂总体D.简单总体15.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 D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16.双边检验的原假设通常是( A )A.H0:X=X0B. H0:X≥X0C. H0:X≠X0D. H0:X≤X017.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B )A.函数关系B.单向因果关系C.互为因果关系D.严格的依存关系18.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 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9.国民经济核算是对( C )实行现代化管理,加强总体控制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统计学期末重点内容计算题

统计学期末重点内容计算题

统计学期末重点内容计算题1、某公司从甲、乙、丙三个企业采购了同一种产品,采购数量分别占总采购量的25%、30%和45%。

这三个企业产品的次品率分别为4%、5%、3%。

如果从这些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试问:(1)抽出次品的概率是多少?(2)若发现抽出的产品为次品,则该产品来自丙厂的概率是多少?2、某公司本月生产的一批产品由甲、乙两个工生产。

其中甲厂生产了600件次品率为10%;乙厂生产了900件,次品率为15%。

现从该公司的这批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件,试求:(1)取到次品的概率;(2)取到乙厂生产的次品的概率;若已知抽出的产品为次品的条件下,该产品出自乙厂的概率。

3、某厂生产的螺栓的长度服从均值为10cm,标准差为0.05cm 的正态分布。

按质量标准规定,长度在9.9~10.1cm范围内的螺栓为合格品。

试求该厂螺栓的不合格率为多少。

4、从南郊某地乘车前往北区火车站有两条路线可走,第一条路线路程较短但比较容易遇到交通阻塞,所需时间(单位:分钟)服从正太分布N(50,100);第二条路线路程较长但道路较为通畅,所需时间服从正态分布N(60,16)。

若有70分钟的时间可用,问应该选择哪一条路线更有把握及时赶到火车站?5、某大学生记录了自己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若显著性水平位9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6、某工厂生产电子仪器设备,在一次抽检中,从抽出的136件样品中,检验出7件不合格品,显著性水平为95%,试估计改厂电子仪器的合格率的置信区间。

7、某电子信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属于广告邮件,并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16.1%]。

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办事效率,调差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t为12分钟,样本标准差s 为4.1分钟,则:(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9、电视机显像管批量生产的质量标准差是平均使用寿命是1200小时,标准差为300小时。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复习(六种题型重点)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复习(六种题型重点)

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1.根据所给资料分组并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根据整理表计算算术平均数。

例题: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答:(1)该企业职工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成 绩(分) 职工人数(人) 频率(%)不及格(60以下) 3 7.5 及格 (60-70) 6 15 中 (70-80) 15 37.5 良 (80-90) 12 30 优 (90-100) 4 10 合 计 40100(2)此题分组标志是按“成绩”分组,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的等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考核情况。

本单位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职工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本单位大部分职工的考核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了本单位的为67.5%,说明该单位的考核成绩总体良好。

)(774095485127515656553分=⨯+⨯+⨯+⨯+⨯==∑∑f xf x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已知某年某月甲、乙两农贸市场A 、B 、C 三种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试比较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较高?并说明原因。

统计学期末考试卷试题库题集及标准答案.doc

统计学期末考试卷试题库题集及标准答案.doc

统计学期末考试卷试题库题集及标准答案.doc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产业分类B.劳动生产率C.所有制形式D.企业名称2. 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 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全国所有油田B.每一个油田C.每一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 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C. 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5.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英国人威廉·配第B.德国人康令C. 德国人阿亨瓦尔D. 比利时人凯特勒6. 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B.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C. 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D.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7. 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公司从甲、乙、丙三个企业采购了同一种产品,采购数量分别占总采购量的25%、30%和45%。

这三个企业产品的次品率分别为4%、5%、3%。

如果从这些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试问:(1)抽出次品的概率是多少?(2)若发现抽出的产品为次品,则该产品来自丙厂的概率是多少?2、某公司本月生产的一批产品由甲、乙两个工生产。

其中甲厂生产了600件次品率为10%;乙厂生产了900件,次品率为15%。

现从该公司的这批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件,试求:(1)取到次品的概率;(2)取到乙厂生产的次品的概率;若已知抽出的产品为次品的条件下,该产品出自乙厂的概率。

3、某厂生产的螺栓的长度服从均值为10cm,标准差为0.05cm的正态分布。

按质量标准规定,长度在9.9~10.1cm范围内的螺栓为合格品。

试求该厂螺栓的不合格率为多少。

4、从南郊某地乘车前往北区火车站有两条路线可走,第一条路线路程较短但比较容易遇到交通阻塞,所需时间(单位:分钟)服从正太分布N(50,100);第二条路线路程较长但道路较为通畅,所需时间服从正态分布N(60,16)。

若有70分钟的时间可用,问应该选择哪一条路线更有把握及时赶到火车站?5、某大学生记录了自己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若显著性水平位9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6、某工厂生产电子仪器设备,在一次抽检中,从抽出的136件样品中,检验出7件不合格品,显著性水平为95%,试估计改厂电子仪器的合格率的置信区间。

7、某电子信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属于广告邮件,并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16.1%]。

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办事效率,调差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t为12分钟,样本标准差s为4.1分钟,则:(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9、电视机显像管批量生产的质量标准差是平均使用寿命是1200小时,标准差为300小时。

某电视机厂宣称其生产的显像管质量大大超过规定的标准。

为了进行验证,随机抽取了100件为样本,测得平均使用寿命1245小时。

能否说该厂的显像管质量显著地高于规定的标准?(1)给出上题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构造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进行假设检验,分析可能会犯的错误(取α=0.05)(3)若要拒绝原假设,样本平均寿命至少要达到多少,此时可能会犯哪类错误,大小如何?10、某种生产线的感冒冲剂规定每包重量为12克,超重或过轻都是严重问题。

从过去的资料得知σ是0.6克,质量员每两小时抽取25包冲剂称重检验,并作出是否停功的决策。

假定产品质量服从正态分布。

(1)建立适当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在α=0.05时,该检验的决策准则是什么?(3)如果每包的平均重量=12.25克,你将采取什么行动?(4)如果每包的平均重量=11.95克,你将采取什么行动?11、某洗涤剂厂有一台瓶装洗洁精的灌装机,在生产正常时,每瓶洗洁精的净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454克,标准差为12克。

为检查近期机器是否正常,从中抽取16瓶,称得其净重的平均值为456.64克。

(1)试对机器是否正常作出判断。

(取α=0.01,并假设σ不变)(2)若标准差未知,但测得16瓶洗洁精的样本标准差为s=12g,试对机器是否正常作出判断。

(取α=0.01)12、某家公司付给生产一线雇员的平均工资是某小时15美元。

该公司正计划建造一座新厂,备选厂址有好几个地方。

但是,能够获得每小时至少15美元的劳动力是选定厂址的主要因素。

某个地方的40名工人的样本显示:最近每小时的平均工资是14美元,样本标准差是s=2.4美元。

问在α=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样本数据是否说明在这个地方的工人每小时的平均工资大大低于15美元?13、一条自动装配线预定的平均操作时间是2.2分钟。

由于完成时间对装配线操作前后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将完成时间控制在2.2分钟是很重要的。

45次装配的随机样本显示:样本的平均完成时间是2.39分钟,样本的标准差是0.2分钟。

采用α=0.02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平均操作完成时间是否为2.2分钟。

14、为研究食品的包装和销售地区对其销售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在三个不同地区中用三种不同包装方法进行销售,下表是一周的销售量数据:B1 B2 B3销售量包装方法(B)销售地区(A)A1 45 75 30A2 50 50 40A3 35 65 50用Excel得出的方差分析表如下表所示: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地区)22.2222 2 11.1111 0.0727 0.9311 6.9443 列(包装)955.5556 2 477.7778 3.1273 0.1522 6.9443 误差611.1111 4 152.7778总计1588.889 8取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不同地区和不同包装方法对该食品的销售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15、5种不同品牌的鲜牛奶在不同的超市出售。

为研究不同品牌的牛奶销售量是否有差异,随机抽取了8家超市,记录了一周中各品牌牛奶的销售量数据(单位:箱。

每箱30袋,每袋500克),结果如下表所示:1 2 3 4 5 6 7 8销售量商场品牌A1 71 73 66 69 58 60 70 61 A2 71 78 81 89 78 85 90 84 A3 73 78 76 86 74 80 81 76 A4 73 75 73 80 75 71 73 72 A5 62 66 69 81 60 64 61 57取显著性水平α=0.05,用Excel输出的方差分析表如下表所示: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品牌)1760 4 __0.0000 2.7141 列(商场)520 7 __0.0053 2.3593 误差552 28 _总计2832 39(1)在方差分析表中划线部分填上所缺的数值。

(2)分析品牌和商场对牛奶销售量是否有影响。

16、表中给出的Y对X2和X3回归的结果:离差来源(MSS)平方和(SS)自由度(df)平方和的均值来自回归(ESS)65 965来自残差(RSS)总离差(TSS)66 042 14(1)该回归分析中样本容量是多少?(2)计算RSS。

(3)ESS和RSS的自由度是多少?(4)计算可决系数和修正的可决系数。

(5)怎样检验X2和X3对Y是否有显著影响?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确定X2和X3各自对Y的贡献为多少?17、若X表示在一家分店工作的售货员人数,Y表示这家分店的年销售额(千元),已经求出Y对X的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如下表所示:预测量系数标准差t值常数80.0 11.333 7.06X 50.0 5.482 9.12方差分析离差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回归6828.6 1 6828.6残差2298.8 28 82.1总离差9127.4 29(1)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

(2)在研究中涉及多少家分店?(3)计算F统计量,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关系的显著性。

(4)预测有12名售货员的某分店的年销售收入。

18、某汽车制造厂2003年产量为30万量。

(1)若规定2004-2006年年产量递赔率不低于6%,其后的年递增率不低于5%,2008年该厂汽车产量将达到多少?(2)若规定2013年汽车产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而2004年的增长速度可望达到7.8%,问以后9年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能达到预定目标?(3)若规定2013年汽车产量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并要求每年保持7.4%的增长速度,问能提前多少时间达到预定目标?19、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1991-1993年平均每年递增12%,1994-1997年平均每年递增10%,1998-2000年平均每年递增8%。

试计算:(1)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这10年的发展总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2)若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00亿元,以后平均每年增长6%,到2002年可达多少?(3)若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570亿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5%,则2002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多少?20、某地区社会总产出增长速度资料如表所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定基增长速度(%)_ 5 11.3 35.049 环比增长速度(%)_ 5 7 8问:五年间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多少?超过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有哪些?21、已知某地区1997年的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360亿元,1998年比上年的收购总额增长12%,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05%.。

试考虑,1998年与1997年对比:(1)农民因交售农副产品共增加多少收入?(2)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百分之几?农民因此增加了多少收入?(3)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5%,农民又增加了多少收入?(4)验证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论能否保持协调一致。

22、某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提高3%,职工人数增加2%,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则该地区的名义工资总额和实际工资总额变动情况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