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docx

合集下载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范本(3篇)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范本(3篇)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安全用药是医疗机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效果,我院制定了本管理制度,以确保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

2. 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的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并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3. 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临床科室和药房,包括药品采购、储存、配发、使用和废弃等全过程。

4. 职责分工4.1 临床科室4.1.1 负责医疗工作中的用药安全管理;4.1.2 在医疗工作中合理使用药物,遵循临床实践指南,确保用药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1.3 负责对患者用药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记录和报告;4.1.4 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制定用药计划,并详细说明药物名称、剂量、途径和频次等;4.1.5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提供必要的知情告知,并询问过敏史和用药史,以避免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4.1.6 在用药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估,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4.1.7 充分交流和沟通,确保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用药情况,并提供必要的用药指导。

4.2 药房4.2.1 负责一切药品的采购、储存、配发和废弃工作;4.2.2 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药品采购,并确保采购药品的质量和安全;4.2.3 药品的储存应符合要求,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4.2.4 药品配发前必须进行验收,确保药品的合格性和准确性;4.2.5 药品配发时必须核对药品名称、剂量和患者姓名等重要信息,防止发生错误配药的情况;4.2.6 药品废弃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4.2.7 药房应保证药品的零库存,并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5. 药品管理5.1 药品管理制度5.1.1 根据药品的特性和安全要求,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储存、配发、使用和废弃等方面的内容;5.1.2 定期对药品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效果,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本医疗机构应设立药品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药品管理制度,监督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等环节的执行情况,并对药品质量安全负责。

药品管理委员会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药品采购管理1. 药品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品采购政策执行,选择合法、合规的药品供应商,并与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2. 药品采购应遵循“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3. 药品采购应执行新药遴选程序,对新上市药品进行充分评估,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药品储存管理1. 药品应按照药品性能和储存条件要求,实行分区、分类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污染的环境中,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 药品应按照效期进行管理,及时处理过期、变质、失效的药品,防止药品过期或变质导致的用药安全风险。

五、药品调配管理1. 药品调配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确保药品与处方相符,避免用药错误。

2. 药品调配应遵循“安全、有效、合理”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药品特性,合理选用药品。

3. 药品调配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药师或护士进行,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六、药品使用管理1. 药品使用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执行,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确保用药效果。

2. 药品使用应遵循用药禁忌和相互作用原则,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药品使用应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 本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记录、报告和分析工作。

2.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应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模版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模版一、背景介绍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内安全用药工作的有序进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1.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药物治疗带来的风险;2. 规范医疗机构内的药品管理流程,确保医疗机构内药品的质量安全;3. 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用药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四、制度内容1. 药品购入与入库管理4.1.1 药品采购前,应按照医疗机构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申请,并由负责的医务人员进行审批;4.1.2 药品供应商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件,采购人员应对其进行认真核查;4.1.3 药品到货后应立即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药品方可入库,验收不合格的应及时纠正或退回供应商;4.1.4 药品入库时应按照分类、库存编号等进行规范管理。

2. 药品分类与储存4.2.1 药品应按照药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分类,并设置相应的储存场所;4.2.2 药品的储存应符合相关的储存条件,确保药品质量不受影响;4.2.3 药品储存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杂物混放或交叉污染。

3. 药品配药与发放4.3.1 药房人员应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药品的配药,并记录相应的信息;4.3.2 药品的发放必须经过医生核对,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和安全;4.3.3 对于高危药品或特殊药品的发放,应加强控制和监管,确保使用安全。

4. 药品使用与监测4.4.1 医务人员在使用药品前应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告知;4.4.2 医务人员在使用药品过程中应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途径的选择,确保使用安全;4.4.3 对于特殊患者群体,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病历、医嘱和规范进行用药监测。

5. 药品库存与报废管理4.5.1 药品库存应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库存的合理和安全;4.5.2 对于过期或者损坏的药品,应及时进行分类、报废和销毁;4.5.3 药品库存管理应记录详细的出入库情况和使用情况,方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科室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科室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科室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科室安全用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科室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测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本科室安全用药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合理、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本科室应设立药品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药剂师及临床医生组成。

科室主任为药品管理第一责任人,药剂师负责药品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药品管理小组的职责:(一)制定本科室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监督、检查本科室药品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监测等环节,确保药品安全;(三)定期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安全用药培训和教育;(四)对本科室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向上级部门报告;(五)建立健全药品管理档案,记录药品采购、使用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药品采购与储存第六条药品采购应遵循质量第一、价格合理的原则,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第七条药品采购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临床路径和医学指南等要求进行,确保药品的合法性、有效性、安全性。

第八条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的特性进行分区、分类管理,确保药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储存。

第四章药品配送与使用第九条药品配送应按照医嘱及时、准确、安全地进行,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第十条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嘱,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品种、剂量、用法、用量等。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第五章药品监测与评价第十二条本科室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

第十三条本科室应定期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六章罚则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的,由本科室药品管理小组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十五条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第一条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遇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医嘱应查询无误后方可执行。

第二条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十对”:对床号、住院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过敏史。

)确认药物如出现沉淀、变质、过期等现象严禁使用。

第三条药物应现配现用,掌握配伍禁忌,防止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第四条用药前询问药物过敏史,按医嘱做过敏试验,并警惕过敏反应发生;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过敏试验;药物试验阳性者禁用该药物,在体温单、腕带、临时医嘱单及床头卡做好阳性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第五条静脉用药时,均应在液体袋或瓶上(静脉泵入药物需在注射器上)标注好药物名称和剂量(电子医嘱可打印条码)。

第六条发放口服药做到送药到床、特殊药物必须服药到口。

第七条根据医嘱,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输液速度,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若出现生命体征变化、皮疹、胃肠道反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

第八条使用特殊药物时要做到床旁交接。

第九条做好患者用药指导及告知义务,指导正确服药及注意事项。

第十条将安全用药管理纳入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与改进,并做好记录。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品使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药品使用、管理、监督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二)规范药品使用行为,提高药品使用效率;(三)加强药品管理,防止药品滥用;(四)提高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第二章药品采购与管理第四条药品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进行,选用合法、合格、有效的药品。

第五条药品采购部门应定期对药品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药品质量。

第六条药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检查药品包装、标签、有效期等,确保药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条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性质分类存放,确保药品质量不受影响。

第八条药品出库时,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准确无误。

第九条药品报废、回收、销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做好记录。

第三章药品使用与监测第十条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使用药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使用药品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过敏史等信息,避免不合理用药。

第十二条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药品使用培训,提高用药水平。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报告和处理。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在发现患者用药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四章用药教育与培训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药品使用、管理、监督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1、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遇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应询问清楚后在执行。

2、任何方法及途径的用药,均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的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同时确认药品在效期内。

3、常用药品定点放置,标签清楚,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如出现沉淀、变质、过期等严禁使用。

4、静脉用药应在药品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同时核对输液执行单,签名后方可用于病人。

特殊用药要做到床旁交接班。

5、护理人员给患者在使用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凡有过敏使者禁做该药物过敏试验。

6、患者家属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并向病人解释取得理解后方可执行。

药物标签及腕带双重核对后给药。

7、药物应现配现用,掌握配伍禁忌,放置引起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8、使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应有明确标识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
9、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10、定时巡视病房,根据医嘱、病情及用药性质调整输液速度,维持24小时有效血药浓度。

11、加强病房巡视,观察用药后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及告知义务,使其了解药品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用、回收、报废等全过程。

第三条本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药品安全管理职责,加强药品安全管理培训和考核,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

第二章药品采购第四条药品采购应当遵循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第五条采购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药品专业知识,熟悉药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程序,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第六条药品采购应当严格执行药品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

第三章药品储存第七条药品储存应当严格执行《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根据药品性能,对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

第八条药品储存应当遵守药品储存管理规范,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药品变质、失效。

第九条储存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药品专业知识,熟悉药品储存管理规范,严格执行药品储存、保管制度。

第四章药品调配第十条药品调配应当严格执行《药品调配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调配准确、及时、安全。

第十一条调配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药品专业知识,熟悉药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药品调配程序,确保药品调配准确、及时、安全。

第十二条药品调配应当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制度,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合法、合理、安全。

第五章药品使用第十三条药品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遵循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第十四条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第十五条护士在执行药品使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一)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安全用药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用等一系列环节。

为加强药品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年服务理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我院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1.科学、规范我院药事管理工作。

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将医、药、护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医师—药师—护士、药库—药房—病区的立方体空间体系,建立药剂科与医务科、护理部等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制定包括药品采购、储存保管、调配及使用等每一个环节的相关管理制度。

全面保证用药安全。

2.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和《新药采用管理制度》,执行“新药遴选程序”,坚持“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3.执行《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相似药品管理制度》等,遵守药品储存管理规范,执行各项工作程序,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

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根据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环境(0~30℃)、阴凉环境(≦ 20℃)、冷柜( 2~10℃)中,并保持相对温度达标。

4.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购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保持合理库存。

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药库、药房要做到“五专” 。

5.医师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请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并使用级药品通用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6.医师必须尊重患者对应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知情权。

医务人员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在做好观察记录的同时,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

7.药师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处方管理制度》,认真审查和核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确保发现药品的准确、无误。

并进行安全用药指导。

8.按照《药师对违反治疗原则的处方或医嘱拒绝调配的制度》,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等严重不合理处方,应拒绝调配,以保证药品安全。

9.药师应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承接医师、护士、患者及公众对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

执行《用药咨询制度》。

10.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

11.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科室,积极参加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等工作,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水平,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12.加强护士执行医嘱时的管理,严格执行医嘱,执行《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规程,保证用药安全。

13. 所有医务人员均有责任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

根据《重点药物观察制度》、《用药后观察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有关程序,对临床所使用的药品进行不良反应监测。

一经发现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的,要执行《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处理程序》,立即逐级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要求填写报告表。

同时开展医疗救护、将药害降到最低。

14.各药库、药房药品安全管理责任人及其负责人;各病房用药安全责任人为科主任及护士长。

(二)注射药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1.医护人员应熟悉与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正确执行各项医嘱。

2.使用注射剂药物时,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或相关的药物说明,确认药物无配伍禁忌,方可使用。

3.为病人静脉输液时,根据病情及药物特性调节滴速,控制静脉输注速度,预防发生反应。

4.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做好记录。

(三)患者用药后观察制度1.护士应熟练掌握本科所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等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3.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及特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及时记录,确保用药安全。

4.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数,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6.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预防输液反应措施1.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所用管道器具应清洗干净,溶酶原辅料应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配制时应该严格防止污染,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灭菌应该完全彻底,并作有关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2.输液器具应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清洗消毒,尤其是管道部分。

3.输液前应严格检查,看有无瓶身或者瓶口受损松动,有无异物等,4.输液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注射技术规范。

5.输液中加入其它药物时,应注意其相互反应和配伍禁忌。

输液时尽量使用终端过滤器。

输液瓶已经打开应该一次用完。

6.根据病情尽量减少输液。

避免同时加入多种药物,否则易增加毒性、降低药效以及增加输液中的微粒数,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输液反应。

(五)相似药品管理制度为了防止相似药品混淆错发、错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合医院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药库、各药房及病区药品存放、使用过程中相似药品的管理。

1.相似药品分类:品名相似药品、包装相似药品、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剂型不同的相同药品。

2.各部门要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的药品,归纳制定出相似药品目录,通过在药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类型的醒目标志提醒药师、护士特别注意,保证药品调配、使用准确无误。

3.对于相似药品,定期安排药师进行清点并建立记录,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4.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5.对于包装相似药品,药房要双人复核调配,病区护士双人核对使用。

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如药效不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标志要醒目。

6.对于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规格以便区分。

7.胰岛素类药品种类繁多,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要求把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冰箱分区放置,分别贴上常规胰岛素、混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等标签。

8.本制度的制定可大大减少配药人员错拿药品的几率,从而形成药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诠释“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年服务理念,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

9.我院现有部分相似药品目录(共 33 种)。

见附表我院现有部分相似药品目录相似药品分类相似药品名称1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2茵栀黄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4盐酸二甲双胍片~~卡托普利~~福辛普利钠片5缬沙坦胶囊~~卡马西平片6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舍曲林片7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8心通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9安神胶囊~~舒神灵胶囊10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包装相似药品哈敦海鲁木勒十三味丸~~五味清浊丸~~消积洁白丸1112草果四味汤散~~~四味光明盐汤散13清热八味散~~八味三香散~~三味檀香汤散14沙参止咳汤散〔扫日劳- 4〕~~四味土木香散〔玛努-4〕15珍宝丸~~~扎冲十三味丸16暖宫七味丸~~~吉祥安神丸17沙参止咳汤散~~~草果四味汤散18利肝和胃丸~~消食十味丸~~巴特日七味丸19槟榔十三味丸~~顺气安神丸~~肉蔻五味丸20益智温肾十味丸~~手掌参三十七味丸~~补肾健胃二十一味丸1血凝酶〔立止雪〕~~血凝酶〔巴曲亭〕~~凝血酶〔外用〕2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品名相似药品复方甘草酸单铵~~~复方甘草酸苷34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胺剂型不同的相同药品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5三磷酸腺苷二钠~~三磷酸胞苷二钠6地巴唑~~他巴唑7泼尼松龙~~甲泼尼龙8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气雾剂9精蛋白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10诺和锐笔芯~~~诺和锐 30 笔芯11诺和灵 30R笔芯~~~诺和灵 50R笔芯12诺和灵 N 笔芯~~~诺和灵 R 笔芯13诺和锐 30 特充~~~诺和锐特充14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1布地奈得气雾剂~~布地奈得吸入剂~~布地奈得鼻喷剂2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3布洛芬颗粒~~布洛芬胶囊4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1甘草酸二铵粉针剂〔知甘保〕0.15g ~~甘草酸二铵注射剂50mg*10ml2氨溴索注射液 15mg 2ml*~~氨溴索注射液 30mg*100ml3硫酸镁注射液 0.1g ~~硫酸镁注射液 0.25g4丹参冻干粉 400mg~~丹参注射液 250ml~~丹参注射液 10ml 5双黄连冻干粉 1.2g ~~双黄连注射液 20ml6顺铂粉针剂 10mg~~~顺铂注射液 20mg*20ml(六)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特制订兴安盟人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主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药品、胰岛素制剂及地高辛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警示牌,提示药学人员注意,避免错误调配。

病区药品在治疗室药柜内应固定摆放位置 , 有明显的提示标记 , 注明药品名称、浓度、含量等 , 提醒护士注意,避免错拿、错用。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使用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调配、发放、使用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安全有效。

7.加强医、药、护人员的沟通,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上报高危药品的可疑不良反应事件,药剂科要定期总结汇总,并将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

8.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附录:我院高危药品目录药品名称药品名称药品名称药品名称药品名称药品名称10%氯化钾10%氯化钠25%硫酸镁氯化钙注氨茶碱注射胰岛素制剂注射液注射液注射液射液液地高辛片苯妥英钠阿托品注射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液( 10mg)阿糖胞苷吉西他滨羟基脲片甲氨蝶呤丝裂霉素平阳霉素阿柔比星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长春新碱长春瑞滨长春地辛替尼泊苷依托泊苷高三尖杉酯紫杉醇碱多西他赛他莫昔芬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卡培他滨替加氟紫杉醇脂质消癌平复方氟尿嘧卡莫司汀体啶羟基喜树碱博来霉素帕米磷酸二氯磷汀亚叶酸钙氯化琥珀胆碱钠维库溴铵阿曲库胺乙哌立松(七)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规范1.病区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他人不得私自取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