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规范卫生院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目的: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保障患者权益。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院所有医务人员及药学人员。

1.3 原则: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二、组织管理2.1 成立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2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本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组织培训、考核、监督和评价等工作。

2.3 医务科负责日常临床用药管理工作,包括处方审核、处方点评、用药教育等。

2.4 药剂科负责药品采购、供应、储存、调配和用药咨询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2.5 护理部负责患者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三、用药管理3.1 药品采购:按照药品采购制度,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

3.2 药品储存:按照药品储存规定,确保药品质量。

3.3 药品调配:按照处方要求,准确、及时调配药品。

3.4 用药咨询: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解答患者疑问。

3.5 处方审核:医务科负责处方审核,确保处方合规、合理。

3.6 处方点评:定期对处方进行点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7 用药教育:护理部负责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四、用药规范4.1 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规定,按照适应证、剂量、用法、疗程用药。

4.2 遵循药物相互作用原则,避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4.3 遵循药物代谢动力学原则,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4.4 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调整用药剂量。

4.5 遵循药物经济学原则,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品。

五、监督与评价5.1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负责对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

5.2 定期开展用药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一、引言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医疗质量的核心。

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成立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委员会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检验科、临床科室等部门的代表组成。

三、管理原则1.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2. 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品种、规格、剂量和使用方法。

3. 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法律法规,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4.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5.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医师和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识。

四、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程序,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优先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限制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2. 新药遴选管理制度:新药引进需经过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审批,确保新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3. 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储存保管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应按照药品性能、储存条件要求进行分区、分类管理,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

4. 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对效期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确保患者使用的是有效期内药品。

对效期药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过期药品的使用。

5.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对高警示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患者使用安全。

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6.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对易混淆药品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患者使用正确药品。

对易混淆药品进行醒目标识,防止混淆错误。

7. 临床用药指导制度: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为医师和患者提供药物知识咨询和指导。

医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关于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有哪些

关于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有哪些

关于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有哪些安全用药应该根据病情和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同时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有哪些,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一、用药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

必要时患者(或家属)参与确认。

二、口服药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

注射药物须两人核对;静脉用药应在输液卡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物名称和剂量,注明加药者姓名和时间,由另外一名护士核对并签名后方可用于患者。

三、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四、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五、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速度。

安全用药管理制度有哪些1.科学、规范药事管理工作。

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将医、药、护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医师—药师—护士、药库—药房—病区的立方体空间体系,建立药剂科与医务科、护理部等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制定包括药品采购、储存保管、调配及使用等每一个环节的相关管理制度。

全面保证用药安全。

2.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和《新药采用管理制度》,执行“新药遴选程序”,坚持“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3.执行《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相似药品管理制度》等,遵守药品储存管理规范,执行各项工作程序,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

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根据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环境(0~30℃)、阴凉环境(≦20℃)、冷柜(2~10℃)中,并保持相对温度达标。

4.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购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保持合理库存。

临床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管理制度临床用药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质量和合理用药,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包括药物库存管理、药物质量管理、药物处方管理、药物供应管理、药物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临床用药管理制度。

一、药物库存管理药物库存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药品库房的管理和药品库存数量的控制。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用药需求和药品使用情况,合理制定药品库存量。

同时,通过药品库存清点、药盘盘点等方式,对药品库存进行定期检查,防止过期药品混入使用环节,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二、药物质量管理三、药物处方管理药物处方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处方进行审核、核对和管理的过程。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物处方审核制度,要求药剂科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核对处方是否规范、合理和安全。

同时,医师开具处方时应严格遵循相应的规定,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

四、药物供应管理药物供应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药品供应商进行选择、采购和供应的过程。

医疗机构应明确药品采购的程序和要求,建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

药品供应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合格的药品,并与医疗机构签订供应合同,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五、药物使用管理药物使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对药品使用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使用记录,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登记和追踪,定期进行用药评估,提高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医疗机构应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技能。

总之,临床用药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质量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库存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物处方管理、药物供应管理和药物使用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安全、合理和高质量的用药服务。

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监督和执行临床用药安全性管理制度。

2.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处理。

3. 各临床科室设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用药安全管理工作。

三、用药安全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与验收(1)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与验收,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执行。

(2)药品采购应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3)验收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质量。

2. 处方管理(1)医师开具处方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严格掌握药品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用法。

(2)处方应字迹清晰、完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医师签名等信息齐全。

(3)处方审核、调配、发药环节,药剂科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医师、护士在诊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及时识别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2)医院设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分析和报告。

(3)对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4. 药品储存与养护(1)药剂科负责药品的储存与养护,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储存要求执行。

(2)药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便于识别。

(3)定期检查药品储存环境,确保药品质量。

5. 用药教育与培训(1)医院定期组织医师、护士进行用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用药安全意识。

(2)药剂科负责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四、监督与考核1.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用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用药安全工作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中药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中药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中药临床用药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中药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及中药房,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

三、职责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全院中药临床用药安全管理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工作。

2. 中药房负责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采购、储存、调配、供应及质量监控。

3. 临床科室负责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四、中药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措施1. 采购管理(1)采购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时,须选用有资质的生产企业,确保药品质量。

(2)采购的药品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有合法的药品批准文号。

(3)建立药品采购记录,详细记录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采购日期等信息。

2. 储存管理(1)按照药品性质,将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分类存放,确保药品质量。

(2)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

(3)定期检查药品储存条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调配管理(1)中药饮片调配前,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确保准确无误。

(2)中成药、中药注射剂调配时,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操作。

(3)调配后的药品,须由专人进行复核,确保药品质量。

4. 使用管理(1)临床科室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时,须遵循中医药理论,合理选用中药。

(2)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须详细注明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疗程等。

(3)护士在执行中药处方时,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确保准确无误。

(4)临床科室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 质量监控(1)定期对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进行质量抽检,确保药品质量。

(2)对不合格药品,及时进行处置,防止流入临床。

五、监督检查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对中药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临床护理用药安全,防止用药差错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护理工作,包括门诊、病房、急诊等。

三、组织管理1. 成立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改进。

2. 护理部负责组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意识。

3. 各科室设立用药安全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用药安全管理工作。

四、用药安全管理制度1. 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药学知识和技能,熟悉药品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等。

2. 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确保无误。

3.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品正确无误。

4. 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6. 护理人员应加强药品管理,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储存条件等,确保药品质量。

7. 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正确地使用。

8.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毒麻、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专人管理,专柜保管,确保药品安全。

9. 护理人员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医生。

10.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用药安全。

五、用药安全培训1. 护理部定期组织用药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意识。

2. 新入职护士应接受专门的用药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类用药安全知识竞赛、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六、监督检查1. 临床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各科室用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护理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3. 护理人员对用药安全工作中的问题,有权向护理部或上级领导反映。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临床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疗机构成立临床用药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本制度。

2. 临床用药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临床用药安全委员会成员职责:(1)院长:全面负责医疗机构用药安全工作,领导临床用药安全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

(2)药剂科主任:负责药品采购、储存、供应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3)临床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用药安全工作,监督医师合理用药。

(4)医师:严格遵守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5)护士: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

三、用药安全管理1. 药品采购与储存:(1)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药品储存环境符合规定,定期检查、维护药品储存设施。

(3)对过期、变质、失效的药品及时处理,不得用于临床。

2. 药品供应与使用:(1)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合理采购药品,确保药品供应。

(2)医师开具处方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诊疗指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护士在配药、给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准确。

3. 用药指导与教育:(1)医师应向患者讲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药剂科定期组织医师、护士进行用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4. 用药监测与评估:(1)临床用药安全委员会定期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医师、护士在发现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四、责任追究1. 医师未按规定开具处方,或违反用药规范,造成患者用药安全问题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2. 药剂科未按规定采购、储存、供应药品,或违反药品管理规定,造成患者用药安全问题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3. 护士在配药、给药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患者用药安全问题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1.为规范我院药品临床使用,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保证医疗安全、保障医患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临床用药管理规定。

2.临床用药是指使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过程,临床用药管理的目的是合理用药。

3.临床医师、药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原则加强协作,知识互补、共同为病人用药的安全性负责。

4.医师应按疾病诊疗规程、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指南,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差异等为患者开具处方或医嘱,杜绝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药品诊疗时,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按规定仔细核对处方、医嘱、药品与患者身份,并按正确的方法调配和给药。

5.医院根据国家规定的“基本药品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制定医院“处方集”和“医院药品供应目录”。

药剂科在“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内组织有效地供应。

临床使用的药品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

其他科室不得从事药品采购、调剂工作,原则上不得在临床使用非我院药剂科采购供应的药品,特殊情况需要使用的,必需按医院“患者自备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6.医院制定有相关的处方权限制的规定
①抗菌药物处方权限
②麻醉药品处方权限
7.使用自费药品或乙类药品,以及扩展用药须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

在临床诊疗中,医生要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应熟悉药品的说明书内容,医师、护士按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药品。

超出说明书使用药品的医师必须在病历中做出分析记录。

8.医院制定有处方权确认的程序与规定。

医院医务科、各药房设有
处方权留签字留样,药学人员须在核对处方签字后方可发药。

9.医院制定有药物治疗医嘱书写规范与查对制度。

医师、护士、药师应知晓这些规范与管理流程,并能得到切实的执行。

10.为确保需要时得到急诊用药,加强病区药品的管理,医院应制定病区急救、备用基数药品管理制度,药剂科与护理部负责监管。

10.1各病区急救、备用基数药品的种类和数量,由医务、护理、药学相关人员根据临床需要协商确定。

10.2各科室常备药品表经病区护士长签字确认后,送药剂科备案。

10.3 病区管理人员应定期查看该病区所备有效期药品,在有效期3个月(常用)或6个月(不常用)前到药房更换新批号。

10.4 药剂科应有临床科室在夜间、节假日应急药品供应途径。

11.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
11.1 要建立一套程序来确定和报告用药错误。

该程序包括定义、用标准格式进行登记、报告和分析。

目的是通过了解院内外发生的用药错误类型来预防用药错误,改进用药环节和培训员工用于预防此类错误。

重要的是从制度上、管理上查找原因,在于总结经验、吸收教训。

药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药师、医师、护师要参与培训。

12. 建立药品召回制度
13. 药品召回是指当发生、发现或高度怀疑药品质量与药事工作质量的问题,事件可能影响病人安全与诊疗质量时,按照既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收回药品,并按医院“药品召回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执行。

召回的药品由药库专人妥善保管,不得再流入药房。

14. 实施动态分析制度。

15. 药剂科按规定,每月定期向医院药事委员会提交医院药品消耗及用药结构情况,从数量和金额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保管药品使用中的异常流向,以供院领导决策。

16. 严格监督考核。

把合理用药与药事服务作为考核医师与药师的重要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