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论文)英语隐喻汉译
论文:英语隐喻及其汉译

noitcudortnI
导指育教位学业专国全《部育教的月3年9002�看来门部理管家国从
, ”ekil “ dna ”sa “ sa sdrow gniknil hcus niatnoc ton seod rohpatem ,elimis ekilnU .a :scitsiretcarahc ruof gniwollof eht tsael ta sessessop rohpatem taht edulcnoc yam ew ,rohpatem fo egdelwonk ruo ot gnidrocca dna snoitinifed xis eht morF .yaw ralucitrap a ni ytiralimis rieht hguorht detaler era elcihev dna ronet eht ,rohpatem ni taht tuo stniop eno tsal ehT .rohpatem ot gnoleb lla hcihw snoitatsefinam fo syaw lareves sedulcni ti sa snoitinifed detouq-evoba eht fo cificeps tsom eht dna evisneherpmoc tsom eht eb ot smees noitinifed htfif ehT .yevnoc ot sdnetni ti noiton eht dnatsrednu retteb redaer eht pleh ot selpmaxe etercnoc on sedivorp ti rof tcartsba erom si noisrev htruof ehT .secived lacirotehr owt eseht neewteb ecnereffid latnemadnuf eht tuo tniop ot rohpatem dna elimis neewteb tsartnoc a sekam ti esuaceb evisneherpmoc erom eb ot smees rettal eht tub ,eno driht eht htiw ralimis etiuq si noitinifed dnoces ehT .dedivorp selpmaxe owt htiw raelc tahwemos si tsrif eht ,rohpatem fo snoitinifed xis eht gnomA .rohpatem fo scitsiretcarahc ro ecnesse eht ssel ro erom tuo stniop snoitinifed detouq-evoba eht fo hcaE ”.puorg rehtona ni noitaler ralimis a revocsid ot redro ni yaw ralucitrap a ni detaler era taht sgniht fo puorg a ot ecnerefer eno fo esu eht si tI “ :noitinifed a hcus rohpatem sevig )09-98 :6391 ,sdrahciR .A .I( cirotehR fo yhposolihP ehT . ”)txet evitanigami etelpmoc a ,yrogella na ,brevorp a ,ecnetnes a ,moidi na ,noitacolloc a( ’dednetxe ‘ ro – drow-eno .ziv – ’elgnis ‘ eb yam srohpateM .lacirohpatem yllaitnetop era sbrev lasarhp hsilgnE tsom dna )traeh ’yvaeh ‘ a( sdrow suomesylop llA .rehtona fo smret ni gniht eno ebircsed ot ,.e.i ,etoned yllaretil ton seod ti tahw ot noitacolloc ro drow a fo noitacilppa eht ;noitcartsba na fo noitacifinosrep eht ;drow lacisyhp a fo esnes derrefsnart eht :noisserpxe evitarugif yna naem I ,rohpatem yB “ :swollof sa rohpatem senifed )401 :8891 ,kramweN reteP( noitalsnarT fo koobtxeT A )2002 ,noitidE dnoceS ,yranoitciD hsilgnE drofxO( .noisserpxe lacirohpatem a ,siht fo ecnatsni na ;elbacilppa ylreporp si ti hcihw ot taht ,ot suogolana tub ,morf tnereffid tcejbo emos ot derrefsnart si mret evitpircsed ro eman a hcihw ni hceeps fo erugif ehT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一、英语隐喻的定义及构成英语隐喻(metaphor)为英语辞格(figure of speech)用法之一。
与明喻(simile)不同的是,隐喻不用诸如like或as之类的功能词,是一种广为使用、普遍存在的将一物比作另一物的一种表达方法。
西方研究者对隐喻做了深入探讨,将其大致界定如下:隐喻:希腊语的“转换”(meta意为“跨越”,phor意为“运送”),将某物转运过去。
故隐喻将某物视为另一物。
1隐喻:一种蕴含的类比(an implied analogy),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
2英语隐喻的构成要素是: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
所谓本体the tenor,亦即被表述的概念或者被比较的主体,the idea being expressed or the subject of the comparison;所谓喻体,亦即此概念传递的意象或者此主体传达的意象,the image of which this idea is conveyed or the subject communicated。
3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及/或类比之处则是喻底ground,亦即the similarities and/or analogies involved are the Grounds。
4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Mr. Wangle has an angel of a wife. 王先生有位天使般的妻子。
隐喻的本体是wife,喻体是angel,同时出现。
2. 本体未现,喻体出现:He pitied the plumage and forgot the dying bird. 他哀怜鸟儿的翅膀,却忘记了濒死的鸟儿。
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各有两个。
第一个本体是法国贵族,喻体是plumage;第二个本体是受苦受难的大众,喻体是the dying bird。
英语论文: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手法探析

英语论文: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手法探析摘要:隐喻的表现手法在英美文学中运用得非常广泛,隐喻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对英美文学中隐喻词的翻译分析涉及到隐喻的理论概念等,对英美文学作品实例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隐喻的认识,同时介绍了隐喻的三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美文学; 隐喻词; 翻译分析;隐喻是英美文文学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能够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在翻译中,如何将隐喻翻译出来是我们研究的热点。
国内有关隐喻的研究主要是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如何进行隐喻的翻译,能够准确地表达其中的含义。
目前国内有关隐喻的研究范围较窄,仅仅是针对诗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本文的研究扩大了研究范围,将对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普遍运用进行了探讨和说明,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三种隐喻翻译的方法。
一、隐喻的定义及其特点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能够是语言文字更加生动活泼,提升语言文字的魅力。
《朗文当代高级词典》对隐喻的定义是:“将一物比喻为具有相似品质的另一物,如她阳光般的微笑。
”《现代汉语词典》对隐喻的解释是:“隐喻是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
”虽然两种定义说法上有所区别,但是意思还是相近的,总的来说就是隐喻表现手法需要源域和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或者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够毫无关系,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让人们能够通过目标域对源域有更加新颖和深刻的认识。
隐喻又称为暗喻,通过英文like和as表现出来的叫做明喻,而隐喻则是一种隐藏式的比喻,隐喻更加隐晦,难以琢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会给文章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
隐喻的表达方式是通过目标域的特征来反映出源域的各种特征或者本质。
隐喻的使用通常是通过动词或者名词、形容词等,在欧美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外乎这几种,隐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更加委婉含蓄。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手法隐喻这种表现手法深得创作者的喜爱,在古今中外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隐喻的身影。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2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3 《三国演义》不同译本中回目英译比较研究4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5 从许渊冲的“三美论”看唐诗中的典故翻译6 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7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8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9 论归化翻译法在宋词文化意象英译中的运用10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11 《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12 人名名词词汇化问题13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14 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15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16 Conversational Humor in American Sitcoms——A Case Study of The Big Bang Theory17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18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19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20 古诗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21 中英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22 英语财经报道中的词汇衔接研究23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ism in Creating the Inner World of Laura in The Garden Party24 Man-and-Nature Relationship in Moby-Dick25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26 英文电影名称翻译中文化顺应的影响27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28 哈代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29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30 动画片《花木兰》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解构和重构31 中西方文化差异32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33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34 浅析官方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35 清明节与万圣节的比较36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37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38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创造性叛逆原则39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40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41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42 The “Monstrosity” of Science: an analysis of Frankenstein43 英美国家政治委婉语的文化解读44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45 剖析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46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47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48 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人物的圣经原型解读49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50 论肢体语言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51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主义52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rketing53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54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55 李宁的品牌推广56 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57 A Study on Cultural Shock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8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59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60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功夫熊猫》电影字幕翻译61 朗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62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63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64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65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66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67 《野草在歌唱》中野草的象征寓意解读68 浅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女性主义意识69 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70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71 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的使用72 McDonald’s Success73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74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75 论《红字》中珠儿的象征意蕴7677 从女性主义批评看《金色笔记》中的人物描写78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79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女性主义形象分析80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81 “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8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83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84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85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86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87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88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89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90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91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92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93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94 An Analysis of Young Goodman Br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95 论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96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97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98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99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100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101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102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103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104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105 隐喻视角下的政治新闻语篇分析106 论《莫瑞斯》中E. M. 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义思想107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108 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策略109 时政漫画看美国社会110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111 广告翻译策略初探112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113 A 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Jo Rejects Laurie’s Proposal of Marriage in Little Women114 《海狼》主人公汉弗莱•韦登成长新论115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116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117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118 简论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119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120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自然意象121 从文学伦理阐释《榆树下的欲望》母杀子的悲剧122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123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124 中学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探索125 两个反叛的女人——姚木兰和斯佳丽之对比分析126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127 The Study of Joseph Conrad’s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the Darkness128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129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130 Translation of Gududeqiu from the Perspectiv e of Qian Zhongshu’s Realm of Sublimation 131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132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133 通过语境与潜台词解析情景喜剧的幽默——以《老友记》为例134 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135 A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136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137 《洛丽塔》—时间的悲剧138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哈姆莱特的性格变化139 分析《野性的呼唤》的生存原则—从美国自然主义观的视角140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141 浅析《掘墓人的女儿》所体现的犹太寻根主题142 像滚石一般流浪:六十年代鲍勃迪伦歌曲中的旅行者意象143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144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145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146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147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148 The Research of the Idea of Contradiction in Songs of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149 英语中无意歧义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150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151 从生态主义观解读《愤怒的葡萄》152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科技英语与科普英语的汉译153 美国寻梦—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主题研究154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155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156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157 如何培养初中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158 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讲的文体分析159 中国时政新词翻译探析160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161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162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163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164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165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166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67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168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169 《八月之光》里的悲剧艺术——基于尼采审美理论的分析170 从关联理论分析辛弃疾的诗词翻译171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现实主义特征172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173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174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175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176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177 从模因论视角看年度流行语“给力”178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179 《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解读18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81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182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183 五官习语的翻译184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185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186 埃兹拉•庞德和意象主义187 詹姆斯鲍德温《桑尼的布鲁士》中男主人公桑尼的自我救赎188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中文菜单的英译189 An Analysis of Survival of Orphans in Oliver Twist190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开题报告+论)191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美国梦的破灭192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193 课堂管理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影响194 基于语料库对红楼梦两个英文版本中红色的翻译研究195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196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197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198 从自我认同角度再析《简爱》199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200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英语隐喻及翻译方法

英语隐喻及翻译方法摘要:本文探究英语隐喻的定义及构成,阐述其类别,并运用实例说明英语隐喻的翻译方法,亦即直译法和意译法。
关键词:隐喻;本体;喻体;喻底;类别;直译法;意译法一、英语隐喻的定义及构成英语隐喻(metaphor)为英语辞格(figure of speech)用法之一。
与明喻(simile)不同的是,隐喻不用诸如like或as之类的功能词,是一种广为使用、普遍存在的将一物比作另一物的一种表达方法。
西方研究者对隐喻做了深入探讨,将其大致界定如下:隐喻:希腊语的“转换”(meta意为“跨越”,phor意为“运送”),将某物转运过去。
故隐喻将某物视为另一物。
1隐喻:一种蕴含的类比(an implied analogy),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
2 英语隐喻的构成要素是: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
所谓本体the tenor,亦即被表述的概念或者被比较的主体,the idea being expressed or the subject of the comparison; 所谓喻体,亦即此概念传递的意象或者此主体传达的意象,the image of which this idea is conveyed or the subject communicated。
3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及/或类比之处则是喻底ground,亦即the similarities and/or analogies involved are the Grounds。
4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Mr. Wangle has an angel of a wife. 王先生有位天使般的妻子。
隐喻的本体是wife,喻体是 angel,同时出现。
2. 本体未现,喻体出现:He pitied the plumage and forgot the dying bird. 他哀怜鸟儿的翅膀,却忘记了濒死的鸟儿。
英语论文-从中英文化差异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从中英文化差异谈英语隐喻的汉译[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ave made researches on metaphor and an “upsurge of metaphor” has been formed gradually in modern society. The studies on metaphor in foreign countries have developed a complete system, which is typically represented by George Lakeoff and Mark Johnson. And the studies on metaphor in China are also influenced by the two. However, if surveying these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 will easily find that few of them study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Moreover, most traditional theorists believe that metaphor is only a figure of speech and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linguistics. But in fac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cultural and cognitive phenomenon. This thesis breaks these restrictions and try to research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 new belief that metaphor is a cultural and cognitive phenomenon, this part st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metaphor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los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some major factors about metaphor, such as its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The fourth part emphatically illustrates the approach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n terms of different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last part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thesis.[Key Words] metaphor;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ultural connotations; corresponding relation【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隐喻进行了研究,在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了一股“隐喻热”。
英汉翻译论文

英汉翻译论文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摘要】说明在翻译实践这一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地解读隐喻。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一、引言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性交往行为。
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
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
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
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
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
”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
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
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
英汉隐喻翻译

英汉隐喻翻译初探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状况及主要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汉语译论家及翻译家、教师等对比喻手段的处理方法即英语隐喻和汉语比喻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隐喻直译意译英汉翻译比喻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整部作品的翻译质量和艺术效果,因而对隐喻翻译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但是,在翻译界,人们长期以来局限于隐喻翻译方法的研究,这与隐喻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很不相称。
不仅研究隐喻翻译的专著尚未问世,而且同隐喻的研究相比,专门以隐喻翻译为题目的文章也不多。
一、国内外隐喻翻译研究状况对隐喻的翻译问题,西方译论家较为专注,较有代表性的学者要数英国译论家纽马克(p.newmark)。
他根据自己的译事经验,提出八条处理metaphor的具体方法,这八条基本原则为:(1)在译文中再现原文形象(reproducing the same image in the target language);(2)以译语形象更换源语形象(replacing the image in the source language with a standard target language image);(3)用明喻译隐喻(translation of metaphor by simile);(4)用明喻加意译法处理源语中的隐喻或明喻(translation of metaphor(or simile)by simile plus sense);(5)用意译法翻译隐喻(conversion of metaphor to sense);(6)更换隐喻形象(modification of metaphor);(7)删除隐喻形象(deletion);(8)形象加意译法再现源语形象(reproducing same metaphor combined with sense)。
近年来,中国译论家和翻译家谈论隐喻的理解与翻译的文章不断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论文(设计)题目作者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论文字数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958035640。
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1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2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3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研究4 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5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汉译本中的异化策略( )6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7 旅游与文化8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9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分析10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11 英汉俚语特色对比研究12 对《红字》中罗杰齐灵沃斯的新认识13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14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15 谢丽尔•桑德伯格《向前一步》中的女性思想解读16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17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18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19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20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21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22 A Probe into Charles Dickens’ Family Values Reflected in A Christmas Carol23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4 中美商务英语信函的对比研究25 海明威小说硬汉形象的悲剧色彩26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27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28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29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30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31 On Idioms from the Holy Bible3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33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34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35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36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37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38 英国议会制辩论--探究与实践39 平行文本比较模式指导下的公司简介翻译40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41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42 从面子理论视角分析外交话语中的恭维语43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44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45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46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47 《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48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49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50 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学习的优势与局限研究51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52 比较《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复仇的异同53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54 《推销员之死》中丛林法则的牺牲品55 美国俚语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56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57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58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美剧的幽默59 《厄舍古屋之倒塌》的主题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60 浅析英文商标翻译中的问题及对策61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62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63 自然观的演变——《自然》与《走出去思考》之对比分析64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65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66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67 Exploration of Improper Criticism i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68 论修辞格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69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幽灵叙事探析70 Analysis of Conrad’s Ambivalence In Heart of Darkness71 从核心价值观角度看中美饮食文化差异72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73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74 On Morality in Shakespeare’s Macbeth75 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in Understanding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ing76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77 看《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78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Wedding Culture79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80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81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82 “笼中鸟儿们”的反抗--从《琐事》中解读女性意识的觉醒83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84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85 汉英身势语的对比研究86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87 电影《超人:钢铁之躯》中的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体现8889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90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91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92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比较93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94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人物刻画95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96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97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98 中外教师教学体态语的意义差异研究99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00 浅析《雪国列车》中的奥威尔主义10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02 从会话合作原则透析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幽默的产生103 论颜色词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104 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探究105 英汉模糊语言对比研究及其翻译106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07 浅析斯蒂芬克莱恩《新娘来到黄天镇》的艺术风格108 The Darkness in Oscar Wilde’s Fairy Tales109 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110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111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112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113 论汉语四字格的英译114 On the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in John Keats’s Poems11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 e by Tao Yuanming116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的语言特色117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11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119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120 英国海洋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21 论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2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杰克伦敦《生火》123 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解读124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125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126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Liste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127 从基督教教义分析《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128 浅议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129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130 中美企业广告文化对比研究131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132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133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134 中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体现135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36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137 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138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139 《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140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浅谈吉祥语的翻译141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142 Women and Art: A Historical Review of Women’s Role in Western Art143 茶对英国文化的影响144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145 从功能对等看《丰乳肥臀》中习语翻译146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Contracts147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148 《呼唤》中倒装句汉译策略研究149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50 《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中悲剧性的差异151 《夜访吸血鬼》中克劳迪娅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分析152 On the Pursuit of Ideal Home in Cold Mountain153 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154 浅析隐喻在口译中的可译度155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156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157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Oral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School 158 从反抗到妥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159 商务英语写作得体原则160 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161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162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163 反讽艺术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应用164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165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体制化对个人的影响166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167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168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169 汉英“甜”字隐喻用法对比170 从《小公主》看童话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171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172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173 论英汉成语翻译174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175 从《肖申克的救赎》和《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176 The Emerging Tendency of Marketing—Network Marketing177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178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179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180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181 《干旱的九月》米妮.库珀和《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艾米丽的人物性格分析182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183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角度分析《野性的呼唤》中的巴克184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185 论证北美独立战争的合法性—重读托马斯.潘恩的《常识》186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187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188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文化差异189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190 美国寻梦—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主题研究191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192 通过对比研究看电影《小红帽》对经典童话小红帽的颠覆193 试论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块教学194 中西性教育方式对比折射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195 《西游记》英译本中的词汇空缺及其翻译研究196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197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198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99 从感观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翻译200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