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隐喻(English Metaphor)

合集下载

探析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探析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探析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摘要修辞格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

隐喻是英文当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隐喻手法,并在译文中体现,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

本文就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进行一些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修辞格隐喻翻译技巧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修辞格是英语中最常见的用于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手段之一。

隐喻(metaphor)又叫暗喻,是英文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辞格。

韦伯斯特词典对隐喻的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to another.” 指的是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动作原有的含义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动作,借以提高语言的表达力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隐喻手法,并在译文中体现,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以下笔者通过举例浅谈并总结了英语隐喻修辞格在翻译方面的一些理论与技巧:一、直译法与明喻(simile)通常使用like, as 等比喻词相比,隐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使用喻词,因此其主体和喻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紧密,以至于在形式上成了相合的关系。

当英语中有些表达法与对应的汉语表达法的隐喻意义基本一致时,我们在翻译中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做到形神皆似。

举例如下:1. Tom is a donkey. 汤姆简直是头驴。

(隐喻:汤姆是一个像驴一般的人,指愚蠢的人。

)2 . S h a k e s p e a r i s a mi r r o r o fBritish history. 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的一面镜子。

英语隐喻的理解

英语隐喻的理解

英语隐喻的理解摘要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

但由于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且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给准确理解英语隐喻句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及其教学作了探讨,希望对学习者和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隐喻理解想象力词汇运用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

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隐喻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揭示“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以及语言知识的本质和局限,所以长期以来语言学和哲学家对隐喻怀有浓厚的兴趣。

事实上,隐喻是极其难以理解的,其中涉及到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还要求读者具备较宽的知识和较丰富的经历,对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作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1 隐喻的意义取决词汇的运用在隐喻中,词汇可以用来抬高和贬低、祈祷和宣传、描写和规定。

不同的词汇运用反映了作者不同的用意,也表达了各种话语的不同意义。

隐喻中的词汇运用,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去注意那些具有非命题性质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给人以想象、回味的空间。

比如“Ideas are food”这一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 ideas”的丰富内涵。

如果想知道“food”和“ 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我们可以至少作如下几种诠释:(1)Ideas can be digested.(2)Ideas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ured(3)Ideas can be nourishing.(4) I can leave a good or bad taste in our mouths.(5) Ideas can offer us some food for thought.(6) Ideas can be spoon-fed.词汇的运用有拙劣和高明之分。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一、英语隐喻的定义及构成英语隐喻(metaphor)为英语辞格(figure of speech)用法之一。

与明喻(simile)不同的是,隐喻不用诸如like或as之类的功能词,是一种广为使用、普遍存在的将一物比作另一物的一种表达方法。

西方研究者对隐喻做了深入探讨,将其大致界定如下:隐喻:希腊语的“转换”(meta意为“跨越”,phor意为“运送”),将某物转运过去。

故隐喻将某物视为另一物。

1隐喻:一种蕴含的类比(an implied analogy),它以想象方式,将某物等同于另一物,并将前者的特性施加于后者或将后者的相关情感与想象因素赋予前者。

2英语隐喻的构成要素是: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

所谓本体the tenor,亦即被表述的概念或者被比较的主体,the idea being expressed or the subject of the comparison;所谓喻体,亦即此概念传递的意象或者此主体传达的意象,the image of which this idea is conveyed or the subject communicated。

3而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类似及/或类比之处则是喻底ground,亦即the similarities and/or analogies involved are the Grounds。

4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Mr. Wangle has an angel of a wife. 王先生有位天使般的妻子。

隐喻的本体是wife,喻体是angel,同时出现。

2. 本体未现,喻体出现:He pitied the plumage and forgot the dying bird. 他哀怜鸟儿的翅膀,却忘记了濒死的鸟儿。

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各有两个。

第一个本体是法国贵族,喻体是plumage;第二个本体是受苦受难的大众,喻体是the dying bird。

(完整word版)metaphor(暗喻)

(完整word版)metaphor(暗喻)

含而不露的Metaphor(隐喻)2、含而不露的Metaphor(隐喻)Metaphor(汉译名为“隐喻”或“暗喻”),也是一种比喻,它不用比喻词,直接把甲事物(喻体)当作乙事物(本体)来描述,其比喻关系隐含在句意中,从而更生动、更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的解释是:“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 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这个解释的意思是说,隐喻是一种隐含着比喻的修辞格,他通常的基本用法是,表述某一事物的词或短语被用来表述另外的一种事物。

由于比喻是隐含的,决定了它的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必然十分紧密。

与simile相比较,不但不需要as, like之类的比喻词,有时甚至可以连本体也不出现。

基于这种情况,有些词典或著作常常对metaphor 和simile同时论述,称之为“浓缩的明喻(a compressed or condensed simile)”。

如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对Metaphor的定义就是如此,“Metaphor: 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one thing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another. The basic figure in poetry. A comparison is usually implicit; whereas in simile it is explicit.”下面用实例对这两种修辞格做一比较:1a. Life is like an isthmus between two eternities. (simile)生活像永恒的生死两端之间的峡道。

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使用

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使用

论隐喻在英语中的使用隐喻(metaphor),亦称为暗喻,是指在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进行比较。

它和明喻〔simile〕一样,同属于修辞格的范畴。

两者的区别在于:明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是相似的,而隐喻则把两者说成是一致的,明喻中有比喻词as或like,而隐喻中则不需要,故隐喻也被称为“压缩了的明喻”。

隐喻的表达方式是:A是B。

隐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比如诗歌、新闻、名言警句等等,甚至平时的对话中,都会用到。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隐喻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在诗歌里面,隐喻的使用很是广泛。

比如在Samuel Ullman的《YOUTH>里,隐喻的使用很有代表性。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s.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 ppetite for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ve grown old, even at 20.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80.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英汉隐喻对比使用论文

英汉隐喻对比使用论文

浅析英汉隐喻的对比使用摘要:英语隐喻和汉语隐喻分别属于两种语言中重要的修辞格,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英汉隐喻使用上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人学英语还是外国人学汉语都不应忽视由此造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差异。

本文以本结构简单、容易理解的简明隐喻为例进行分析对比,学习者了解两种语言使用上的不同,有助于更好地认知不同背景的文化以及更好的掌握两种语言的使用。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隐喻;汉语隐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22-02一、中西文化差异中国文化的社会气质是以传统主义为基本特征的,而西方文化的社会气质则是以理智主义为取向的,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分别被视作这两种文化的精神核心。

中国文化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和睦相处;而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崇尚对自然的征服与驾驭。

从价值系统上看,中国文化把人理解为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把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是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个人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西方文化则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识的独立个体,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在宗教形式上,中国文化体现对现世的热爱,具有人本的价值尺度,还体现出泛神论的多元信仰;西方文化则表现出对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的向往,在价值上是以神为本的,表现为一元神的崇拜。

从艺术的表现形式上看,中国艺术以写意为主,西方则是写实。

基于这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使用也就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英语隐喻和汉语隐喻的对比隐喻是生动形象、广为运用的艺术修辞格。

(《现代汉语词典》1997修订本)隐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

“相似点”可以是外在的形、色、声、味,也可以是内在的理、性、情、感。

隐喻以浅显说明深奥,以具体说明抽象,以熟悉说明生疏,并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使人在恍然大悟中感受言语者所喻之妙。

隐喻理解的关键在于联系语境抓住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相似点。

metaphor暗喻

metaphor暗喻
此例以“肥料”(manure) 喻革命志士与暴 君之血。
2)用形象具体的事物, 比喻抽象的 事物或概念
It’s the same with Negro in America. That
shoe ... the white man’s system ... has pinched
and rubbed and squeezed his soul until it has almost destroyed him. 美国黑人的情况也是这样。白人制度这只鞋 夹紧了他的灵魂,使之受磨难, 几乎要把他毁 掉了。 用夹紧黑人的灵魂的一只“鞋子”来 比喻美国的白人制度, 这是典型的以具体事物 比喻抽象事物
2)用of连接喻体和本体, 这是 metaphor 另一结构, 其中的介词 of 表示同位关系。
The Dutchman was six-foot, a great red-faced,
hot-tempered treckox of a man.
那荷兰人身高六尺,大块头,红脸膛, 急脾气, 简直是一条拉车的公牛。句中的of 连接喻体 treck-ox 和本体a man。这个metaphor 的实质 就是A man is a treckox.
The speaker, and the school master, and the thir d grown person presents, all backed a little, and swept with their eyes the inclined plane of little vessels then and there arranged in order, r eady to gave imperial gallons of facts poured int o until they well full to the brim.

英语隐喻的理解

英语隐喻的理解

英语隐喻的理解【摘要】英语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英语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

隐喻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理解英语隐喻需要对文化、思维和想象力有一定的背景知识。

英语隐喻可以分为直观隐喻和比喻隐喻两大类,每种类别又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通过理解和应用英语隐喻,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英语隐喻的理解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语言表达技巧,也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1. 引言1.1 英语隐喻的理解Metaphor is a powerful linguistic device that is widely usedin English language. It adds depth and richness to language, allowing speakers and writers to convey complex ideas in a more vivid and meaningful way.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concept of metaphor, its applications in English, its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how to understand English metaphors, and the various types of metaphors used in the language.2. 正文2.1 什么是隐喻Metaphor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involves comparing two things by stating that one is the other. It is a way of describing something by comparing it to something else, creating a vivid image or idea in the reader's mind. Metaphors are used to convey complex ideas or emotions in a simple and understandable way.2.2 隐喻在英语中的应用隐喻在英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中,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