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整理

词类活用整理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 现代汉语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 虚词:介、副、连、助、叹、拟声 古代汉语 实词:名、动、形、数、量 虚词:介、副、连、助、代 在文言文当中,词类活用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现 象。现代汉语也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不过没有 文言文那么显著。下面分类列举一些词类活用 的例子。
一、 名词的活用
四、数词活用
数词活用为名词 如: 1、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论》(一个整体) 2、吾对曰:“定于一。”(统一) 、吾对曰:“定于一 数词活用为动词 如: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统一)
五、使动用法
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 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 , 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 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题, 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题,这个动词 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 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活用为使动动词 了。如: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 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 (动词使动) (2)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陈涉》)(形容词使动) 以激怒其众。(《陈涉》)(形容词使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辱:辱没。
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
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策:名词,马鞭子。
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鞭策,驱使。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3、数量词用作动词:千里:行千里。
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尽:使……尽,竭尽。
例句:食之不能尽一词多义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马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故虽有名马:即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其材通假字(1)食马者:“食”通“饲”,喂.(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三、古今异义是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今义:判断词.安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今义:安全;安定;安装.等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或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三、回答下面问题1、为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作用?2、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3、描写“食马者”形象的是哪一句?。
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

词类活用是什么意思词类活用意思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词类活用6大类型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4、数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用作状语。
6、形容词作名词。
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
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
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杜甫《石壕吏》)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
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
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
例: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yu,破音异读。
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雨”字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客”,原意是名词“宾客”,此与“京华”构成了动补关系,活用为动词“客居”。
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按其语法性能是不能带宾语的。
但是如果它处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带上了宾语,与宾语构成了动宾关系;或者后有补语,并与补语构成了动补关系;或者与前面的主语构成了主谓关系,则此形容词即活用为一般动词。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例如,“衣锦还乡”中的“衣”,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动词,表示“穿锦”,这是因为该句语境中需要一个动词来描述行为 动作。
注意词类活用的规范性
词类活用的规范性指的是在语言使用 中,某些词类活用是不规范的,需要 避免使用。
VS
例如,“铁证如山”中的“铁证”, 原为名词,在此句中用作形容词来修 饰“如山”,这种用法就不符合语法 规范,应改为“铁证如山的事实”。
名词活用为动词
将名词用作动词,能够赋予事物新的动作含义,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生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将名词“春风”转化为动词,形容春风的生机勃勃)。
丰富语言情感色彩
褒义词贬用
将原本表示褒奖或赞扬的词语用于描述贬义或批评的事物,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不满或讽刺 的情感。例如,“他是个天才的骗子”(将褒义词“天才”用于描述贬义事物“骗子”,强 调其欺骗手段高明)。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词类活用的修辞效果 • 词类活用的注意事项 • 词类活用的例句分析
0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 改变其原有的词性、功能和意义,以 满足表达需求的一种语言现象。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 象,也是现代汉语中某些词语的特殊 用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抽象名词具象化
通过将抽象名词转化为具象事物或形象, 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例如,“梦 想是人生的翅膀”(将抽象名词“梦想” 具象化为“翅膀”,形容梦想对人生的支 撑作用)。
VS
具象名词抽象化
将具象名词转化为抽象概念或比喻,能够 使语言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例如,“爱 情是心灵的港湾”(将具象名词“爱情” 抽象化为“心灵的港湾”,形容爱情对心 灵的慰藉作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
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
1、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
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
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数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4、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一定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
5、名词作状语: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之”是“使之活”。
形容词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
”就是“春风又使江南岸绿”。
名词使动用法:“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也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
”“异之”是“认为它奇怪”的意思。
名词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
”“客我”是“以我为客”。
三、名词用如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蹄之”是“(用蹄子)踢之”的意思。
又如:“草木畴生,禽兽群焉。
”“群”是“群居的意思”。
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是“往西去了”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
但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
这是古汉语常见的现象。
如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北”表示方位。
“蜀太宋以下郊迎。
”“郊”即“郊外”,表示处所。
“郊迎”,就是“在郊外迎接”。
表示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可译为“用箕畚运到⋯⋯”。
又如:“失期,法当斩。
”“法当斩”是“依法应杀头”的意思。
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之”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的意思。
表示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是“其中一条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的意思。
1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
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
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
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
词类活用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 • 4、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用作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 顺流而东也 D、使不上漏
意动用法
•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 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 客观上不一定如此。或者说谓语动词具有“认为 (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一般可译为"认 为"、"以为 "等。 •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 没有意动用法。
• 3、下列加点字与“常在于险远”中的“险远’’活用相 同的一项是 ( )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B且庸人尚羞之 • C.而高其值 • 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4、下列红字是形容词作名词的一项是( ) • A、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B、秦地可尽王也。 • C、猥以微贱 D、会盟而谋弱秦。
翻译成“ 像......一样”。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3、吾得兄事之。
“像……”
四、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 方式,在翻译时,一般要在活用的那 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当然, 具体翻译须据语境而定。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意动用法(解说) 认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以…为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之 把他当作老师 我者 认为我美
把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意动用法总结
• 意动用法 • 谓语动词含有 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把宾语当中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词的活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规律三:名词与名词相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鸿门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鸿门宴》)规律五: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用网捕捉)(2)名词活用为状语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劝学》)规律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例: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规律三: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为臣)(《韩信拜将》)2.动词的活用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例: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
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规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多数是出现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
例:小学而大遗。
(小:形容词活用用作名词,小的方面)(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规律:形容词+宾语,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继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4.数词的活用数次活用为动词规律:处于谓语位置,前后无其他动词充当谓语。
例: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5.使动用法所谓使动,就是动词对于它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
(1)动词的使动用法规律: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中军置酒饮宾客。
(饮:使......饮酒)(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规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变弱)(3)名词的使动用法规律: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能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使......称王)6.意动用法(1)形容词意动用法规律: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认为.....小)(2)名词的意动用法规律: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以.....为师)7.为动用法主要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哀:为......哀叹)《廉颇蔺相如列传》词类活用a.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④怀其璧(怀,怀揣着)⑤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⑦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⑧ 臣语曰(语,告诉)⑨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⑩赵王鼓瑟(鼓:弹奏)⑾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苦笑声)b.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⑤怒发上冲冠(上:向上)⑥乃辞谢(辞:用委婉的言辞)c.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⑤归璧与赵(归:使……归)d.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③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f.形容词作名词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②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之责)g.动词作名词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赤壁赋》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弹奏)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大事)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报任安书》词类活用1 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2.流俗之所轻.也(轻视,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请略陈固陋..(固执鄙陋的意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倡优..所畜(像乐师、优伶一样,名词用作状语)5.孙子膑.脚(古代剔去膝盖骨的酷刑,名词活用作动词)衣.赭衣(穿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劝学》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5.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8.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10.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石钟山记》词类活用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
鸣响)2.微风鼓浪(鼓:振动,名词做动词)3.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名词做动词)4.噌吰如钟鼓不觉(钟鼓:敲钟击鼓,名词做动词)5.磔磔云霄间(磔磔:磔磔地叫,名词做动词)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形容词作动词)7.不知其浅深(浅深:深度,形容词作名词)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做状语)9.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名词做状语)10.事不目见耳闻( 目:用眼睛,名词做状语耳:用耳朵,词做状语)1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名词做状语)《师说》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五人墓碑记》词类活用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名词用如动词,伸张5.缇骑按剑而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6.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动用,出任……巡抚8.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名词动用,用盒子装9.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10.不敢复有株治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11.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1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13.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副词用如动词,享尽1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的15.安能屈豪杰之流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16.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动用,作记17.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容词用如动词,表明《鸿门宴》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