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词类活用1
必修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指南录后序》A.名词作状语1、北虽貌敬貌:表面上2、予分当引决分:按本份3、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4、日与北骑相出没日:在白天5、夜趋高邮夜:在晚上B.名词作动词1、道海安、如皋道:取道2、则直前诟(gòu)虏帅失信前:走上前3、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为……作序4、道中手自抄录手:亲手5、名曰《指南录》名:命名C动词作名词1、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巡徼:巡徼的人D形容词作动词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五人墓碑记》A名词活用1、去今之墓而葬焉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2、其疾病而死,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3、为之声义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名词动用,出任……巡抚5、缇骑按剑而前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6、显荣于身后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7、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8、而为之记记,名词动用,作记9、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B形容词/副词活用1、激昂大义激昂,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2、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3、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4、则尽其天年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C动词活用1、不敢复有株治株治,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2、安能屈豪杰之流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离骚》A名词作动词1、名余曰正则兮名,名作动,取名2、字余曰灵均字,名作动,取字B形容词作名词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作名词,美质C动词作名词1、纫秋兰以为佩佩,动词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D名词作状语1、朝搴阰之木兰兮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2、夕揽洲之宿莽; 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烛之武退秦师》A名词作状语1、夜缒而出夜,表时间,在晚上2、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3既东封郑东,表处所,在东边B名词作动词1、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与郑人盟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C名词的使动与意动1、既东封郑封: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2、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作使动,使……得利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D动词作名词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E动词的使动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2、烛之武退秦师使动,退,使……退却F形容词作名词1、越国以鄙远远,远地2、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G形容词作动词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2、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H数词活用1、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谏太宗十思疏》A、使动:1、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2、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5、宏.兹九德宏,使…….光大6、何必劳.神苦.思劳,使…..辛劳;苦,使……辛苦B、意动1、乐.盘游乐,以……为乐C、名词作状语1、貌.恭而心.不服貌:表面上;心:在心里D、名词作动词1、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E、动词作名词1、诚能见可欲.欲,想要的东西F、形容词作动词2、塞源而欲流长.也长,流的长,流的远3、则纵情以傲.物傲:傲视G.形容词做名词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重大的职责:大,重大的地位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3、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小人4、想谗邪..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廉颇与蔺相如列传》A、名词作动词: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2、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3、乃使从者衣褐(衣,穿)4、怀其璧(怀,怀揣着)5、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6、臣乃敢上璧(上,献上)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8、臣语曰(语,告诉)9、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10赵王鼓瑟(鼓,弹奏)B、名词作状语:1、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2、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3、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4、怒发上冲冠(上:向上)C、使动用法:1、完璧归赵(完,使……完整)2、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3、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4、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5、归璧于赵(归:使……归)6、大王必欲急臣(使……发急,逼迫)D、意动用法:1、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3、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E、形容词作动词: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F、形容词作名词:1、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G、动词作名词: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信约)《鸿门宴》A、名词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扎)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言,告诉)3、沛公欲王关中(王,做王)4、不可不语 (语,告诉)5、吾得兄事之(事,侍奉)6、道芷阳(道,取道)7、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8、范曾数目项王(目,使眼色,用眼示意)9、刑人如恐不胜(刑,惩罚)B、名词作状语1、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连夜)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上,向上)5、道芷阳间行(道,从小路)C、形容词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与……友善)D.形容词作名词1、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老交情)E、使动、意动句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4、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止)5、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使……纳入)《秋水》1、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节)2、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3、东面..而视(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名词作动词,面对)4、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轻,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以……为轻,轻视;闻,动词用作名词,见闻)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作名,美景)《非攻》1、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2、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3、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4、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 )名词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清单(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55句)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2.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盟”名词作动词,结盟3.樊於期乃前曰(《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4.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5.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荆轲刺秦王》)“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6.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7.(秦王)乃朝服(《荆轲刺秦王》)“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8.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上”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9.左右既前(《荆轲刺秦王》)“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10.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1.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2.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3.若入前为寿(《鸿门宴》)“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鸿门宴》)“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15.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军”名词作动词,驻扎16.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名词作动词,称王17.道芷阳间行(《鸿门宴》)“道”名词作动词,取道18.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雨”名词作动词,下,降下19.头上玳瑁光(《孔雀东南飞》)“光”名词作动词,发光20.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孔雀东南飞》)“马”“车”名词作动词,骑马,乘车21.鸷鸟之不群兮(《离骚》)“群”名词作动词,合群22.一觞一咏(《兰亭集序》)“觞”名词作动词,喝酒23.歌窈窕之章(《赤壁赋》)“歌”名词用作动词,唱歌24.下江陵(《赤壁赋》)“下”名词作动词,攻占25.顺流而东(《赤壁赋》)“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2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2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称呼2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29.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鼓”名词作动词,敲鼓30.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树”名词作动词,种植3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名词作动词,穿 32.然而不王者(《寡人之于国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3.王无罪岁(《寡人之于国也》)“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3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驻扎,驻军)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既东封郑(以……为疆界)与郑人盟(结盟)宦士三百人于吴(使…做宦,帝王的仆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以礼相待)无不bù之(给…食物吃)老臣病足(患病)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质于齐(做人质)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王无罪岁(归罪,归咎)狗髭食人食而不知检(吃)填然鼓之(敲起鼓)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2)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在夜间)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向东)必庙礼之(在庙堂上)朝服衣冠(在早上)暮寝而思之(在晚上)能面刺寡人之过也(当面)日饮食得无衰乎(每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事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向上;下,向下。
均作状语。
)⒉动词活用今寡人不能。
(才能。
)其继有在者乎。
(继承人。
)若不阙秦。
(使……阕。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尊。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使……归顺。
)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使``````退)⒊形容词活用越国以鄙远。
(远方的国家。
)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
)以待乏也。
(物质匮乏的时候。
)吊有忧,贺有喜。
(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
)虽无四方之忧。
(忧愁的事,指外患。
)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羞恶之心。
)邻之厚。
君之薄也。
(厚,变雄厚;薄,削弱。
)然后卑事夫差。
(降低身份)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羞辱,侮辱。
)洁其居。
美其服。
(洁,使……洁;美,使….美。
)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胜过。
)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作动词。
)五特殊句式⒈判断句①此寡人之罪也——这是我的过错。
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几个人的过错。
③是社稷之臣也。
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⑤非我也,岁也。
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ou使之然也。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1.孙子膑脚: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XX2.以污辱先人: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3.倡优所畜: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4.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名词作状语,用朱砂5.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6.请略陈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7.衣赭衣:名词作动词,穿上8.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作动词,轻视9.幸勿为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10.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11.曩者辱赐书: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12.百兽震恐:使动用法,使……害怕2、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
如:例3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四、要看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如:五、要分析成语的感情X。
成语的感情XX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XX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4、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文言实词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4、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5、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6、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7、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8、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2、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3、固:至于_理固宜然(本来)4、通假字: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5、币:bì ①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又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②贷币,钱币。
王安石《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6、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7、要项伯(同“邀”,邀请).8、《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源头。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另有“赋比兴”三种手法。
赋:直抒胸臆,比:比喻,兴:气氛渲染,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咏之物。
例如: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讲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但是先讲孔雀东南飞,为了引出下文。
9、虚与委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1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11、一词多义: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12、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3、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4、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15、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2、统计数量时经常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下午5点,入园参观人数已超过30万。
”其中“截止”应为“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而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3、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4、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5、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辞别。
)6、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7、教谕:县掌教学。
相当于县教育局长。
8、文言虚词-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
9、英国:①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四部合称为四大悲剧)。
②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10、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
1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12、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2、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3、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1、君亦无所害(害处)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4、一、常用的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3、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表达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5、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6、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7、通假字: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通“罹”,遭受)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9、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11、可予不(同“否”).1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13、文言特殊句式:①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省略句:秦王购之(以)金千斤;欲与(之)俱(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
《指南录后序》
A.名词作状语
1、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2、予分当引决分:按本份
3、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
露:在露天下。
4、日与北骑相出没日:在白天
5、夜趋高邮夜:在晚上
B.名词作动词
1、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2、则直前诟(gòu)虏帅失信前:走上前
3、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序,为……作序
4、道中手自抄录手:亲手
5、名曰《指南录》名:命名
C动词作名词
1、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巡徼:巡徼的人
D形容词作动词
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轻视
《五人墓碑记》
A名词活用
1、去今之墓而葬焉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其疾病而死,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为之声义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5、缇骑按剑而前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显荣于身后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7、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8、而为之记记,名词动用,作记
9、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B形容词/副词活用
1、激昂大义激昂,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2、亦以明死生之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
3、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4、则尽其天年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C动词活用
1、不敢复有株治株治,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2、安能屈豪杰之流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离骚》
A名词作动词
1、名余曰正则兮名,名作动,取名
2、字余曰灵均字,名作动,取字
B形容词作名词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作名词,美质
C动词作名词
1、纫秋兰以为佩佩,动词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D名词作状语
1、朝搴阰之木兰兮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2、夕揽洲之宿莽; 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烛之武退秦师》
A名词作状语
1、夜缒而出夜,表时间,在晚上
2、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3既东封郑东,表处所,在东边
B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与郑人盟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C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1、既东封郑封: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2、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D动词作名词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E动词的使动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
2、烛之武退秦师使动,退,使……退却
F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2、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G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2、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H数词活用
1、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谏太宗十思疏》
A、使动:
1、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2、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
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5、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6、何必劳.神苦.思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B、意动
1、乐.盘游乐,以……为乐
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E、动词作名词
1、诚能见可欲.欲,想要的东西
F、形容词作动词
2、塞源而欲流长.也长,流的长,流的远
3、则纵情以傲.物傲:傲视
G.形容词做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重大的职责:大,重大的地位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3、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小人
4、想谗邪
..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廉颇与蔺相如列传》
A、名词作动词: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4、怀其璧(怀,怀揣着)
5、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
6、臣乃敢上璧(上,献上)
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8、臣语曰(语,告诉)
9、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
10赵王鼓瑟(鼓,弹奏)
B、名词作状语:
1、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2、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3、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4、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C、使动用法:
1、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2、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3、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4、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5、归璧于赵(归:使……归)
6、大王必欲急臣(使……发急,逼迫)
D、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3、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耻)
E、形容词作动词: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
F、形容词作名词:
1、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G、动词作名词:
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信约)
《鸿门宴》
A、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言,告诉)
3、沛公欲王关中(王,做王)
4、不可不语 (语,告诉)
5、吾得兄事之(事,侍奉)
6、道芷阳(道,取道)
7、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8、范曾数目项王(目,使眼色,用眼示意)
9、刑人如恐不胜(刑,惩罚)
B、名词作状语
1、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连夜)
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上,向上)
5、道芷阳间行(道,从小路)
C、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与……友善)
D.形容词作名词
1、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老交情)
E、使动、意动句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
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
4、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止)
5、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使……纳入)
《秋水》
1、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节)
2、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3、东面
..而视(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名词作动词,面对)
4、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轻,意动用法,以……为少,小看;以……为轻,轻视;闻,动词用作名词,见闻)
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作名,美景)
《非攻》
1、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
2、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
3、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4、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