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十二)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通用)

中考语文考前备考锦囊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通用)

易混淆四字成语辨析1. 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匠心——指文学或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别出心裁——侧重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寺,那别具匠心的建筑,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2) 这间利用宝特瓶盖成的休闲屋,以它别出心裁的设计夺得金牌。

2.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强调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五彩缤纷——强调色彩的繁多艳丽。

(1) 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会场上的展品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2) 五彩缤纷的灯挂满树梢,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3. 随心所欲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强调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随机应变——突出根据外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对。

(1) 我们不能时时都随心所欲,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控制自己的情绪。

(2) 由于发言人临时缺席会议,会长就随机应变换了个话题。

4.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时神态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指说话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2) 夸夸其谈之人总是行动最少之人。

5.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变幻莫测变化多端——突出变化的多而大。

变化无常——强调变化的无规律性。

变幻莫测——突出不可预料性。

(1)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的像羽毛,有的像绵羊,有的像鱼鳞,还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 他这人总是变化无常,一会生气,一会开心。

(3)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 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融会贯通——侧重指把知识、道理融合了之后还能够从中有所领悟。

融为一体——指事物融合为一个整体,彼此不分。

(1) 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 湖面平静,水清见底,山光水色融为一体,洁白一片,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流连忘返。

7.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风雪载途风餐露宿——形容野外工作生活的艰辛。

风尘仆仆——指人经长途跋涉后劳累的样子。

暑假寒假初中高中中考高考语文提升:最容易用错的成语集锦及成语积累(适合各年龄层次阶段)

暑假寒假初中高中中考高考语文提升:最容易用错的成语集锦及成语积累(适合各年龄层次阶段)

语文成语集锦(适合各年龄层次阶段)语文成语集锦 (1)(一) 最容易用错的成语 (2)(二)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1)(三)褒贬最易误用的成语 (13)(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4)(五)使用对象最易误用的成语 (15)(六)成语积累(每日十词) (16)(七)成语意思积累及造句 (27)(八)补充最易错用成语 (36)(九)报刊中常见成语俗语使用错误 (46)(一) 最容易用错的成语1. 明日黄花【解释】: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他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2. 登堂入室【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 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示例】:面对五四时期的伟大作家,现在的很多所谓的作家,实难望其项背。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4. 目无全牛【解释】: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误用】:常被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5. 七月流火【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

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示例】: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6. 罪不容诛【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7. 首当其冲【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这里指神秘的意思。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这里是考虑的意思。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聩:耳聋。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

雍:和谐。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

垠:界限;边际。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滋:生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指草木。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恢宏: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涂:泥沼;炭:炭火。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

恙:病。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

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

狼藉:乱七八糟。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比喻事情终止。

中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汇编(附词义解析、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汇编(附词义解析、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常见成语误用汇编(附词义解析、易错成语)01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完整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素意义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的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成语中一些含有生僻义的关键语素,切忌粗枝大叶,一瞥而过,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实例展示: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用法解析:例1中“文不加点”中的“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

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例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冲”是“要冲,交通要道”的意思,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例3中的“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谣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多误作团结力量大。

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在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

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成语运用回到其本意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

实例展示:例4.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5.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例6.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例7.节日的秦淮河畔充满了喜庆气氛,灯红酒绿,十分热闹。

用法解析:例4中的“秦晋之好”是指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

中考语文常见十类成语误用汇编一、骑虎难下成语解析:骑虎难下,比喻境地困难,难以摆脱。

常见误用:有的人在写作文时,经常将“骑虎难下”用于描述一个人面对不同选择时的矛盾心理,这并非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实际上,“骑虎难下”更多用来形容处境尴尬、难以摆脱的窘况,比如在工作当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可以用“骑虎难下”来形容。

二、杯弓蛇影成语解析:杯弓蛇影,比喻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错觉。

常见误用: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误用“杯弓蛇影”,把它用来描述一个人因过于紧张或恐惧而出现错觉。

实际上,“杯弓蛇影”更多用来形容因为过于惊恐而产生的错觉,比如在夜晚行走时,因为害怕而产生幻觉,看到杯子变成了蛇。

三、画蛇添足成语解析: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毫无必要。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画蛇添足”,它们把它用于描述做某事是否得当或注意力集中。

其实,“画蛇添足”更多用来形容做不必要的事情,比如写作业时,已经得出结论,但还继续添加无用的内容。

四、对牛弹琴成语解析: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误用“对牛弹琴”,将其用于描述对不感兴趣的人说话,以为是没有效果的。

实际上,“对牛弹琴”更多用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就好比对牛说琴,没有意义。

五、杞人忧天成语解析:杞人忧天,比喻没有事儿却乱想。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杞人忧天”用于形容担心未来发生的事情,这是对成语的误用。

实际上,“杞人忧天”更多用来形容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就像杞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没有根据。

六、半途而废成语解析:半途而废,比喻做了一半就停下来,不再继续进行下去。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将“半途而废”用于形容做事情中途出现了困难,导致无法坚持下去。

实际上,“半途而废”更多用来描述做一件事情中途没有坚持下去,而是懈怠了。

七、画龙点睛成语解析:画龙点睛,比喻在作品的后面加上重要的一笔,使之更加美好。

常见误用: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误用“画龙点睛”,认为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连接上下文的重要桥段。

初中中考语文最易错的200个成语梳理(附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最易错的200个成语梳理(附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最易错的200个成语梳理(附答案)001、关怀倍至()002、随声附和()003、巧妆打扮()004、记忆尤新()005、挺而走险()006、融汇贯通()007、并行不背()008、略见一般()009、宽洪大量()010、无耻滥言()011、世外桃园()012、伶牙利齿()013、汗流夹背()014、轰堂大笑()015、名列前矛()016、备受青睐()017、挑拔事非()018、歪风斜气()019、默守成规()020、待价而估()021、走头无路()022、侯门似海()023、手屈一指()024、众口烁金()025、积毁消骨()026、行踪鬼密()027、出奇致胜()028、好高鹜远()029、杯盘狼藉()030、精兵减政()031、鼓惑人心()032、眼花瞭乱()033、披星带月()034、陈词烂调()035、消声匿迹()036、不省人事()037、振撼人心()038、插科打浑()039、绝然不同()040、要言不繁()041、层峦迭嶂()042、仗义直言()043、既往不究()044、委屈求全()045、明火执杖()046、迷天大罪()047、张慌失措()048、火势漫延()049、饱经苍桑()050、无精打彩()051、禁若寒蝉()052、真知卓见()053、谍谍不休()054、虚无飘渺()055、甘败下风()056、出类拔萃()057、蓬筚生辉()058、计日成功()059、谋取暴利()060、流览一遍()061、大学肆业()062、磬竹难书()063、相辅相成()064、好景不常()065、谈笑风声()066、请予接恰()067、沸反盈天()068、到处传颂()069、政权颠复()070、提心掉胆()071、无礼漫骂()072、言谈恢谐()073、冒然行事()074、很有俾益()075、按价赔尝()076、沾污名誉()077、图书装祯()078、大声急呼()079、山青水秀()080、战胜朝庭()081、民生凋蔽()082、旁证博引()083、水乳交溶()084、事必躬亲()085、应接不遐()086、违法造事()087、冒天下之大不违()088、共商国是()089、飞扬拔扈()090、分道扬镖()091、断烂朝报()092、厝火积薪()093、单精竭虑()094、嘻笑怒骂()095、喜皮笑脸()096、远大报负()097、各行其是()098、佩戴手饰()099、私下蹉商()100、誊写复印()101、璀灿夺目()102、德艺双磬()103、心头烦燥()104、皮肤皲裂()105、厉兵秣马()106、万里平筹()107、高潮叠起()108、惹事生非()109、群英汇萃()110、胸无城府()111、淹没无闻()112、徇私舞敝()113、沤心沥血()114、千锤百练()115、欢心鼓舞()116、声名雀起()117、长备不懈()118、引疚辞职()119、不容质疑()120、百战不怠()121、举止安祥()122、味同嚼腊()123、一张一驰()124、束之高搁()125、磨肩接踵()126、功亏一溃()127、果断决择()128、茅屋修茸()129、良晨美景()130、赋与使命()131、偷盗消脏()132、材料翔实()133、针贬时敝()134、频临破产()135、怵目惊心()136、金榜提名()137、若既若离()138、与日具增()139、棉里藏针()140、晓勇无敌()141、额首称庆()142、不循私情()143、剑拔驽张()144、粼次栉比()145、匪贻所思()146、残无人道()147、为虎作昌()148、鱼翁得利()149、呱呱堕地()150、一杯黄土()151、编篡字典()152、尚待商确()153、捉发难数()154、毕竟不同()155、勤能补绌()156、朴朔迷离()157、天翻地复()158、顶力相助()159、笑容可鞠()160、臵若往闻()161、面面相去()162、不记其数()163、咸口不言()164、遗笑大方()165、浑浑恶恶()166、烦文褥节()167、不径而走()168、矫柔造作()169、风声鹤泪()170、流言飞语()171、人情事故()172、堪误校正()173、园舞曲()174、九宵云外()175、工程峻工()176、卑恭屈膝()177、震聋发聩()178、巧夺天功()179、壁立千刃()180、焕然冰释()181、风糜一时()182、成绩蜚然()183、名门旺族()184、标新立意()185、工程剪彩()186、火中取粟()187、入不付出()188、张慌失措()189、蜂涌而来()190、销脏灭迹()191、一语破敌()192、严惩不怠()193、含辛如苦()194、买犊还珠()195、相反相承()196、粗制烂造()197、心心相映()198、一愁莫展()199、同仇敌慨()200、最后通谍()【答案】01、关怀备至 02、随声附和03、乔装打扮:装,改变服装、面貌;打扮,指化装。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例析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例析

中考语文易错成语例析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长期以来人们将一些事件、典故和道理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形成的。

近年来中考语文对成语的考查分量逐年增加,其中大多以判断成语使用准确与否的形式出现。

现将一些在中考中常出现又比较容易误解的成语摘出,供同学们参考。

1、栩栩如生例: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栩栩:生动的样子。

这个成语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说野生动物栩栩如生显然不合适。

2、济济一堂例:泰州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不可能只聚集在一处,可换用“络绎不绝”。

3、无可非议例: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在华盛顿公开承认,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犯有无可非议的错误。

无可非议是说没什么能够指责的。

既然在伊拉克问题犯有错误,这当然应该受到指责。

例句用无可非议显然是错误的。

4、可歌可泣例: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可歌可泣,一般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这个成语感情色彩相当浓烈,洪战辉的事迹还达不到可歌可泣的水准,可用“可喜可贺”替换。

5、巧夺天工例: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桂林山水黄山松都是自然的杰作,并不是人工的东西,用“巧夺天工”夸赞天然景致是不合适的。

6、销声匿迹例: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6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一般用来形容人。

例句说的是春节晚会,用销声匿迹形容显然是不当的。

7、忘乎所以例: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忘乎所以,常常指因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

例句赞扬的是人的读书精神,用这个成语显然与整句话的语境不符。

4.中考语文常用易出错的100个成语

4.中考语文常用易出错的100个成语

中考语文常用易出错的100个成语【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丘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下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与“不负众望”常被混用。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形容没有腿却能跑。

形容消息传布迅速。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常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原指事物无法归类整顿,后借指事情坏到无可挽救的地步。

有人将此词与“发而不可收”糅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误例:这些办事的规矩,在我们看来早已习惯成自然了,可对那些初到中国的外国朋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不瘟不火】指的是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这是一个赞扬演员演技好的褒义词。

常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十二)
331.一枕黄粱:不是指一枕头黄粱(小米),而是比喻想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332.一日之雅:是指短暂的交往,雅,交往。

333.一定不易;好像指一定不容易,其实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334.一寒如此:并非指如此寒冷,而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335.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336.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337.一日之雅:指短暂的交往,雅指交往。

338.一定不易: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不是一定不容易的意思。

339.一寒如此:形容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并非指如此寒冷。

340.一傅众咻(xiu):傅:教导;咻:喧闹。

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是不会学好的。

后来用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

341.一衣带水:原形容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后比喻仅隔一水。

极其邻近。

342.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再费事了。

一劳不能仅理解为辛苦一次。

343.贻笑大方: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344.颐指气使: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入傲慢的神态。

345.以儆效尤:(处理坏人或坏事)用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346.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

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347.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算错。

348.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349.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350.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351.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352.饮鸩(zhen)止渴:鸩:一种毒鸟。

喝毒酒解渴。

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

贬义。

353.蝇营狗苟: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

营:蝇飞之声。

苟:指不顾羞耻。

354.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要注意语境:他对这个问题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前后不一致,前面说全面,后面说透彻。

355.鞭辟人里: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356.有救无类: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无类:不分类别。

357.余勇可贾(gu):形容力气还没有用尽。

贾:卖。

358.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359.糟糠之妻:不是指长得丑陋的妻子,而是指共患难的妻子。

360.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