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30张PPT)

• 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光辉旗帜。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九大(2017年)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这件衣服在哪买 的?多少钱?我也 要去买一件!
糟糕,怎么和同 事撞衫了?看来今 天还得重买一件!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奉行节俭
量入而出
信贷消费
超前消费
总结提升
• 社会主义建设探寻出正确道路,是我们国 富民强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票证时代
•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 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 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 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 “票证”。 • 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 鱼票、肉票……在当年,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 难行,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都没法过。那 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那时可以称 之为“票证时代”。
中国第一个 GSM电话的诺 基亚2110
第一款全中文手 机——摩托罗拉 CD928+
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 机——爱立信GH337
九十年代末,手机的地位, 更是从身份的象征逐渐成 为一种多媒体通讯工具, 充斥着平民百姓的工作与 生活,几乎是人手一个。 就在手机风暴还没有减弱 之时,网络聊天、视频工 具就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 席卷而来,使人与人之间 的沟通更加方便与快捷。
“大哥大”!砖头似的模拟制式无 线通讯接入机。一部几万元,非一 般人所能拥有,真正的老板才有财 力负担得起,话费每分钟一元以上, 还要交月租费。但走在大街上,回 头率不少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24张PPT)

现代楼房
改革开放后
日常生活的变化——住 改革开放前: 拥挤、破旧
改革开放后: 住房条件大大优化
改革开放前: 交通方式单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行
改革开放前: 交通方式多样,立体交通网络形成
日常生活的变化——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大大增加
日常生活的变化——通信与互联网
智能手机全面普及
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走在世界前列

•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衣--- 匮乏、单调 • 2、食--- 匮乏、单调 • 3、住--- 条件较差 • 4、行--比较落后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日益丰富 面貌一新
通达便捷---

“蓝灰色的海洋”
60、70年代
改革开放后
丰富多彩 时尚个性
日常生活的变化——衣Fra bibliotek改革开放前: 千篇一律
丰富多彩、追求个性 改革开放后:
为什么百姓社会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变迁?
原因: 改革开放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生活的变迁
衣 食 住
破 旧

互联网、 收入 通信

改革 色彩、 饮食结构单 开放 样式 一、徘徊于 前 单调 温饱、 改革 开放 后
色彩 丰富、 解决温饱、 有个 追求健康 性
交通 方式 少 落后、 单一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旧四大件”?
改革开放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新四大件”?
“四大件”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
“四大件”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
“四大件”的变化 ——21世纪
1、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时间(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22张PPT)
( )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 . 人 们 服 饰 品 味 逐 渐 提 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3.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
顿能吃五碗饭,你现在却连两碗都吃不了。”小明辩
解道:“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
说您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
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
)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 吃喝穿戴属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
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10 . 截至 2015 年 , 中国手机的保有量为 9.5 亿台 , 中 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网购”支付宝,手机支付, 几乎成了手机机主的标配日常。以上事实说明了( ①我国电信产业发展迅速 和简便。 ③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④人们已经被手机捆绑住了生活
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
(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D
)
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 . 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 会的和谐稳定。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
D 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
工程,它体现了我国( 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完整版-PPT

部编版初中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完整版-PPT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90年代以来 绚丽多彩 时尚个性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2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 “吃饱肚子成奢望”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 ,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 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 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
1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布票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革命”
50年代 中山装
列宁装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60、70年代
“劳动最光荣 ,
朴素是时尚! ”
“蓝灰色的海洋”
“蓝灰色的海洋”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80年代
“毛泽东的孩子 们穿起了时装!

198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出访欧洲

5.国家元首从表面上看是个人,但事 实上, 是一个 国家机 关,是 一个国 家在实 质上或 形式上 的对内 和对外 的最高 代表。

6.我 们 经 历 了 学习 的辛苦 ,收获 学习的 成果时 ,那种 发自内 心的愉 悦让我 们体验 到学习 的美好 ,它是 学习过 程带给 我们的 美妙享 受。

7.学 习 过 程 中 需要 集中注 意力、 耗费精 力,遇 到困难 和阻挠 时需要 调节不 良情绪 等,这 些都需 要我们 凭借坚 强的意 志作出 努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重要 变化。 2、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 巨大变化。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31张PPT)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31张PPT)
影响:资使。信所息以的很传少打递电变话得,快除捷非和是遇简到便什,么深特刻别地重要改的变事着情人。们的思想观念
和生活方式
电信 通信
互联网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十分普遍 发展迅速,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
通信方式的变迁
购物方式多样化
传统购物
网络购物
支付方式多样化








支 付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 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千米,是一项超大型跨 海交通工程。
3.民用航空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 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我国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
1993年5月,北京放开粮油价格, 图为朝阳区某粮店店员在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
2.日常生活变化的表现
(2)食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 饱”,而且还要“吃好”,讲 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 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 入人心。
2.日常生活变化的表现
(3)住 当时农村地区的俗语:“泥巴墙,茅草房,支口锅,铺张床。”
4.城市交通 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 通状况。
◎北京地铁
交通
改革开放40年来,居民出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交通运输业发展成绩
斐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
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 湘西矮寨大桥
铁路 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
交通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衣、食、住、娱乐等各方面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共34张PPT)

6.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7.“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 行车到私家车”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B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人们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
C 的根本原因是(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5.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A.D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立 交 桥

便 捷 的 高 速 公 路

民 航 飞 机

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出行方式:改革开放后,多种交通设施
陆空
海地
综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 合 已居世界__第__二__位___,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
了运营效率。
交 公路:较快发展,建立密集公路网,设立公
稿源:《南方都市报》
信 现在的“通信易”
受访人:在座的同学们 年纪:14岁 住址:唐县
说说你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
通信:
*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_全__球_第 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互 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共28张PPT)
(休闲娱乐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
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 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 很大变化。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
界第___二____位__,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公路: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
5.(2014·河南省·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 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 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 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 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 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 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 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 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2分)
• (3)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 例并加以说明。(2分)
5答案(1)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 、鼓励消费;(1分)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 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1分) (2)科技改变生活;(1分)改革开放。(1分 ,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3)例:互联网的普及;说明:网购巨大的成 交量,拉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其它言之 成理的答案也可。举例1分,说明1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共38张PPT)
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 大会,于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在浙江 省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主题为“智能 互联 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 运共同体”。
同步测试
1、人们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更 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
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
念日益深入人心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
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 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 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的是( )
A.抗美援朝 C.“红卫兵”
D B.“大跃进”
D.网上购物
4、古语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变为
现实是通过( )
A.航天技术 C.自动化技术
B.计算机网络 D.新材料技术
B
5、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
A 巨大的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布票种类丰富,购买的衣服越来越多 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D丰 富 多 样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这四十年的 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最直观的的感受莫 过于吃。四十多年前,买什么都离不开 票证,买粮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油 要油票。到了冬天,天天都是萝卜、白 菜、土豆这老三样,过年才能吃上一回 饺子。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物资渐渐充足起 来,大米白面成了人们的主食。无论冬 夏,市场上都能够买到新鲜的蔬菜,居 民市场告别了货物短缺、凭证供应的历 史,迎来了市场繁荣,供应充足,米袋 子品种丰富,菜篮子琳琅满目的时代。 在饮食上,人们不在满足于简单的吃饱、 吃好,逐渐要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吃 出品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 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止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 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昔日的“自行车王国”
现代交通工具:
如今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自行车
公交车
出租车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私家汽车
火车
飞机
地铁 轮船
2、通信的发展: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 国电信网络。 改革开放以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 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课堂练习
1、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 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的新 “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B 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说明( )
A 、我国的高新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B.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D.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
2、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在年度工作会议上,铁路部门表示:到2020年,中国 铁路将实现“三个世界领先”。下面是我国交通取得重大成就的描述,有误的一项
C 是( )
A.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B.在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C.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D.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改革开放后:
198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 支时装模特队出访欧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法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2)、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
90年代初,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粤菜菜式,传统点心,外来风味……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课堂小结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背景 2、衣食住行的变化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的变化 2、通信的发展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迁 上课课件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 线,并与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1985年广州市邮电局开设无线寻呼台
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中 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 来越高。 1988年,广州开通了第一部移动电话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 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 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 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的出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上课课件
除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进入寻常百 部编版八级历史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上课课件 姓家。长途旅行,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任人选择。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3)、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人们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改革开放以后:
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八十年代加走廊, 九十年代盖楼房,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
现在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 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总量不断增加,消费结构 也不断优化,人们在衣、食、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 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 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 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 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 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衣食住行的变化: (1)、衣服
改革开放以前: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 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