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教材、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
cma考试技巧

cma考试技巧
CMA,全称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是一项重要的财务认证。
这项考试包含两大部分:财务报告规划、绩效与控制和财务决策。
考试题型包括300个选择题和2道essay题,总时长为四小时,且期间没有休息时间。
在面对这样的考试时,你可以参考以下一些技巧以提高效率和正确率:
1. 答题方法:采用“扫三遍法”+“排除法”来处理选择题,同时对把握不准的题目进行标记,以便之后有时间再回过头来解答。
2. 时间管理:“扫三遍法”和“排除法”的运用可以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确定答案。
对于把握不稳的题目,可以先做个记号,等剩余时间充足时再来仔细推敲。
3. 提升做题速度:要想提高做题速度,需要加强平时的练习。
题目做得越多,对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就越熟悉,从而提高做题效率。
以上这些策略有助于你在CMA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但请注意,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你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cma如何学习计划

cma如何学习计划第一步:了解CMA考试内容首先,要了解CMA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CMA Part 1考试包括4个部分:External Financial Reporting Decisions、Planning, Budgeting, and Forecasting、Performance Management、Cost Management。
CMA Part 2考试包括两个部分: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Corporate Finance、Decision Analysis、Risk Management、Investment Decisions、Professional Ethics。
学习CMA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对重点知识进行整理。
第二步: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是学习CMA的重要一步。
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其次,根据CMA考试内容和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分配、学习内容安排、复习时间、模拟考试等。
考虑到CMA考试内容较多,建议提前3-6个月开始学习准备考试,学习计划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第三步:选择学习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也是学习CMA的重要一环。
可以选择官方教材,也可以选择市面上的辅导书或视频课程。
在选择学习材料时,要考虑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和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问朋友及老师或到图书馆或书店进行实际查找,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
第四步:系统学习在学习CMA的过程中,要有系统地学习和准备。
首先要对每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制作笔记或概要,方便复习。
其次,要进行主动学习,包括阅读教材、听课、做练习、实际操作等,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还要保持学习动力,可以通过跟同学、老师、考试机构或网上的学习群体进行交流,并相互监督、激励。
cma考试备考学习计划

cma考试备考学习计划第一步:熟悉CMA考试大纲在开始学习CMA考试之前,考生需要先熟悉CMA考试大纲,并了解考试的考试结构、科目、题型、考试时间等基本信息。
CMA考试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了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个科目,分别包括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型。
考试时间为每个部分四个小时。
考生需要在考试前充分了解每一个科目的考试大纲,以便制定学习计划和备考策略。
第二步:选购合适的教材和学习辅导资料CMA考试教材和学习辅导资料非常重要,它们是备考的基础。
考生需要认真选择和购买权威的CMA考试教材和学习资料,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平台、线下书店等渠道购买。
建议考生在选择教材和学习辅导资料时,要多多比较和咨询,以确保自己选购的教材和学习资料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备考。
第三步:安排合理的学习日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备考CMA考试非常重要。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备考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日程,并且要坚持执行。
根据CMA考试大纲的要求,合理分配不同科目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注意力。
第四步:划分重点和难点CMA考试的考试内容非常广泛和深入,考生需要对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将重点和难点单独挑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通过多次练习和总结,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备考效率。
第五步:定期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在备考CMA考试的过程中,定期自我检测和模拟考试非常必要。
考生可以通过做专业的练习题、模拟考试题、往年真题等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时间和题型,减轻考试紧张感,提高应试能力。
第六步: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在备考CMA考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考生需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备考进度,灵活调整学习日程和备考策略,确保备考计划的顺利执行。
通过以上6个步骤的合理组合和执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CMA考试备考学习计划,提高备考效率,增强备考信心,顺利通过CMA考试。
CMA学习方法考试技巧总结

CMA学习方法考试技巧总结CMA(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是国际上公认的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对会计、财务管理和商业决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
下面是关于CMA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的总结。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1. 了解CMA考试内容:详细了解CMA考试的科目、考试大纲、考试时间和分值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2.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3. 按科目分配学习时间:根据各科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将重点放在自己薄弱的科目上。
二、掌握基础知识1. 复习基础知识:CMA考试内容涉及到广泛的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要先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采用多种学习资料:通过阅读教材、参加培训班、听课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做好习题练习1. 坚持做练习题:CMA考试强调实际应用能力,要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更多的习题练习,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
2. 对错题要深入分析:对做错的题目要及时复习和分析,找出解题思路和方法上的错误,加以纠正。
四、模拟考试1. 进行模拟考试:在离正式考试时间不远的时候,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方式和正式考试尽量相似,这样可以让自己适应正式考试的紧张氛围,并且了解自己的实际考试水平。
2. 分析模拟考试成绩:对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五、注意备考细节1. 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利于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2. 注意时间管理:掌握时间的分配和管理,不要拖延学习和复习时间。
3. 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坚持到底,相信自己的能力,克服考试紧张情绪。
CMA考试是一项相对较难的考试,需要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积累解题经验,同时注意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调整好学习状态,最后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考试水平,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
成就CMA的关键秘诀:自觉+经验.

成就CMA的关键秘诀:自觉+经验!11月CMA中文考试已开放注册和预约了,想必很多考生都不禁感叹时间不等人吧~7月考季刚过,一转眼11月考季又在鞭策着大家。
说到CMA学习,没有有效的方法怎么行,要知道高难度就是CMA考试的一大特色,成就CMA关键秘诀就四个字:自觉+经验!分享几点学员的学习心得:1、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遵照执行,并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2、对照讲义听视频课,及时做题,对不懂的知识点要及时弄明白。
3、多做浦江`财经CMA题库。
在对知识点做到熟练掌握后,一定要通过多做题,以达到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的目的。
考试毕竟不是教材知识点的简单重现,所以要通过对题库和模拟试题的反复练习,掌握考试出题要求,了解出题人的思路,同时加快答题速度,提高计算准确程度。
辅导资料中的练习题,应当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要反复练习,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这些练习题中基本上可以覆盖考试的考点。
这些题目我觉得最好能做到三遍。
4、对于论述题,多看课件、讲义等材料,反复看,不必急着背,以熟悉、理解为好。
5、学习时间不能松散,每次学习时,务必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反复贯通,务必融会贯通。
6、听课件。
特别是课件中讲的例题,一定要自己动笔做,做到熟练。
对照讲义听视频课,及时做题,对不懂的知识点要及时弄明白,不留死角。
7、最后的考前冲刺课程很重要,老师紧扣大纲,把教材中涉及的相关考点重新梳理一遍,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考试信心。
说说关于CMA答题技巧:首先,阅读整个问题,明确问题的要求,这有助于形成和组织自己的答案。
其次,使用小图标展示自己的主要观点,并用充分的细节信息支持每个观点,这样就可以展示考生对该问题所有相关事项的理解程度。
再者,应使评分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到答案的要点,为使评分者给出一个较高的分数,考生应清晰、有效地展示自己的答案要点。
然后,如果最后没有时间完成某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写下答案的所有要点,这样就可以向评分者展示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从而能获得部分得分。
顺利备考CMA靠教材和练习册就能行.

顺利备考CMA靠教材和练习册就能行!很多考生对如何选择CMA备考资料十分纠结,尤其是新考生看见眼花缭乱的辅导资料根本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其实乱用辅导书反而有害无益,不仅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还会让考生因做题疲劳产生混乱情绪。
要想顺利高效的备考CMA,靠教材和练习册就已经够用了。
CMA教材比较厚,把整本教材看个三四五遍来熟悉当然是好,但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并且这么大段大段文字看久了相信也会使考生产生反感心情,一般两遍学习教材是最好不过的。
在第一遍学习的时候,快速的浏览一遍CMA考试大纲以及教材大概,熟悉整体课程的结构和了解主要有哪些知识点。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要讲求精细复习,除了掌握对应章节的知识点,还要针对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做错了就及时的改正,查找原因,及时的纠正,牢固自己的知识掌握度。
由于CMA教材上的练习题一般会涉及很多章节,比如某道题涉及了哪几章的内容,第一遍做的时候不需要像考试一样详细的写完整,分析列出答题思路和主要的要点的方式。
做完和答案的思路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是分析思路上的问题,还是知识点不全面,找到原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在备考CMA的过程中,除了要紧扣考纲,吃透教材,CMA练习册也是通关必备品之一,那么,怎样利用练习册高效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首先,我们先来阐明练习册对于CMA备考复习的好处。
练习册紧扣知识点、要点,做大量的练习题可以加深学员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加强理解。
而如果你只看教材不做题,是没法记住和理解那么多知识点的,所以,练习册是重要性就体现了。
在考前两个月的时候,除了做大量的习题真题、实施题海战术外,也要把自己之前的错题拿出了进行复习,避免自己再次出现错误。
最后,在考前一个多月的时候,学员要回归课本,吃透例题,即使在最后的复习中,也要随时记录自己的错误点,及时更新和巩固。
CMA学习方法考试技巧总结

CMA学习方法考试技巧总结CMA(管理会计师)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于考生来说,通过CMA考试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下面是关于CMA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的总结。
一、学习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内容和考试时间安排等。
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
2. 系统学习:CMA考试科目繁多,内容广泛,需要系统地学习。
可以根据官方提供的考纲和教材,从整体上把握各科目的基本知识点和考点。
3. 理论实践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习效果。
4. 多种学习方式:可以结合教材学习、网络课程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5. 认真复习:学习之后一定要进行复习,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
可以将学习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笔记等形式,方便复习时查阅和回顾。
二、考试技巧:1. 熟悉考试规则:在考前,要仔细阅读和熟悉考试规则和考场要求。
了解考试时间、方式、试题结构、答题要求等,不要由于对考试规则不熟悉而影响发挥。
2. 针对性备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备考自己薄弱的科目和知识点。
可以通过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练习。
3. 抓住重点考点:在复习过程中,要抓住重点考点,重点攻克难点。
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和官方考纲,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4. 做足练习题:考试中,针对不同科目,要多做练习题。
通过大量练习题的做题和解题过程,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
5. 注意答题技巧: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
先做自己熟悉的题目,节约时间;对于不懂的题目,可以先跳过,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一个题上;注意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答题的思路。
6. 保持良好状态:在考试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状态。
关于CMA学习方法考试技巧总结

关于CMA学习方法考试技巧总结如果不想凭幸运通过考试的话,就老老实实用“三遍学习法”,第一遍把教材看一遍,看后马上做书里的题目,这时不用在意速度,你肯定会很慢,而且有不少题不会或做错,不要紧,做完后开始第二遍学习。
第二遍学习,就是学习做错的或不会做的题目,看解释或翻书,一定要理解而不是记住正确答案。
如果再不懂就要去找参考书看了。
按章节学两遍后开始总复习,即第三遍强化学习。
第三遍强化学习。
主要是review重点内容的notes或自己的摘要笔记,然后反复做题,这时要注意控制答题速度,平均每题用时不要超过1分半钟。
这样把每章节的题目做一遍后,做模拟题目。
最重要的是时间管理,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会放弃,越难的题越要先放弃,因为每道题的分值是一样的。
这种客观题考试的计分系统不会识别你学会了多少知识,它只会计算你答对多少题。
所以考试时也有一个很通用的好方法就是“扫三遍法”。
第一遍做概念题和那些简单短小的计算题,大计算题先pass过去,不用mark,中间碰到不会的也要猜个答案,但凡猜的和模棱两可没把握的都mark起来。
第一遍应该完成了75%~80%的题目,用时一半就可以,不用太快,否那么可能会因审题做题不仔细而使正确率降低。
第二遍是点击reivew中inplete的题目,就是之前pass的那些大计算题,同样,不会的也要猜上答案。
还有就是尽量不要在一道题上耽误超过3分钟,如果需要进一步推敲的先mark上。
这样两遍过后你应该做完了所有的题,此时最好还有半小时时间。
第二个考试技巧是对题干长的题先看问题,然后从题目中筛选需要的信息,防止运用不必要的信息和进展不必要的演算。
有的题目长但其实不是什么计算题。
首先用排除法,排除肯定错的选项,然后是选剩下答案中最优的。
没有什么idea的概念题或是那些问except的题目,注意答案中如果有特别绝对或主观的字眼如all, always, none, never, 那么据经历统计这种选项通常不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A教材、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一、关于教材和复习资料如果纯粹为通过CMA考试的话,用一本Review Notes加一套题库(最好是软件式的)就可以了,至于选哪个出版商嘛,没有一家是十全十美的,我用了Hock的教材和Gleim的题库,感觉不错。
Gleim的书编得不好,有的章节晦涩难懂,甚至超出大纲范围,读了浪费时间。
不过它的题库确实不错,内容非常丰富,完整的做一到两遍题库,通过考试绝对不成问题。
书的话就不如选Hock的了,比较浅显易懂。
当然不论哪个出版商,notes就只是notes,是为考试准备的“鸡精书”,对没有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浓缩。
再者,如果通过考试之余还想开阔一下知识视野和想在不同的business scenarios下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话,适当看一些参考读物对考试、学习乃至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IMA官方网站上有suggested reading ist,其中有不少国际上很经典的商科教材,大家可以选读,在各大书店MBA教材区都有售,看中文译本也可以的。
我这里列出几本我看过的(不一定通读),它们大部分都在IMA suggested reading list里,特别是Horngren所著的《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必修的一门课。
1.经济学原理第3版中文版-N Gregory Mankiw (曼昆)机械工业出版社-PART12.Cost Accounting - A Managerial Emphasis - 10th edition - Horngren,Charles T., Foster, George M., and Datar, Srikant, 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文版成本会计-管理的着重点第11版中文版- Horngren, Charles T., Foster, George M., and Datar, Srikant, 人民大学出版社–PART2 & PART33.Intermediate Accounting 11th edition - Kieso, Donald E., Warfield,Terry D. and Weygandt, Jerry J. 中信出版社英文版–PART24.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11th edition - Van Horne, JamesC., and Wachowicz, John M., Jr., 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文版–PART35.Marketing Management 10th edition - Philip Kotler 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文版–PART36.生产运作管理第2版-陈荣秋机械工业出版社-PART2 & PART3以上1~4是CMA ART1~PART3的重点考试内容,5和6不是重点考试内容,但在管理会计领域,manufacturing和marketing的管理理论都是应该掌握的非财务学科的知识。
管理信息系统不是考试重点内容,但应该也是对管理会计工作比较重要的内容,不信去看招聘广告,很多大公司都实行ERP并要求财务人员有ERP实施经验,但我没时间去找好的参考书,以后再说吧。
Part1的数学部分和内部控制部分既不是重点考试内容,也不是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就省省力气,不管懂不懂都不用看什么参考书了。
此外最重要的复习资料莫过于Learning Outcome Statement,考试一般是严格按照大纲出题的,甚至难度都是严格按照大纲的,大纲里只是要求recognize, define, basic understanding的topic考试是不会出计算题的。
二、关于学习方法现在回到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上。
如果不想凭侥幸通过考试的话,就老老实实用“三遍学习法”,第一遍把hock的notes看一遍,看完一章后马上做书里的题目,这时不用在意速度,你肯定会很慢,而且有不少题不会或做错,不要紧,做完后开始第二遍学习,也就是学习做错的或不会做的题目,看答案的解释或回去翻书,一定要理解而不是记住正确答案。
如果再不懂恐怕就要去找参考书看了。
这样按章节学了两遍后可以开始总复习,也就是第三遍强化学习。
主要是review重点内容的notes或自己的摘要笔记,然后用gleim的题库反复做题,这时要注意控制答题速度,平均每题用时不要超过1分半钟。
这样把每章节的题目做一遍后,做prometric sample test,如果正确率在80%以上那么考试应该没问题,可以去预约机位了。
但注意你实际考试的分数可能不会比gleim sample test的高,因为gleim的题目你可能在书里做过已经熟悉了,考试肯定会有些面生的题。
考试是70%才能通过,所以用Gleim练习时要留出一定buffer。
带职学习可能是枯燥和痛苦的,这一点是针对工作多年已脱离大学财经类知识太久的人,英文程度一般又没学过任何英文课程的人,及已经做到比较senior的职位需要承担较大工作压力的人,可能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比如两三年才能考过所有考试。
但无论基础多么低,如果你想通过考试最终被certify,那么需要用意志去坚持,牺牲相当的娱乐、交际和休闲是不可避免的,不要想靠什么捷径或运气,务必以学懂为要旨,不要贪快。
如果有背景知识,比如考过其它国际会计证书或学过MBA课程的,CMA的学习就会简单得多,读notes和做一遍题就够了。
对于年轻的记忆力好的人可能依靠大量模拟题训练也没问题可以考过,但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就不好说了,如果做相关工作马上会露马脚,毕竟学习和实务是不一样的。
但说到这也要提醒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不要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掉以轻心,你干过不一定能答对考试题目,因为除了理论与实务的gap以外还有个时间压力问题,工作中你算某个决策方案的relevant cost时,再苛刻的老板恐怕也不会要求你2、3分钟内必须完成并且正确。
:)订学习计划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不绝对有效。
如果你有背景知识并充分了解考试大纲的话,这个方法行之有效,如果不是,你会发现无论你多么努力和挤时间,实际的进度总是比计划慢很多,因为你可能总因没看懂需要反复阅读琢磨甚至去找额外的参考书。
还是回到我们熟悉的“小马过河”的故事,你想知道河水是深还是浅?那么你先要知道自己是松鼠还是大象。
:)CMA的特点是内容多,虽然说考试就那么回事。
美国的考试不论CPA,CMA都是这样,它每一部分都是把若干门学科掺杂在一起,别看只有四部分,其实知识覆盖面不亚于其它如ACCA/CIMA这些考十几门的会计证书。
这对记忆力是一个考验,很容易看了后面忘前面。
我的体会是,在第一遍学习中做摘要笔记是一个好的方法,但缺点是费时。
所以我只针对我理解薄弱的部分做摘要笔记。
这样到第三遍review时只需要看笔记就可以了,这便是“书越读越薄”的道理,比总捧着几百页的厚书感觉要好多了。
最后,不要花太多时间学习,这不一定能提考试分数。
特别到了总复习阶段,你要想记住的更多,那么就得看得少一些,做题不要超过三遍,一遍有点悬要看运气,两遍最好。
做多了你可能稳准快,但可能是靠记忆了,而之前对解题思路的研习可能已经生疏了,这样不利于考试遇到面生的题目时灵活思考解题方法。
三、关于考试技巧再说考试技巧。
最重要的是时间管理,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会放弃,越难的题越要先放弃,因为每道题的分值是一样的。
这种客观题考试的计分系统不会识别你学会了多少知识,它只会计算你答对多少题。
所以考试时也有一个很通用的好方法就是“扫三遍法”。
第一遍做概念题和那些简单短小的计算题,大计算题先pass过去,不用mark.。
中间碰到不会的也要猜个答案,凡是猜的和模棱两可没把握的都mark起来。
第一遍应该完成了75%~80%的题目,用时一半就可以,不用太快,否则可能会因审题做题不仔细而使正确率降低。
第二遍是点击reivew中incomplete的题目,就是之前pass的那些大计算题,同样,不会的也要猜上答案。
还有就是尽量不要在一道题上耽误超过3分钟,如果需要进一步推敲的先mark 上。
这样两遍过后你应该做完了所有的题,此时最好还有半小时时间。
然后就是第三遍review,检查那些mark的题。
如果确认无误有把握的可以unmark,仍没把握的不必unmark,对计分没有关系。
三遍过后再有时间可以review all questions,如果觉得没必要的话可以数数仍在mark的题目有多少大致可以知道自己的分数了,因为此时仍mark的题目错误几率应该很大了。
:)第二个考试技巧是对题干长的题先看问题,然后从题目中筛选需要的信息,避免运用不必要的信息和进行不必要的演算。
有的题目长但其实不是什么计算题。
第三是猜的技巧,首先用排除法,排除肯定错的选项,然后是选剩下答案中最优的。
没有什么idea的概念题或是那些问except的题目,注意答案中如果有特别绝对或主观的字眼如all, always, none, never, 那么据经验统计这种选项通常不正确。
如果选项中出现一些nonsense theory,也就是说书本上和大纲中都没提过的术语也很可能是不正确的,还有含与题目不相关的术语的选项也通常不正确。
还有如果两个选项是逻辑上完全相反的,那么有可能(但不是绝对的)它们中其中一个就是正确答案,二选一的猜中率总要高一些吧。
最后是控制情绪,特别在时间没控制好又快交卷的情况下很容易紧张,这时可能会越想快看题目越是看不懂,然后心跳加快越发着急,这时千万忍住,先停下不要看屏幕,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等情绪平稳了再开始,你会发现牺牲这半分钟是很值得的。
不论从哪部分开始,第一个part的成绩通常是最低的,因为你没有经验,但以后你会发现你对各种考试技巧的驾驭越来越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