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王佐被杀害的历史真相

合集下载

袁文才、王佐,在1930年被湘赣特委错杀,井冈山失守,直到49年才解放

袁文才、王佐,在1930年被湘赣特委错杀,井冈山失守,直到49年才解放

袁文才、王佐,在1930年被湘赣特委错杀,井冈山失守,直到49年才解放1930年2月24日清晨,江西省永新县城尹家巷22号。

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第一个闯进袁文才的房间,直接朝睡梦中的袁文才开枪,把袁文才打死在床上。

清晨的枪声很是刺耳,加上头天晚上王佐就有所察觉,所以,听到枪声,王佐立刻与刁飞林等几个亲信赶忙往宁冈方向的东门跑去。

此时,负责解决王佐的永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彭文祥正前往王佐的驻地——尹家祠。

王佐一行人赶到宁冈东门时,发现浮桥已经被拆除,王佐等只好涉水过河。

由于水急河深,王佐等不会游泳,就被淹死在东关潭里。

而后,袁文才部的主要骨干李筱甫、周桂春、谢桂标、陈慕平、谢华光、朱游庭等先后被抓住枪杀。

王佐部也只逃出小部分,共计打死、淹死40余人。

剩下的战士关了3天,愿留下的编入红五军一部分,编入宁冈游击队一部分,不愿当兵的发给路费。

袁、王两支部队从此消亡了。

由于袁、王被错杀,在井冈山根据地失去了民心,老百姓再也不相信共产党了,井冈山根据地很快失守。

红军多次想打回井冈山,都没有成功。

后来,萧克指挥17师,已经打到了黄洋界哨口,就是攻不上去,因为老百姓不支持呀!一直到1949年9月,解放军18军,才打下井冈山。

你可能要问了:袁文才、王佐不是最早收留毛泽东带领的秋收起义失败的部队到井冈山的吗?而且和毛委员一起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吗,怎么就被自己人给打死了呢?说来话长,听我慢慢地给你说。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卢德铭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部队由刚开始的5000多人锐减到1500多人。

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不能按照中央的指示去打戒备森严的大城市长沙,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浏阳的文家市转兵,经过在永新县的三湾改编之后,在当地地下党的帮助下,决定到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安营扎寨”,慢慢地发展壮大。

此时,在井冈山的茅坪、茨坪,有两支当地的地方武装,一个头领叫袁文才,一个叫王佐。

井冈双雄的袁文才王佐被冤杀始末

井冈双雄的袁文才王佐被冤杀始末

井冈双雄的袁文才王佐被冤杀始末党史上曾发生过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事件,那就是被称为井冈双雄的袁文才王佐被冤杀。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遭重挫后,率领起义军余部转移到了江西井冈山地区,收编了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自卫军。

袁文才、王佐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

从此,原井冈山上的两支地方武装成为工农革命军的一部分,绿林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部队刚一改编,袁文才和王佐就率部参加了井冈山军民对国民党正规军的第一个歼灭战--新城战斗,取得大捷。

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

袁文才、王佐率领的第2团编为第32团,分别担任团长和副团长。

32团在建设和保卫井冈山根据地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赢得了党的高度信任。

袁文才、王佐还同时当选为红四军军委委员,进入了军队的最高领导层。

在5月和10月分别召开的两次中共湘赣边界党的代表大会上,袁文才、王佐又两次双双被推举为特委委员。

他们在井冈山上的住处,也被规定为党中央取得联系的永久的可靠通讯处。

毛泽东在永新城向中央写信告知:“我们的永久通讯处:宁冈袁文才,大小五井遂宁界金竹山王佐。

”1928年6、7月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

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

六大通过了《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

在这个决议案里,对土匪武装的问题,作出了这样的规定:“与土匪武装类似的团体联盟(指与其结成统一战线的联盟)在武装起义以前可以利用,武装起义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镇压他们”;“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首领,即令他们帮助武装起义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

”1928年冬,江西省委把六大决议案送到井冈山。

曾为土匪首领的袁文才、王佐的命运岌岌可危。

对中央决议应如何贯彻和执行,毛泽东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主张实事求是。

1929年初,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柏露会议。

浅议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教训

浅议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教训

浅议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教训作者:戴华桂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3年第12期1930年2月23日晚,永新县城,边界特委领导朱倡偕等人,在中央特派员彭清泉的主持下,请来红五军部队协助,率部包围袁文才、王佐及其部队住处,当场将袁文才击毙在床上,王佐闻声跳窗而逃,溺死在永新县禾水河中。

这就是震惊江西苏区的袁、王被杀事件。

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毛泽东非常器重的人物,为何会被自己人杀害呢?以下通过具体分析事件中的这些人物,来探讨事件带给我们的深刻的血的教训。

一、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解读(一)袁文才、王佐。

袁文才(1898—1930),江西宁冈人。

贫苦农民家庭出生,客家人。

早年参加马刀队,任参谋长;1926年秋,“马刀队”被编为宁冈县保卫团,任团总;9月,发动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率农民自卫军在茅坪坚持斗争。

同年7月,会同王佐攻克永新县城,营救出60多位共产党员和群众。

同时,成立了永新县革命委员会和赣西农民自卫军,任自卫军副总指挥。

1927年10月,迎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并接受整编,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2月,袁部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任团长;4月,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编为红4军第11师第32团团长。

先后率部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城、龙源口、黄洋界、坳头陇等战斗。

曾被选为湘赣边界工农政府主席,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红4军军委委员。

1929年1月,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

袁文才任红4军参谋长,随军出征。

后擅自返回井冈山,1930年2月23日,于永新县被害。

王佐,江西遂川人。

贫苦家庭出生,裁缝,客家人。

1923年参加了绿林武装;1925年所部被地方政府收为新遂边陲保卫团,任副团长、团长;1927年,将所部改称农民自卫军,支持遂川农民运动;同年7月,率部攻克永新县城,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旋任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后在宁冈坚持斗争。

错杀袁文才、王佐丢掉井冈山

错杀袁文才、王佐丢掉井冈山

上篇错杀袁文才、王佐丢掉井冈山图中左为袁文才,右为王佐1930年2月24日,经过改造后参加共产党并坚持井冈山斗争,对党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袁文才、王佐,不是战死在对敌的疆场,而是牺牲在自己人的枪口下,成为中国共产党内部最早被错杀的红军高级将领。

袁文才、王佐的被错杀,最终导致了1927年10月起建立的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彻底失守,直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井冈山地区之前,我党我军再也没有回到井冈山重建革命根据地。

坚守了2年4个月的井冈山根据地,与袁、王有密切关系。

可以这么说,袁、王参加革命,井冈山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袁、王被错杀,井冈山根据地最后彻底失守。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是革命史上的一个悲剧,造成这个悲剧原因错综复杂,形成悲剧的过程更是跌宕起伏。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心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

自1927年8月1日起,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但在强大国民党军队的残酷镇压下相继失败。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与先期到达井冈山的毛泽东、何挺颖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宁冈会师,建立了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

1928年12月初,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平江起义的红五军主力辗转苦战至井冈山,在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会师。

随着红四军军事斗争胜利和井冈山根据地巩固与扩大,对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1928年,蒋介石两次组织对井冈山根据地“会剿”都归于失败。

随即,蒋介石委任湖南军阀何键为“湘赣剿匪总指挥部”代总指挥,调集湘赣两省军队共6个旅、18个团3万余人,分五路分别从湖南和江西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

湘赣两省“会剿”井冈山,红军充其量只不过4个团5000余人,兵力悬殊巨大。

为此,1929年1月4日,前委在宁冈柏路村召集60余人的联席会议,军队扩大到团,地方上各县负责人参加,史称“柏路会议”。

在毛泽东主持下,会议首先传达1928年6月至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精神,接着详细讨论了应对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第三次“会剿”的策略。

浅议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教训

浅议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事件中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教训
浅 议 袁 文 才 、 王 佐 被 错 杀 事 件 中 的 历 史 人 物 及 历 史 教 训
戴华桂
( 中国井 冈山干部学 院 江西井冈山 3 4 3 6 0 0 ) 1 9 3 0 年2 月2 3日晚 , 永新 县城 , 委员、 红4 军 军委 委 员 。 1 9 2 9 年1 月, 袁 文 才 、 王 佐 被 错 杀 的历 史 陈 案 平
袁 文 才 、 王 佐 被 错 杀 事 件 对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井 冈山, 陵县委书记 。同年 9 月 参加湘赣 边 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1 9 2 8 年 1 月, 秋 收起 义,任工农革命 军第一师 第 ( 一 )袁 文才 、王 佐 。 编 入 工 农 革 命 军 第 一 军 第 一 师 第 二 二 团 政 委 , 后 随军 上 井 冈 山 ,任 湘
卫军 副 总 指挥 。1 9 2 7 年 1 0 月 ,迎 接 击 斗 争 。1 9 3 0 年 2月 2 3日,与 袁 文 县 青 年 工 人 联 合 会 委 员 长 , 1 9 2 7年
毛泽东率领 的秋收起义 部队上井 冈 才 一并 于永 新县 被害 。
山 , 并 接 受 整 编 ,参 与 创 建 井 冈 山 革命根 据地。1 9 2 8年 2 月 , 袁 部 被 文 才 和 王 佐 早 期 曾加 入 “ 绿林 队”

袁 文才 ( 1 8 9 8 -1 9 3 0 ), 江 西 团 ,任 副 团长兼 二 营 营长 ;4月加 入 赣 边 前 敌 委 员会 秘 书 长 。 年 底 任 中
宁 冈人。贫苦农 民家庭 出生,客 家 中 国共产 党 :5月任 红 四 军第 一 师第 共湘 赣边界特委 书记,领导边 区军 人 。 早 年 参 加 马 刀 队, 任 参 谋 长 ; 三十 二 团副 团长兼第 二营营长、红 民坚 持 井 冈 山 斗 争 ,逐 步 恢 复 了边 1 9 2 6年秋, “ 马刀队”被编为 宁 冈 四军军委委 员、中共湘赣边 界特委 界 各 县 的 红 色 政 权 。1 9 3 2年 初 , 调 县保卫 团,任 团总;9 月,发动宁冈 委 员 ;7 月 ,任 湘 赣 边界 防务 委 员会 瑞 金 中 央 军 事 学 校 任 教 。 1 9 3 3年 , 暴动 ,建 立农 民 自卫 军 ,任 总指 挥 : 主 任 。1 9 2 9 年 1 月 率 第 三 十 二 团 协 在 “ 肃反 ”中被 “ 左 ” 倾 领 导 诬 为

王佐、袁文才井冈山被杀始末

王佐、袁文才井冈山被杀始末
领 导。
作 反 革 命 的 首领 看 待 , 即令 他 们 帮 助 暴 动 亦 应 如 此 。这 类 首
领均应完全歼除。” 毛 泽 东 心 情 沉 重 地 说 : 你 们 听 明 白 了吧 ?就 这 一 段 , “ 我 上 午 没 念 。你 们 几个 议一 议 , 咋 办 ? ” 该 王 怀 和 龙 超 清 最 先 站 起 来 表 态 : 既 然 中 央 有 这 样 的指 “ 示, 我们 应 当执 行 , 于井 冈山 的 土 匪 , 们 也 应 坚 决 歼 除 。” 对 我
隧圜
26第 期 7 0年 4 1 0
维普资讯




■ 一 =■ — 馕
秩 序 和 革 命 免 遭 损 失之 必 要 的 先决 的前 提 , 们 的首 领 应 当 他 分 , 参 加 县 委常 委 工 作 , 责 3 仍 负 2团军 事及 宁 冈 地 方 武 装 的
何 不 借 鸡 生 蛋 , 国 民党 茶 陵 、 县 、 冈三 县 联 防 团 团 将 酃 宁 总 罗 克韶 抓 上 山 ?这 样 来 个 变 害 为利 . 他 那 可 以制 造 小 型 将
步 枪 、 弹 和 手 榴 弹 的 兵 工 厂 为 红 军 所 用 。袁 文 才 的设 想 很 子
陈 毅 对 此 却 不 以 为然 :前 几 天 我们 红 四军 才 发 了 《 绿 林 兄 “ 告 弟 书 》 号 召 绿 林 兄 弟 们 加 入 红军 , 共 产 党 齐 心 合 作 , 么 , 与 怎
共 产 党 。大 革 命 失 败 后 , 文 才 率 部 退 出 宁 冈 , 茨 坪 一 带 坚 袁 在
持 斗 争 。为 了站 稳 脚 跟 , 和 山上 的 王 佐 结 为 “ 庚 ” 同 年 出 他 老 (

王佐、袁文才井冈山被错杀始末

王佐、袁文才井冈山被错杀始末

毛 泽 东 率部 到 达 三 湾 的 当
天, 就派 人给袁文 才送 去 了一封 信 ,表示 愿与袁 、王二 人合作 。 袁文才接 信后 , 思来 想去 ,写了

毛泽东心事重重
怀 和 龙 超 清 最先 站 起 来表
态 : 既然 中央有这 样的指示 , 们 “ 我 1 2 年底 , 98 国民党调动 3 万余 应 当执 行 ,对于 井 冈山的土匪 ,我
敞地 民贫山瘠 , 汪池难容 巨 1月主 持 召开 了著名 的柏 路会 议 。 犹
鲸, 片林 不栖 大鹏 , 贵军驰骋 革命 , 会议结 束 ,彭德怀 、谭震 林以及湘
应 另择 坦 途 。
敬礼
赣边界特 委书记 邓乾元 、 中共永新
县委 书记龙超 清 、 冈县 委 书记 王 宁
彼此称 为兄弟 ,相互支持 。 12 年 9 , 97 月 毛泽东 率领秋
信写好后 , 袁文才派陈 慕平 与 拿 出 已经传达 过 的 中共 六大 文件 ,
宁 冈县 中共党组织 负责人龙超清一 用手指着 ( ( 苏维埃政 权的组 织问题 的章 廿- 暴动前可 以同他 “ 道赶 往三湾 。 泽东热情接 待 了两 决议案 毛
兵力 , 对井 冈 山实施 围困 ,红四军 们 也应 坚决 歼除 。 ”陈毅 对此 却不
前 陷入前所 未有 的困难之 中 。 面对这 以为然 : “ 几天 我们 红四军 才发
封措 辞婉转的 回绝信 :

长者家园/06 20. 8
维普资讯
了 绿林兄 弟书》 号召绿林 兄弟 宁冈县委书记 谢希安从新城急匆匆 煽 风 点 火 ,一 时 间 “ 文 才 已反 告 , 袁 们 加入红 军 ,与共 产党 齐心 合作 , 赶 了过来 , 向特委书记 邓乾 元报告 水 ” 袁 、王 被逼 ,另找 出路 ”的 、“

井冈山早期领导人袁文才王佐被杀真相

井冈山早期领导人袁文才王佐被杀真相

井冈山早期领导人袁文才王佐被杀真相[导读]陈正人把袁、王被杀的事情告诉了毛泽东,他说这两个人杀错了,这是不讲政策。

解放后。

毛泽东同志的看法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还是认为杀袁、王是杀错了。

袁、王被杀是我党、我军早期革命历史上发生的一起冤案。

建国后,他们两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井冈山时期的老同志、前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回忆说:“1930年10月,在红军最后一次打吉安时,我见到了毛泽东同志,把袁、王被杀的事情告诉了他。

他说这两个人杀错了,这是不讲政策。

解放后,大概是在1950年,那时我任江西省委书记,向毛泽东同志汇报江西工作情况的时候,有时也还提到袁、王的事情,毛泽东同志的看法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还是认为杀袁、王是杀错了。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还特意会见了袁文才、王佐的遗孀,对袁妻谢梅香说:“袁文才、王佐不在了,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

当时造成错杀袁文才、王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当时党内一些“左”的政策,是造成袁、王被错杀的主要原因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党的“六大”通过的《关于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提出“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武装起义以前可以适用,武装起义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的镇压他们,这是保持地方秩序和避免反革命的头领死灰复燃。

他们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即令他们帮助武装起义亦应如此。

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

让土匪深入革命队伍或政府中,是危险异常的。

这些分子必须从革命军队和政府机关中驱逐出去,即其最可靠的一部分,亦只能利用他们在敌人后方工作,绝不能置他们于苏维埃政府范围之内。

”这为错杀袁、王提供了政策依据。

“六大”精神传到井冈山之后,永新县委书记王怀、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等人,主张把袁、王杀掉;毛泽东等人则坚决反对,最终还是统一到毛泽东等人的意见上来。

实际上,“土匪”和“绿林”是有本质区别的。

“土匪”是不论贫富,皆为其压迫和抢夺对象,社会各阶级包括贫苦农民都是恨之入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文才、王佐被杀害的历史真相
袁文才、王佐被杀害的历史真相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暴动的1000余人来到井冈山。

当时,井冈山有两位绿林武装的领袖人物,一位是茅坪的袁文才,另一位就是茨坪的王佐。

毛泽东率领部队先进驻袁文才的大本营茅坪,后来通过袁文才的关系,又率部进驻王佐的大本营茨坪。

茨坪是当时井冈山中最大的村庄.多年来,王佐在此苦心经营,后来这里成了红军的大本营。

如果当年没有袁文才、王佐的支持,毛泽东率领的这群“外地人”是不可能在井冈山安营扎寨、落草生根的,仅仅从这一点来看,王佐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

王佐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信任
王佐,又名云辉.号南斗.1898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王家属于客籍,也就是客家人,他的祖辈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迁移到此的。

年轻时的王佐“落草为寇”,参加了井冈山地区的绿林组织。

几经发展,1927年1月,王佐把自己的队伍改编成共产党领导的遂川县农民自卫军,任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

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部到达王佐部队的驻地,受到王佐的热烈欢迎。

王佐把新屋场营房让给毛泽东的部队
居住,还杀了四头肥猪款待工农革命军。

毛泽东当即决定赠送7吱枪给王佐,王佐非常高兴,也当即赠送500担谷子接济工农革命军。

当晚,毛泽东应王佐之邀,指挥工农革命军与王佐的部队一起夜袭石门,彻底摧毁了保安团团部.帮助王佐消灭了多年的心腹大患——尹道一,王佐对毛泽东感恩不尽。

王佐这支部队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流寇思想、游民习气浓重,纯粹是靠封建的洪帮关系维持他们的内部
”,而且由于常年的绿林生活,加之生性暴戾,王佐
还养成了随意杀人的坏作风。

虽然王佐赞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但仍然以怀疑的眼光注视着工农革命军。

后来。

他发现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确实与国民党军队不同,加上袁文才多次来信给他讲毛泽东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他决定接受毛泽东派干部帮助他训练部队的建议。

不久,毛泽东先后抽调了何长工、宋任穷等党员干部,到王佐部队开展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

在党的教育下,王佐克服了打骂士兵、摆香堂、拜把子等不良习气。

毛泽东来王佐部队时,总要抽空与王佐谈心。

王佐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主动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农民,并向何长工等人流露出参加共产党的愿望。

1928年春夏之交,由何长工介绍,王佐光荣地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

在1928年5月和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
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王佐都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

王佐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信任,王佐在井冈山上的住处,被规定为与党中央取得联系的永久的可靠通讯处。

土、客籍的矛盾是王佐被杀的主要原因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
”在莫斯科召开,直到1929年1月,中共“
六大”通过的决议案才传到井冈山。

毛泽东仔细阅读了决议案的全文,其中关于中央对于土匪的处理问题。

使毛泽东马上想到了袁文才、王佐二人。

1月7日中午,会议结束时,代表们纷纷起身离座鱼贯而出,毛泽东悄悄招手把彭德怀、谭震林以及湘赣边界特委书记邓乾元、永新县委书记龙超清、宁冈县委书记王怀等人留了下来。

等大家再次坐下后,毛泽东抓过身旁的布包,拿出了在会议上已经传达过的中共“六大”文件,毛泽东用手指着《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的第十节说:“让大家留一下,是要传达一个文件。

上午传达时,袁文才、王佐在,我跳过了这一段。

”
毛泽东抬眼看看大家,开始读决议案中的“(十)对土匪的关系”这一部分:“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

这是保持地方秩序和免遭革命被破坏之必要的先决的前提。

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

”
毛泽东读完后,王怀、龙超清二人兴奋地站起来说:
“既然中央有这样的指示,我们应当执行,对于井冈山的土匪,我们也应坚决歼除。

”对此,陈毅、朱德、谭震林均提出了反对意见。

陈毅说:“前几天我们红四军还号召绿林兄弟们加入红军,与共产党齐心合作,怎么能一下子又变了调头?再说,老袁、老王他们早就是革命同志了。

”朱德也说:“土匪的称呼是土豪劣绅的叫法,老袁、老王是被逼上山,共产党理应团结他们。

”毛泽东听后表态说:“对于袁文才和王佐两位同志,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土匪看待。

经过一年多的考查和共同的战斗,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为党的事业,为根据地的巩固,为红军的壮大.兢兢业业。

立下了许多功劳。

他们是功臣。

当然,情况还得向中央报告清楚,免得日后留下什么后遗症。

”时任红五军军长的彭德怀刚刚到达井冈山,他对王佐的情况可以说一点也不了解,所以始终没发表任何看法。

1927年,王佐、袁文才曾经率领各自的部队联合攻克永新县城,把王怀从监狱中救了出来,王佐、袁文才是王怀的救命恩人,而龙超清是袁文才革命道路上盗用毛泽东的名义,给王佐、袁文才修书一封,约二人率部于2月22日在永新县城合编,然后配合红五军共同攻打吉安。

他们还派出特委负责人朱昌楷、王怀等人,前往彭德怀红五军军部行骗,对彭德怀说:“袁文才、王佐要叛变。

在永新县城联
席会议上,他俩强迫特委决定把边区地方武装归他们改编。

”彭德怀信以为真,答应派张纯清率红五军第四纵队300余人随朱昌楷赶往永新县城,同时,特委又将宁冈、茶陵、遂川等五县赤卫队调往永新县城。

据王佐的孙子王生茂回忆,袁文才和王佐到永新开会,是有人模仿了毛委员的手迹要他们去的。

1930年2月20日下午,王佐、袁文才率红四军三十二团700余人进驻永新县城禾川镇.王佐被安排到了永新县城尹家巷22号,袁文才则住进了尹家祠堂,其余官兵散居于附
近早被腾出来的店铺与百姓家里。

王佐、袁文才二人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晚上二人一块散步时。

王佐对袁文才说,怎么东关潭的浮桥撤了?袁文才告诉他听说是打吉安用。

王佐又说,打吉安还差这几节浮桥?
当时,特委已经秘密向五县赤卫队进行了军事部署,称“袁、王二人勾结茶陵团总罗克绍,已经叛变革命,明日借成立大会之机,务必除掉二个叛徒。

各部牢记口令,左臂缠绕白毛巾”。

当时,王佐、袁文才在街上看见永新赤卫队在买白布,王佐对袁文才说,我们这次下来可能是凶多吉少。

又过了一个晚上,王佐对袁文才说:“怎么两三个晚上都睡不着?”袁文才说:“你是疑心重,今晚我们互相换一下房间。

”于是,两人换了房间。

特委的人知道王佐会武功.十分难对付,就计划先到王佐的房间干掉王佐,谁知却把毫无防备的袁文才杀掉了。

24日凌晨5时左右,特委书记朱昌楷第一个冲进王佐的房间,看见的却是袁文才,朱昌楷用手枪把袁文才打死在床上。

住在袁文才房间的王佐听到枪响,立即冲出房门,带着两个警卫员乘夜色逃跑,欲回井冈山。

王佐、警卫员黄元山和另一个不知道姓名的警卫员,三人骑马过东关潭,由于中间浮桥已撤,他们掉到了河里。

被特委骗来的彭德怀的红五军第四纵队就在河的对岸,黄元山对王佐说:“我过
不去了。

”王佐说:“你过不去,转回去,缴枪算了。

”这样,黄元山转了回去,没有死,王佐的另
一个警卫员被打死了,王佐最终也命丧东关潭。

王佐、袁文才被杀的消息传到正转战赣南的毛泽东那里,毛泽东扼腕叹息道:“这两个人杀错了。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与斯诺谈话时说,王佐、袁文才“
虽然过去当过土匪,可是率领队伍投身革命,准备与反对派作战。

我在井冈山期间,他们是忠实的共产党员,是执行党的命令的”。

《彭德怀自传》中,彭德怀也承认自己有“轻听轻信”的责任,这也成了彭德怀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1950年,王佐、袁文才被平反.党和政府追认他们为
革命烈士。

1956年5月22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在井
冈山宾馆还接见了王佐的遗孀兰喜莲老人。

毛泽东握着兰喜莲的手,亲切地称呼“王嫂子”,并说:“袁文才、王佐不在了,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